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肥胖与血脂、血压、脂肪肝等因素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肥胖与年龄、性别、民族、脂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598例参加健康体检人群的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肥胖与性别、民族、年龄、血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病史等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在控制混杂因素后肥胖与脂肪肝、收缩压、甘油三酯浓度密切相关,与民族密切相关,非广西壮、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体重指数(BMI)最高,其次是广西的的汉族,BMI最小的是广西壮族。与性别密切相关,男性BMI高于女性。与心电图异常呈负相关。结论:对容易出现肥胖的人群及男性应注意监控体重。肥胖的人群除了控制体重外,还应治疗伴随的脂肪肝、高血压及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糖、血脂、脂肪肝、心电图异常、性别、民族及其他心脑血管病史等因素的相关性,并比较这些因素在壮族与汉族人群中的差异。方法:对在本院及田阳县、田东县参加体检的1105例壮族与汉族人群询问病史并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脏B超、心电图等。结果:在按制其他因素后,汉族人群BMI与脂肪肝、舒张压水平及高血压病史呈密切正相关关系,男性BMI高于女性;壮族人群BMI与脂肪肝、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及收缩压水平有密切正相关关系,汉族人群的年龄、BMI、血清甘油三酯浓度、胆固醇浓度、收缩压水平、脂肪肝检出率及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较壮族人群高。结论:肥胖与脂肪肝、血压、血脂密切相关,且广西汉族人群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较壮族人群更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 6532人,应用体重指数的判断标准,BMI=体重(kg)/身高^2(m^2),正常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消瘦BMI≤18.5。统计学方法。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计算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的相关性。(2)对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体重指数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谷丙酶、r-谷胺酰转移酶均有关,与冠心病、心电图异常及尿素氮无关;以标准偏回归系数分析可以看出,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肪肝、血尿酸均对体重指数有贡献,以脂肪肝的贡献最大。结论 积极控制体重对降低脂肪肝、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尿酸偏高、肝功异常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调查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超声等。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酸、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糖尿病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佛山市南庄镇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3.6%,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脂肪肝的检出率与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佛山市南庄镇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应注意。超重和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血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拥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470-2471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分组,分析3 378例体检脂肪肝的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脂肪肝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脂肪肝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 378例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4.30%,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脂肪肝患病率有影响的是性别、BMI、GLU、TC、GLU、HDL-C6项。结论目前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与脂肪肝有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某市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某市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对10 097份公务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20.33%,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5.49倍;随年龄增加,保健级别的升高,脂肪肝患病率逐渐增高.性别、年龄、保健级别、饮酒、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糖、尿酸、甘油二酯、胆固醇、转氨酶(Aminotransferase,ALT)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BMI、甘油二酯、性别是最主要的相火因素,其OR值分别为3.780、2.802、2.650.结论:高体重指数者、高甘油三酯者及男性是公务员脂肪肝的高风险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高血压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延边地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3011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糖值.[结果]朝鲜族和汉族居民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朝鲜族男女高血压粗患病率分别为53.5%,41.6%,年龄调整后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45.9%,31.3%,汉族男女高血压粗患病率分别为40.1%,30.6%,年龄调整后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7.7%,28.6%,无论男女朝鲜族的高血压患病水平均显著高于汉族,本地区朝鲜族及汉族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与民族、性别、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结论]朝鲜族和汉族高血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布特征间存在差异,而高血压与民族、性别、年龄、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吸烟和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从2003年~2004年两年期间新疆昌吉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人群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1412例,经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370例,对不同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组别进行脂肪肝检出率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发生率中,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其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脂组别高于无高血脂组别(P〈0.01);其中甘油三脂水平越高的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P〈0.01);高血糖组别高于无高血糖组别(P〈0.01),且随着BMI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P〈0.01)。结论: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知新疆维、哈、回、汉族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不同地区选择不同民族高聚集区的学校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并施实血压及体格测量。结果:哈萨克族学龄儿童女童高血压患病率为8.98%,男童为4,79%;维吾尔族女童为6.11%,男童为8.93%;回族女童为3.17%,男童为2.25%;汉族女童为2.62%,男童为2.55%。影响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体重、身高、肥胖指数、民族、盐阈值;影响舒张期高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每天食盐量和性别。结论:新疆哈克族学龄儿童高血压患病率最高。其次是维吾尔族。这可能与这两民族生存环境及世代喜食高脂动物肉和内脏且摄盐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傅明健 《中国医疗前沿》2012,(5):45+52-45,52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0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及甘油三酯结果,并分析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及甘油三酯与NAFLD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 106例患儿中,男女发病年龄分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指数(BMI)及甘油三酯是NAFLD发生的高位因素(P〈0.05),而空腹胰岛素水平与NAFLD发生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NAFLD多发生于男性患儿;NAFLD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体重指数(BMI)及甘油三酯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壮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高血压危险人群,并采取 措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 马山县5家壮族人群聚居区医院的壮族T2DM患者相关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血糖和血脂等生物化学指标及生 活方式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壮族T2DM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598例壮 族T2DM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306例、高血压前期组436例和高血压组856例。将资料按收缩压(SBP)与舒张压 (DBP)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P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糖化血 红蛋白(HbAl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呈正相关(P <0.05);与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及餐后2 h血糖(2hPG) 呈负相关(P < 0.05)。DBP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心血管病家族史、BMI、空腹血浆血糖(FPG)、HbAlc、HDL、LDL、TG、 TC及hs-CRP呈正相关(P <0.05);与体力活动呈负相关(P <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 力活动、心血管病家族史、BMI、HbAlc、HDL、LDL、hs-CRP 是壮族T2DM 患者SBP 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年龄、体力活动、BMI、FPG、HbAlc、HDL、TC、hs-CRP是壮族T2DM患者DBP升高的独立危 险因素(P <0.05)。结论 年龄、体力活动、心血管病家族史、BMI、FPG、HbAlc、HDL、LDL、TC、hs- CRP是壮族T2DM患者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吴况明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24+1126
