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体冷血停搏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21~67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对照组(应用St.Thomas晶体停搏液)和实验组(应用自体冷血停搏液)。实验组于阻断升主动脉即刻,经升主动脉根部灌注自体冷血停搏液20 mL/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St.Thomas晶体停搏液。于主动脉阻断前5 min(T0,基础值)、主动脉开放后即刻(T1),术毕(T2),术后12 h(T3)和术后24 h(T4)时采集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浓度。记录心脏停搏诱导时间、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及体外循环后24 h多巴胺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1~4时血浆CK-MB活性和cTnⅠ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心脏停搏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升高(P<0.05),体外循环后24 h多巴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自体冷血停搏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体冷血心脏停搏液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未成熟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年龄≤10个月行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1380例,随机分成自体冷血停搏液组(A组,n=1050)、冷血停搏液组(B组,n=280)和晶体停搏液(HTK)组(C组,n=50)。于术前、术后1、12、24、48h分别测量左心室Tei指数、心脏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CI术中记录复跳时间及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情况。结果:A组自动复跳率及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依赖均明显减少(P〈0.05)。A组CI及LVEF较B、C组升高更明显(P〈0.05),A组左心室Tei指数较B、C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自体冷血停搏液利于婴儿体外循环直视手术心脏功能恢复,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4~26日龄日本大耳白兔20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随机抽取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其余16只随机均分为冷血浆组(P组)和冷血组(B组)。C组灌注10minK-H液终止灌注,取右室心肌做检测用。P组、B组降温同时开始分别灌注冷血浆停搏液和冷血停搏液(4℃)15mL/kg,低温(10℃)停搏30min开始复温,再灌注37℃K-H液10min后,采集、处理和保存右室心肌标本。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Bcl-2mRNA,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组心肌组织凋亡率为0,P组和B组均出现心肌细胞凋亡,P组凋亡率低于B组(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使心肌组织中Bcl-2mRNA表达减弱,B组Bcl-2mRNA表达减弱更为明显,P组、B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伴有细胞凋亡。冷血停搏液、冷血浆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缺血均具有保护作用,而冷血浆停搏液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在成人心脏手术中腺苷联合冷血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的患者 100 例、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 30 例, 每个手术组中又随机分为 2 组: 腺苷组用 6 mg 腺苷注射液在阻断升主动脉 后即刻经升主动脉根部一次性快速注射, 随即灌注高钾冷氧合血心肌停搏液; 对照组只单纯灌注高钾冷氧合血心肌 停搏液。2 组患者均每 30 min 复灌半量不含腺苷的相同成分的冷血停搏液, 比较 2 组的相关临床指标和心肌酶学 测定结果。结果 对于行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 腺苷组的停搏诱导时间、 ICU 停留时间、 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及多巴胺 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 2 组灌注停搏液的次数、 灌注总量、 主动脉阻断时间、 转机时间、 自动复跳率无明显差 异 (P>0.05)。对于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 腺苷组的停搏诱导时间、 多巴胺用量少于对照组 (P < 0.05), 2 组灌 注停搏液的次数、 灌注总量、 主动脉阻断时间、 转机时间、 ICU 停留时间、 术后辅助通气时间及自动复跳率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行 2 种手术的患者, 均是主动脉阻断后 4 h, 腺苷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于对照组, 主 动脉阻断后 4 h 及 24 h, 对照组的心肌肌钙蛋白 ( I cTnI) 均明显高于腺苷组 (均 P < 0.05)。结论 心脏血运阻断后即 刻经由主动脉根部灌注稀释腺苷液及高钾冷氧合血心肌停搏液, 能够使心脏快速停跳、 减少心肌酶的释放, 减少术 后血管活性药的用量, 缩短术后辅助通气时间以及 ICU 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瓣膜置换术(DVR)中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在我院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10例。①顺行灌注组: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顺行性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双瓣膜置换术;②逆行灌注组:经冠状静脉窦间断逆行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完成双瓣膜置换术;③顺逆联合灌注组:先按顺行灌注方法,再采用逆行灌注方法,完成双瓣膜置换术;观察3组术后早期临床疗效;观察心肌乳酸释放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变化。结果 30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顺行灌注组和顺逆联合灌注组主动脉阻断60min时心肌乳酸浓度低于逆行灌注组。主动脉开放20min、术后第1d顺行灌注组和顺逆联合灌注组的血清CK-MB、cTnI浓度低于逆行灌注组。