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2月15例行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采取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水泥叠加技术固定假体;骨折发生时间为髋关节置换术后10d~3年,按Vancouver骨折分型:B2型11例,B3型4例。术后6个月对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观察术后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X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良好,假体稳定,位置安放合适;无感染、无内固定物及关节假体移位、断裂发生。髋关节功能Harris平均83分(76~87分)。结论骨水泥叠加技术是骨水泥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性研究2007-03~2010-08治疗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病例,根据Vancouver分型B1型3例、B3型3例、C型2例。B1型病例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牢固固定骨折,B3型病例采用股骨加长柄行翻修术外加同种异体结构骨植骨钢缆环扎术,C型病例均采用柄部单皮质骨螺钉内固定远端骨折部双皮质螺钉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8~24个月,股骨假体固定可靠,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患肢无疼痛、无肌萎缩,功能恢复正常,Harris评分平均83分。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应根据其综合情况及骨折分型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6岁,因右大腿疼痛14年,右胸壁疼痛1年入院。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疼痛,间歇性发作,逐渐加剧,8年前疼痛突然加重,当地医院X线柃查示右股骨上段病理性骨折,行右股骨上段病灶刮除及取对侧髂骨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骨纤维结构不良(FD),术后1年再次出现右侧大腿上段疼痛,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9岁。入伍2个月。因右大腿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6h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因新兵训练时将右大腿“拉伤”,休息后疼痛缓解。就诊6h前参加跑步训练,突感右大腿剧痛,随即摔倒。查体:右大腿下段肿胀、畸形、不能活动,跟骨纵向叩击痛阳性,假关节形成,可扪及骨擦感。左下肢检查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股骨下段骨折,断端向后外侧成角;CT示右股骨下段斜形重叠骨折,有层状骨膜反应。初步诊断:右股骨下段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王潇  高玲  丁文莉 《西南军医》2014,(1):106-107
2012年11月,我们收治了一例右大腿截肢术后残端碎骨残留、感染、髋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23岁,因右大腿截肢术后残端伤口红肿、疼痛、流脓5个月于2012年11月13日收入我科。6月前患者不慎右小腿受伤,外院急诊在全麻下行右小腿清创、胫腓骨骨折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术后右小腿坏死,一周后在全麻下行右大腿截肢术,术后反复出现伤口流脓、疼痛,且从伤口内挤出两块约米粒大小的碎骨块,为彻底治疗,遂到我院就诊。专科情况:右大腿中段以远缺失,残端有一长约1.5cm伤口,周边皮肤红肿,内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流出;髋关节轻度挛缩畸形;X线片提示:右股骨残端有碎骨块残留。入住我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感染、伤口换药等对症处理;于2012年11月2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大腿残端碎骨清除、修整术,手术顺利,病变部位处理彻底,达到术前预期效果;术后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局部理疗、抗感染、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及功能锻炼等治疗与护理。2012年12月2日转康复病房治疗,2013年1月10日出院回家自行做康复锻炼,2013年4月5日前来复查,残端伤口已完全愈合,挛缩的关节已矫正,考虑装配义肢。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战士。在一次跳伞离机时被伞绳挂伤右大腿,当即感右大腿疼痛,无法活动,以臀部着陆。用木制长夹板固定右下肢后摄 X 片示:右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断端明显成角及短缩。查体:右大腿下段明显肿胀,右下肢短缩、畸形外旋;右大腿下段环形压痛,可触及明显骨擦感;右腿纵轴叩击痛;右大腿下段可触及明显异常活动,活动明显受限,末梢血供、皮温、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7.
