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联合参麦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经胰岛素泵联合参麦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W后,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随诊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C肽、HbAlc、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血糖控制满意,显效率70%,总有效率达9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参麦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随着糖尿病患者服药时间延长而增加,每年约有5%~10%的发生率,5年累积失效率可高达40-50%,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难题之一。现代医学认为,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是由于胰岛β细胞损害、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抗体产生及磺脲类药物的慢性脱敏等因素所致。而胰岛素治疗使用不方便及易致低血糖,故病人依从性差。  相似文献   

3.
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常用药物。然而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发生率为3-30%不等,年发生率约为5—10%,五年累积失效率可高达50%以上,双胍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率亦逐年攀升,成为治疗NIDDM的难题之一。糖乐胶囊为纯中药经科学提炼精制而成第四代胰岛再生型新药,于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经临床试用于治疗优降糖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继发性失效NIDDM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并分析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是临床常见而又十分棘手的问题 ,文献报道它的年发生率约 2 0 %~ 30 % ,年增加率 5~ 1 0 % ,连续 5午后可达 40~ 50 %。我们采用诺和灵 50R联合拜唐苹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患者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男 1 9例 ,女 2 1例 ,年龄 56 .9± 6 .5岁 ,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平均时间为 7.3± 4 .5年。在严格控制饮食 ,合理运动且排除应激基础上 ,磺脲类用至最大量治疗 ,其中 33例加用盐酸二甲双胍 1 .5g/日 ,疗效仍不佳 ,空腹血糖 (F…  相似文献   

5.
磺脲类药物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但有的糖尿病患者在初始应用磺脲类药物时可有效控制血糖 ,但在足量正确使用某种磺脲类药物足够长时间的前提下突然或逐渐变为无效或效果很差 ,此称为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我院糖尿病专科自 2 0 0 1年起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 2型糖尿病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均为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及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 1 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并具备以下条件 :① 2型糖尿病病程在 2年以上 ;②排除感染、外伤等应激因素及服用心得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原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予益气益阴活血通腑方药的水煎剂治疗,西药组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作标准镘头餐试验,并计算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①中药组改善外周胰素抵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5.6%(其中逆转率为24.4%),降糖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2%,均与二甲双胍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中药组证侯的改善较为明显。②中药组的SI与IAI显著改善(P<0.05),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但IRG无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是指磺脲类药物在开始运用阶段能有效控制型糖尿病(DM)患者的血糖,随后疗效逐渐减退,血糖重新升高的现象,年发生率约5%~10%[1],是型DM治疗中颇感棘手的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对祖国医学有关文献的学习,结合现代医学对此现象的认识,自拟健脾益气滋汤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3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照WHO标准诊断为型DM,至少采用优降糖或美比达治疗有效史1a,目前优降糖用量为15~20mg/d或美比达用量为35~40mg/d至少3个月,饮食控制严格,并排除其它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因…  相似文献   

