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启孟  李宗明  张姣 《安徽医药》2021,25(11):2222-2227
目的 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影响.方法 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制备SCI模型,成功造模后实验组大鼠将0.5 mL的BMSCs细胞悬液(1×107/mL)经尾静脉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注射等剂量PBS溶液.观察BMSCs细胞培养状况,各组大鼠BBB评分、受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追踪移植细胞及受损组织内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等表达.结果 脊髓受损后7、14、21、28 d时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分别为(6.27±1.44)分、(11.15±1.53)分、(14.02±1.50)分、(15.14±1.60)分,均高于模型组的(4.73±1.35)分、(8.52±1.49)分、(9.95±1.62)分、(11.67±1.65)分(P<0.05);模型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IL-6、TNF-α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实验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IL-6、TNF-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Nfr2、NQO1、HO-1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实验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Nfr2、NQO1、HO-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GFAP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NeuN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降低;实验组大鼠GFAP蛋白表达比模型组下降,NeuN蛋白表达比模型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抑制SCI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加速恢复运动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和Nrf2/HO-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SCI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致伤脊髓组织miR-16的表达探究SCI后细胞过度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通过改良Allen’s制作SCI模型,观察各组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病理表现及PCR法检测miR-16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在术后3 d及7 d的BBB评分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中的miR-16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研究认为miR-16参与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后引发神经细胞过度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性分为假手术组(Sham)、SCI模型组(SCI)、SCI+甲状旁腺激素组(SCI+PTH)、SCI+PTH+转染miR-146a无关片段组(SCI+PTH+NC)以及SCI+PTH+转染miR-146抑制剂组(SCI+PTH+miR-146a inhibitor组)。分别每3 d一次尾静脉注射给予大鼠60μg·kg-1PTH(SCI+PTH组)、60μg·kg-1PTH和20 pm miR-146a NC(SCI+PTH+NC组)或60μg·kg-1PTH和20 pm miR-146a inhibitor(SCI+PTH+miR-146a inhibitor组),连续8周。Sham组和SCI组大鼠同法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BBB评分法记录术后大鼠行为运动评分;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血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骨密度扫描仪测定股骨和胫骨的骨密度;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形态变化;qRT-PCR检测miR-146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CI组大鼠BBB评分降低(P<0.05或P<0.01)、血清Ca、股骨和胫骨骨密度含量以及miR-146a、p-PI3K、p-Akt表达均降低,ALP升高(P<0.01)。与SCI组相比,SCI+PTH组大鼠BBB评分升高(P<0.05或P<0.01)、血清Ca、股骨和胫骨骨密度含量以及miR-146 a、p-PI3K、p-Akt蛋白表达均增加,ALP降低(P<0.01)。与SCI+PTH组相比,SCI+PTH+miR-146a inhibitor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被抑制。结论 PTH对SCI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控miR-146a/PI3K/Akt信号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泌体介导的miR-139传递对卵巢癌顺铂(cDDP)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卵巢癌cDDP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的丰度,qPCR定量检测miR-139水平,MTT检测cDDP敏感细胞、miR-139敲低敏感细胞源性外泌体对耐药细胞cDDP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卵巢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存在大量椭圆形或圆形、粒径50~100 nm且高表达外泌体标志因子Alix、CD63、CD9的囊状结构。相较于卵巢癌cDDP耐药细胞源性外泌体,cDDP敏感细胞源性外泌体中miR-139的丰度更高,且将cDDP敏感细胞源性外泌体与耐药细胞株共同孵育可增强后者的cDDP敏感性,而下调外泌体中miR-139的表达可削弱其对耐药细胞的cDDP敏感性诱导作用。结论卵巢癌cDDP敏感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传递miR-139,增强耐药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缺氧心肌细胞来源外泌体对Gli1~+细胞纤维化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Gli1~+细胞和SD乳鼠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分别进行常氧和缺氧培养,收集培养基并提取外泌体,用透射电镜、Nanosight、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鉴定。两种外泌体分别与Gli1~+细胞共培养。