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报告蓝氏贾第鞭毛虫病的症状与肠和胰的机能异常有关。但有关该病肠的生化、组织病理学及其功能的改变还了解甚少。作者以Wistar大鼠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将鼠单个饲养,用商品化的饲料和水喂养。实验前,先粪检1周,选择30只无贾第虫感染的鼠作实验动物。然后,用33%硫酸锌浓集贾第虫病患者粪内的包囊,以生理盐水作成悬液,使每毫升含3×10~8个包囊,以1.0~1.5ml悬液经口感染每只刚断奶的鼠,连续  相似文献   

2.
肠贾第鞭毛虫(Giardia intestinalis)寄生于人体肠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虫的包囊存活在水体中。人误饮有少量贾第鞭毛虫包囊的水即可导致水源性贾第鞭毛虫感染或引起贾第鞭毛虫病。因此,保持水源清洁及定期进行消毒纯化对防止该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作者应用二氧化氯(ClO_2)处理贾第鞭毛虫包囊,观察包囊存活力的变化。1×10~3/ml包囊悬浮于1mg/L ClO_2溶液中,室温下分  相似文献   

3.
85例经病原检查确诊的有症状的贾第虫病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48例,分为3组治疗。第1组一次顿服甲硝咪唑2. 4克;第2组甲硝咪唑2. 4克分2天服;第3组一次顿服甲硝磺酰咪唑2克。这3组病例的感染时间分别为34. 9±14. 0天、29. 1士11. 2天及29. 6±8. 8天,出现症状的时间分别为22. 9±14. 3天、19. 8±10. 3天及21. 8±15. 0天。各组病人粪内的贾第虫包囊数无大差别。服药后随访2个月,停药后的第1、 2、4、 8周各复查粪便连续3天。复查871份粪便和30份十二指肠内容物。寄生虫学和临床上的疗效,第1组治愈13例/26例,第2组治愈24例/31例,第3组治愈26例/28例。以甲硝磺酰咪唑的疗效较好,药物副作用也较少,可推荐为单剂治疗贾第虫病的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云南株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免疫小鼠产生的抗雌虫生殖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 3 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感染家兔,第34天收集兔肝中的未成熟卵制备SIEA。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免疫组(11只)每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SIEA(100 μg/只),对照组(9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2周免疫1次,共5次。末次免疫后1周,用(30±2)条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每只鼠。第45天收集小鼠粪便,第46天剖杀小鼠,心脏灌注法收集成虫,比较成虫数及粪便、肝组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和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透射电镜观察雌虫卵黄腺及雄虫睾丸组织。 结果 免疫组与对照组检获成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小鼠每克粪便每条雌虫虫卵数、每克肝组织每条雌虫虫卵数、每条雌虫子宫内虫卵数及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分别为(56.68±24.78)个、 (5 826±437)个、 (49.94±12.53)个和(10.04±1.13)个/0.25 cm2; 对照组分别为(89.93±32.18)个、 (10 016±3 541)个、(76.54±19.77)个和(19.22±2.45) 个/0.25 c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小鼠体内雌虫卵黄腺内成熟卵黄细胞和脂滴减少,雄虫睾丸组织内支持细胞多见而精细胞较少,且卵黄细胞和支持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 结论 SIEA可能通过抑制日本血吸虫生殖细胞的成熟而产生抗雌虫生殖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流行我国的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主要基因型China 1成囊株在感染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和包囊形成。方法采自武汉的猫源性刚地弓形虫株(TgCtwh1,基因型为China 1,即ToxoDB#9)包囊50个(约含1×104个缓殖子)经口感染SPF级CD1雌性小鼠50只,于感染后第2、4、7、10、14、21、35、50和72天,分别大体观察小鼠健康状况并测定体重;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脑组织压片观察弓形虫包囊形成时间,计算成囊率,测量包囊直径;荧光定量PCR和组织接种方法检测弓形虫在血液、心、肝、脑和淋巴结组织中的动态分布。结果实验小鼠感染后第7天体重减轻(3.650±0.252)g;第10天[(1.730±0.017)g]与第14天体重差值[(-0.390±0.554)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第21天,在脑组织中查获包囊,成囊率为80%,直径为20~40μm;至感染后第35天,小鼠成囊率增为100%,包囊直径为50~60μm。感染后第2天,TgCtwh1虫体即出现在血液、心、肝和淋巴结组织中,拷贝数分别为3.510±0.152、4.100±0.198、4.220±0.209和4.960±0.052,感染后第4天见于脑组织(3.800±0.154);血液中的虫体在第7天达峰值(5.240±0.115),随后逐渐下降,至第35天消失;心和脑组织中的虫体分别于第14天和第10天达峰值后(5.640±0.214和5.790±0.060)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肝和淋巴组织中的虫体分别于第7天和第10天达峰值(5.310±0.038和6.200±0.152),此后虫体逐渐减少,至第50天转阴。结论流行中国的弓形虫China 1基因型成囊株在感染小鼠体内虫血症可持续至少21 d,感染后第21天首次在小鼠脑组织内检测到包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吡喹酮1次给药与多次给药,治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观察。吡喹酮用1%羧甲基纤维素配成混悬液。昆明种小鼠,20±2g、每鼠感染尾蚴30±2条,感染后35d灌服吡喹酮,分别以总剂量120mg/kg和140mg/kg,1次或多次给药,停药后2周解剖,计算减虫率,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自然感染贾第虫的比格犬进行粪检调查,结果表明犬贾第虫包囊排出呈间歇性,其间歇期为7-8天,排囊后12-14天达到排囊高峰期,峰期持续2-3天,排囊持续时间为25-27天。用2只幼犬进行免疫的抑制接种犬贾第虫,接种后第7天出现排包囊,排囊后6-7天达到排囊高峰期,高峰期持续4-5天。受染动物出现腹泻,体重减轻。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应用药物诱发隐性弓形虫感染的复发,探讨了虫血症出现及宿主脑内包囊形成的规律,旨在为亚临床型弓形虫病复发的防治和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并对包囊形成的动态进行了分析。 实验用动物为std/ddy小鼠、虫株为FUK无毒株和BEV低毒株。用Ficoll-Pague密度梯度离心法自鼠脑分离包囊腹腔感染小鼠,每周取5只小鼠血0.5ml,抗凝,同时摘取颌下淋巴结2粒及肝组织0.1g,分别轻碾成匀浆。将上述待检材料腹腔接种正常鼠,3周后检查接种鼠脑内包囊,同时用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弓形虫抗体以助诊断。感染后第六周始,每日经后肢皮下注射强的松龙连用两周,用药物前后按上法分离弓形虫,并用LAT和染色试验(DT)鉴测抗体动态,同时取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包囊检查系取鼠脑组织数取每克组织包囊数。 结果见到,小鼠腹腔感染FUK株包囊后1周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和灵山县水源中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的污染情况。方法利用质控标样检验碳酸钙絮凝和膜过滤富集隐孢子虫卵囊、贾第虫包囊的回收率,并与我国的国标方法比较。2016、 2017年6-9月,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自来水厂A、 B、 C、 D和E)和灵山县(自来水厂F、 G、 H、 I和J) 10个自来水厂的进水和出厂水水样,应用碳酸钙絮凝法富集进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虫包囊,膜过滤法富集出厂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虫包囊;富集后用磁珠分选和荧光染色检测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虫包囊,计算水样中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虫包囊的密度。结果碳酸钙絮凝法富集质控标样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虫包囊的回收率分别为48.5%和52.0%,膜过滤法为35.0%和36.5%,国标方法为15.0%和16.0%,碳酸钙絮凝法、膜过滤法的回收率均高于我国国标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碳酸钙絮凝法:χ~2=26.007、28.877,均P 0.01;膜过滤法:χ~2=8.167、 11.019,均P 0.01)。10个自来水厂中,每个自来水厂采集进水和出厂水水样各2份。检测结果显示:自来水厂A的进水、 B的进水和出厂水、 C和F的出厂水中检出隐孢子虫卵囊,密度分别为4.0、 10.0、 0.6、 2.9、 5.1个/10 L;自来水厂F的出厂水中检出贾第虫包囊,密度为9.3个/10 L。其余自来水厂的进水和出厂水均未检出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和灵山县部分自来水厂的进水或出厂水中存在隐孢子虫或贾第虫污染,需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于贾第虫病的诊断仍然依靠对感染者粪中包囊的检测。由于贾第虫包囊的排出具有不规律的特点,因而使贾第虫感染的漏诊率达30~50%。一些较为敏感的检测特异抗原的方法,由于操作繁琐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尚未在临床及流行病学现场推广应用。实验证明,贾第虫的感染可以导致感染者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宋加良等曾以IFA法测定贾第虫特异性抗体诊断贾第虫感染者.阳性率达85.4%。证明IFA是贾第虫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有用工具。但此法所用滋  相似文献   

