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38例.伽玛刀治疗方法:单侧杏仁核、海马及海马旁回18例,颞叶前部(包括杏仁核、海马、诲马旁回)及额叶后份18例,双侧杏仁核2例.治疗剂量:杏仁核、海马边缘剂量20~35Gy, 50%等剂量曲线.额、前颞叶边缘剂量10~15 Gy,50%等剂量曲线.结果 38例随访1.5~8年,平均3.45年.满意(EngelⅠ)9例(23.68%),显著改善(EngelⅡ)12例(31.57%),良好(Engel Ⅲ)7例(18.43%),无效(Engel Ⅳ)10例(26.32%).总有效率73.68%.3例出现迟发性放射性水肿反应,经应用激素、甘露醇,2例水肿消退,另1例靶区坏死,而行开颅术切除坏死灶.无神经功能障碍,无死亡病例.结论 本组结果初步提示,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安全、有效.由于伽玛刀治疗癫痫不同于常规手术,疗效评定至少应在治疗后1年以上.伽玛刀用于治疗癫痫,为期尚短,许多问题如适应证的选择、靶点的选择、安全有效的照射剂量、迟发性放射反应的预防、疗效的评定及统计标准等,需不断地探索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设计的新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1431例,男769例,女662例,年龄3-83岁。其中脑血管疾病154(10.7%)例,肿瘤1086(75.9%)例、功能性疾病191(13.3%)例,治疗程序:应用Vectra Ⅱ0.5 Tesla中场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三维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rTPS治疗规划系统上应用Version2.5软件交互、自动地对瘤体表预选靶点,敏感组织等结构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显示,根据病变不同类型及性质,准确地对治疗参数和治疗剂量进行计算和给定;治疗剂量:周边剂量8-75Gy、等剂量曲线30%-65%,等中心个数1-9个,结果:898例获得12-48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脑血管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44.4%,部份闭塞率41.7%;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86.7%-98.8%;恶性肿瘤生长抑制率75.0%-91.0%;功能性疾病症状改善率71.4%-82.3%。严重放射性水肿17例占1.2%(胶质瘤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垂体腺瘤3例、脑膜瘤2例、癫痫3例、其它2例)。8例行开颅手术减压、9例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结果表明,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疗效确切。严格掌适应证,根据病变不同性质、不同体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4月期间笔者观察、随访经γ刀治疗的小儿颅内疾病 30 6例 ,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年龄为 1~ 14岁的 30 6例儿童病人占同期收治病人 394 7例的 7.75 %,年龄在 7岁以前为 71例 ,8~ 14岁 2 35人。其诊断均根据CT、MR、内分泌测定 ,少数立体定向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病变的部位幕上 2 4 4例 ,幕下 6 2例 ,其病变类型与病变部位见表 1。病变 <10mm ,14例 ;11~2 0mm ,83例 ;2 1~ 30mm ,10 6例 ;>31mm ,10 3例。最大直径 5 7.1mm ,最大体积 :4 1.9mm× 5 3.1mm×5 7.1mm。2 .治疗方法 常规消…  相似文献   

4.
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附142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伽玛刀对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经伽玛刀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脑胶质瘤病例142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54例,年龄12~78岁(平均37.5±9.4岁),周边剂量10~22Gy(平均15.3Gy)。结果142例随访3~106个月(平均17.7个月),65例低恶度胶质瘤影像复查结果:消失11例(17%),缩小25%以上27例(42%),无变化15例(23%),恶化12例(18%),有效率为82%。77例高恶度胶质瘤影像复查,近期及远期有效率分别为80%和57%,6、12、24和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8%,84.4%,50.6%和32.5%。43例(30.3%)患者于治疗后出现放射性水肿。结论伽玛刀治疗脑胶质瘤,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对体积较小的低恶度胶质瘤,其疗效明确;对高恶度脑胶质瘤,可控制肿瘤的生长,但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临床分析(附156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评价和进一步提高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效果。方法1998年至2005年,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颅内脑膜瘤156例,男57例、女99例,平均年龄57±15岁,首选伽玛刀治疗者38例,术后残留98例,术后复发20例。肿瘤直径大小为12~41mm,平均34±5.2mm。术前Karnofsky行为评分平均85%±8.2%,肿瘤中心照射剂量24~30Gy(平均28±2.1Gy),边缘剂量8~18Gy(平均14±2.3Gy)。一般以40%以上等剂量曲线覆盖边缘,采用多个放射中心的联合照射。随访根据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表现和Karnofsky行为评分进行评估。结果156例得到随访1~6年,平均3年2个月,显效6例(3.8%)、有效145例(93%)、无效5例(3.2%),15例(9.6%)病人出现瘤周水肿,总有效率达到96.8%,Karnofsky行为评分平均90±6.7%。未发现因放射引起的长期损害。