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有高血压并进行眼底检查的患者.分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CKD分期与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组CKD分期与视网膜病变分期相关系数r为0.407,P值为0.017.结论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组CKD分期与视网膜病变分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截至2002年数据,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现患病人数约为1.6亿。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5~10年后常伴有靶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在我国,由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在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患者的病因中,分别占第2位及第3位。研究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与肾病变的因果关系一直是1836年(Bright)以来的研究课题。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时的肾病变以及高血压性血管损害所致的肾病变,均被看成高务压的原因,称之为肾硬化。但是,由于肾硬化也包括非高血压性肾血管病变,故高血压性肾血管损害与肾硬化并不是同义语。  相似文献   

4.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硬化,并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因高血压造成肾脏损害而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研究显示:28%的ESRD与高血压有关^[1]。因此如何防治高血压性肾损害,  相似文献   

5.
6.
尿酸性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尿酸性肾病是西方国家的一种常见病 ,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 0 .3% ,据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显示终末期肾衰竭由尿酸性肾病所致者所占比例为 0 .6 %~ 1.0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的食物摄入增加。本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由于本病误诊率较高 ,约为 30 %~ 4 0 % ,因此不应视之为少见病。   1 尿酸性肾病的实验研究1.1 尿酸性肾病机理研究1.1.1 尿酸盐与尿酸性肾病 普遍认为高尿酸血症时 ,当体内pH <5 .5或脱水 ,可引起尿酸盐沉积在肾小管 -间质部位 ,引起尿酸性肾病 ,也可在远端小管及集合管…  相似文献   

7.
8.
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中,肾血管造影仍被认为是准确性最高的检查方法,但侵入性、操作复杂、造影剂毒性等因素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对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但因远期效果欠佳阻碍其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一些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侵袭性小或无创性新方法的出现,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还减轻了病人的痉和并发症,充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占据着继发性高血压各种病因中的第一位,高血压与肾脏关系极为密切,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在不同阶段均可能发生高血压。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互为因果,既是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因素,亦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对于延长肾衰竭患者生存期,保护肾脏,减少死亡率至关重要。虽然目前一致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ARB)类药物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诊断与治疗的进展陈庆荣1980年全国抽样调查,≥15岁患高血压者有5000万人,我国多篇权威著作报告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RASH)平均占全部高血压的10%,故全国≥15岁有550万人患RASH,其中458万人≤30岁。诊断:原则上可...  相似文献   

12.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高尿酸性肾病是指尿酸盐沉积于肾髓质、间质或远端集合管所致的肾损害.大于85%高尿酸性肾病患者32岁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原发者男女之比为20.7∶1.0;继发者男女之比为1.3∶1.0.该病是西方国家的常见病,常见临床类型包括急性高尿酸性肾病、慢性高尿酸性肾病和尿酸结石.据欧洲透析与移植协会资料显示,各种原因所致终末期肾脏疾病中,高尿酸性肾病所占比例为0.6%~1.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肾病是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内反流导致。肾盂肾炎、局灶及广泛性肾瘢痕形成、慢性肾萎缩,最终出珊幔性肾衰竭的一种疾病。反流性肾病被认为是儿童和青年人发生高血压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可能原因,20%的高血压患者、15%~25%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存在反流性肾病。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和治疗反流性肾病已备受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诊断方法对反流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膜性肾病(IMN)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免疫复合物沿基底膜上皮下沉积,基底膜增厚、“钉突”形成。临床多以肾病综合征(NS)为主要特征。IMN是白种人原发性NS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其总数的20%。在我国,近十年来,膜性肾病(MN)的发病率与检出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病理特征为广泛的入球小动脉透明样变和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同时出现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缺血性表现[1]。随着高血压进展,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基底膜增厚,伴随肾间质胶原增加,单核细胞灶性浸润和纤维化[2]。高血压是引起和加重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症的始动机制因此,早期进行降压治疗,并将血压降至目标值是预防高血压性肾损害的关键[3]。而肾纤维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足细胞损伤、氧化应激等是高血压性肾损害进行性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在降压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病例患者,女性,39岁。2002年7月4日就诊。双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多,腰部酸痛2个月,无发热关节痛,无皮疹、脱发、光敏等,尿常规:PRO++++。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短暂服用"泼尼松、雷公藤片",无缓解,自行停服。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检查。尿检:24h尿蛋白量7.64g,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呈增加趋势,但是控制率仅约35%。高血压危害极其严重,它是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最终可导致死亡。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及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问题更为突出。MDRD研究显示,在各种CKD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可高达65%~90%。高血压显著地增加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加快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中医临床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基本病变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出现结节型与弥漫型肾小球硬化、前者是DN特异性的病理损害,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即DN临床"三联症";中医从"瘀"入手,采用"化瘀利水"法治之,临床取得较好疗效.本文简要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机制,冀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1∶1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共入选190例受试者,所有受试者随机分组(其中试验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并进入48周的临床治疗,所有受试者定期进行肾功能、24h尿蛋白、血白蛋白、中医症候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的评价。结果:治疗48周后试验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白蛋白及eGFR的水平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肾脏生存率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可有效降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膜性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提升其血浆白蛋白;与激素+CTX方案相比,中医方案在改善和保护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