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诱导前6%羟乙基淀粉130/0.4.麻醉诱导后乳酸钠林格氏液血液稀释与麻醉诱导前乳酸钠林格氏液-麻醉诱导后6%羟乙基淀粉130/0.4血液稀释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 拟行肠癌根治术病人4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45~64岁,体重42~65 kg,随机分为2组(n=20),Ⅰ组麻醉诱导前经30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15 ml/kg,麻醉诱导后即刻经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5 ml/kg;Ⅱ组于麻醉诱导前经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5 ml/kg,麻醉诱导后即刻经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15 ml/kg.记录术中胶体液量、晶体液量、出血量、尿量和异体输血情况;于人室后(基础状态,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15 min(T2)、60 min(T3)、120 min(T4)及术毕(T5)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于T0、T1、T3、T5时抽取桡动脉血样1 ml行血气分析,并测定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压积(Hct).结果 两组均未输异体血,术中胶体液用量,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Ⅰ组术中MAP、HCO-3、血浆乳酸、Na+、K+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P升高,HR、Hct、Hb降低,术毕时pH值降低,Ⅱ组术中CVP升高,MAP、HR、pH值降低,术毕时HCO-3降低(P<0.05),血浆乳酸、Na+、K+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CVP升高,术毕时血浆乳酸浓度降低(P<0.05).结论 肠癌根治术病人采用麻醉诱导前6%羟乙基淀粉130/0.4-麻醉诱导后乳酸钠林格氏液血液稀释的容量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产妇在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HSH)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性.方法 临床确诊子痫前期产妇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0).观察组先输注5 ml/kg HSH,再输注复方氯化钠;对照组仅输注复方氯化钠.抽取静脉血检测手术前后RBC、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及电解质;记录术中MAP、HR、输液量、失血量、尿量和术后24 h内产妇进液量与出液量;记录麻黄碱的应用例数以及新生儿1 minApgar评分.结果 两组RBC、Hct、Plt和血清电解质手术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HR组内、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MAP在麻醉后5、8、10 min及术毕四个时点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AP在麻醉后四个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内输液量、尿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痫前期产妇腰麻下行剖宫产术时输入5 ml/kg HSH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麻醉前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诱导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组织氧合和电解质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诱导前预输注HS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无心肺疾患,无肝肾功能及凝血机制障碍,无贫血,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手术的病人28例,年龄23-68岁,随机分为试验组(HSH组)和对照组(勃脉力A组),每组14例。试验组患者在30min内输入HSH 4ml/Kg,对照组患者在30分钟内输注勃脉力A 10ml/Kg后开始全麻诱导,两组病人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观察指标:MAP、HR、CVP、SPO2、Hb、Hct、尿量、血电解质、酸碱平衡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血糖、血尿素、气道峰压、手术总时长、术中总输液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病人年龄、身高、体重和基础Hb、Hct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指标:输注毕试验组MAP较输注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此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AP诱导达最低值、插管后至麻醉前最低值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AP诱导达最低值时对照组HR降低,试验组HR增加(P〈0.05)。两组内CVP随输液量增加逐渐增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尿量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b、Hct输注毕、输注后1小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扩容率组间相同时点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电解质,酸碱平衡指标、血糖、尿素、气道峰压变化无明显临床意义。3、参考指标:两组患者手术总时长、术中总输液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胃肠道手术患者全麻诱导前预输注HSH或勃脉力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羟乙基淀粉(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与HES130/0.4氯化钠溶液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非心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除外)患者242例,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18~29 kg/m2,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经1h静脉输注6% 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或6%HES130/0.4氯化钠溶液15ml/kg.于HES输注前和输注结束后15 min时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BE、HCO3-、电解质(K+、Na+、Cl-、Mg2+);测定Hct、Hb、血液生化指标(ALT、AST、Cr、BUN和血糖)、凝血功能指标,记录电解质和血液生化指标异常有临床意义的发生情况、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与研究药物有关不良事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高氯血症)的发生情况和术中液体出入量.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91例和95例.两组液体用量和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输注结束后15 min时pH值、BE、HCO3-、K+、Mg2+升高,Na+、Cl-降低(P<0.05),Hb和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输注前比较,输注结束后15 min时对照组BE、HCO3 -、Mg2+、Hb和Hct降低,Cl-升高,试验组Na+、Mg2+、Hb和Hct降低,Cl-升高(P<0.05).