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ICS)如ICU获得性虚弱、身体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并发症对ICU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明显,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早期活动作为改善PICS的有效措施也受到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当前,国内外对于ICU患者早期活动相关的理论框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通过综述ICU患者早期活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在预防患者ICU后综合征(PIC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干预,并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ICS发生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睡眠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随访期结束,观察组患者PI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患者简要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转出ICU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抑郁量表(HAD)焦虑维度评分、HAD抑郁维度评分均低于转出ICU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PICS的发生,同时可促进ICU患者认知状况、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游琳琳  江智霞  周静  胥露  鲁鑫  张习莹 《循证护理》2023,(15):2677-2684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幸存者重症监护室后综合征(PICS)的发生现状,为临床医务人开展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查找已发表的有关PICS发生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项研究,涵盖7个国家,成功随访ICU幸存者4 607例。15项研究报告PICS总体发生率为24.8%~100.0%;Meta分析合并PICS发生率为64%[95%CI(0.55,0.73)],其中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为2%~56%,合并结果为23%[95%CI(0.13,0.36)],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为9%~61%,合并结果为30%[95%CI(0.21,0.39)],生理障碍的发病率为18%~96%,合并结果为49%[95%CI(0.38,0.60)]。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外科ICU病人、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干预方案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综合征(PICS)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90例ICU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PICS情况[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ICU)],PICS发生率,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结果:观察组PI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个性化信息支持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降低PICS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科ICU危重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出现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病人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对113例外科ICU危重病人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与意识障碍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获取52例出现精神障碍患者,将52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MMSE和CAM的评分。结果:外科ICU危重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24.7%,且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明显增加;住院天数、环境改变、使用镇静药物等是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人性化护理干预后的MMSE和CAM的评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外科ICU危重病人发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积极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并发肝功能障碍(liver dysfunction, LD)的病原菌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34例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并发LD分为LD组和非L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腹水培养病原菌分布对LD发生的影响,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寻找并发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D组较非LD组患者腹水培养为革兰阴性(G-)菌的比例更高(64.0%vs.45.8%,P=0.035),且治疗过程中继发菌血症(56.0%vs. 27.1%,P=0.00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69.3%vs. 40.7%,P=0.001)、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57.3%vs. 23.7%,P<0.001)和感染性休克(80.0%vs. 49.2%,P<0.001)的比例更高。进一步行多因素Lo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共享决策对患者及其家属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的影响效果。方法 于2020年1月-2022年7月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ICU出院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试验组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共享决策进行3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当天、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的PICS,即多维功能状态(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分别采用福尔斯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应激障碍综合征检查量表平民版(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TSD PCL-C)、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y of dailying living scale, ADL)、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Lawton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患者症状特征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各类别患者在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上的差异。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8月16日—2020年1月16日、2020年6月8日—2020年10月30日选取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患者转出ICU 1个月时,采用PICS相关症状评估量表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对PICS患者的症状特征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识别其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299例ICU患者,其中165例(55.18%)出现PICS症状。