RT-qPCR法检测这两种外泌体并对比分析,明确其中起关键调控作用的miRNA。转染miRNA模拟物观察Gli1~+细胞中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Gli1~+细胞强阳性表达CD29、CD105和Gli1,不表达CD31、CD34和CD45。心肌细胞表达cTnT和α-Actinin,其外泌体直径约100 nm,并检测到Flotillin-1、Alix、HSP-70和CD63。缺氧处理外泌体中miR-223明显上调(P<0.01);Gli1~+细胞经缺氧外泌体和miR-223 mimic处理,纤维化相关的蛋白α-SMA(P<0.01,P<0.05)、DDR-2(P<0.01,P<0.01)和collagen I(P<0.05,P<0.01)的表达都明显升高。结论缺氧心肌细胞外泌体能促进Gli1~+细胞内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使其向纤维化表型转换,这一作用可能与外泌体中高表达的miR-223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研究孕酮对脊髓外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作用中,通过检测孕酮治疗后致伤脊髓组织中的microRNA-16(miR-16)的表达以探析孕酮治疗SCI部分机制。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动物模型组(12只)及治疗组(12只),通过改良Allen’s法制作SCI模型,两组予孕酮短期治疗3 d,观察记录各组大鼠伤后行为学评分(BBB评分)及脊髓节段病理表现,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6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给予治疗后BBB评分明显升高,局部神经坏死程度稍轻;miR-16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孕酮对SCI具有短期积极治疗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miR-16抑制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唐琳俊  陆晓诚  余万  朱荣岚  李帅  王希  李立新 《江苏医药》2015,(4):377-379,382,368
目的探讨重编程脂肪干细胞(AD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的作用和修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大鼠ADSCs,并利用慢病毒包装神经元生成素2(Ngn2)基因转染大鼠第3代ADSCs。建立大鼠SCI模型后,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A(SCI对照)、B(单纯ADSCs移植)和C(Ngn2-ADSCs移植)三组。采用BBB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HE染色、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学情况和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重编程ADSCs在神经分化诱导后,神经元标记物(NeuN)阳性表达率达到90%以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细胞移植后4周,在脊髓损伤中心区域可见大量移植的ADSCs细胞表达GFP阳性。C组的BBB评分高于其他组,并且HE染色显示脊髓空洞面积小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BDNF和VEGF蛋白含量也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重编程ADSCs移植后能有效地存活并分化为神经细胞,减小脊髓损伤空洞,增加BDNF和VEGF表达,促进SCI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较单纯应用ADSCs能更好地促进SCI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米诺环素(MINO)对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11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组(SCI组)、米诺环素低剂量治疗组、米诺环素高剂量治疗组,每组28只,SHAM组仅作椎板切除术,SCI组及米诺环素低剂量组、米诺环素高剂量组用改良Allen’s法制作T10不完全脊髓损伤模型,MINO低剂量组在术后0.5,1 h及1~5 d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米诺环素40 mg·kg-1,MINO高剂量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米诺环素80 mg·kg-1,SHAM、SCI组在同样的时间点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大鼠随机抽出16只在术前及术后1,3,7,14,21,28 d进行BBB评分,其余大鼠在术后3,7,21 d分别处死取材,行病理形态学观察(HE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术后7~28 d,MINO低剂量组、MINO高剂量组BBB评分明显高于SCI组(P<0.05);HE染色显示在病理学形态上MI-NO低剂量组、MINO高剂量组脊髓损伤较SCI组轻;且GFAP表达明显受到抑制,与SCI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米诺环素可以促进不完全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后的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48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为移植转染了含有神经原素2(Ngn2)的星形胶质细胞组(A组)、移植转染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组(B组)、移植星形胶质细胞组(C组)和移植PBS组(D组)。移植后4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利用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BBB)评分系统对移植后的大鼠进行连续8周的BBB评分,观察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连续观察8周后,A组的BBB评分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的NeuN和MAP2表达均高于B组(P<0.05)。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移植经直接重编程处理过的星形胶质细胞能提高受损脊髓组织的神经元数量,有助于损伤脊髓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T细胞在小鼠脊髓损伤(SCI)与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用BALB/C-NU小鼠(N组)、BALB/C-NU同胞小鼠(H组)、ICR小鼠(I组)建立不完全SCI模型,每组21只.术前、术后1、3、7、14、28、42、56d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损伤区脊髓CD3、CD68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结果 H、I组在术后各时间点BBB评分均低于N组(P<0.05或P<0.01);除术后14d,H组和I组间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后,各组CD3、CD68和NGF阳性细胞表达均上调;其中,H、I组CD3、NGF表达明显高于N组(P<0.01).