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术前放疗和TP(紫杉醇+顺铂)方案术前化疗对于宫颈癌Ib2期的临床疗效、手术影响、放化疗不良反应及远期复发率、生存率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癌Ib2期10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术前放疗,对照组采取TP方案术前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颈肿块体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的宫旁浸润、阴道残端浸润、深肌层浸润、宫颈间质浸润发生率,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宫颈肿块体积均显著下降(P<0.01),但实验组放疗后肿块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与实验组放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病理实验组的浸润转移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3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放疗优于化疗缩小局部肿瘤,两者均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手术切除宫旁及阴道旁组织,缩短手术时间,但术前放疗或化疗影响可能本身存在的亚临床微小转移灶的病理诊断,术前的放化疗并不提高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段萍  程静  吕杰强  朱春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308-2310
目的:比较ⅠB及ⅡA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或放疗联合根治手术的疗效,探讨该期宫颈癌患者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1998年5月~2003年5月收治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138例,所有患者肿瘤均>2cm。按FIGO分期,ⅠB1期24例,ⅠB2期48,ⅡA期66例;按肿瘤大小分为非巨块型(肿瘤直径2~4cm)53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cm)85例;术前介入化疗74例(化疗组),术前腔内放疗64例(放疗组)。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组织学变化及中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9.3%,稍高于放疗组88.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有效率为84.8%,高于放疗组71.8%(P<0.05)。术后病理组织学比较,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21.6%,深肌层浸润率21.6%,均低于放疗组的32.8%和34.4%(均P<0.05)。两组宫旁、阴道切缘浸润率及脉管癌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8.8%,5年生存率为83.2%,分别与放疗组10.1%及7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块型病例化疗组2年复发率为22.5%,5年生存率为81.4%,分别与放疗组31.9%及68.6%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ⅠB和ⅡA期宫颈癌术前应用介入化疗较术前放疗为佳;非巨块型病例术前介入化疗与术前放疗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手术及近距离放疗+同步化疗+手术三种不同方案对IB2-IIA2期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生存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IB2-IIA2期宫颈癌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及C组(40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手术及近距离放疗+同步化疗+手术三种不同的方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脉管侵犯率、神经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及淋巴结阳性率、中位总生存时间、随访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术后脉管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及淋巴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组患者术后神经侵犯率、中位总生存时间和随访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距离放疗+同步化疗+手术这一方案治疗IB2-IIA2期宫颈癌,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风险,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价值优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手术这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使用新辅助化疗模式对患者的临床病情和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化疗模式干预术后恢复)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术后恢复)各37例,观察比对两组患者干预结束后其临床病情和血清相关因子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肿瘤直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肿瘤直径、血清VEGF、TNF-α、NF-κB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佳,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后使用新辅助化疗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血清VEGF、TNF-α、NF-κB水平及肿瘤直径,并且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情况,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军梅  程永玮  蔡丽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4):5083-5085,509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 b~Ⅲb期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Ⅰ b~Ⅲb期宫颈癌患者,36例新辅助化疗,其中24例采用静脉化疗,12例采用动脉化疗;32例直接手术,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患者术中出血量、宫旁浸润宰、阴道切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并发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NACT组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6例,总有效率达86.1%;Ⅰ b~ Ⅱb期的有效率(87.1%)明显高于Ⅲa-Ⅲb期(60%);术中出血量NACT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NACT组淋巴结转移率(36.1%)低于对照组(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宫旁浸润率分别为2.7%和15.6%,经精确概率法计算,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与对照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8.16%和80.02%,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05%和95.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分析术前接受放疗法、化疗法及同步放化疗法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期宫颈癌患者适宜的术前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于术前接受放疗、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比较不同的术前治疗方法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64.37%,明显高于放疗组(36.56%)和化疗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方面,术前同步放化疗组与术前单纯放疗组和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和脉管癌栓方面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有望成为今后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64例和对照组(常规放疗)63例.对照组行单独直线加速器放疗;试验组于直线加速器放疗前行介人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局部控制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4%、64.1%和66.7%、4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栓塞化疗结合放疗治疗宫颈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聂惠龙  郭天棋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02-2104
目的:比较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法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进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78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静脉全身化疗者41例(静脉组),经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者37例(动脉组)。结果:静脉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总有效率为85%(35/41),动脉组为92%(34/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宫旁浸润率两组比较动脉组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3)。结论:两种途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和手术难度相当,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对改善宫旁浸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徐红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47-2049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宫颈癌Ⅰb~Ⅱb期患者56例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动脉化疗组,同期Ⅰb~Ⅱa期未行介入化疗直接手术的4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脉化疗组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明显缩小,总有效率89.3%;动脉化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转移及宫旁浸润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功能、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介入动脉化疗栓塞能明显缩小肿瘤直径,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不影响术后恢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宫颈癌治疗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髓外浸润转移过程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初诊组、复发组、完全缓解组、正常对照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有髓外浸润组、无髓外浸润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测定各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VEGF和MMP-9阳性率。结果(1)VEGF和MMP-9阳性率初诊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与初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与AN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髓外浸润组与无髓外浸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EGF与MMP-9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和MMP-9在骨髓细胞中的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髓外浸润转移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静脉给药和介入性动脉给药两种化疗给药途径结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介入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结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化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化疗后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脉管浸润和深层肌受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的风险低,临床上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用锥形束CT进行引导,对照组给予适形调强放疗,观察组给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两组随访时间均为2年。