结论伽玛刀对脑膜瘤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对不能切除、手术后残余或复发脑膜瘤的重要补充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MASEP-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1年8月至2006年12月,成都空军医院伽玛刀中心应用MASEP-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2675例,男1423例,女1252例,年龄1.5~95岁.其中脑血管疾病315(11.8%)例、良性肿瘤1046(36.2%)例、恶性肿瘤1002(37.5%)例、功能性疾病312(11.5%)例.结果 2238(83.7%)例随访6~60个月.脑血管疾病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率56.6%,部份闭塞率31.0%;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95.8%;恶性肿瘤生长控制率88.2%;癫痫、三叉神经痛的有效率,分别为77.4%、85.4%.结论 随访结果表明,MASEP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的疗效,与Leksell伽玛刀、OUR-XGD伽玛刀相近.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和体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提高伽玛刀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伽玛刀治疗5 508例颅内病变回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10年来应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病变5 508例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 508例中常见的垂体瘤1387例治疗,统计158例巨大垂体瘤治疗效果与方法;听神经瘤312例中50例复发治疗随访结果;脑膜瘤460例中进行随访;脑动静脉畸形527例中统计130例随访结果;740例脑转移瘤治疗中556例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垂体瘤γ-刀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听神经瘤有效率为41.6%,脑动静脉畸形有效率为83.3%,脑转移瘤有效率为81.8%.结论γ-刀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应进一步根据有关生物学试验及临床病人个体反应来阐明脑组织及脑血管对不同放射剂量的反应以提高疗效,使之更成功地应用到临床.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治疗癫痫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伽玛刀治疗癫痫在国内外进行了较多尝试。伽玛刀对癫痫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仍存在不少争议,这可能与病例的选择、术前检查的完善程度和术者技术等因素有关。本文对近年来伽玛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巨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从1997年到2003年,有62例巨大垂体腺瘤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5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体积1/2或2/3,肿瘤基底部周边剂量14~18Gy,中心剂量30~45Gy,视通路控制在10Gy以下。结果伽玛刀治疗后随访平均27个月,临床症状、MRI检查肿瘤大小及形态的改变、内分泌检查相关激素的变化、视力视野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伽玛刀采用体积分割治疗垂体大腺瘤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22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方法]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229例听神经瘤患者,观察术后病情变化.[结果]本组伽玛刀治疗病例随访6~60个月,其中肿瘤缩小98例,肿瘤体积不变115例,肿瘤增大16例,治疗前存在有用听力病例中38例听力下降;130例患者有用听力得到保留;54例出现患侧面瘫;11例出现三叉神经功能部分受损.[结论]伽玛刀对听神经瘤有较高的肿瘤控制率,并能保留有用听力,对面神经、三又神经损伤小,是小至中等大小听神经瘤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及术后残余和复发肿瘤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伽玛刀治疗(附8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γ-刀)治疗的效果。方法105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进行γ-刀治疗,病灶直径大小0.4 ̄1.8cm(平均1.2cm)。采用多个等中心照射,周边剂量12 ̄15Gy,平均13Gy,40% ̄6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中心剂量20 ̄30Gy,平均24Gy。85例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期6 ̄72个月(平均36个月)。5.8%(5/85)再出血;31%(26/85)病灶缩小,69%(59/85)无变化;20%(17/85)病灶周围脑水肿,经治疗后脑水肿明显减轻好转。50%(15/30)癫痫发作频率和程度减轻。41%(35/85)临床症状改善,40%(34/85)症状无明显改善,19%(16/85)症状加重,17.6%(15/85)经治疗后恢复,1例遗留明显肢体活动障碍。结论当海绵状血管瘤位于主要功能区或深部组织,手术风险极大时,可选择γ-刀治疗;控制周边剂量<15Gy,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13.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 γ-刀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用Leksellγ-刀对216例脑AVM进行治疗,并随访17~31个月。AVM体积0.3~43.9cm3,平均7.1cm3;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 ±6.4)Gy。行MRA定位156例,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Martin分级< 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放射性脑水肿症状明显。