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的16家北京地区的图书馆中有6 383种中医古籍,占其著录医籍总数的48%,其中国家图书馆有1 898种。经对比,国家图书馆诸医籍的数百种版本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存在区别,究其原因或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编纂时统计、记录不准确导致收录不全或错讹;或为国家图书馆信息逐步公开及更新导致。经考察,《中国中医古籍总目》著录与国家图书馆实际存书,存在作者信息不全、成书年代阙如、卷数记载错讹等问题;整体上国家图书馆的中医古籍利用率较低。国家图书馆应对中医古籍进行专门的普查和著录,更正补充现在登载内容的错讹和缺失,并寻求有效方式提高中医古籍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王育林  温佳雨  付鹏 《中医学报》2021,36(3):661-664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我国目前较为全面准确记载中医古籍收藏分布情况的大型中医古籍联合目录,其中著录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1 898种。但经分析发现,《总目》对国家图书馆藏中医古籍信息的著录存在作者信息不全或错误、成书年代不详以及版本记录错讹等问题,尤其体现在版本记录方面,《总目》记载的有,但国家图书馆并无存书或者其官网联机目录暂时检索缺失的医籍版本计351种。国家图书馆能检索到的版本,而《总目》中未载录此版本的医籍计639种。通过对《总目》著录信息与国家图书馆实际藏书信息进行对比,并对相关古籍进行实地勘察及进一步的考证,补充、修正了《总目》著录部分书目的作者信息、成书时间和版本信息。  相似文献   

3.
海源阁购藏书籍始于杨兆煜,而书阁为其子杨以增于清道光二十年所建。经由杨氏四世人苦心经营,潜心搜集,阁内藏书宏富博雅,版本精良,终达四千余种二十余万卷,其中宋元刻本及名家校抄本七百余种近四万卷。杨氏收书为治学,藏书以传世,同时杨氏一族重视藏书的管理与保护。海源阁医籍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杨氏著录八十二种、杨氏未著录而王绍曾补遗者四种以及杨氏书目和绍曾补遗书目目外书一种,实际共得八十七种。历经兵燹劫难,阁藏医籍损毁外散。目前,海源阁所藏医籍中宋元精善本多藏护于国家图书馆,十九种明清刻本收归山东省图书馆专藏,还有部分医籍流散于海外。  相似文献   

4.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中医药图书 662部 ,首次将“医方”列为一级类目 ,并开创性地将所著录的中医古籍分为 2 6类 ,对后世医籍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吕晓雪  王育林 《中医学报》2019,34(9):1821-182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报》2019,(9):1821-1824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籍考》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籍考》评介邢安菊马涌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50014关键词中国医籍考丹波元胤评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17《中国医籍考》原名《医籍考》,系日本汉医学家丹波元胤编撰,约成书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全书共80卷,著录了我国自秦汉以来...  相似文献   

8.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9.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中医药图书662部,首次将"医方”列为一级类目,并开创性地将所著录的中医古籍分为26类,对后世医籍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宋以前医籍考》汲取历代书目之长,体例严谨,资料丰富,考证细密,分类合理。较全而地反映了宋以前医籍的流传情况,堪称我国宋以前古典医籍著录及考证的集大成者。同时,也为中医文献工作者提供了方法学的范本。该书的成书及出版过程颇为曲折。  相似文献   

11.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2.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3.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4.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5.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6.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7.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8.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19.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20.
黄虞稷所撰的<千顷堂书目>,广泛搜集明代著作,其中不乏<明史>及其他传记所不载者,是研究明史和古籍版本的重要工具书,尤其是考订明代著作的最佳依据.但该书对明代医籍的著录有较多错误.其中,书名著录错误16条,撰人著录错误22条,书名和撰人著录皆误2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