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太子参GC-MS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太子参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太子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2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术GC-MS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启  马兴田  李彩萍 《中草药》2008,39(8):1249-1251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白术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白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结果白术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白术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地耳草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商品地耳草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LC技术对不同产地、商品地耳草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商品地耳草HPLC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地耳草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耳草HPCE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地耳草毛细管电脉(HPCE)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地耳草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CE技术对地耳草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CE指纹图谱;发现少数样品地耳草HPCE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地耳草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宁  郭司群  王发善  姜媛媛  谢宁 《中成药》2012,34(3):394-397
目的 对地黄饮子(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巴戟天、麦冬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自制10批地黄饮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色谱峰并对其进行归属认定.结果 10批自制地黄饮子指纹图谱中共标定18个共有色谱峰,分别由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和肉桂四味药材贡献产生.结论 地黄饮子的GC-MS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该指纹图谱可作为地黄饮子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的稳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太子参脂溶性成份G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GC法建立太子参脂溶性成份指纹图谱,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6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千里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ESI-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建立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UV对12批千里光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用LC-ESI-MS技术对其共有峰进行分析。结果:获得千里光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检出8个共有峰,LC-ESI-MS分析结果表明共有峰主要为绿原酸或黄酮类成分的吸收峰。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千里光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茜草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谱法对10批不同产地茜草进行测定;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茜草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指认了4个共有峰化学成分;10批茜草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0; 10批次样品被聚类为两大类;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78%。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较全面、直观地反映了茜草整体化学成分信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为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肾茶挥发性成分的GC-MS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MS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技术对12批肾茶样品进行分析,DB-5MS色谱柱,载气氦气(He),流速1 m L·min-1,进样量1μL,分流比100∶1。质谱条件为电子轰击(EI)离子源,辅助线温度280℃,离子源230℃,四极杆150℃;质量扫描范围m/z 30~600。结果:分析了12个批次的肾茶样品,建立了肾茶挥发性成分GC-MS的指纹图谱,鉴定了13个共有色谱峰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12批肾茶样品相似度均0.999。结论:GC-MS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技术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肾茶挥发性成分,所建立的肾茶GC-MS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作为肾茶挥发性成分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缬草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并采用GC-MS-AMDIS结合保留指数技术准确鉴定出共有峰成分。方法:以《药典(一部)》附录XD甲的标准方法提取缬草挥发性成分,以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检测,采用质谱工作站Chemstation、Nist 08谱库及程序升温保留指数技术对其进行精准定性。结果:建立了11批不同产地样品指纹图谱,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 A版)匹配,确定了15个共有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应用保留指数技术对共有峰数据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以Chemstation、Nist 08谱库定性,最终分析并鉴定所含成分。结论:该法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操作简单、特征性强、专属性高,采用保留指数技术鉴定的结果准确、可靠,为缬草的质量控制及药理活性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耳草及其混伪品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地耳草与混伪品细叶金丝桃的鉴定方法。方法:用传统鉴定方法及现代鉴定技术,对地耳草与细叶金丝桃进行鉴定。结果:地耳草与细叶金丝桃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及HPLC指纹图谱具有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地耳草药材品质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田基黄主要成分的抗缺氧活性。方法采用PC12细胞缺氧保护作用实验和DPPH法进行抗缺氧活性研究。结果田基黄中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缺氧活性。结论田基黄中具有抗缺氧活性的化学成分均为分子量较小,酚羟基较多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地耳草黄酮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商品地耳草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 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商品地耳草中的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结果 初步建立了地耳草6种黄酮HPLC同时测定方法;发现不同产地、商品地耳草中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差异。 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地耳草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广藿香挥发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晓玲  冯毅凡  罗集鹏 《中药材》2004,27(12):903-908
目的:建立广藿香挥发油的特征指纹图谱,用于广藿香的品质控制及产地鉴别.方法:采用GC法对高要、石牌、吴川、遂溪、雷州及海南万年产广藿香挥发油进行GC图谱的比较分析.结果: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GC分析色谱条件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广藿香的主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不同产地的广藿香其各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以11个共有峰作为广藿香挥发油特有的指纹图谱,以广藿香酮与广藿香醇的峰面积比值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的指标参数,建立了可用于广藿香道地性鉴别及品质评价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鱼腥草、田基黄和板蓝根对机体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和超氧化物的调整作用。方法:应用化学趋化试验和超氧化物产物测定方法。结果:鱼腥草、田基黄和板蓝根能显著增加两种细胞的超氧化物产物,预先与以上三种药物培养的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化被明显抑制(化学趋化剂为甲酰肽和酵母多糖),但单核细胞的化学趋化无明显变化。结论:鱼腥草等中草药参与中性粒细胞的氧化反应(呼吸爆发),参与调节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抗炎效应和杀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越南和中国两地产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中国和越南两个产地的广藿香挥发油成分,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运用相似度软件对比分析GC-MS指纹图谱的异同.结果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总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经过对两国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及其指纹图谱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其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低,成分含量相差较大.结论 越南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高于中国产广藿香挥发油含量;两地广藿香挥发性成分在组分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寄主植物对桑寄生药材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寄主植物对桑寄生药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与含量影响。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寄生及其寄主植物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桑寄生挥发性成分因寄主植物来源不同其组成和含量也不同。结论寄主植物会通过影响桑寄生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含量影响桑寄生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中药大蓟止血有效部位。方法:采用毛细玻管法测定大蓟提取物的止血时间。结果:大蓟药材醇提浸膏的水悬浮正丁醇萃取物可以明显缩短小鼠的止血时间,与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蓟药材醇提浸膏的正丁醇部位萃取物具有止血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