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拔牙模式正畸治疗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对发育中的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 选择39例青少年患者,并分为3组:下颌第一磨牙拔除组、第一前磨牙拔除组及不拔牙组,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比较研究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萌出角度在正畸治疗前后的年平均变化量,第一磨牙拔除组>第一前磨牙拔除组>不拔牙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年平均变化量,3组分别为(2.38±1.62)mm、(1.61±0.90)mm和(1.08±1.49)mm;萌出角度的年平均变化量,3组分别为1.89° ±1.93°,1.37° ±1.16°,和0.83° ±1.74°.结论 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矫治可使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明显增加并使其萌出角度有所改善,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相似文献   

2.
63颗乳磨牙早失及继承恒牙萌出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磨牙早失的原因及其对继承恒牙萌出的影响。方法 对5.5-8岁的患儿48人共63颗乳磨牙早失的原因及其继承恒牙的萌出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63颗乳磨牙早失的主要原因有:(1)因残冠或残根致根尖周炎,影响恒牙胚或粘膜而须拔除的占50.8%;(2)因干髓术(或变异干髓术)或根管充填遗漏根管(或残根致根尖周炎,影响恒牙胚或粘膜崦须拔除的占50.8%;(2)因干髓术(或变异干髓术)或根管充填遗漏根管(或欠填)致炎症未能控制而引起牙根吸收,牙齿拔除的占44.4%;(3)第一恒磨牙的萌出致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牙松动而拔除的占4.8%。继承恒牙早萌有39颗(其中有21颗出现异位萌出),有15颗牙阻萌,只有9颗牙接近正常萌出。结论 乳牙龋病的防治,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完善治疗,对维持乳牙列的健全及恒牙列正常的建立和发育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牙齿萌出障碍多见于恒牙,在乳牙中比较少见。乳牙中主要累及乳磨牙,以下颌第二乳磨牙最为常见。乳磨牙萌出障碍病因诊断困难,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对乳磨牙萌出障碍的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观察、修复、拔除受累牙、外科松解或正畸牵引等方法是目前可参考的治疗手段,治疗方法的选择与乳磨牙萌出障碍的类型、严重程度、伴随症状以及继承恒牙情况等有关。本文围绕乳磨牙萌出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分类以及治疗方法等展开综述,以期为乳磨牙萌出障碍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冠周炎是指牙齿部分萌出后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可合并颊侧龈瘘或面颊瘘等并发症[1].因很少发生于其他牙齿,这个词通常用于描述成人第三磨牙相关的炎症[2].第三磨牙冠周炎的流行病学和处理等均有较多文献讨论,而非第三磨牙的冠周炎相关报道较少.我们临床发现1例混合牙列期下颌第一磨牙冠周炎伴颊侧龈瘘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闫某,女,7岁,1周来右上后牙咀嚼痛,检查: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均近中倾斜,近中边缘嵴卡在第二乳磨牙远中颈部,远中边缘嵴已萌出,乳磨牙叩诊感痛,松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间隙关闭及智齿导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腔科门诊的日常工作中 ,常遇到下颌第一恒磨牙因严重龋坏而无保留价值者。作者 3年来尝试运用正畸方法 ,拉下颌第二恒磨牙向近中移位 ,既消除拔牙后留下的间隙 ,又使下颌智齿得以正常萌出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资料 患者 33例 ,男性 12例 ,女性 2 1例 ,最大年龄2 2岁 ,最小 14岁 ,平均年龄 16 .3岁。左侧 18例 ,右侧 15例。2 治疗方法 首先照X光片 ,了解下颌智齿在颌骨内的位置 ,属于非水平位阻生者 ,均可用此法治疗。常规拔除不能保留的下颌第一恒磨牙 ,待拔牙创完全愈合后 ,于同侧下颌尖牙至第二恒磨牙的颊…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7,(6):554-557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城乡结合部7~8岁儿童乳磨牙龋病和恒牙萌出情况并探讨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合理开展乳牙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白云区城乡结合部11所小学7~8岁儿童1 543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检查,记录乳磨牙龋病和恒牙萌出情况,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g/m2),按国际肥胖委员会(IOTF)标准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四组。以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超重/肥胖与患龋和恒牙萌出的相关性。结果调查的7~8岁儿童,乳磨牙患龋率为80.0%,龋均为3.45±2.72,恒牙萌出均数为10.57±2.12。随体质量指数升高,乳磨牙龋齿数量降低,恒牙萌出数增高。结论乳磨牙龋病和恒牙萌出与生长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舌弓治疗下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东莞健力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15例下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患儿,年龄7 ~ 8岁,其中5例双侧、10例单侧,以第二乳磨牙作为直接支抗,通过传统的下颌舌弓焊接远端牵引钩,在异位萌出的恒磨牙面粘接舌侧扣联合链状橡皮圈牵引异位萌出恒磨牙向远中,以达到其正常的生理位置。