PICS患者的症状特征分为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疲劳-睡眠障碍组”(44.24%)、“焦虑组”(16.97%)、“症状高发组”(38.79%)。“症状高发组”与“疲劳-睡眠障碍组”比较,PICS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越高归于“疲劳-睡眠障碍组”的概率越小(OR=0.882,P=0.001),无呼吸系统疾病史和无气管切开归于“疲劳-睡眠障碍组”的概率较大(OR=5.443,P=0.048;OR=4.015,P=0.006);“症状高发组”与“焦虑组”比较,PICS患者的APACHE Ⅱ越高归于“焦虑组”的概率越小(OR=0.903,P=0.027),年龄<50岁归于“焦虑组”的概率较大(OR=3.392,P=0.025);“疲劳-睡眠障碍组”与“焦虑组”比较,年龄<50岁的PICS患者归于“焦虑组”的概率较大(OR=4.422,P=0.005)。结论 PICS患者的症状特征存在异质性,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高APACHE Ⅱ、有呼吸系统疾病史和气管切开的PICS患者归为“症状高发组”的概率较大,年龄<50岁的PICS患者归为“焦虑组”的概率较大。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PICS患者症状特征的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ICU转出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认知障碍和构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1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5例ICU转出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等进行调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转出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220例ICU转出患者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38.18%。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谵妄发生次数、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评分是ICU转出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ICU转出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谵妄发生次数多、睡眠质量差的ICU转出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风险患者,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ICU滞留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入住ICU病房滞留时间≥8 d的112例患者.依据慢性危重病(CCI)及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成4组:PICS组(27例)、CCI组(30例)、PICS合并CCI组(30例)及非P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发生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PICS)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检验预测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10月在长沙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术后转入ICU的304例患者进行调查,并于患者转出ICU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时患者是否发生PICS分为发生PICS组(n=103)和未发生PICS组(n=201),筛选PICS的危险因素并根据Logistic回归结果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采用Bootstrap自助法重抽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最终构建的模型为:Logit P=0.722×性别+0.903×年龄+0.968×心理弹性得分+1.073×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706×手术时长+0.797×入住ICU时长-3.212。预测模型的ROC下面积为0.817,灵敏度为59.2%,特异度为85.6%。Bootstrap自助法进行内部验证的结果显示,C指数为0.804,提示模型预测效果良好。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PICS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良好,有助于预测PICS的发生,为今后相关干预措施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感染部位与发生脓毒症相关肝损伤(SRLI)的相关性,为尽早识别SRLI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SRLI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入科时的SOFA评分、乳酸及MELD评分。计算不同感染部位对SRLI发生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住EICU时间、住EICU费用、28 d病死率及180 d累积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126例脓毒症患者,SRLI组155例(13.8%),对照组971例(86.2%)。SRLI组血液培养(14.4%vs.9.5%,P<0.001),腹水培养(10.4%vs.5.9%,P<0.001)和胆汁培养(9.0%vs.4.1%,P<0.00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系感染(OR=6.340,95%CI:4.842~9.032,P<0.001)、腹腔感染(OR=4.391,95%CI:3.098~5.390,P=0.012)和血流感染(OR=2.494,95%CI:1.874~2.933,P<0.001)与SRLI的发生密切相关。SRLI组患者的住EICU时间(12.2 d vs.9.4 d,P<0.001)及费用(13.6万元vs.10.8万元,P=0.031)均高于对照组,且SRLI组患者具有较高的28 d病死率(38.1%vs.18.9%,P<0.001)。对照组180 d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SRLI组(Log Rank=13.629;P<0.001)。结论:当脓毒症患者的感染部位为胆道系统、腹腔或血液时,应警惕SRLI的发生。当脓毒症患者发生SRLI时,应首先考虑上述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内外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概念框架、PICS概念的最新发展及PICS相关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ICS的随访及病人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ICU患者出院后远期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ICU收治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6个月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应激症状量表(PTSS-10)进行电话随访调查,有效随访了209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特征的ICU患者出院后远期发生PTS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受教育程度、供养方式患者PTSS-1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U患者PTSS-10得分与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0.05,P0.01);年龄、受教育程度、ICU住院时间及供氧方式是ICU患者出院后远期发生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ICU出院后远期发生PTSD的高危人群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ICU患者出院后远期PTS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Ⅱ版本2.6(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Ⅱversion 2.6,MIMIC-Ⅱv2.6)中单次入院且ICU住院时长> 24 h,同时有RDW检测记录的成年患者。