病例 1 男性 ,41岁 ,农民。 3月前摔伤致右大腿畸形、疼痛 ,功能障碍。在家中外敷草药 ,疼痛肿胀缓解 ,但跛行。入院查体 :右腿短缩 3cm。X线示 :右股骨中 1/3横行骨折 ,骨折断端重叠 ,有大量骨痂生长。行切开复位梅花形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毕拆除无菌巾 ,拟行石膏托外固定时 ,发现右腿内旋畸形明显 ,立即再消毒铺巾 ,取除髓内针 ,行钢板内固定 ,矫正内旋。术后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病例 2 男 ,2 3岁。 6月前车祸伤致左大腿骨折 ,在外院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术后 3月复查X线片示 :髓内针弯曲 ,成角畸形 ,加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7岁。从高处跌下致右髋部、下肢疼痛、畸形。活动受限。伤后急诊送入我院,测血压为98/60mmHg(1mmHg=0.1333kPa),一般情况可,右髋部、下肢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患肢较对侧肢体短缩5cm左右。急诊行骨盆平片、患侧髋关节、股骨正侧位片检查,提示股骨颈骨折伴同侧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未见骨盆骨折。入院后行患肢置于布郎架上并行皮肤牵引,入院第3天在全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方法先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后再行患侧股骨颈骨折透视下经皮行三枚克氏针“品字”型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远端固定生物型股骨假体与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2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59例单侧股骨转子间骨折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际随访54例。随机分成两组:生物固定组21例,骨水泥组33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总失血量、术后并发症、Harris评分以及放射学效果。结果生物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明显少于骨水泥组;生物固定组术中、术后出现假体周围骨折各1例;两组住院时间、术后3d总失血量、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物固定组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或消除“骨水泥植入综合征”,但术后3d总失血量无明显减少,出现假体周围骨折风险增高,术前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0岁。2004年11月起自觉右大腿上段疼痛伴行走不适,无明显外伤史及其他诱因,病程中无发热、咯血及结核病接触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肢无麻木及畸形,右大腿处无红肿,右大腿上段叩击痛,右髋关节活动无异常,趾端血运良好。实验室检查:血碱性磷酸酶(ALP)86IU/L(正常值32—121 IU/L),血、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示心、肺未见异常。髋关节正侧位.右股骨近端偏小粗隆处髓腔不规则片状骨质破坏区,部分骨皮质纵向溶骨破坏.边界欠清晰,累及骨皮质和髓腔,周围见层状骨膜反应(图1)=CT示右股骨上段内侧髓腔内片状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1.
股骨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6岁。于入院前1d摔伤后自觉左大腿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不能站立。体检:左大腿轻度肿胀,皮温较高,压痛明显,左髋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左下肢纵向叩击痛( )。X线片示:左股骨上段有一约3cm×8cm大小的溶骨性病灶,病灶处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于股骨大转子下约2.5c  相似文献   

12.
髌骨冠状面骨折临床少见,诊断率不高,报道甚少,其受伤机制、分型、手术方式目前仍存在争议。现将笔者科室收治的1例髌骨冠状面伴横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摔伤致右膝疼痛伴活动受限18h入院,行X线片检查示右髌骨骨折(图1a)。查体:右膝皮肤完整无破损,右髌骨处软组织稍肿胀,右髌骨前压痛明显,右膝屈伸功能因疼痛受限,右踝及右足各趾活动及肌力正常,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右足各趾末梢感觉、皮温、血运良好。入院后诊断为右髌骨骨折,行CT示右髌骨中部横形骨折,近端骨折块可疑冠状面劈裂(图1a)。完善术前准备行右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探查见髌骨中部横形骨折,骨折线外侧远端可见一2.0cm×1.5cm独立骨折块,可见髌骨远端骨折块呈冠状面劈裂,分为前后两层,可见髌骨近端骨折块完整,无冠状面劈裂,与术前CT示不一致(图1b)。用克氏针垂直于冠状面前后两层骨折块钻孔,用可吸收线(2-0 VICRYL)穿过孔道垂直套索固定远端冠状面劈裂骨折块,复位骨折端,3枚别针于髌软骨下纵向固定髌骨,予以2枚钛缆穿过别针行双“8”字固定(图1b)。探查见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牢固。术后复查X线片示髌骨骨折复位满意(图1c)。术后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伸活动等功能锻炼,患者恢复满意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见患者右膝功能恢复良好(图1d)。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8岁.入伍第1年战士,因左大腿肿痛、畸形伴活动受限2 h入院.患者在两周前新兵跳伞地面动作训练时将左大腿"拉伤",休息后疼痛缓解.就诊前30 min参加离机动作和着陆动作训练时,突感左大腿骨疼痛,活动受限.初步检查:左侧股骨纵向扣击痛阳性,假关节形成,可扪及骨擦感.右下肢检查未见异常.X线片示左股骨下段骨折,断端向后外侧成角.遂送附近驻军医院.入院查CT示左股骨下段斜形重叠骨折,有层状骨膜反应.初步诊断:左股骨下段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4.