结论γ-刀治疗脑AVM安全、有效,特别是Spetzler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海绵窦区的肿瘤及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各种海绵窦区肿瘤的诊断特点以及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我中心1994年至2000年底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的175例累及海绵窦肿瘤的临床材料,其中90例(51.4%)患者有开颅手术史;总结了各种肿瘤的鉴别诊断及伽玛刀治疗的经验。结果 本组82.3%的病人随诊1-84个月,平均32.5个月。主要良性肿瘤的总有效率控制率达94.0%;3例因肿瘤再生长开颅手术治疗。伽玛刀治疗海绵窦转移瘤的近期疗效显著,患者平均1年后的死因皆非海绵窦病灶所致。结论 伽玛刀可以作为海绵窦区小型良性肿瘤,或手术后残存肿瘤的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已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的海绵窦区的转移瘤,伽玛刀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鞘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对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于本中心行伽玛刀治疗并随访的58例三叉神经鞘瘤,肿瘤平均体积4.6cm3,平均周边剂量13.1Gy,平均中心剂量28.3Gy.结果平均随访期42.5个月,影像随访证实4例肿瘤基本消失,34例明显萎缩,16例体积变化不明显,4例体积增大,肿瘤总控制率93%.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3例临床症状无变化,7例临床症状持续加重.13例伴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中,10例伽玛刀治疗后明显缓解或消失.结论伽玛刀治疗对中小型三叉神经鞘瘤安全有效,并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保护瘤周颅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伽玛刀治疗颅内疾病309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手术伽玛刀(γ-刀)对颅内疾病的疗效。方法:用1.5Tesla磁共振仪和γ-plart计算机联网定位,γ-plan4.0版剂量规划系统作治疗方案设计,剂量规划,并用Leksellγ-刀对3094例不同类型的颅内疾病包括肿瘤、血管畸形及功能性疾病等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病种达20余种.年龄1.1~86岁,周边剂量9~75Gy.中心剂量18~150Gy,等剂量曲线30%~90%,靶点数1~12个。结果:随访10~47个月,统计结果表明:γ-刀疗效是确切的。脑动静脉畸形,随防一年半以上,完全闭塞率可达44.6%,体积越小.周边照射剂量越大,闭塞率越高。颅内肿瘤的生长控制率,良性肿瘤≥80.0%.恶性肿瘤≥66.7%。功能性疾病的治疗有救率,帕金森病为85.2%,三叉神经痛为76.9%,癫痫是667%。结论: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较常规开颅手术安全,痛苦少,是治疗颅内一些疾病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治疗指征,精确定位,合理剂量规划.可确保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累及眶内肿瘤的伽玛刀治疗效果.方法 共治疗累及眶内的肿瘤患者35例,随访25例(脑膜瘤16例,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2例,腺样囊性癌2例,转移癌1例,血管纤维瘤1例),采取1.5T PHILIPS或3.0T GE磁共振2 mm薄层扫描定位,Kula或GammaPlan剂量计划系统.肿瘤平均体积2.91 cm3(0.17~19.50 cm3),平均周边剂量12.4 Gy(8~15 Gy),中心剂量26.7 Gy(16~32 Gy).结果 本组随访期为1-62个月,平均30.4个月,23例控制满意,总体控制率为92%;6例(24%)症状减轻,13例(52%)症状无改变,5例(20%)出现了一过性的新发或原有症状加重;2例肿瘤增大,其中1例因突眼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对于累及眶内的较小病变、或经手术治疗后残留、复发等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例,伽玛刀治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刀放射外科治疗颅内各种疾病的疗效。方法:用X刀放射外科治疗175例颅内各种疾病。结果:92例随访1个月~2.5年,病变消失31例(33.6%),缩小31例(33.6%),无变化24例(26.1%),增大7例(7.6%)。结论:该技术对颅内各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以脑转移瘤效果最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复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可行性、相关标准、疗效.方法 选择自1995年1月至2006年2月接受初次伽玛刀(GK1)治疗的277例TN患者.靶点选择三叉神经感觉根近桥脑处,中心剂量为70~80 Gy;对其中23例无效和15例复发者行第二次伽玛刀(GK2)治疗,中心剂最为65~80 Gy,50%等剂量线限定靶点,33例仍将三叉神经感觉根近桥脑处作为靶点,5例采用双靶点治疗.结果 (1)GK2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GK2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的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12~108个月(平均55个月),出现疼痛缓解时间为1~180 d(平均120d).(2)治疗有效率:GK1治疗后有效率为91.7%(254/277);GK2治疗后为84.2%(32/38),其中GK1治疗后23例无效者和15例复发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9%(17/23)和100%(15/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3)并发症:GK1治疗后发生面部麻木或麻痹30例(10.8%),GK2治疗后新发生8例,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TN安全有效的方法,严重副反应少.初次治疗后无效或复发者再次行伽玛刀治疗仍然有效,且复发者效果好于无效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