11.
对流免疫电泳检测粪内贾第虫抗原诊断贾第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贾第虫患者的粪便用对流免疫电泳(CIE)法,测出其中存在贾第虫抗原。35例患者中有33例(94%)呈阳性,而40例正常人和64例其他急性腹泻患者(包括41例急性肠炎和23例急性细菌性痢疾)粪便的相应检测均为阴性。洽疗后随着虫体的消失,CIE反应亦逐渐转阴。15只受染长爪沙鼠中有14只(93.3%),自接受包囊后第2日起至第25日止,粪便CIE均呈阳性。本法是诊断贾第虫现症感染和考核药物疗效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了解临床腹泻患者贾第虫的感染情况及分子特征。方法以2014年5-7月上海市某医院临床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粪便样本95份,进行卢戈氏碘液染色,用光学显微镜检查贾第虫包囊。采用巢式PCR法扩增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tpi),扩增产物测序后用BLAST、Clustal X 1.83和MEGA6.0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1例腹泻患者感染贾第虫,阳性检出率为1.05%。其粪便样本经卢戈氏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清晰的包囊。对样本进行PCR检测,扩增片段大小约为530 bp,测序结果显示为贾第虫。经序列比对分析,并以tpi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该分离株为集聚体B,与已报道的人源贾第虫分离株(KF271445)同源性为100%。结论临床腹泻患者中存在贾第虫感染,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贾第虫基因型特点及贾第虫病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甲硝磺酰咪唑(tinidazole)两种疗程治疗同一类型病人的效果。选择目前诉有多种腹部症状及粪便蓝氏贾第虫阳性的成年患者45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为24.7±6.0岁。在治前及考核疗效随访时,患者均粪检湿粪内的贾第虫滋养体及包囊。第1组19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河北承德贾第虫包囊大小与遗传特性的关系.方法以包囊形式分离3株贾第虫(CH2、CH3、CH4).用PCR技术对虫株DNA进行ttm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最后与GenBank登记的虫株比较,并用DNAstar软件处理.结果此3株贾第虫株的基因型属2型(JH型).结论该地区贾第虫包囊形态大小与基因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河北承德地区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大小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对河北承德地区进行贾第虫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出3株贾第虫(CH2、CH3、CH4).用PCR技术对此3虫株DNA进行tim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登记虫株比较和用DNAstar软件处理.结果此3株贾第虫株的基因型属2型(JH型).结论该地区贾第虫包囊形态之大小,与基因型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某些理化因素对贾第虫包囊存活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第虫病在我国分布甚广,感染率甚高,对儿童的健康危害甚重。仅吞食5~10个包囊即可使宿主受染。为探讨杀灭包囊的措施,我们进行如下的观察。 材料和方法 一、包囊来源和纯化 将取自有腹泻症状贾第虫病患者的新鲜粪便,反复水洗,双层纱布及G_1滤器过滤,制成2×10~4个包囊(活)/ml的悬液,置4℃  相似文献   

