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尽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术开通了梗死相关血管,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慢(无)血流现象,导致心肌水平再灌注失败,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的预后[1]。近年来兴起的血栓抽吸术可有效去除"罪犯"血管的血栓,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国外研究表明,在常规PCI术前使用抽吸导管可以改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再灌注及预后[2]。为此,将我院开展导管血栓抽吸术联合PCI术治疗的临床观察报告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蔡运昌  吴强  张陈匀 《贵州医药》2012,36(12):1143-1146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29%~47%,其严重程度在ACS的几种临床谱中仅次于猝死[1].对在急诊再灌注时间窗内的STEMI患者采用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能显著减少梗塞面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目前的指南倡导对症状发作12h内的STEMI患者作积极的再灌注治疗[2-4],最近的GRACE(急性冠脉事件全球注册)分析也表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首选的策略[5].本文综述对STEMI患者实施现代再灌注治疗策略及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接受PCI的5388例ACS患者中40例围术期死亡病例,分析研究其死亡原因。结果 40例ACS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者32例,ACS行择期PCI者8例(包括AMI 6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2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8例为单支血管病变。40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泵衰竭21例(52.5%),恶性心律失常5例(12.5%),心脏破裂7例(17.5%),再梗或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17.5%)。结论 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心脏破裂、再梗或支架内血栓形成、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接受PCI的5388例ACS患者中40例围术期死亡病例,分析研究其死亡原因。结果 40例ACS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者32例,ACS行择期PCI者8例(包括AMI 6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2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8例为单支血管病变。40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泵衰竭21例(52.5%),恶性心律失常5例(12.5%),心脏破裂7例(17.5%),再梗或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17.5%)。结论 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心脏破裂、再梗或支架内血栓形成、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接受PCI的5388例ACS患者中40例围术期死亡病例,分析研究其死亡原因。结果 40例ACS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者32例,ACS行择期PCI者8例(包括AMI 6例、不稳定心绞痛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2例有2支及以上多支血管病变,8例为单支血管病变。40例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原因为泵衰竭21例(52.5%),恶性心律失常5例(12.5%),心脏破裂7例(17.5%),再梗或支架内血栓形成7例(17.5%)。结论 ACS患者PCI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心脏破裂、再梗或支架内血栓形成、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ThromCat血栓切除导管系统(ThromCat Thrombectomy Catheter System,TTC)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工作性能及有效性.方法:入选14例ACS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分析TTC操作的成功率、TTC应用的临床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和术后随访30 d心脏不良事件.结果:TTC操作成功11例,TTC临床成功10例,PCI成功13例,并不伴有心脏不良事件.在PCI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由使用TIC前的0.5(2.0)升高至使用后的2.0(1.0),心肌灌注分级(MBG)由使用前的1.0(2.0)升高至使用后的2.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ACS患者中行PCI,TTC能安全有效地去除非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行,减少PCI手术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严语  毛霄鹏 《江苏医药》2021,47(3):299-303
目的 探讨铁调素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测480例ACS患者的血清铁调素、术前及术后2?3 d的血肌酐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记录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心脏彩超结果.根据术前血清铁调素水平将患者分为组1(铁调素≤36.49 μg/L,120例)、组2(36.50 μg/L≤铁调素≤89.15 μg/L,120例)、组3(89.16μg/L≤铁调素≤173.88 μg/L,120例)和组4(铁调素≥173.89 μg/L,120例).分析铁调素对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CI-AKI发生情况:组1发生10例(8.3%),组2发生19例(15.8%),组3发生24例(20.0%),组4发生29例(24.2%);四组患者PCI术后CI-AKI发生率随铁调素水平的增高而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较高水平的铁调素、高龄、贫血和糖尿病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铁调素预测ACS患者PCI术后CI-AKI的AUC为0.786[95%CI(0.727?0.844),P<0.05].结论 铁调素水平能有效预示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高龄、贫血和糖尿病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 CHD)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冠心病患者42例,在行PCI术前后均进行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结合腺苷负荷检查,通过心肌显影程度定量判断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情况并记录其图像,将PCI治疗前后心肌声学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PCI手术前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以便判断PCI手术疗效,估计患者预后.结果42例患者中39例患者成功完成PCI术,病变血管全部开通,重复造影示TIMI血流3级;灌注异常心肌节段治疗后局部所有毛细血管横截面积之和[A=(15.46±3.27)分]、血流速度[β=(0.75±0.16)分/s]、心肌血流量[A·β=(12.00±4.51)分2/s]均较治疗前[A=(6.68±1.76)分、β=(0.40±0.12)分/s、A·β=(2.82±1.38)分2/s]明显增加(t=37.25、27.58、30.65,均P<0.05).3个月后随访,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13.77,P<0.01),室壁运动记分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8.75,P<0.01).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A、β、A·β相关性较强(均P<0.01).结论 PCI术可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微循环灌注,尽早行PCI术,可以挽救梗死区的缺血心肌,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围手术期转归的影响。方法40例PCI术前具有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或PCI术时发现慢血流或血栓的ACS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相关血管的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血流)、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40例ACS患者术中即刻造影均未见有明显的新发血栓形成,原有新鲜血栓消失,靶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术后4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MACE与出血并发症。结论对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存有靶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明显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水平,减少PCI治疗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1]。AMI最积极的治疗是尽快使梗死动脉血运重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再灌注治疗方法[2]。行急诊PCI治疗必须避免时间延误,患者就诊后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合理组织、安排人力、物力,优化救治流程,避免时间浪费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针对此情况我院自2011年6月引进国际先进理念采用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实施救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118例行PCI治疗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15例术后恢复正常生活能力,2例因出院后并发心力衰竭生活不能完全自理,1例在出院1年后死亡。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PCI术后的患者要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包括住院初期、术后无症状期及出院后,要有良好的患者家属配合,保证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ACS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的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形成.目前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是ACS患者抗栓治疗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应用,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栓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备受关注.本文就ACS患者有关接受PCI前后的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一些大型临床试验及抗血小板药物在当今早期侵入性冠状动脉治疗时代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出现残余血小板高反应性(HPR)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术的ACS患者446例,均于PCI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联合替格瑞洛(90 mg/次...  相似文献   

