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终身相伴随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重要器管的动脉血管,导致组织的缺血和坏死,可产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后果。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及其消长的检测指标。在2003年美国心脏学年会上公布了强化降脂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结果,提示他汀类积极强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阻止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本研究通过体表颈动脉超声检测观察辛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消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标志,也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消长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价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对高血压疗效评价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高血压治疗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60例脑卒中患者及50例正常人进行超声检测,了解有无斑块形成,进行斑块性质的判定。结果脑卒中患者有58例发现颈动脉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正常对照组有8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脑卒中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症标记物之一,目前研究表明,hsCRP可预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有效指标。本研究探讨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祁平 《临床医学》2007,27(9):57-57
目前的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通过测定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可定量评价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两侧的颈动脉变化情况,旨在初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舒降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超声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评价舒降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掌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发展和消退的规律,寻找一种评价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的方法。方法:利用高频超声检查血管的方法,同时动态观察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舒降之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颈部动脉IMT开始出现明显变薄(P<0.05),2年后显著变薄(P<0.001)。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型也在2年后发生了变化,治疗组斑块数量减少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粥样斑块数量稍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能作为一种优良的观测手段,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来监测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脂(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高脂血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14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测定,以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最大值(IMTm)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TC、TG水平显著高于非颈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超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0例高血压中61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61%。60岁以上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者5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13例;60岁以下组动脉粥样硬化者11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26例。两组间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有密切相关性,随年龄增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高血压患者筛选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常规首选检查,安全、无创,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常老年人颈动脉壁厚度及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用彩色双功超声仪对40例无临床心脑血管疾病证据的60岁以上老年人的80根颈动脉进行检查,测定动脉壁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和多种血流参数。提出颈总动脉或颅内动脉的IMI≥1.0mm,或分叉部的IMT>1.0mm时可诊断为颈动脉壁异常增厚。本文发表的正常老年人颈动脉超声叁数测值可为深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及颈动脉疾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对 60例脑卒中患者及 5 0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 ,了解有无斑块形成 ,进行斑块质地判断。结果 脑卒中患者有 5 7例发现颈动脉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正常对照组 6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脑卒中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脂(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高脂血症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147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及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测定,以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最大值(IMTm)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并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TC、TG水平显著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P<0.05),且随IMTm的增厚,TC和TG水平呈上升趋势。TC与IMTm呈较显著的正相关(r=0.3492,P<0.001),TG与IMTm呈较弱的正相关(r=0.2760,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胆固醇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结论:超声测定颈动脉IMTm和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是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颈动脉做为体表窗口,观察心肌梗塞病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程度,以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ono CT技术检测49例心梗病人的双侧颈动脉,并与21例有可比性的健康查体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9例心梗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100%,其中软斑、硬斑、混合斑的检出率分别为30%、32%、19%,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为心梗的潜在危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ono CT技术可较敏感地动态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具体表现,临床应用超声技术检查能够明确诊断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并可依此判断出斑块的性质、稳定性及对动脉管腔的堵塞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颈动脉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指标与颈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随机调查103例因心绞痛、不明原因胸痛或心肌梗塞而入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冠脉造影前或造影后1周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应用SAS统计软件包分析各项颈动脉超声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于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二维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大小及狭窄程度等指标,可准确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而颈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指标只有在血管显著狭窄时才有显著性变化。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个窗口,为早期无创性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3个月,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发生率、颈动脉内径、血流频谱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服用罗格列酮3个月后,各组数值前后对照,其IM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颈动脉内径及血流频谱于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IMT值与胰岛素抵抗指数IAI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可作为一个良好的体表窗口,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对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100例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2%(72/100),其中腔隙性脑梗死组20例,斑块检出率为60%(12/20);非腔隙性脑梗死组64例,斑块检出率为75%(48/64);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组16例,斑块检出率为75%(12/16)。结论: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位置表浅且固定,检测方便,重复性好,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测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包括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颈动脉功能降低通常指动脉弹性减低,出现在结构改变前。临床应用不同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作为提示全身血管硬化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血管早期病变,已成为早期筛查及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就不同超声技术评估颈动脉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症标记物之一,目前研究表明, hsCRP可预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有效指标[1].本研究探讨hsCRP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劲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主要由于脂类代谢紊乱,血浆胆固醇含量过多,沉积于颈动脉内膜下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阻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状态。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此对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脑血管患者劲动脉粥样化的发生率及病变程度,寻找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对脑血管病患者297例及对照组69例,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嘞 探察颅外颈动脉,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 脑血管病人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63.5%同对照组36.5%。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狭窄〉50%的率显著高于脑出血患者及对照组。随年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逐渐增加,但颈动脉狭窄〉75%者在61、70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