蒋林海  曲健荣 《人民军医》1999,42(7):386-386
1984年4月~1997年8月,我院收治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4例,其中漏诊2例。现就漏诊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讨论。1 病例报告例1 男,33岁。因车祸致左下肢伤。查体:左下肢外旋畸形,大腿肿胀并有异常活动,X线提示左股骨上、下段两处骨折,诊断为左股骨多段闭合骨折。经抢救休克后,急诊行股骨干切开复位、梅花针内固定,术后骨牵引5周。其间曾诉左髋部疼痛,疑为梅花针针尾刺激所致,而未在意。3个月后功能锻炼,因左髋关节疼痛加重而摄X线片,示左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再次入院取出梅花针,股骨干改钢板固定,股骨颈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  相似文献   

1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2015年10月5日行走时摔伤致右大腿肿痛、畸形,活动受限3 h急诊入院。体检:右大腿中上段外侧见一长约20.0 cm纵行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未见窦道。右大腿中段肿胀、畸形,未见皮下瘀癍,未见皮肤破溃及张力性水泡,皮温正常,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及反常活动,环形及纵向叩击痛阳性,右髋、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活动时伤处疼痛不适感加重,踝关节活动良好,末梢血运好,足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性,42岁,藏族,已婚,西藏察雅人。右大腿、右前臂摔伤后疼痛、畸形、功能障碍8个月入院。患者8个月前骑马时不慎从马背上摔下,当即感右大腿及右前臂疼痛、畸形、不能用力。无头昏等其他症状。随即被送往当地卫生院, 行简单的外固定,骨折未行处理。于2006年02月06日入我院。查体:T 36.3℃,P 62次/分,R 20次/分,BP 110/70 mmHg。右前臂上端畸形、触痛,有明显骨擦感,局部叩痛,有骨擦音,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27个月(14~39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88%。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血运、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临床患者依从性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1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1989年12月中旬应征入伍到新兵连强化训练,第9天在进行万米长跑时,约跑至8000m时,右大腿轻微疼痛,速度减慢。约跑到9000m时疼痛不能忍受,左大腿支撑不住,而听到该处响厂一声(骨折声音),随即摔倒,不能负重站立,急诊入本部卫生队。查体:上大腿中下段肿胀、压痛,向外略有成角畸形。诊断:左股骨骨折。转院治疗,该院X线片示:左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次日即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见股骨系新鲜骨折,骨折端骨质和软组织均正常,未发现有骨俪生长和骨性病变。最后诊断:左股骨卜1/3段急性应力性骨…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18岁.入伍2个月.约半小时前进行跪姿投弹训练,向后引弹时身体后仰,左脚前伸.弹体用力投出瞬间,左脚没有及时收回,突感左下肢疼痛剧烈,不能自主活动,遂来就诊.检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面色苍白.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左大腿下1/3处肿胀,呈短缩畸形.触及骨折端,听诊骨擦音阳性.X线检查示:左股骨下1/3处短斜行骨折.入院1周局部肿胀减轻后,给予切开复位,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18个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4岁,因“翻车致双髋疼痛,功能障碍1^+d”入院。人院查体:双髋关节肿胀屈曲,内收,内旋,大转子上移,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弹性固定,双膝、踝、足趾活动正常,元感觉异常,足背动脉可搏动好。X-ray片示:双髋关节后脱位伴双股骨头骨折。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双髋关节手法复位,左侧髋关节复位成功,右侧髋关节无法手法复位,行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