结论以上3种心肌保护方法均有效,但顺行灌注组和顺逆联合灌注组效果较好;顺逆联合灌注方法操作方便,不影响手术进程,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腺苷后处理在心肺转流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腺苷药理性后处理在心肺转流心脏直视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腺苷预适应组转流前微量泵入腺苷;腺苷后处理组心脏灌停后术中再灌注时将腺苷加入停搏液中灌入或主动脉开放时由主动脉插管灌入;对照组在灌注液中加入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三组分别于转流前、主动脉开放后2、6、16h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丙二醛(MDA);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结果 腺苷预适应和后处理组术后多巴胺用量少,腺苷预适应组开放后2h CK-MB、6h MDA、开放后cTn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后处理组开放后2、6h CK-MB、开放后MDA、cTnI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预适应组和后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腺苷后处理和预适应在心肺转流中同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将24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温血组(A组,n=12),采用温血诱导心脏停搏、冷血维持与终末温血灌注进行心肌保护;冷血组(B组,n=12),采用冷氧合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两组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1h(T2)、主动脉开放6h(T3)、主动脉开放12h(T4)、主动脉开放24h(T5)分别抽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结果 体外循环前两组间含量无差异。主动脉开放后LDH、CK—MB、cTnT含量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升高(P<0.01),T4、T5时点B组,LDH、CK—MB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T3~T5时点B组cTnT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血心脏停搏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脏含血停搏液加入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Lipo-PGE1)在心肺转流(CPB)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B组在心脏含血停搏液中加入Lipo-PGE1 0.5 μg/kg;A组单用心脏含血停搏液作为对照.两组分别于CPB前(T0)和主动脉开放后2(T1)、6(T2)、16(T3)h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观察心脏停跳及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CK-MB、cTnI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术后多巴胺用昔显著减少(P<0.05),T2时的CK-MB及T2、T3时的cTnI显著降低(P<0.05).结论 Lipo-PGEl加入心停搏液中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及低温冷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20例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肌保护组(BH组),另一组为低温晶体心停搏液心肌保护组(CCP组),每组各10例。分别在转流前、开放主动脉后1h(BH组为开放上下腔静脉后1h,下同),术后6、24、48、72h采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两组间比较cTnI、CK-MB及SOD在开放主动脉后1h、术后6、24、48h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或P<0.001),cTnI于术后24h达到峰值,术后72h降至正常水平(P>0.05);SOD水平开放主动脉后1h为最低,后逐渐升高,至术后72h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肌保护基本能避免缺血损害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之低温冷停跳是一种更安全、更接近于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氧合血心肌停搏液与冷晶体心肌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心脏瓣膜直视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氧合血心肌停博液组(I组)、冷晶体心肌停博液组(Ⅱ组)各60例。I组采用4:1高钾冷血停搏液(4℃-8℃)灌注诱导心肌停跳,术中每隔20min用4:1高钾冷血停搏液维持,在开放升主动脉钳之前用温血灌注。Ⅱ组采用4℃冷晶体心肌停搏液灌注,术中每20min复灌1次。结果:I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Ⅱ组(P<0.001);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术后应用心肌正性肌力药物量及时间明显少于Ⅱ组(P<0.05)。结论:氧合血心肌停博液较冷晶体心肌停搏液具有更好的保护心肌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源性磷酸肌酸(CP)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在体外循环期间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在开放主动脉前30min,在圣·托马斯(STH2)液中加入外源性磷酸肌酸终末温血半钾灌注,对照组应用常规圣·托马斯液。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术前、主动脉开放2h、6h、24h、48h各时点中心静脉血中的红细胞压积(HC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脏肌钙蛋白T(cTnT)。记录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术后多巴胺用量。结果治疗组术后多巴胺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6h、24h、48h的LDH、CK、CK-MB及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加入心停搏液中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8例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 MP)患儿和20例正常对照儿童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并将6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心脏病变组(A组)33例和无心脏病组(B组)35例,比较cTnI、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P组与对照组血清(CK)、乳酸脱氢酶(LDH)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中cTnI的敏感度(84.85%)和特异度(82.86%)均高于CK-MB的敏感度(66.67%)和特异度(77.14%)。结论 cTnI、CK-MB为诊断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但cTnI具有更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陈一鸣  刘桂英 《中国医药》2012,7(5):543-546