比较两组放疗后的远期疗效、计划靶区受照剂量分布、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剂量分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I和CI靶区分布的剂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受照剂量比较,观察组V20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10、V30、Dmea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受照剂量比较,观察组V20剂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动脉栓塞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毒性及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52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两组,观察组(22例)为动脉栓塞新辅助化疗,对照组(30例)为手术治疗。分析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3年和5年累积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其术后宫旁浸润、宫颈管浸润,阴道切缘阳性率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和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5.23%,71.02%,对照组3年和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9.17%,48.74%,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动脉栓塞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小巨块型宫颈癌局部病灶以提高手术率,亦不增加化疗或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本研究要求的LC患者108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各54例。两组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常规LC, 同时观察组进行罗哌卡因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 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胆囊三角区局部浸润。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指标、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疼痛等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拔管、麻醉及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静态和动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在术后6 h达最高值, 之后逐渐下降, 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28, 4.26, 11.06, 3.21, 均P<0.05)。观察组苏醒时、术后6、12、24 h动态、静态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躁动发生率及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有效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经静脉化疗和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索方案血管介入栓塞化疗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08年12月广州市番禺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38例,其中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静脉新辅助化疗23例,采用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方案血管介入栓塞新辅助化疗15例,全部病例经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其近期疗效.结果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26%,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方案血管介入栓塞新辅助化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前者化疗副反应为73.91%,后者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6,P>0.05);前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463、1.316,均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经静脉化疗与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方案血管介入栓塞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化疗的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对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尹德娥  张念武  姜彦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714-2716
目的:观察比较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1999年4月年3月在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日照市中医院、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巨块型宫颈癌患者73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和化疗后的疗效;并对同期行放疗的局部晚期或巨块型宫颈癌51例,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和化疗后的疗效。分析比较新辅助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益。结果:新辅助化疗的总有效率为79.46%(58/73),放疗的总有效率为49.02%(25/51)。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患者的有效率为81.36%(48/59)明显高于腺癌54.17%(13/24,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放疗患者的疗效也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患者的有效率为51.35%(19/37)明显高于腺癌42.86%(6/14)。新辅助化疗有效者手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为8.62%(5/58),宫旁血管癌栓阳性率为3.45%(2/58),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无效者(分别为6/15,5/15;P<0.05)。放疗有效者手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为16%(4/25),宫旁血管癌栓阳性率为12%(3/25),均明显高于新辅助化疗有效者。结论:新辅助化疗和放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新辅助化疗优于放疗,对化疗和放疗有效者应选择手术,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P方案(紫杉醇加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及对Th1/Th2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分别采用TP方案治疗、TP方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0%低于观察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上皮组织中Survivin(生存素)、PIEN(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105(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105)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Th(辅助性T细胞)17、Treg(调节性T细胞)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h1、Th2、Th1/Th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膀胱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反应、直肠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年、3年累计生存率较高,局部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TP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远期效果良好,且安全性尚可,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VD和LMVD,分析新辅助化疗对其的影响.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宫颈癌组织MVD、LMVD分别为(29.21±3.69)%、(24.15±4.12)%,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9.11±2.81)%、(5.59±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宫颈癌组织MVD、LMVD分别为(21.14±2.11)%、(17.24±2.21)%,均较新辅助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时间多血管组(MVD>21%,20例)、多淋巴管组(LMVD> 17%,23例)分别为(22.10±6.25)、(20.10±4.12)个月,明显低于少血管组(MVD≤21%,29例)和少淋巴管组(MVD≤17%,26例)的(33.45±8.11)、(30.16±5.77)个月(P<0.05).MVD和LMVD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216,P=0.001;r=-0.126,P=0.009).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MVD和LMVD,对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37例,接受放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9%和29.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5%和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1%和70.3%,84.2%和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胃肠道副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1、2年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邱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30-4732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行卵巢腹腔内移位术后卵巢的功能。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3月间,贵州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32例手术治疗同时行卵巢移位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定期随访患者的自觉症状,定期监测外周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B超测定移位卵巢的位置、大小、血流阻力指数(RI),综合评定移位卵巢的功能。结果:未放疗组和放疗组的同期E2、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放疗组术前和术后各月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于术前和术后1、3、6月各项激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后12月激素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卵巢功能下降。所有移位卵巢经彩超检查均可见周期性变化及卵泡发育。监测卵巢血流RI,未放疗组术前和术后各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疗组除术后12月和术前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术后各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期RI比较,除术后12月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时点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与E2呈负相关(r=-0.906,P<0.01),RI与FSH呈正相关(r=0.886,P<0.01)。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同时行卵巢移位术,可保全大多数患者的卵巢功能,术后随访B超监测卵巢血流阻力指数可作为评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