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阑尾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阑尾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术后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12h予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每天2次。统计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12~24h、24~36h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术后24h、24~36h肛门排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汤能明显促进阑尾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有效促进肠蠕动及早恢复,对胃肠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促进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经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加味大黄牡丹汤保留灌肠可促进胃十二指肠穿孔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张广健    李益行  范坤  冯锦腾  付军科  刘力 《陕西中医》2022,(11):1560-1562
目的:探究肠功能恢复汤深部保留灌肠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50例经胸腹腔镜联合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肠功能恢复汤深部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甘油灌肠剂灌肠。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评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评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前白蛋白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肠功能恢复汤深部保留灌肠可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各种手术术后出现肠麻痹的99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大黄佐治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佐治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各种手术后出现的肠麻痹有明显效果,可作为治疗肠麻痹的常规治疗手段,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俞慧  杨挺  黄伟 《陕西中医》2020,(10):1418-1421
目的:探讨大黄承气汤联合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联合大黄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肠道菌群数量、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比对照组的74.00%更高(P<0.05); 观察组腹痛及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治疗后,两组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均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CD3+、CD8+、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死亡率20.00%相比,观察组6.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大黄承气汤联合保留灌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可帮助患者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免疫功能改善,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炎清灌肠对急腹症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体温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给予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外科治疗同时予腹炎清灌肠保留1h,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肠保留1h。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术后48h、72h,治疗组体温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组间有极显著差异。结论:腹炎清保留灌肠可以明显促进急腹症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及体温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妇产科重症患者早期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支持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饮食恢复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用于妇产科重症患者,能够促进其早期肠道功能恢复,护理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在抢救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导泻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将86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增液承气汤加味胃管注入,每日2次,每次保留2h;实验组在2次胃管注入期间加用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排便时间、36h排便次数、全血胆碱酯酶(CHE)活力、肌酸磷酸肌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出现并发症和症状反复出现人数.结果 治疗组排便时间、36 h排便次数、CHE、CK、CK-MB、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出现并发症及症状反复出现人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及早应用大黄煎剂高位保留灌肠是抢救AOPP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田光芳  张渊智  张绍敏 《光明中医》2022,(20):3739-3743
目的 探讨生大黄保留灌肠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急性轻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以传统西医治疗为主,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及补液支持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开塞露+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比较2组患者腹痛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CRP、白细胞变化,重症化发生率以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试验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WBC及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重症化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生大黄保留灌肠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腹痛症状,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率,改善急性胰腺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腹部术后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前瞻性对120例妇产科腹部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药组术后用大承气汤煎剂保留灌肠,肛门出现排气时间平均为25.2h,1例有中度腹胀;对照组平均为47.8h,15例有中度以上腹胀。证实大承气汤煎剂保留灌肠用于妇产科腹部术后,具有防治术后肠功能紊乱,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自拟中药口服联合保留灌肠对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aection, EMR)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9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浙江衢化医院行大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后治疗,对照组给予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联合自拟中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积分、肠道菌群水平,统计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腹痛、腹胀、便秘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上述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升高,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中药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在全麻下行ERCP的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采取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在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初次自行排便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高位保留灌肠有助于ERCP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姚茹 《西部中医药》2016,(12):123-124
目的:观察大黄保留灌肠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患者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方法:将需行ERCP检查及相关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于ERCP术后给予大黄保留灌肠,对照组于ERCP术后给予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观察2组血清淀粉酶水平及PEP发生率。结果:术后6小时血清淀粉酶水平异常率观察组为16.7%,对照组3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PEP发生率观察组为4.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应用大黄保留灌肠可有效降低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 ,了解复方大承气汤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246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2组 ,观察组160例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 ,对照组86例用VitB1 肌注 ,记录排便情况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用药后<24h出现肛门排气者观察组为139例 ,占86.6 % ;对照组为3例 ,占3.5 % ;肛门平均排气时间(h ,-x±s)观察组为22.1±4.65 ,对照组为49.2±9.25 ,2组对比P<0.01。结论 :观察组多在用药后24h内出现肛门排气 ,而对照组则多在48h至72h ,说明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腹部手术后大多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一般认为是手术刺激引起的肠道神经系统的反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并有体液调节以及电解质和代谢失衡的参与。既有神经源性原因,也有肌源性原因。肠道功能抑制时间越长,肠道液体及积气越多,从而出现肠管扩张和腹胀,不利于机体的恢复,甚至引起肠粘连、梗阻及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肠气通"颗粒剂促进腹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手术后,往往存在胃肠功能障碍,胃肠麻痹失去蠕动能力,病人可因此而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因此诱发内环境紊乱而影响病人预后.目前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很多,如通便灌肠、肌注新斯的明以及口服中药水煎剂大承气汤等,但疗效都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肛肠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 80例患者依据灌肠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术后给予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预防感染,酌情使用止血、镇痛药物及维生素;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药主要成分为黄连、白矾、栀子;对2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水肿、出血等临床症状及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4、6周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第1天水肿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时水肿积分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出血评分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缓解肛肠术后患者疼痛、水肿及出血症状,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结石性胆囊炎术后应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结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的效果。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及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纳差、呕吐、腹胀、腹痛症状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MOT、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石性胆囊炎术后应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及足三里穴位注射可加快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血清MOT、SS、VI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采用中药大黄导滞汤做保留灌肠对胃肠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术后6h开始给大黄导滞汤150mL做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组36例,术后不予特殊治疗,让胃肠功能自然恢复。比较两组肛门排气情况和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排气时间为49.8±12.6h,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发生率2.56%。对照组分别为75.7±12.1h和2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患者用大黄导滞汤做保留灌肠,使之在最佳状态下有效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可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及减少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