根据RDW预测病死率的最佳cut-off值(14.55%)将研究对象分为低RDW组(RDW <14.55%)及高RDW组(RDW≥14.55%),比较两组的病死率,进一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评估RDW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有13 822例患者入组。高RDW组的医院病死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高于低RDW组(分别为19.73%vs.8.42%,15.04%vs.6.65%,22.68%vs.9.12%,36.22%vs.14.45%,均P <0.001)。RDW作为连续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DW越高,医院病死率(OR=1.227,95%CI 1.190~1.265)、ICU病死率(OR=1.180,95%CI 1.141~1.220)、28 d病死率(HR=1.161,95%CI 1.138~1.185)和1年病死率(HR=1.177,95%CI 1.159~1.195)越高。分组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水平RDW组相比,高水平RDW组患者的医院病死率增加0.912倍(OR=1.912,95%CI 1.683~2.172),ICU病死率增加0.673倍(OR=1.673,95%CI 1.452~1.928),28 d病死率增加0.850倍(HR=1.850,95%CI 1.675~2.043),1年病死率增加1.045倍(HR=2.045,95%CI 1.891~2.212),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入ICU首次RDW增高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年龄与激素对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以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4年 1月解放军总医院ICU收治的 388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调查ICU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情况。针对“ICU患者中老龄和单次使用大剂量激素是否是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提出问题 ,以主题词“postoperativecognitiveconfusion”和“intensivecare”检索MEDLINE( 196 8~ 2 0 0 4 ) ,寻找相关证据。结果  388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精神障碍 10例 ,占 3 1% ,其中 9例为≥ 6 5岁的老年患者 ,占 90 %。本组ICU老年患者 (≥ 6 5岁 )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为 6 6 % ( 9/ 136 ) ,≤ 6 5岁的患者为 0 4 % ( 1/ 2 5 2 ) ,表明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P <0 0 5 )。单次使用甲基强的松龙≥ 10 0 0mg的患者发病率为 7 0 % ( 5 / 71) ,而单次使用甲基强的松龙 <10 0 0mg的患者发病率为 1 6 % ( 5 / 317) ,提示激素用量大的患者发病率较高 (P <0 0 5 )。结论 结合文献检索回顾 ,ICU患者中老龄和单次使用大剂量激素是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访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依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围术期和近中期生存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透析依赖的ESRD患者行CABG围术期和1、3、5年的生存率。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生存率影响因素使用Log Rank(Mantel-Cox)分析。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11.5%。出院患者23例,随访时间(2.9±2.4)年。1年生存率90.0%,3年生存率没有该时间点的用2年近似76.9%,5年生存率54.7%。高血压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风险因素(Log Rankχ2=5.870,P=0.015)。结论 ESRD患者行CABG围术期死亡率高,术后近中期生存率不太满意,高血压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心室重构的关系及BPV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STEMI的患者268例,以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CV)中位数11.7%为界分为低CV组(24 h SBP-CV≤11.7%)134例和高CV组(24 h SBP-CV>11.7%)134例,所有患者均于住院期间及出院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患者BPV与心室重构指标的差异。出院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动态追踪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12个月后,高CV组患者左心室重构指标LVEDd、LVEDV、LVESV显著高于低CV组,而LVEF则较低CV组降低[(54.93±2.81)mm vs.(51.29±2.35)mm,P<0.01;(127.14±6.34)ml vs.(124.91±6.52)ml,P<0.01;(64.44±5.79)ml vs.(62.94±5.83)ml,P<0.01;(48.51±3.32)%vs.(50.02±4.15)%,P<0.01],术后随访12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高CV组患者累积无MACE事件生存率较低CV组患者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3%vs.92.5%,Log rank=4.448,P=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CV)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之一。结论 STEMI患者BPV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24 h SBP-CV对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发生持续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41例,根据是否发生PICS将患者分为PICS组(n=39)和无PICS组(n=10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入院24 h、48 h、7 d、14 d时血清HMGB1表达水平。PICS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MGB1预测PICS的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PICS组患者入院24 h、48 h、7 d、14 d时血清HMGB1表达水平均高于无PICS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HMGB1入院24 h水平、HMGB1入院48 h水平为SAP患者发生PIC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MGB1入院24 h水平预测SAP患者发生PICS的AUC为0.940,灵敏度为92.05%、特异度为91.47%;HMGB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工具。 方法参考国外相关评估工具,结合文献回顾、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测。 结果第1轮和第2轮专家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4%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和0.92,专家协调程度均为0.359。最终形成了包含行为等级、治疗等级、肌力等级3个维度8个条目的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三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0.718、0.191、0.091。量表的信度效度检测结果为:评估量表总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4,评定者组内相关系数为0.948(P < 0.001);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7 5,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8 3。评估阈值取25分时,敏感度为0.532,特异度为0.833,约登指数为0.36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9[95%CI(0.667,0.852),P < 0.001]。 结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