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伤寒论》是具有独特经方理论体系的著作,论中很少涉及脏腑经络之说,而《脉经》是以脏腑经络辨证的理论体系,与《伤寒论》不是相同的理论体系,故不能用《脉经》之"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来解释《伤寒论》之促脉,而要从《伤寒论》原文精神探求.通观全论的基础上,认为《伤寒论》之促脉当为寸脉浮、关以下沉之象,其主病当为津液有所伤之表不解而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伤寒论》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厘清张仲景辨析病因病机的思路和特点,以补充相关研究并指导经方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知识元标引的方法将《伤寒论》中有关病因病机的论述内容进行全面的挖掘与整理,然后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将所得资料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 共提取出“病因”知识元213条,“病机”知识元327条,构建了《伤寒论》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其中包括5类病因:外感病因、误治病因、病理产物病因、虫病因、复发病因;11类病机:脏腑病机、六经病机、阴阳病机、寒热病机、虚实病机、气血病机、表里病机、外感病机、荣卫病机、津液病机、三焦病机。结论 《伤寒论》病因病机理论以天人相应、阴阳学说等为指导,立足于人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等生理病理基础,阐发疾病发生演变的机理和规律,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更是遣方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出自敦煌遗本,后经张大昌先生献给中医研究院,对研究汤液经法、伤寒论的演变传承,及经方的用药组方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通过对《辅行诀》五脏补泻方、汤液经法五行图、二十五味药表的对照、比较、分析,重点以肝脏补泻方为例,初步阐释了《辅行诀》中五脏补泻方的组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辨证施治的专书。从方剂学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部理、法、方、药贯穿在一起的方剂学佳作,为祖国医学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伤寒论》用药83味,载方113首,包括了汤、丸、散、膏、栓、灌肠等剂型。其辨证之准确,立法之得宜,制方之严密,用药之精奥,垂于千载,一直奉为医家之楷模。自明、清以来,《伤寒论》已被尊为“经典”著作,其方已被誉为“经方”。余不揣固陋,今就《伤寒论》方剂上的一些特点,予以讨论。运用《内经》制方理论的典范《伤寒论》由始至终没有直接引用《内经》之文,但其理、法、方、药皆在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疾病,而且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病。本文从组方遣药、配伍、用量、煎服法、药后调护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加深对经方的配伍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易学的象数关系理论探讨《伤寒论》中用药与功效的关系。方法采用《伤寒论》原文中的剂量用数和后人对每个药物在不同方中功效的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配对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量与效关系的研究。结果药物剂量用数与汗、吐、下、和、温、消、清、补8种功效虽有相关,但不能用数来完全解释功效。结论探讨出一种研究《伤寒论》用药规律的方法 ,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统计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伤寒论》载药90种,《金匮要略》载药195种,除去除方用药3种,实际为192种。两书重复用药76种。,张仲景原《伤寒杂病论》实际用药206例,其中149味《本经》有记载。《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48首,除去除方23首,实际为225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治疗脾胃病的遣方用药规律,为经方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整理《伤寒论》中有关脾胃病的条文及方剂,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条文方剂数据库并整理归纳数据,应用SPSS19.0对药物进行频数、频率的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伤寒论》中涉及脾胃病条文为116条,脾胃病主症可归纳为痞满、腹痛、腹满、呕吐、下利、便秘,调治多采用和法与下法。所用61首方剂药味精简,以苦辛甘归脾经之品居多,常用药对中炙甘草与大枣频数最高。结论:《伤寒论》调治脾胃之病寒热并重、攻补同施、阴阳并调。  相似文献   