目的:通过回顾体检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410例体检者的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糖水平(GLU)、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LD-C)等.结果:脂肪肝组的BMI、GLU、ALT、TC、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水平轻度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男性所占比例为67.8%,明显高于女性所占比例32.2%,并随年龄的增长,脂肪肝发病人数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应用超声,生化指标等手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重,可以有效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朝鲜族及汉族居民不同血糖水平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 464人30~70岁朝鲜族和汉族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及血压,同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GLU)水平.[结果]朝鲜族人群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风险现状并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7月—2020年6月上海市殷行社区老年体检人群中选取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878例研究对象,收集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生活方式、病史)和生化指标(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风险评估标准评估CVD危险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性别、年龄匹配后随机抽取家庭医生签约组和未签约组各107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服务对CVD危险因素管理效果的影响。结果社区老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较高(82.69%);签约组中,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未签约组(P<0.05),女性高脂血症比例高于男性(P<0.01);两组心血管风险、吸烟比例男性高于女性(P<0.01)。签约组高血压、肥胖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未签约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达标率较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MI以及LDL-C+空腹血糖(FBG)+血压(BP)综合达标率高于男性,甘油三酯(TG)达标率低于男性(P<0.05)。高血压患者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 AI)、BP、LDL-C+FBG+BP、BMI、腰围低于非高血压患者(P<0.05)。按性别、年龄匹配后,家庭医生签约组LDL-C、FBG、收缩压(SBP)、BMI、TG、AI达标率均高于未签约组(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率较高,CVD危险因素达标率较低,但家庭医生签约组达标率高于未签约组,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质量,通过心血管风险评估探索慢性病一体化综合管理模式,有望降低CVD患病风险和延缓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China. Although body mass index (BMI)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estern populations, it has shown a rapidly increasing tre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such as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C) with blood pressure, total cholesterol (T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triglycerides (TG),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s well as dyslipidemia in Chinese adul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881 men and 1098 women >25 years old was conducted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2002 and 2003. Height, weight, WC, resting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lipid profiles including TG, TC, HDL-C and LDL-C were measured. RESULTS: TC, TG, LDL-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as well as the incidence rate of dyslipidemia or hypertension, kept increasing steadily with BMI and WC. Meanwhile, HDL-C decreased with the two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oth WC and BMI were independent CVD risk-associated factors and central obesity had a stronger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VD. Adjusted odds ratios for having dyslipidemia or hypertension also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growth of BMI and WC. BMI and WC had similar areas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in predicting CVD risk factors. CONCLUSION: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both BMI and WC provided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in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risks. Chinese subjects had a higher CVD risk and lower BMI and WC than Western population. Efforts to halt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BMI and WC should be undertake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血脂特点。方法:住院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117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T2DM)61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T2DM+NAFLD)56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血脂、血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肝功能。结果:绝经后女性T2DM组与T2DM+NAFLD组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FBP、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NAFLD组甘油三酯(TG)、BMI、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明显高于T2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T2DM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BMI增加和TG升高是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论:TG升高和体重增加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合并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男性公务员脂肪肝临床特点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97例维吾尔族、汉族男性公务员,汉族男性405人,维吾尔族男性392人,检测空腹血糖(FBG)、尿酸(U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部超声及脂肪肝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汉族男性公务员405人中脂肪肝检出率为58.23%,维吾尔族男性公务员392人中脂肪肝检出率为73.22%。与汉族男性公务员相比,维吾尔族男性公务员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BMI)、腹围、舒张压(DBP)、UA、FBG、TG、TC水平均最高,HDL最低。维吾尔族与汉族男性公务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维吾尔族男性脂肪肝组颈部血管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男性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族别、BMI、腹围、FBG、TC、颈部斑块为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维吾尔族男性公务员发生脂肪肝的危险性是汉族男性公务员的1.96倍(95%CI:1.23-3.15)。结论维吾尔族男性公务员脂肪肝检出率高,发生脂肪肝的危险性比汉族男性公务员高,并且更容易发生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