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目的:本文通过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资料的分析,总结血钠水平与腹水的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肝硬化腹水患者162例,其中合并低钠血症53例,比较腹水的治疗的关系.结果:正常血钠与低钠组腹水治疗显效率分别为88.07%、67.92%,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低钠血症与腹水治疗密切相关,适当补钠利于腹水的消退.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良圣  祝金泉  吕农华  朱萱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44-2746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流行状况、对预后的影响及与其他临床并发症的关系,为临床肝硬化腹水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间连续收入住院的肝硬化合并腹水者共计28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采用日本日立公司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指标检查,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电解质浓度;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LOGIC系列B超仪检测腹水程度.结果 280例病例中合并低钠血症89例(31.8%);合并低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在肝功能Child-Pugh病情分级、死亡/恶化事件发生率、腹水程度、腹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低钠血症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异常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低钠血症组在死亡/恶化事件发生率上显著低于中重度低钠血症组(P<0.01),而腹水治疗效果方面显著好于中重度低钠血症组(P<0.01).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并且增加死亡/恶化事件的发生率;低血钠与肝功能Child-Pugh病情分级、腹水程度及治疗效果与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症状和体征常被肝硬化的症状所掩盖。为了加强对低钠血症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曾有报告其发生率约为52.6%。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易与原发病症状相混淆,故常被忽视而延误治疗。现就我院1999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的56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60例并发低钠血症的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桂香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51-165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病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住院的60例肝硬化腹水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过分强调低盐饮食,过度利尿和多次排放腹水,特别是两种因素并存是低钠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合理饮食和用药,减少并发症发生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护理措施是减少低钠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楚俊华 《工企医刊》2008,21(2):52-53
低钠血症常并发于危重疾病,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将导致严重后果,如低钠性脑病甚至死亡。而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常有电解质紊乱,当腹水或其它并发症后,这种改变更为明显。肝硬化虽然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但低钠血症仍较多见,谨分析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112例患者,全部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12例患者经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后,67例轻度低钠血症治愈64例(占95.52%),40例中度低钠血症治愈34例(占85%),5例重度低钠血症治愈3例(占69%);本组患者在护理前心理焦虑情况评分为(89.32±5.11)分,护理后心理焦虑情况评分为(65.18±2.32)分,在心理焦虑情况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34.2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护理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避免其他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在护理治疗期间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低钠血症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常促使或加重肝性脑病与肝肾综合征,并影响腹水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01~2003-05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10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兴  张利凤  高峰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69-1671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发生率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7—2009年间住院的19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测定血钠水平,以血钠大于135mmol/L小于155mmol/L为正常血钠组,血钠大于130mmol/L小于135mmol/L为轻度低钠组,血钠小于130mmol/L为中重度低钠组;同时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并分析与肝硬化的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中低钠血症发病率为47.4%,其中轻度低钠血症26.5%,中重度低钠血症20.9%;低钠组与正常血钠组比较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死亡率、及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低钠组在死亡率上显著低于中重度低钠组(P0.01)。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并发低钠血症,且死亡率增加。低血钠的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率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且症状和体征常被肝硬化的症状所掩盖.为了加强对低钠血症的认识,现将2000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合并腹水是临床常见病,电解质紊乱是其常见并发症,其中又以低钠血症最多见。严重的低钠血症可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等。对病人的病情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我们收集近二年来住院的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病人182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赵宁  李智伟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25-122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与非SB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22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中,78例并发SBP.单因素分析显示:SBP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腹水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胆固醇(C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水总蛋白、血清钠均明显低于非SBP组,而血清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C级比例明显高于非SBP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ALB、腹水白蛋白、血清钠是肝硬化并发SBP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充分认识上述各种危险因素,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降低SBP的发生率,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腹水基础上发生肝肾综合征(HRS)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对肝硬化并发HRS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肝硬化并发HRS患者临床资料,对肝硬化并发HRS患者的常见诱因、肝功能分级、一般情况、病死率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1)大量腹水及继发感染诱发HRS发生率高,消化道出血诱发HRS其次,在HRS患者中大量腹水多见于Ⅱ型HRS,而诱因不明者多见于I型HRS。(2)HRS患者肝功能较差,I型HRS患者肝功能较Ⅱ型HRS患者更差。(3)一般情况比较中HRS患者血肌酐(Scr)明显升高,而血钠(Na)、24h尿量及平均动脉压均降低。(4)I型HRS较Ⅱ型HRS患者病死率高,存活时间短。结论(])HAS常见诱因有大量腹水、感染、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水与电解质紊乱等,应尽量避免,一旦发现,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治疗。(2)I型HRS患者较Ⅱ型HRS患者肝功能差,预后差。(3)HRS患者的病情严重,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4.
文毅  陈宇宁  陈艺 《现代医院》2007,7(3):50-5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42例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42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限钠组(20例)和不限钠组(22例),观察患者腹水消退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不限钠组患者在腹水消退时间及病死率方面均低于限钠组。结论对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给予合理补充钠盐对病情的改善有着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苗瑞新 《健康天地》2010,4(1):29-3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与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9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血钠水平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血钠水平愈低,肝功能越差,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难治性腹水等并发症的病例愈多。结论:肝硬化患者血钠浓度下降与肝功能减退程度、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呈正相关。低钠血症是预测肝硬化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肝硬化患者500~700万,晚期肝硬化可并发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预后较差,是肝硬化致命的并发症之一,且一旦发生,往往加重肝功能损害,诱发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王春 《现代保健》2011,(7):170-17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合并低钠血症限钠治疗和不限钠治疗在腹水消退、肝性脑病的发生及病纯率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不限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低钠血症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钠水平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低钠血症患者为46例,根据血清钠水平的不同,将其分为轻(21例)、中(15例)、重(10例)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病死情况.结果: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最佳,且腹水量、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病死的发生情况均少于中组和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钠水平可作为判断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观察指标,其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病程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院肝病中心采用软肝丸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03-2009-11住院患者4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B超等,明确诊断为肝硬化腹水,经补充白蛋白、利尿等内科治疗仍持续存在大量腹水1个月以上者,诊断为顽固性腹水,其中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6±8.1)岁;肝炎肝硬化4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并发肝肾综合征者22例,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者10例;腹围平均90.6 cm.  相似文献   

20.
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及低钠血症对重型肝炎的影响。方法 对某院住院的 1 1 7例重型肝炎和 1 0 4例重度肝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低钠血症发生率 (76 .0 7% )高于重度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 (6 0 .5 8% ) ;随着PTA的下降、TBIL的升高 ,低钠血症的程度加重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肝炎低钠血症的发生与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 ,并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