14.
<正>国内外较多研究均已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度及重度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明显改变预后,介入治疗前尽早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改善心肌灌注,明显减少患者的联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再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等),提高直接PCI治疗的成功率。国外学者将替罗非班的剂量由10μg/kg负荷剂量提升至25μg/kg,随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PCI介入方法治疗的6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对研究对象分组,形成每组各30例ACS患者的治疗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服用两种药物后,产生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经过用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花生四烯酸抑制剂途径抑制率以及二磷酸腺苷抑制剂途径抑制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经过计算,治疗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再次入院、再发胸痛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不良症状发生率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PCI介入方法治疗的ACS患者给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能好,故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ACS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比未用他汀类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项研究,包括3 20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和术前未用他汀类药物相比,术前给予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RR=0.40,95%CI(0.32,0.49),P <0.001]、心肌梗死(MI)[RR=0.46,95%CI(0.35,0.60),P <0.001]和全因死亡(ACM)[RR=0.31,95%CI(0.13,0.72),P=0.006]的发生率。按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术后3个月外,住院期间、术后30 d、术后6个月...  相似文献   

17.
陈志刚  黄陆力  岳兵  张永春 《中国药房》2012,(18):1693-169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可溶性OX40L(sOX40L)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CS患者设为ACS组,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支架组和替罗非班组,支架组给予常规PCI介入治疗,替罗非班组给予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另选择同期在我院疑似冠心病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认冠脉无狭窄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术前1天、术后即刻及术后24h、48h、10d血浆sOX40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术前ACS组血浆sOX40L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ACS不同的临床类型中,心肌梗死(MI组)sOX40L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P<0.05);在不同的冠脉病变支数中,sOX40L和hs-CRP含量: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24h、48h、10d替罗非班组sOX40L水平显著低于支架组(P<0.05);替罗非班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CS患者血浆sOX40L水平显著上升,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替罗非班可降低ACS患者PCI后血浆sOX40L水平。  相似文献   

18.
替罗非班是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并且能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组织供血,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1]。尽管替罗非班抗血小板疗效好、安全性高,但在高龄患者中,常规剂量替罗非班仍显著增加了主要出血事件发生[2],因此,在高龄患者中,其应用剂量尚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旨在探讨75岁以上ACS患者接受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的剂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75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75岁AC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00例<75岁AC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手术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收缩压、空腹血糖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支病变、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和左主干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P<0.01).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尽管PCI术治疗高龄ACS患者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心血管事件,但临床疗效较好,仍可作为治疗高龄AC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高出血风险(HBR)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抗栓治疗及临床预后情况。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ACS住院且行PCI治疗的患者18 382例。根据是否符合HBR学术研究联盟定义,将纳入患者分为HBR组和非HBR组。观察分析HBR对ACS患者PCI术后药物应用及院内结局的影响。结果 18 382例患者中判定为HBR的患者1 471例(HBR组),占8.0%。非HBR组患者16 911例。HBR组和非HBR组患者在入院时除口服抗凝药外其他药物使用比例均无明显差异。在出院用药中,HBR组患者有更高的比例接受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治疗[76.89%(1 131/1 471)比63.22%(10 691/16 911)、5.71%(84/1 471)比1.45%(246/16 911)],而接受替格瑞洛治疗的比例更低[16.38%(241/1 471)比28.45%(4 812/16 911)](组间比较SMD绝对值均>0.2)。HBR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非HBR组[4(2,5)d比3(2,4)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