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慢性化脓性炎症,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近年来,鼻道复合体的病变引发鼻窦引流障碍被广泛引起重视.并因此开展功能性鼻内窥镜下的慢性鼻窦炎手术,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4):248-248
对慢性上颌窦病变的处理,传统的方法是做Caldwell-Luc手术.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主要治疗对象的鼻内窥镜手术,促进了耳鼻喉-头颈外科诸多疾病诊治水平的明显提高.随着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逐渐成熟,临床注意力开始向手术后术腔护理及综合性治疗倾斜.单纯依靠手术而不注意手术后的处理并不能获得可靠疗效的观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共识.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17例慢性上颌窦病变患者实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护理,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临床效果。观察组治愈32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手术创伤小,能保持鼻窦腔的生理功能,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按照临床路径表,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鼻窦内窥镜手术有较大发展,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与传统的鼻窦手术相比,具有疗效出现快,症状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的优点。现将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手术后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0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水平。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住或/和水平位)。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处理方法、术后换药、窦腔引流和术腔上皮化时间,术后全部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其中Ⅰ型、Ⅱ型(Ⅰ、Ⅱ期)106例,治愈106例(100%)。Ⅱ型Ⅲ期40例,治愈32例(80%),Ⅲ型54例,治愈34例(63%)。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必要的,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手术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予以鼻内窥镜下治疗,依据不同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3%、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83.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4%,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内窥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配合具有明显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慢性鼻窦炎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深入和发展,治疗慢性鼻窦炎逐渐成为一种可能.慢性鼻窦炎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难以痊愈,术后容易复发,给临床护理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科采用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其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2007年4月至2009年7月,我院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106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0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其中男69例,女37例;年龄20~65岁;术前均常规行鼻窦冠状位CT和鼻内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118例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认为心理护理,术后的精心护理及对病情细致入微的观察可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从而为评估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预后提供新的有效的思路.方法 60例慢性鼻窦炎病例平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总有效率(9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病因复杂,建议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同时积极配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采用全程护理模式对120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术前护理、健康宣教、术中配合和术后心理、生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工作贯穿围手术期过程,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结果120例患者术后经过精心护理,治愈85例,好转35例,无效0例,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慢性鼻窦炎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和术中配合、预防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贯穿到围手术期的全程护理工作中,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79-2180
目的对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7.2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9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症状评分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0例,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行传统鼻窦及鼻息肉切除术,观察组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通气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均较对照组高,鼻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利于患者通气功能恢复,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77-4079
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内窥镜术后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明显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炎症情况,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霉菌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38-39
霉菌性鼻窦炎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鼻内窥镜下窦内清除术(ESS)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保证术后长期充分的引流和通气,消除霉菌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了以往根治性或者破坏性的手术方式,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2002年我院开展了此类手术,手术技术日益成熟,而科学系统的观察及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现将该术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