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M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组份M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方法:运用卵磷脂法、剩余可凝纤维蛋白原法、纤维蛋白平板法等分别测定了中华眼镜蛇毒组份M中磷脂酶A_2(PLA_2),纤维蛋白原溶解酶及纤维蛋白溶解等与血小板聚集相关的酶活性,并运用十二烷基磺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SDS-PAGE)分析了组份M对血小板内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结果:组份 M不含 PLA_2活性,无纤维蛋白(原)溶解酶活性,亦无ADP酶和 5’-核苷酸酶活性,不影响正常人血浆乳酸脱氢酶的含量,但对ADP诱导的血小板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聚合物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组份M对血小板聚集所依赖的血小板内细胞骨架系统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眼镜蛇毒M组份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眼镜蛇毒提取的 M 组份,对58例健康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研究,发现其能抑制血小板对 ADP 的诱聚,初步认为其作用与其所含之纤溶酶与磷脂酶 A_2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常见八种蛇毒包括眼镜蛇毒;银环蛇毒;金环蛇毒;眼镜王蛇毒;蝰蛇毒;蝮蛇毒;竹叶青蛇毒;五步蛇毒。在体外前四种蛇毒通过ADP的诱导,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后四个毒促进家兔血小板聚集。用CM-Sephaex C 50柱层析3.0×65cm。眼镜蛇毒分为9个组份。组份Ⅰ和组份Ⅱ有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组份I和组份Ⅱ经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鉴定为一区带。  相似文献   

4.
眼镜蛇毒磷脂酶A_2对兔血小板功能和血液凝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镜蛇毒磷脂酶A2在体内外均对ADP、花生四烯酸,钙离子载体A23187、血小板激活因子所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延长血液凝固时间,这些作用均呈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眼镜蛇毒M组份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眼镜蛇毒M组份对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有剂量(或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0.05~0.2mg/kg使家兔颈动——静脉旁路血栓湿重减轻,维持时间在1小时以上,静脉注射0.3mg/kg时,抑制率为59.19%,M组份亦可使Chandler管中血栓湿重、干重减轻。  相似文献   