17.
犬贾第虫携病毒株体外纯培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培养一携带犬贾第虫病毒的犬贾第虫(Giardia canis)细胞株。 方法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G1耐酸漏斗过滤法纯化犬贾第虫包囊,经口接种5日龄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a),8 d后于其十二指肠无菌收集犬贾第虫滋养体,置改良的 TYI-S-33 培养基中培养,待滋养体在培养管壁上形成细胞单层后进行传代。同时进行冻存和复苏实验,以及纯度、稳定性、细胞生物学特性、微生物污染等4项指标检测。滋养体经液氮冻融3次后3 000 × g离心15 min,取上清,用磷钨酸负染,透射电镜观察病毒粒子。 结果 犬贾第虫滋养体接种14 d 后虫体逐渐适应了培养环境,在培养管壁上形成细胞单层,经上述4项指标检测,证明形成了稳定的犬贾第虫细胞株。电镜观察,见滋养体内有外观球形呈20面体结构、直径约为36 nm的病毒样粒子。 结论 建立了携带GCV的犬贾第虫细胞株的体外纯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田鼠巴贝虫肽基脯氨酸异构酶(BmPPIase)重组蛋白主动免疫对巴贝虫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6周龄,约20 g/只)分为重组蛋白免疫组、感染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为25、18、15只。以BmPPIase重组蛋白主动免疫重组蛋白免疫组小鼠,末次免疫后2周,选取抗体效价较高的18只小鼠经腹腔注射100μL田鼠巴贝虫染虫全血;感染对照组小鼠均经腹腔注射100μL田鼠巴贝虫染虫全血;正常对照组15只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直接进行后续实验。重组蛋白免疫组、感染对照组于实验第0~30天,采血观察各组小鼠巴贝虫感染情况,计算染虫率;此外,于实验第0、7、14、21、28天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各组小鼠进行血常规检测,并采用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进行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末次免疫后2周,重组蛋白免疫组25只小鼠体内均产生抗BmPPIase抗体,效价为5×103~8×104。重组蛋白免疫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均于实验第7天达到染虫高峰,染虫率分别达13.3%和50.0%;两组染虫率在实验第3、5、7、9天差异...  相似文献   

19.
蓝氏贾第虫基因转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蓝氏贾第虫 (Giardialamblia)是一种单细胞寄生性原虫 ,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 ,引起的蓝氏贾第虫病 ,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以往认为本病是人类的一种共栖性肠道鞭毛虫病 ,大多数患者为隐性感染 ,近年来很多临床病例和流行病学资料都已证明蓝氏贾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蓝氏贾第虫生活周期简单 ,包括包囊和滋养体两个发育阶段 :包囊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粪便经口感染 ,在小肠上部去包囊 ,发育成为滋养体 ,粘附于小肠上段进行分裂 ,从而导致病变。滋养体随宿主肠道内容物下行 ,在结肠形成包囊 ,随粪便排出 ,能在…  相似文献   

20.
诊断人体贾第虫病必须从粪便、肠的活检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到贾第虫的胞囊或滋养体。有人设想用贾第虫胞囊为抗原做免疫荧光试验作为诊断方法,但是至今尚未用过滋养体抗原。随着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从感染后的小鼠体内取得大量贾第虫滋养体已有可能。本文的目的是在于对用滋养体抗原作血凝试验和胞囊抗原作免疫荧光试验诊断贾第虫感染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