结论早期T细胞对SCI可能有损伤作用,而后期可能有促进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外泌体中微RNA(micro RNA,miR)-21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提取并鉴定DLBCL患者血浆外泌体,将U2932细胞分为miR-21模拟阴性对照(mimic negative control,NC)组、miR-21组、miR-2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组、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组、DLBCL患者外泌体组、DLBCL患者外泌体+miR-21抑制剂组(A组)以及DLBCL患者外泌体+PTEN组(B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2932细胞中miR-21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1与PTEN的靶向关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和Transwell检测各组U293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DLBCL患者外泌体为双层膜,且形态呈“茶托”样,粒径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CDNF对大鼠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 Wista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15只)、单纯脊髓损伤组(A组,15只)及脊髓损伤+CDNF组(B组,15只),于大鼠T9-10节段用脊髓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A组于脊髓损伤处施加生理盐水,B组于脊髓损伤处施加CDNF。术后应用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组织形态学观察损伤脊髓的修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之间GFAP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BBB评分,B组显著高于A组,但与假手术组相比较,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组与A组相比较,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降低。结论 CDNF可抑制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瘢痕形成,从而有利于突触连接重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孔俊东  李坚  张强强  李刚  蔡家骏  范仲凯 《天津医药》2022,50(11):1153-1157
目的 探讨miR-196b-5p靶向水通道蛋白4(AQP4)促进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组织修复和神经元轴突再生的机制。方法 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miR-196b-5p与AQP4靶向关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SCI后1 d、2 d、3 d、5 d和7 d miR-196b-5p与AQP4变化;RT-qPCR检测假手术(Sham)组、单纯脊髓损伤(SCI)组、agomiR-196b-5p干预(miRNA)组和miR-196b-5p阴性对照(NC)组脊髓miR-196b-5p与AQP4 m 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脊髓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干湿质量法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含水量及脊髓空洞大小。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AQP4是miR-196b-5p的靶基因。与Sham组比较,SCI后各时间点miR-196b-5p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AQP4 mRNA表达升高并在2 d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与Sham组比较,SCI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区局部微环境中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雌雄不限、每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15)、对照组(n=15)、假手术组(n=1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建立脊髓全横断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组造模后对脊髓横断处上下两端立即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对脊髓横断处上下两端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仅剪除T8~10棘突和椎板后逐层缝合。于细胞移植后的1d,5d,1w,2w,4w和6w分别行BBB大鼠后肢功能评估来判断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大鼠脊髓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结果:(1)BBB评分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均为正常范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值随时间均逐渐增加,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组水平,术后4周实验组BBB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染色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中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能改变了局部的微环境并上调了脊髓内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F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的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6只,随机分为培养液组(DMEM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空载体组(pcD-NA3.1组)和目的基因组(pcDNA3.1-bFGF组),每组24只,采用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10 min后,于损伤点分别注射DMEM培养液、BMSCs质粒修饰的细胞。