9.
龙瑞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数十年,长期执教《金匮要略》和中医内科.临证增长内伤杂病,虽经方时方并重,但警用经方,并以其配伍精义指导处方用药,心得颇多,疗效亦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老师的教诲,收益不浅。现将老师运用经方的思路,结合临证治验小结于后。l运用经方的原则龙氏运用经方,强调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坚持辨证论治为原则。因为(伤寒论)和(金匾要略)指导临床的精髓就在于辩证论治,所谓“有是证则用是方”。证是指证候及其病机,即强调首先要辨明证候,然后据证立法,依法选方.按方造药,辩证论治贯穿了证、法、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方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施治策略。[方法]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经方相关古籍中与DPN发病特点与临床表现相类似的记载,疏理其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分析经方治疗此类病证的治法规律与处方遣药的特点,总结经方对DPN的临床施治策略。[结果]DPN的临床特点符合经方对脚气、血痹、风痹、肌痹以及风不仁等五大类病证的记载,经方对此类病证之病机的认识主要包括外感风寒湿邪、营卫不和、气血津液亏虚三端,治法以汗法为核心,分别佐以调和营卫、化饮除湿、通阳行痹、固护正气四法,处方以续命汤类方、桂枝汤类方与越婢汤类方为主,用药以麻黄、桂枝、生姜等辛温解表药最为常用。[结论]经方对DPN病因病机与理法方药有丰富的记载,其立法独特,组方精当,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应重视经方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是中华文化培育的杰出精英,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体现的和善相诚的仁爱精神、包容共赢的汇通精神、务实求真的实践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不朽结晶,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必将对弘扬中医药学术,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是对《黄帝内经》的医经思维和《汤液经法》的经方思维继承与融合,其中"伤寒"之名及时间医学的观点均源于《黄帝内经》。但近代部分中医名家否定《伤寒杂病论》序文的真实性,继而否定《伤寒杂病论》与《黄帝内经》的密切关系。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句仗、语法之争;(2)声韵、引文之辨;(3)浑说、详说之论;(4)余、我之论。  相似文献   

13.
宋明理学是儒学体系发展的重大转折,在治学方法上对儒医研究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产生了尊经不泥古、阐发新义和格物致知求医理、由虚转实等影响,并促使儒医从"辨证论治派""错简重订派"等编写体例,以及诗歌、律赋、笔记实体录、札记、表格、图表、歌诀等文学形式来研究撰写伤寒金匮类著作,推动了伤寒金匮类著作的学术思想的创新及不同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伤寒论>12方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汤液经法>方剂的组成、药物剂量、主治、煎服法等,初步探讨<伤寒论>药物剂量与<汤液经法>的关系:<伤寒论>继承了<汤液经法>的药物剂量,二书成书年代虽不同,但两个年代的医用度量衡制度基本一致,均为秦汉之制.  相似文献   

15.
"方证"是《伤寒杂病论》中特有的概念,文章就"方证"的应用规律,结合《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和内容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6.
从广义伤寒的提出、狭义伤寒的确实存在、《伤寒论》和六经病证、如何正确理解六经辨证以及伤寒与温病的关联等方面展开议论,希望能够促进对中医热病临床证治的思考。明白伤寒含义的广义和狭义,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也有助于对许多学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7.
眩晕作为《伤寒杂病论》中的常见症状,其病因各异,病机复杂,分析《伤寒杂病论》中眩晕有关的条文,按照病机将眩晕分为风火相煽,三焦饮停,膀胱气化阻遏、水湿停聚,阴阳两虚、清空失养,阳气郁闭过重,阴竭阳脱、阴阳离绝六个类型论述,以探讨张仲景对眩晕的辨证论治规律及理法方药特点,眩晕病机复杂多变,病性有阴阳虚实之分:实证多是水湿痰饮为患,虚证多责之脾肾阳虚、精血亏虚。张仲景对于眩晕一证主要从痰饮立论,采用三焦辨证方法治疗痰饮型眩晕,重视中焦脾胃的运化作用,创立了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等多首治疗痰饮型眩晕的经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中所见"出"字的涵义分析,首次全面系统梳理了"出"字在上述四大经典中共有15个义项,并以注家释义作为语证。  相似文献   

19.
方证对应,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大特点,亦是运用经方的一大原则。临证时有是证则用是方,方证紧密结合,乃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但在临床运用上,一些医者总感觉临床疗效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原因在于运用经方以及方证对应的过程中存一些误区:只重局部,忽略整体;只重方“证”对应,忽略病机;只重症状体征,忽略脉诊;只重单方,忽略合方;只重经方,忽略时方;只重方证,忽略药量。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上运用经方以及方证对应时不仅要重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同时应将“抓主证”与“辨病机”结合起来,更要注意患者整体情况综合辨证,不能顾此失彼,同时不能忽略时方、合方及药物剂量,避免临证误区,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反馈效症”一词主要脱胎于《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无形中建立的一种异常精确的反馈体系。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反应,对诊断和治疗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根据系统的反馈,为临床提供决策。本文整理了其源流、基本概念和分类,提出了具体应用方向,以期为正确治疗患者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