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典所载连钱草命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钱草”一名最初出现于《新修本草(唐本草)》,是积雪草(今之伞形科天胡荽属,积雪草属多种植物)的异名。大多数古代本草著作和许多现代文献均不称活血丹为“连钱草”。将活血丹称为“连钱草”,源于近代日本学者小野兰山的考证错误,现代学者已纠正其错误。在药材中,以“连钱草”为异名者颇多,以“连钱草”为药材正名极易引起混乱。鉴于以上原因,1995年版《中国药典》将活血丹以“连钱草”药材正名收载是不妥的,拟以“江苏金钱草”为宜  相似文献   

2.
王琳  于晨阳  蔡州 《中医研究》2003,16(6):57-58
墨旱莲Herbaecliptae(菊科植物鳢肠EcliptaprostrataL .的干燥地上部分 )。本品正名原称“金陵草” ,始见于《千金·月令》。如《本草图经》引《千金·月令》曰 :“益髭发 ,变白为黑。金陵草煎方 :金陵草一秤 ,六月以后收采 ,拣择无泥土者 ,不用洗 ,须青嫩 ,不杂黄叶 ,乃堪烂捣研 ,新布绞取汁 ,又以纱绢滤 ,令滓尽 ,内通油器钵盛之 ,日中煎。”[1]唐宋的本草学著作如《新修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等则是在本品原植物“鳢肠”条下介绍本品 ,同时还载有本品的异名“莲子草”、“旱莲子”。如《新修本草》卷九 :“鳢肠 ,味甘、酸…  相似文献   

3.
积雪草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小平 《中药材》1997,20(8):420-421
经考证,以习性命名向以形态命名过程中,积雪草出现了同名异物的混乱现象。宋代《本草衍义》所载积雪草是伞形科的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而明代《本草纲目》、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积雪草为唇形科的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清代《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积雪草为旋花科的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相似文献   

4.
龙佳瑜  范崇峰 《河南中医》2023,(12):1814-1820
“落得打”在《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及各省药物志中均没有作为正名收录,现今通常作为“积雪草”的处方名应用于临床,但文献记载的“落得打”别名有多种,如积雪草、商陆、陆英等。经考证,积雪草与“落得打”不存在异名关系,本草专书记载的“落得打”与积雪草的植物特征、功效主治均不一致,且积雪草其名由来已久,在历代本草专书中均以正名记载,并无作“落得打”先例。其次,明清以来上海周边地区地方志文献中记载的“落得打”即商陆,以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记载的“落得打”为“陆英”之异名,证据均不充分。《本草从新》《本草拾遗》所载“落得打”性味甘平,陆英味苦性寒、商陆味辛酸性平且具有毒性,三者虽皆记载可外用,但主治有较大差别,因此,三者应为不同药物,不存在异名关系。整理《本草从新》及《本草拾遗》中关于“落得打”的记载,发现其植物特征、用药部位、功效主治等方面与土牛膝更相似,土牛膝与怀牛膝、川牛膝相比药力稍逊但功效相近,有较好的破恶血功效,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味良药,故“落得打”应为土牛膝。  相似文献   

5.
区别金钱草正品与同名异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钱草为蓼科金钱草属植物 ,亦称“过路黄”、“大金钱草”等 ,为临床常用中药 ,是治疗胆、肾和膀胱结石症的首选药物。本品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各地的用药习惯不同 ,同名异物者较多 ,四川的金钱草又名大金钱草 ,为正品。小金钱草为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江苏和上海一带的金钱草为唇形科连钱草属植物连钱草。广东、广西的金钱草为豆科山蚂蟥属植物广金钱草。江西的金钱草为伞形科天胡荽属植物天胡荽。此外 ,有的地区尚有以伞形科积雪草属植物积雪草的全草称金钱草者。上述诸药 ,其药效相似 ,但又有不同 ,一般认为治疗…  相似文献   