目的 探讨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4只雄性Lewis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12).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模型组皮下注射心肌球蛋白诱导形成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在初次免疫后第21天,进行心脏超声检测、血清cTnI、CK-MB、NT-proBNP水平检测及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评价心肌炎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宏、微观病理评分.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炎病理评分与心肌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炎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减弱[(65.8±4.4)%比(86.9±1.1)%,P<0.05],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大[(3.88±0.29) mm比(3.16±0.08)mm,P<0.05];CK-MB、cTnI及NT-proBNP都明显升高[( 1357±397)IU/L比(392±120)IU/L,(17.2±5.3)μg/L比(6.8±1.8) μg/L,(706± 218) ng/L比( 110±46) ng/L,均P<0.05].CK-MB与心肌病理宏观评分、微观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cTnI与心肌病理微观评分明显相关(P<0.05),NT-proBNP与心肌宏观形态病理改变明显相关(P<0.05).结论 CK-MB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心肌损伤,但不能作为评价心肌炎症严重程度的指标;cTnI能够较好地提示心肌炎症细胞水平的严重程度,为心肌炎组织学水平病理改变的良好指标;NT-proBNP能够在形态学水平评价整体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但是在组织学水平其评价能力欠佳.  相似文献   

14.
刘军委  赵文静 《中国医药》2012,7(7):800-802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拟行PCI的AMI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在行PCI术前使用替罗非班.比较2组术后6、12 h的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术后30 min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情况,术后30d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12 h的cTnT[( 1.54±0.35)mg/L比(2.16 ±0.57)mg/L,(1.18±0.65)mg/L比(1.69±0.76)mg/L]、CK-MB[ (32±7)U/L比(46±8)U/L,(31±6)U/L比(42 ±6) U/L]水平明显低(均P<0.05);术后30d观察组心脏事件发生率[11.7%(7/60)]明显少于对照组[21.7%( 13/60)](P<0.05);术后30 min观察组TIMI3级患者比例[96.7% (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86.7%(52/60)](P<0.05);术后30d观察组心脏彩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66±9)%比(53±7)%],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30±4)ml比(38±5)ml]、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45 ±4)ml比(54±5)m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AMI行PCI患者术前给予替罗非班可明显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肌灌注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ER-2多肽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5例HER-2阳性及HLA-A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Ⅱ~Ⅲ期)经标准治疗后行HER-2多肽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以及IFN-γ分泌型CD8+T淋巴细胞比例,观察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CD3+比例、CD3+CD4+比例和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血清中IL-2、TNF-α、IFN-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IL-4、IL-10、IL-12无明显变化(P>0.05),IL-10/TNF-α比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IFN-γ分泌型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也显著上升(P〈0.05).在治疗结束后的随访时间内,15例患者取得了13例病情稳定,2例病情进展的近期临床疗效.所有治疗患者均未出现3~4级不良反应.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行HER-2多肽负载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提高Th1型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并产生一定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手术中外源性左-卡尼汀(L-CN)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中于冷晶体心脏停搏液中按10g/L加入L—CN,行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对照组仅使用冷晶体停搏液灌注。两组均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开放后2、24、72h各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心肌酶(CK、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CK、CK—MB,cTnT、cTnI水平在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主动脉开放后均有明显的升高。实验组CK、CK—MB升高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cTnT、cTnI升高程度在2、24及72h较对照组低(P〈0.05),2h尤其明显(P〈0.01)。结论: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左-卡尼汀加入心脏停搏液后可明显改善心脏能量供应,有效减少心肌细胞损伤,对心肌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用兔抗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光镜下观察汇管区血管、胆管并计数。结果:HAL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明显缺失,汇管区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明显减少,不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rhGH处理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增加,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使肝内胆道微循环受损,而外源性rhGH促进肝内胆道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对胆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连浸出液局部换药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血流情况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52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局部黄连浸出液换药。结果 28例治疗组患者治疗总体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肢体疼痛、冷感、间歇性跛行均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踝肱指数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连浸出液局部换药可辅助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