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传统和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梳理了现代中医药人才教育中存在的中医课程体系不合理、临床实践机会不足、中医忠诚度低等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现代教育方式要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制定适宜的人才评判标准等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水平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5年起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为"5+3"一体化教育模式,这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融入中医教育的精髓。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培养中医药人才、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的有效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融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于一体,是新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结合的适当方式,是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文章对中医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须以继承为基础;中医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在培养方案上,建议深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制度上,建议完善中医专业教育层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以期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学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学派传承"长期以来作为中医药发展的主导教育模式,为中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种模式也明显存在人才培养数量有限、思维局限的缺点。由于历史等原因的影响,中医临床人才曾出现了后继乏人乏术的严重危机。直到上世纪末,中医药师承工作的逐步开展与中医优秀临床人才研修班的开设,大力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文章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中医师承教育的基本情况,并从教学内容、方式和手段以及晋升等方面对我国中医师承教育今后的发展进行多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师承教育以师带徒、注重经典、学在临证为主要特点,是中医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目前师承教育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覆盖范围不广等问题,其优势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促使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需要在《中医药法》及相关《意见》的指导下,从尽快将中医药师承教育纳入各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着手贯彻落实法律规定,以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体,随着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和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对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转变不够、课程设置趋同、能力培养不足以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把握其“地方性、行业性、多样性、应用性”的特征,对于深化人才培养改革,解决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深层次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在我国正式实施,这对以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对比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与以院校教育为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代模式的现状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改革中医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为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高等中医药院校现有培养模式无法很好地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有机融合不足,区域医学特色彰显不足,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薄弱、传承创新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传承数十年"重经典、强临床"的培养理念与历史积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区域中医药深厚底蕴,求创新、创特色、拓协同,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得到社会及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光明中医》2022,37(6):1086-1089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担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医药发展事业的重任.面对当前中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等院校中医毕业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中医文化自信、重视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改革培养模式和重视医德教育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中医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应对措...  相似文献   

11.
培养卓越的中医药人才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中医药事业的新要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对培养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卓越中医药人才,从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为推进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传承发展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对现行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仲平  杜渐 《西部中医药》2010,23(10):64-66
通过对传统文化与中医教育,经典学习与课业减负,师承模式与院校模式,考核方式与学习技巧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在现行中医教育中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以培养大批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优秀临床人才,保证中医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师承教育的发展是培养中医卓越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教育方法,在中医传承发展与教育教学及临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我国健康中国建设与发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改革中医教育体制模式,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多方位、立体化构筑中医卓越人才培养的平台,培养"重素质、厚文化、重传承、熟经典、重实践、多临床、重创新"的新型卓越中医药人才,推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院校教育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这是中医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已形成成熟的教育体系,有专、本科及硕、博士等多种教育层次,同时具备本硕连读、硕博连读、非医攻博、第二学历、临床专业学位等多种形式。尽管如此,院校教育仍然不能取代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后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教育》创办于1982年,是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物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是以中医药教育理论、教育成果为主要内容,全面反映中医药教育研究进展、国际中医药教育发展动态、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的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为各层次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研究机构学者及中医药临床教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适应人才观的变革。传统人才观念已不再适应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贯彻科学的人才观,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与管理模式,加强人文教育,尤其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教育,才能既跟得上时代步伐又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出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顺应新时代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培养守正创新的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围绕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育人导向、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学生培养模式、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探索面向国家战略优化人才培养策略、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强化顶层设计、基于学习成果导向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等改革路径,以培养具备中医药思维能力、临床和科学研究与应用能力、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与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相关的文献,以及浏览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相关的官方网站,得出各位学者对中医国际人才内涵理解存在差异,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目标还不明确,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进一步研究其内涵及培养模式,对于提高国内中医药教育质量,培养中医药国际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录     
目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能肩负起中医药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方法梳理目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举措。结果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结论应该以教学改革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教学模式、学习支持与管理体制建设,从而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新时期对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其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通过分析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的现状,在阐述学生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发达国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将这一理论本土化,试图构建适切的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促进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