6.
“连钱草”与“积雪草”是我省民间常用的草药。因为它两生长形态有相类似,所以古代各文献记载多混淆不清。如:李时珍本草网目以连钱草为积雪草的别名,此外更没有另一种连钱草之记载;性味方面,网目曰苦寒,大明日苦辛,苏颂曰甘平无毒;赵学敏本草网目拾遗以积雪草即金钱草性味甘微寒  相似文献   

7.
银州柴胡的原植物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龙 《中药材》1994,17(9):40-42
本文对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原植物进行了考证,认为《雷公炮炙论》、《本草图经》记载的银州柴胡是伞形科植物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本草别说》、《本草纲目》、《本草原始》等文献记载的银州柴胡应是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 lanceolata Bge.。此外,本文还对伞形科植物银州柴胡B. yinchowense Shan et Y. Li, 非古本草记载的银州柴胡,以及银柴胡在古代作柴胡药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8.
郭瑞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0):711-712
地牯牛为脉翅目蛟蜻蛉科中华东蚁蛉Eu roleonsinicus (Navas )的幼虫,又名蚁狮。以幼虫全身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等省区,陕西宝鸡地区是主要产地之一,因其尚未引起同道的注意,故文献极少。本品最早记载见于唐·《本草拾遗》“名砂子、倒行狗子、睡虫”。以后历代本草都有补充。如《生草药性备要》的“沙谷牛”,《本草求原》的“沙牛”,《陆川本草》的“沙牛虫”,《四川中草药志》的“地....  相似文献   

9.
积雪草对大鼠系膜细胞转化生产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怀鹏  王虹  王钢 《中成药》2003,25(4):330-331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活血的作用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谓本品“主大热 ,恶疮 ,痈疽 ,浸淫 ,皮肤赤 ,身热”。《陆川本草》进一步言其能“解毒 ,泻火 ,利小便。治热性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近年国内逐渐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本研究利用血清药理学方法 ,观察积雪草在体外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1 动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不限 ,体重 14 0~ 180 g ,共 12只 ,用于体外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体重 180~ 2 2 0g ,共 6只 ,用于动物含药血清的制备。2…  相似文献   

10.
<正> 现代一些有关中草药书籍将球子草Centipeda minima(菊科)定为本草石胡荽,而本草石胡荽又和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伞形科)名称混淆。对此进行了本草考证,予以澄清。本草石胡荽原植物考证: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首先将球子草定为石胡荽,该书所绘石胡荽图,叶互生,有齿,头状花序小,这些特征和球子草Centipeda minima一致。以后合肥张绍棠味古斋《本草纲目》重刻本(1885年)石胡荽图中增入《植物名实图考》石胡荽图,则球子草作为石胡荽遂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11.
导数紫外吸收光谱法鉴别积雪草及其混淆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中药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L.)Urban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之功效。由于历代本草记载不详及地区用药差异,积雪草存在混淆品,如报春花科的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nae Hance,唇形  相似文献   

12.
紫苏子药名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世美 《河南中医》2005,25(5):62-63
目的:通过对“紫苏子”名称的考释,为“紫苏子”药名正名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研究古今有关文献,考释“紫苏子”名称的源流。结果:“紫苏子”原称“苏”之“子”,始载于魏晋《名医别录》;“紫苏子”之名始见于唐初《药性论》及方书《备急千金要方》等;宋以后的《本草品汇精要》、《雷公炮制药性解》、《炮炙全书》、《神农本草经读》等本草及炮制、药性著作则在“紫苏”项下介绍“紫苏子”;而《炮炙大法》、《本草崇原》、《本草易读》、《本草择要纲目》、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用“苏子”作为“紫苏子”正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国药材学》、《中华本草》、《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等本草、炮制与辞书均以“紫苏子”作为正名。结论:“紫苏子”应作为本草的正名。  相似文献   