6.
用DEAE Sephadex A50层析柱把眼镜蛇毒分离得4个组份,分别试用于动物的油酸型RDS模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组份4使实验组小白鼠的肺系数降低且呈量—效关系;使实验组家兔PaO_2下降幅度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蛋白渗出量减少:组份4还显示具有抗补体活性的作用,其缓解油酸型RDS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7.
蚯蚓酶制剂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胸蚓组织粗提液经分段盐析、透析除盐及DEAE-纤维素结合萃取,获得含多种纤溶酶的酶制剂。动物实验表明,该制剂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使血小板聚集作用、全血及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对蛇毒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中眼镜蛇毒的抑癌作用引起了很大的关注[1].1眼镜蛇毒的抗肿瘤作用1.1体外实验体外实验分两个层次:一是直接使用粗毒,二是使用提纯的蛇毒成分。我国学者赵蓉等[2]应用9种蛇毒(眼睛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环海蛇、蝮蛇、尖吻蛇、竹叶青及圆斑蝰)的粗毒对多种人类实体瘤细胞株,包括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鼻咽癌细胞株(CNE)、肝癌细胞株(SMC)、胃癌细胞株(MGC80-3)等进行了直接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眼镜蛇毒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thalamicreticular nucleus,TRN)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眼镜蛇毒组,每组各6只。灌注固定、取脑包埋、石蜡切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比较c-jun在各组大鼠TRN的分布情况。结果:眼睛蛇毒组大鼠TRN c-jun阳性细胞数及表达强度较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TRN c-jun的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腹内侧核(VM)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眼镜蛇毒组,每组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M的c-jun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眼镜蛇毒组大鼠VM的c-jun表达增加(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VM的c-jun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血小板活化时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表达的影响,确定F组分是否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功能。方法:实验分成对照组,凝血酶组和各给药组(凝血酶+F组分),应用酶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健康成年人血浆中的α-闰膜蛋白(GMP-140)含量的变化。结果:凝血酶能引起血浆中的GMP-140含量明显升高,中华眼镜蛇毒F组为100、30μg/ml明显降低凝血酶引起的血浆GMP-140含量升高,并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关系,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能够抑制激动剂引起的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在抗血管生成方面的生物活性。方法:采用Sephadex阳离子交换柱和分子筛分离中华眼镜蛇毒原毒,以MTT法评价和筛选分离各蛋白峰对培养内皮细胞的抑生长活性;MTT快速测定法测定活性峰对内皮细胞与纤维蛋白原(Fbg)、纤连蛋白(Fn)、Matrigel的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经两步分离后从中华眼镜蛇毒中获得一可特异性抑制内皮细胞生长的活性蛋白峰,该活性组分可抑制内皮细胞的黏附功能,对细胞黏附Fn、Fbg和Matrigel等3种物质的作用从1.2μg/ml浓度起即有抑制效应(P<0.05),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组分对细胞黏附Fbg和Hatrigel的抑制作用较其对Fn的作用强(P<0.05)。结论;眼镜蛇毒中可能含有可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物质,在抗血管生成方面有良好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NajaNajaatra)蛇毒中单一纤溶活性组份对人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剩余可凝纤维蛋白原测定法和酶联纤维蛋白原溶解试验研究该纤溶活性组份对人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作用;使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酶联纤维蛋白溶解试验研究它对人纤维蛋白的降解作用;对它的纤溶机制研究使用的是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活性测定法。结果:该活性组分对人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有直接的降解作用。其活性大约是粗毒的10倍。该活性组份仅降解纤维蛋白原的Aa链,对它的印链和了链没有作用。该组分对人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没有激活作用。结论:从中华眼镜蛇毒中提取的单一纤溶活性组分是一种新的能够直接降解人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酶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细胞凋亡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分别处理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法、TRAP -ELISA、透射电镜等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对人肝癌细胞株BEL 74 0 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可诱导BEL 74 0 2肝癌细胞发生凋亡 ,肝癌细胞明显阻滞于G0 /G1 期 ,在G1 峰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且其凋亡率随蛇毒浓度的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用TRAP ELISA法同步测得蛇毒作用BEL 74 0 2肝癌细胞 8h后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下降 ,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r =0 .96 4 ,P <0 0 5 )。在电镜下 ,可观察到肝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 :细胞膜完整、核染色质固缩 ,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C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株 (BEL 74 0 2 )的增殖 ,在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的同时也下调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这可能是FC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的细胞毒素(ChineseCobroVenom-Cytotoxin,CV-CTX)对动物急性及长期毒性的作用。方法急性毒性:小鼠50只,尾静脉一次注入不同剂量的CV-CTX注射液,观察7d内死亡率。犬5只,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后,分别静脉恒速注入不同剂量的CV-CTX,观察5h内血压、心电图及呼吸的变化。长期毒性:大鼠16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CV-CTX250,500,1000μg/kg·d-1,连续40d。结果(1)小鼠急性LD50及其95%可信限为1158.7(1070~1254.6)μg/kg,中毒症状呈匍伏、毛松、懒动直到心跳停止,解剖未见重要脏器(心、肺、肝、脾、肾)明显变化。(2)犬静脉恒速注入100μg/kg间隔1h,共5次,呼吸、血压、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一次超过500μg/kg,可使心律不齐而停搏,呼吸停止。(3)大鼠长期毒性实验,3个剂量组,连续用药40d,无一死亡,肝、肾功能及血液生化均无明显影响。病理检查高剂量组部分动物肝脏中度浊肿及水样变性和散在点状坏死,肺有散在性出血;中剂量组肝脏轻度浊肿,偶伴有水样变性,个别动物有小点状坏死,肺有点状出  相似文献   

17.
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猫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从眼镜蛇毒分离纯化出的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成年猫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制成成年猫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损伤局部注射蛇毒 NGF 2μg/ (kg· d) ,分别治疗 10 d和 30d,并与对照组 (损伤坐骨神经 ,不给药物 )比较。结果 术后 10 d,对照组术侧远端神经纤维数量比治疗组明显减少(P<0 .0 1) ,治疗组术侧足底刺激出现早 ,肢体活动恢复快。术后 30 d,治疗组术侧远端神经纤维大量再生 ,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已明显超过对照组和术后 10 d组水平 (P<0 .0 1) ,但结构紊乱 ,轴突和郎氏结消失。术侧肢体在连续注射 NGF 16 d左右出现足底刺激反应消失 ,肢体瘫痪等改变。结论 眼镜蛇毒 NGF在神经损伤早期应用能减轻神经纤维发生的溃变 ,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功能恢复 ;而损伤局部长时间注射蛇毒 NGF则会导致神经纤维增生过度 ,丧失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它毒F组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沙鼠双侧颈总动脉1h,造成前脑缺血模型,用比色法测定脑匀浆过氧化脂质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F组分0.9,0.3,0.1mg/kg可显著抑制脑内脂质过氧化,降低MDA的含量,并提高超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同缺血再灌组比较P<0.05,同阳性对照药尼莫通比较,P>0.05,结论:中华眼镜蛇毒F组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促进自由基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