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别对治疗前后作为直接支抗牙的第二乳磨牙与异位的第一恒磨牙的倾斜角度与冠近远中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第二乳磨牙治疗前的倾斜角度为64°±3°,治疗后为63° ±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399,P = 0.178)。同样,第二乳磨牙治疗前的近远中冠高比(85% ± 4%)与治疗后(84% ± 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08,P = 0.550)。异位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治疗前的倾斜角度为52° ± 6°,治疗后为69° ± 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0.423,P<0.001)。异位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治疗后的近远中冠高比(90% ± 3%)高于治疗前(80% ±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231,P<0.001)。 结论改良舌弓临床操作简便,提供的支抗良好、充分,能有效治疗下颌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采用不同拔牙模式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下颌第一磨牙(15例)、第一前磨牙(20例)及非拔牙(20例)的3组青少年病例,3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变化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正畸治疗前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畸保持2年后萌出间隙变化量虽均有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变化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增大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更加直立,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相似文献   

10.
佳木斯地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佳木斯地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调查分析宋竹范①应芳琴①孙耀珍②佳木斯市(150000)①中心医院②佳木斯医学院口腔医院1985年底北京地区首次开展了对我国儿童第一恒磨牙萌出情况的调查,1993年初我们在佳木斯市儿童中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和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在人群中第三磨牙的萌出年龄,为第三磨牙的研究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第三磨牙的萌出情况依据姜元川文献报道分为一级萌出和萌出,对西安市部分中学和高校学生进行了第三磨牙萌出年龄的调查,调查人数共3831人。结果:第三磨牙的萌出年龄男性上颌为(20.09±1.57)岁,下颌为(20.56±2.16)岁;女性上颌为(19.98±1.51)岁,下颌为(19.84±1.57)岁。女性下颌萌出年龄早于男性(P〈0.05)。30岁前除先天缺失、阻生及萌出特别迟缓的第三磨牙外,能够萌出的第三磨牙已全部萌出。结论:第三磨牙的萌出年龄延迟,萌出率较低,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第三磨牙退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对上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第一前磨牙拔除后对第三磨牙位置变化的影响,探讨影响第三磨牙萌出的客观因素。方法:选择56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患者进行方丝弓正畸治疗,按照第一前磨牙拔除与否分为拔牙组(30例)和非拔牙组(26例),利用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患者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的距离以及下颌长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拔牙组术前术后各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非拔牙组中下颌萌出间隙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术前术后变化量进行组间比较,上颌萌出间隙(U-ES)拔牙组比非拔牙组平均增大1.35 mm(P<0.05),下颌萌出间隙L-ES(R)和L-ES(X i)分别增大了2.72 mm(P<0.05)和3.16 mm(P<0.01),下颌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的距离减小0.31 mm(P<0.05),下颌骨长度增加1.68 mm(P<0.05);上颌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的距离变化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可增大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有利于第三磨牙的萌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磨牙患者矫治前后面部高度的变化。方法28例拔除第一恒磨牙进行矫治的安氏Ⅰ类错患者,矫治前后摄X线头颅侧位片,应用WinCeph7.0头颅侧位定位分析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进行定点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结果矫治后下面高(ANS-Me)、前面高(N-Me)、后面高(S-Go)、U1-PP、L6-MP较矫治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MP较矫治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MP、FH-MP、PP-FH、PP-MP、上面高、后面高/前面高、上面高/前面高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除第一磨牙的患者,经正畸拔牙矫治后下面高、前面高、后面高均增加,可能原因为下颌磨牙伸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状态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因下颌第三磨牙不适而就诊的患者204例,运用锥形束CT分析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与第三磨牙阻生类型(高位、中位、低位)、阻生角度以及两磨牙的釉牙骨质界距离(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