在注射后第1、7、14、21天行脊髓运动功能Basso-Beatti-Bresnahan(BBB)评分,用RT-PCR法检测bFGF表达情况,应用尼氏体染色后,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目的基因组术后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bFGF表达、BBB评分及尼氏体染色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都明显高于其余3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SCs是脊髓损伤基因治疗可用的受体细胞,bFGF基因修饰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恢复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畅  范荣  李东波  周威  黄玉娥 《河北医药》2023,(19):2916-2919+292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BMMSC-Exos)对骨折大鼠的成骨作用及促进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的提取与鉴定;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制备大鼠骨折模型,分组为对照组(control)、没有外泌体的培养基组(CM-Exo)和外泌体组(Exo组);mirco-CT检测3组大鼠愈伤组织体积(CV)、骨体积(BV)与总体积(TV)的比值;HE染色检测3组大鼠股骨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BMP2、Smad1和RUNX2蛋白的表达。结果 BMMSCs具有梭形形状并显示出涡旋分布,第3代BMMSCs经诱导分化后存在许多钙化结节和大量的脂质滴,流式细胞术表明CD29、CD90在BMMSCs中高表达,但CD45和CD117在BMMSCs不表达,并且其表型在传代中始终保持不变;BMMSC-Exos是球形的,直径50~150 nm,且表达CD81和CD63;在股骨骨折大鼠模型中,BMMSC-Exos明显增强了愈伤组织体积(P<0.05)和BV/TV(P<0.01);BMMSC-Exos也明显增强了BMP2、Smad1和RUN...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泌体miR-1260a靶向CASP8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足月胎儿的脐带进行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获得hUC-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标志性蛋白CD73和CD90的表达。收集hUC-MSCs培养上清液,提取hUC-MSCs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膜表面标志物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的表达。PKH67标记外泌体,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COS颗粒细胞对外泌体的内化作用。Western blot检测hUCMSCs外泌体对PCOS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GSE69909临床样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hUC-MSCs外泌体中异常高表达的miRNAs,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合成miR-1260a模拟物及其对照转染至KGN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颗粒细胞凋亡率。利用Target Scan Human 7.2数据库进行miR-1260a靶基因的预测,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1260a对靶基因的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行为功能恢复的机制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利用NYU Impactor-Ⅱ打击器制作大鼠TIO SCI模型,细胞移植预实验证实BMSCs在体内定植后,分别于损伤后3 d(Ⅱ组)和1周(Ⅲ组)移植在体外稳定传10代的BMSCs,以DMEM作为阴性对照(Ⅰ组),术后用BBB评分和脚印分析进行大鼠行为功能的评价.3个月后处死动物,取出损伤处脊髓做10 mm快速冰冻切片后,行HE,NF和ED1免疫组化染色,根据各组间阳性反应面积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BMSCs倍增周期约为2~3 d,术后第4周各组间BBB评分差异开始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第6周起Ⅱ组和Ⅲ组之间脚印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NF和ED1染色阳性反应面积百分比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BMSCs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局部的微环境,促进轴突的再生和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RG1-Erb B2信号通路对骨癌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和IL-1β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Sham组(假手术组);CIBP组:大鼠胫骨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构建骨癌痛模型;CIBP+PD168393组:构建CIBP模型后6 d,鞘内注入PD168393 10μg,每日1次,连续9 d,其余组鞘内注入生理盐水。接种瘤细胞后14 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GFAP、OX42和IL-1β的变化。结果接种瘤细胞后14 d,CIBP组大鼠GFAP、OX42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的植入能诱导大鼠同侧脊髓背角GFAP和OX42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使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胞体肥大。而给予Erb B2受体抑制剂PD168393可明显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化学物质的改变,GFAP和OX42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CIBP组IL-1β于接种瘤细胞后14 d表达增加,明显高于Sham组(P<0.01),给予PD168393能显著抑制IL-1β表达增加(P<0.01)。结论大鼠胫骨接种瘤细胞后,脊髓背角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被广泛激活,IL-1β释放增加,阻断NRG1-Erb B2受体信号通路能有效抑制脊髓胶质细胞的表达和活化及炎症介质IL-1β的释放,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康脑液组;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FAP、NeuN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第3,7,14,21 d,康脑液组可减少GFAP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至缺血后21d,康脑液组GFAP表达已接近正常;康脑液组的NeuN表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康脑液可抑制缺血侧大脑皮质GFAP的表达,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促进神经的再生及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