13.
香附治疗头痛,历代医家应用颇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其治疗头痛的应用逐渐减少,以下试对香附治疗头痛的功用与配伍进行探讨。1香附功用与治疗头痛的机制1·1疏肝调气香附为气分药兼入血分,利气长于开郁,入肝经气分以疏肝调气,同时,又能通行十二经。《雷公炮制药性解·草部》称“香附,味辛甘,性温,无毒,入肺、肝、脾、胃四经。疏气开郁,消风除痒”[1]。《医宗必读·卷三·本草徵要上》谓香附“开郁化气”[2]。《本草分经》  相似文献   

14.
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柴胡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柴胡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汉代至南北朝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或前胡属植物混杂入药,正品基原难以明确;唐代石竹科植物或已作为柴胡药材入药;宋代明确柴胡的道地产区为银州,其正品基原为狭叶柴胡及其近缘种银州柴胡;明代后北柴胡逐渐成为主流,并已明确石竹科银柴胡与伞形科柴胡属植物功效有异,但仍将银柴胡归于柴胡类药材使用;清代将银柴胡单列为一类药材,与柴胡区分开。《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的含有柴胡的药方中,柴胡药材的正品基原主流应为伞形科柴胡属狭叶柴胡及北柴胡,建议结合当前柴胡资源及产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选取符合《中国药典》的基原。  相似文献   

15.
《吴普本草》中茈胡原植物考证徐显玲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245000关键词吴普本草;茈胡;原植物考证茈胡,即今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未记形态,故原植物已不可考。《吴普本草》始载柴胡产地和采收时月,谓:“茈胡,一名山菜,一各茹草。生冤句。二月、八...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紫参的本草考证,指出紫参的原植物在我国历史上就存在着混乱现象,并分析混乱原因。历代本草中紫参的原植物包括了百合科、唇形科、蓼科、伞形科、毛茛科、蕨类等植物。同时纠正了日本牧野富太郎把《植物名实图考》的紫参误订为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经考证紫参不是华鼠尾草,乃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相似文献   

17.
华青 《中药材》1991,14(12):39-41
通过对历代本草中有关赤地利的形态、产地、药用部位、主治功效等方面内容的考证,认为赤地利的原植物是蓼科蓼属植物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is L.。《本草图经》和《植物名实图考》的附图有误。《本草图经》之“赤地利”和“火炭母草”两者为一物。  相似文献   

18.
一、书名《本草图经》,是指药图与说明文合一而言.《本草纲目》卷一序例“历代诸家本草”,所列本草书名有42种,其中第23种,即是本书.李时珍题作《图经本草》.但《大观本草》、《政和本草》卷一序例上收载本书序,题作《本草图经序》;卷十狼把草条,有掌禹锡谨按云:“书于《本草图经》外类篇首云”;卷末收载宋代民间药,亦题《本草图经》本经外草类七十五种,《本草图经》本经外木蔓类二十五种.据此可知,苏颂当初编纂此书时,用的书名是《本草图经》,而不是《图经本草》.由于《大观》、《政和》流传远不及《本草纲目》广泛,因此一般文献引用此书皆题《图经本草》.为着恢复苏颂编著此书原始用名.笔者辑校本仍采用《本草图经》为正名. 二、特点 1.内容特点该书内容广泛而充实,科学性强,合辨药与用药于一书,“叙物真滥,使人易知;原诊  相似文献   

19.
<正> 《神农本草经·序例》说:“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但经仔细查核,正文上中下三品,365种药物中,实无一种言为“凉”性者,仅有“微寒”药27种。此后,梁朝之《别录》,唐代之《新修本草》与《千金翼方·本草》中,均无称作“凉”性之具体药物。  相似文献   

20.
金钱草与其伪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 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别名:过路黄,对座草。具有除湿退黄、清热利胆通淋、排石等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诸痈、结石等症。由于历代本草记载不详及地区用药差异,在现代临床用药过程中,金钱草的品种常与广金钱草、连钱草、马蹄草、积雪草、聚花过路黄、天胡荽、白毛天胡荽等发生混淆,近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除上述品种外,还有一种混充金钱草使用,后经鉴定为茜草科植物黄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Palib.)Merr的干燥全草。本文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等方面对金钱草及黄毛耳草进行了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