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2岁.因"低热、头痛、咳嗽、咳痰1个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因扩张性心肌病行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持续免疫抑制治疗[泼尼松10 mg/d;马替麦考酚酯1.5 g/d;他克莫司(FK506)1.5 mg/d];发病前曾清理鸽粪.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26岁.因"反复口腔溃疡、会阴溃疡4年,左侧面颈、上肢肿痛1 d"于2010年5月11日入院.4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反复发作口腔溃疡、阴道溃疡,当地医院诊断为"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予醋酸泼尼松片、秋水仙碱治疗,病情时有反复.  相似文献   

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突发心悸、胸闷伴头痛10h"入院。患者入院前10h于睡眠中突发心悸、胸闷,伴头痛,位于顶枕部,感四肢乏力,无胸痛、腹痛及腰痛,无发热、晕厥及呕吐,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入院前10d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入院前5d进食螃蟹后出现腹痛、腹泻、皮疹,外院诊断"食物过敏",予"泼尼松"40mg治疗。4年前妊娠时诊断妊高症、妊娠糖尿病,血压最高200/110 mmHg(1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发热4年,活动后胸闷气短7个月"于2010年5月5日入院。患者4年前因淋巴结肿大、发热,外院行淋巴结活检诊断为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泼尼松治疗后缓解。患者2年半前再次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伴白细胞降低,为(2.8~4.5)×109/L,加用泼尼松治疗,白细胞和体温恢复正常。泼尼松减量至5 mg/d,再次高热,伴血小板降低,最低至30×109/L。查抗核抗体(ANA)NC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黏液脓血便28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既往曾长期服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间断应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2岁.主因四肢肌肉疼痛伴无力1个月于2010年3月18日入院.2010年2月患者因"血脂高"服用非诺贝特约10d后出现双下肢近端肌肉疼痛,无力,并逐渐累及双上肢.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致日常生活困难.入院前2周在外院诊断为"多发性肌炎"(肌酸激酶648 U/L),给予泼尼松60 mg/d,地塞米松5 mg/d静脉滴注,疗效差.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6岁,因"颜面红斑伴关节肿痛5年,言语含糊伴右眼睑下垂2个月"于2008年4月9日入院.5年前患者出现颜面红斑伴有关节肿痛、发热,补体C3、C4显著降低及抗核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SA抗体(+),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给予"泼尼松30 mg/d"及"氯喹"口服,后因视物模糊停用"氯喹",换用"硫唑嘌呤"不规律服用,同时继续口服"泼尼松30 mg/d",并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具体不详),1年前当激素减量至15 mg,患者皮疹反复,但较前减轻.2个月患者感言语含糊,右眼睑下垂,晨起时明显,时有颜面部红斑出现,无肢体乏力等不适.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55岁,因持续性胸痛2 h于2010年4月17日入院.既往1年前因反复口腔溃疡,贫血,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于天津血液病中心、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白塞病",持续口服泼尼松10 mg、1次/d,华法林2.5 mg、1次/d,病情稳定.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等冠心病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2岁.因"腹胀、腹痛2个月"于2010年6月17日入院.患者3年前体检时发现有蛋白尿,未重视,半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在外院诊为"肾病综合征",一直服用泼尼松(80 mg/次,1次/d)、雷公藤(40 mg/次,3次/d)及其他中药,复查尿蛋白逐渐减少,下肢水肿消退.2个月前,患者开始出现腹胀,为全腹持续性饱胀感,伴全腹持续性隐痛,进食后症状加重,排气、排便后稍有减轻,伴纳差.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9岁.因反复下肢水肿10年,停经6个月入院.患者10年前因蛋白尿、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就诊于我科,查自身抗体示抗核抗体1:320颗粒型,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狼疮肾炎",予以泼尼松、环磷酰胺等治疗后,患者尿蛋白转阴,但补体偏低.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0岁.因反复气喘、咳嗽、咳痰4年入院.患者2004年因过敏性鼻炎在当地医院予泼尼松治疗.2005年出现气喘、咳嗽、心悸及活动后气促,伴眼睛外突,拟诊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予沙美特罗等治疗,症状反复.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9岁.因反复下肢水肿10年,停经6个月入院.患者10年前因蛋白尿、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就诊于我科,查自身抗体示抗核抗体1:320颗粒型,抗双链DNA(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狼疮肾炎",予以泼尼松、环磷酰胺等治疗后,患者尿蛋白转阴,但补体偏低.  相似文献   

13.
病例摘要 病史患者女性,14岁,因"反复发热、关节痛4年,进行性贫血1月"入院. 患者于2003年5月出现多关节肿痛,以肘关节为主,伴面颊部红斑,发热,最高体温达39.5℃,至当地医院查血白细胞减少(具体不详),ANA、抗ds-DNA阳性,血沉升高,尿检阴性,当地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予泼尼松40mg/d及羟氯喹治疗.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1岁.因活动后气短1年入院.入院前5个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纤维化,并给予泼尼松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病情稳定.既往无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吸烟指数40包年,已戒烟5年.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1岁.因活动后气短1年入院.入院前5个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纤维化,并给予泼尼松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病情稳定.既往无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吸烟指数40包年,已戒烟5年.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1岁.因活动后气短1年入院.入院前5个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纤维化,并给予泼尼松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病情稳定.既往无糖尿病和冠心病病史,吸烟指数40包年,已戒烟5年.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7岁.主因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1年,反复发热3个月伴全身皮疹2d于2010年11月2日入院.2009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SLE、间质性肺炎",并给予泼尼松60mg/d、羟氯喹口服0.2g/d,环磷酰胺0.6/次,每4周1次共6次,静脉冲击治疗,2010年7月开始泼尼松10mg/d,羟氯喹0.1g/d维持治疗,2010年8月患者开始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咳嗽,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及尿痛.2010年9月患者因发热到我科门诊就诊,门诊诊断考虑"SLE活动",泼尼松加量至30mg/d口服,之后患者仍间断发热,故2010年10月患者因反复发热3个月到某三甲医院就诊,并收入院,经过系列检查最后诊断为"结核菌感染",感染部位不明确,依据是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以特异性抗原为刺激原,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提示有反应性.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口腔溃疡、血便10余年,加重2d",于2009年1月入院.病程中有外阴溃疡、后葡萄膜炎、结节红斑、关节酸痛、低热,查肠镜示多发溃疡,曾诊断白塞病(Behqet's disease),治疗上曾给予泼尼松15~40 mg/d、甲氨蝶呤(MTX)10 mg/周、柳氮磺吡啶(SASP)3g/d、环磷酰胺(CTX)总量5.6g.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9岁.因"畏寒、发热5d伴肝功能异常"入院.2010年9月出现双上肢乏力,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确诊为"颈髓脱髓鞘病变",给予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病情缓解.11月初起口服硫唑嘌呤、泼尼松、加巴喷丁、卡马西平、巴氯芬等治疗1个月.12月初停口服药物,改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3d.12月5日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8℃,伴畏寒、寒战;时有胸闷、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并有腹部胀痛,曾呕吐2次,非喷射性,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7岁,因乏力、纳差、尿黄4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09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度乏力,休息后无缓解,食欲明显下降、厌油,尿色逐渐加深为浓茶色.在多家医院就诊,肝功能检查均明显异常,曾先后拟诊为"病毒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予以泼尼松、硫唑嘌呤、熊去氧胆酸等保肝降酶药治疗.泼尼松最大剂量60mg/d,治疗3个月后维持剂量20mg/d.经上述治疗,症状曾有所缓解,血清ALT由542 U/L下降为128 U/L,总胆红素(Tbil)由225 μmol/L下降为80 μ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