8.
薛世雄  许建秦  帖丽丽 《陕西中医》2012,(10):1335-1336
目的:研究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中的应用。方法:将131例服用足量磺脲类药1年以上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在原来足量磺脲类降糖药基础上分别加用黄连素、二甲双胍及黄连素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12周后采取空腹及餐后2h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记录药物的毒副反应,以评价这些处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处理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但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三种处理方法均能有效降低INS水平和升高CP水平,但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效果更好(与其他两组相比P<0.05)。结论:黄连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成药和西药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给予参芪降糖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观察组;45例给予诺和龙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显效率80%,对照组显效率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头疼、低血糖副作用情况显著比对照组少,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药物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且副作用发生有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糖尿病专家们发现在35~45岁体型不胖的糖尿病病人中,有些糖尿病病人情况特别,开始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有效,大约一年以后病情逐渐加重,且完全具有1型糖尿病的特点:三多一少症状严重,磺脲类治疗不再有效,但不属磺脲类继发性失效,只有改用胰岛素治疗,病情才能得到控制。这种糖尿病根据它的发病机制,专家给它起个特定的名称叫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11.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药治疗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 2型糖尿病 (DM )患者的疗效 ,及对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C肽 (C P)水平的影响。将 98例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物失效的 2型DM气阴两虚兼血瘀患者 ,随机分为单纯应用胰岛素对照组及中药加胰岛素治疗组 ,疗程 12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有效胰岛素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方药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 2型DM气阴两虚兼血瘀患者 ,有协同胰岛素降糖作用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磺脲类降糖药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 ,但每年约有 5~ 10 %接受治疗的患者产生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 ,5年累积失效率高达 5 0 %以上。目的 :观察素基丸治疗磺脲类继发失效的疗效。方法 :选择磺脲类继发失效的患者 10 0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口服素基丸 ,每服 4 g ,1日 3次 ;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 ,每服 0 .5g ,1日 3次 ,观察治疗后血糖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 2小时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二甲双胍组疗效相当 ,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明显优于二甲双胍 (P <0 .0 5 )。结论 :素基丸对磺脲类继发失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活血养阴补肾健脾法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服磺脲类药物后继发性失效 2 0例 ,现将治疗情况作一总结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2 0例均为 2 0 0 0年 12~ 2 0 0 2年 12月在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门诊就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全部病人符合WH0 1999年确定的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5 2~ 79岁 ,病程 2~ 15年 ,全部病人均服磺脲类降糖药 ,单独用磺脲类药物 11例 ,与二甲双胍联用者 6例 ,与拜糖平联合用药者 3例 ,全部病例测空腹血糖 >9.2mmol/L(平均 11.3mmol/L)餐后 2小时血糖 >12mmol/L(平均 15 .8mmo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脾逆瘅汤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机理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者在原磺脲类药物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加服自拟方-健脾逆瘅汤治疗,1剂/d,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并设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结论健脾逆瘅汤具有明显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血液黏聚状态的作用,提示其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乐愚 《新中医》2009,(2):32-33
目的:观察健脾增敏汤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原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健脾增敏汤治疗,对照组加用中效优泌林治疗。观察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Alc)、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变化,同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糖达到控制理想11例,控制良好22例,控制差7例,控制总有效为33例(82.5%);对照组血糖达到控制理想17例,控制良好19例,控制差4例,控制总有效为36例(90.0%)。2组控制理想率及控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P2hBG、GHbAl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INS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OMA—IR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增敏汤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在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胰岛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大多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部分病人经口服降糖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继发性失效[1],只好采用胰岛素治疗。为了免除病人注射胰岛素的麻烦和痛苦,我们对26例口服降糖药失效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使他们在短期内又恢复了...  相似文献   

17.
消糖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消糖灵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消糖灵组和西药格列本脲组,分别观察治疗3个月。诊断为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SFS)糖尿病患者24例,应用Wala质反应开放型序贯实验设计的方法,给予消糖灵胶囊治疗观察1个月。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消糖灵组、西药格列本脲组、空白病理对照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10只,治疗3周。应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判定IR改善情况,同时对血糖、血脂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患者消糖灵组较西药组ISI明显升高(P<0.05)。消糖灵胶囊用于SFS患者总有效率为66.7%。2型糖尿病大鼠经消糖灵治疗后ISI升高,且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消糖灵胶囊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和实验大鼠ISI升高,减轻IR,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磺脲类药物虽能明显地降低血糖,但不良反应大,自然失效率高。瑞格列奈(孚来迪)是快速胰岛素促分泌剂,是一种新型的降低餐后血糖药物。2005年3—10月,笔者用孚来迪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者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均按WHO 1999年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及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标准确诊,继发失效时间1~2.5(1.2±0.4)a。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72(54.5±2.87)岁;…  相似文献   

19.
格列吡嗪缓释片与速释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脲类口服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被临床证明对大多数2型糖尿病有效且较为安全。其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8细胞分泌胰岛素,传统的给药方法是餐前30min服药,日服2~3次。格列吡嗪缓释片(商品名:唐贝克,浙江康恩贝公司生产)是第2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由于服药方便且疗效好,使其成为依从性良好的降糖药。2004年4月-2006年4月,本院分别采用格列吡嗪缓释片和速释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诺和龙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疗效观察,方法:总结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间门诊二型糖尿病人中30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观察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在治疗1周后FBG,2hPBG有所下降,治疗4周第后FBG及2hPBG下降显著,当治疗第8周后FBG及2hPBG下降更显著.结论:诺和龙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