等因素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下颌第三磨牙存在的情况下,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发生率高达78.4%;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高位、中位和低位阻生的龋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而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为40~80°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最易发生龋坏,与其他阻生角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第二磨牙与第三磨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角度、第三磨牙与第二磨牙的CEJ距离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的发生密切相关。当第三磨近中阻生角度在40~80°间,且两磨牙间的CEJ距离在6~9 mm时,第二磨牙远中邻面更容易发生龋坏,此类阻生齿建议尽早拔除。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1 497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以帮助研究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并提出对策。方法调查不同年龄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结果在小学生中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率和龋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7、9、12岁年龄组儿童中,大部分恒牙龋齿都发生在第一恒磨牙;特别是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结论预防和治疗儿童龋齿的重点是第一恒磨牙,针对其好发部位应积极推广窝沟封闭。  相似文献   

16.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管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根管形态。方法:取100个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印度墨水染色,硝酸脱钙,酒精脱水,于水杨酸甲脂透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结果:Ⅰ类根管9例,Ⅱ类根管31例,Ⅲ类根管1例,Ⅳ类根管49例,Ⅴ类根管2例,Ⅵ类根管6例,无Ⅶ、Ⅷ类根管。根管侧支41例,其中75%位于根管冠1/3,21.95%位于根管中1/3,68.03%位于根管尖1/3。根管峡部58例,13.79%位于根管冠1/3,75.86%位于根管中1/3,10.34%位于根尖1/3。结论: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复杂,根管峡部多位于根管中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变异时颊面管的粘接位置对磨牙旋转的影响。方法 20例正畸患者,矫治中使用第二代直丝弓网底颊面管常规粘接在第一磨牙颊面,比较矫治前后第一磨牙的旋转及邻接关系。结果第一磨牙远中尖较大,且偏向颊侧者,矫治后近中颊尖和远中颊尖连线与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邻面切线所成角度增大。结论第一磨牙远中尖过于偏向颊侧者,颊面管常规粘接会导致远中舌尖向近中舌侧扭转。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ibular volume and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 using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and to compare these findings with control (noncleft) patients undergoing CBCT for other purposes during the deciduous dentition period.Materials and MethodsEighty-four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e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alveolus (UCLA) group (n = 25; mean age, 4.60 ± 0.40 years),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UCLP) group (n = 23; mean age, 4.52 ± 0.39 years),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BCLP) group (n = 22; mean age, 4.54 ± 0.37 years), and control group without cleft (n = 14; mean age, 5.19 ± 0.52 years). Mandibular volume and craniofacial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using CBCT. All measurements were assessed b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 using Bonferroni post hoc pairwise comparison tests.ResultsANCOVA reveal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andibular volume among the groups. SNA° and ANB°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the UCLA and BCLP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SN-MP° was smallest in the UCLA group. Co-A in the UCLP group was shorter than in the UCLA and BCLP groups. Go-Gn was shortest in the UCLP and BCLP group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using CBCT can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malocclusion and other dentoskeletal problems among patients with CL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