试验组血钾、血氯异常有临床意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化指标异常有临床意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6%HES 130/0.4氯化钠溶液比较,6% 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扩容效能无差异,但能更好地维持机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6%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胃肠肿瘤切除术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85岁,体重45~85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HES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0.5%~1.5%)维持麻醉,两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以10~15 ml·kg-1·h-1的速率经颈内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生理盐水25 ml/kg.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完毕30 min、4 h时肘静脉抽血样,测定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Ⅷ因子和假性血友病因子(vWF),Sunoclot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玻璃珠激活全血凝固时间(gbACT)、凝血速率及血小板功能.结果 两组输注完30 min、4 h时Hb与Plt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输注前后PT、AFIT、FIB、血浆Ⅷ因子和vW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注前后gbACT、凝血速率及血小板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25 ml/kg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小容量不同液体治疗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肾血流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7.5%高渗氯化钠溶液组(HS组)、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组(HES组)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组(HSH组).LPS组、HS组、HES组和HSH组经左侧颈总动脉导管注射LPS 1 mg/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30 min后,C组和LPS组注射生理盐水4 ml/kg;HS组、HES组和HSH组分别注射7.5%高渗氯化钠溶液、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或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4 ml/kg.于给予LPS前、给予LPS后30 min、液体治疗后10、30、60 min时进行左肾脏超声多普勒检测,记录左肾动脉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ax)和阻力指数(RI).取肾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内毒素血症大鼠肾血流逐渐减弱,分布面积减小,肾皮质血流几乎消失,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崩解脱落、集合管内可见细胞碎片充塞,左肾段动脉Vmax和Vmin降低,RI升高(P<0.01).与LPS组比较,HS组、HES组和HSH肾血流增强,Vmax和Vmin升高,RI降低,其中HSH组效果更佳(P<0.01).结论 小容量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高渗盐水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治疗可增强内毒素血症大鼠肾血流,改善肾脏微循环;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扩容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效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应用容量扩张动力学分析不同液体、不同时机输注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机制。方法 6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Ⅰ组,麻醉前输注复方乳酸钠(LR);Ⅱ组,麻醉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HES);Ⅲ组,麻醉即刻输注复方乳酸钠;Ⅳ组,麻醉即刻输注6%HES。输液前及输液后60min内每5分钟测定Hb、Hct、RBCV,并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计算血容量(BV)、液体潴留量(FR)及容量扩张效率(VEE)。结果 低血压、麻黄碱用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Ⅰ组明显高于其他组。麻醉后的10min,Ⅰ组留在血管内的液体(FR%)明显比Ⅱ组、Ⅲ组、Ⅳ组的少。Ⅰ组、Ⅲ组最大扩张量在输液结束前5min,并且Ⅲ组的扩张量明显比Ⅰ组大。Ⅱ组、Ⅳ组的扩张量明显比Ⅰ组、Ⅲ组的大,并且下降较为缓慢,它们最大扩张量在输液结束后5min。Ⅱ组、Ⅳ组的扩张效率明显比Ⅰ组、Ⅲ组的大。结论 应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只有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即刻输注复方乳酸钠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而6%HES不管是麻醉前还是麻醉即刻输注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输注预热液体防治老年患者术中低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对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乳酸(LAC)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术中输注预热至40℃的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B组输注室温的同样液体.患者入室输注6%羟乙基淀粉5 ml/kg后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再输注6%羟乙基淀粉5 ml/kg后切皮,随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至1 000 ml,最后输注复方乳酸钠.记录入室时、CSEA时、切皮时及切皮后30、60、90及120 min的鼻咽温度(NT)及腋部与手指温差(△T)、LAC值,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手术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结果 麻醉后A组各时点NT明显高于B组(P<0.05),△T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术后PT、APTT较B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的鼻咽温度,减少外周血管的痉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寒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预输注对胃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胃切除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40~50岁,根据全麻诱导前30 min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的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L组,5ml/kg)、中剂量组(M组,10ml/kg)和高剂量组(H组,15ml/kg).以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9mg/kg、舒芬太尼0.5 μg/kg麻醉诱导.以FloTrac/Vigileo方法测定并记录输注前(T1)、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3)时的HR、MAP、心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度(SVV)、外周血管阻力(SVR)、CVP.结果 与T1时比较,T2、T3时三组患者MAP、CI、SV、CVP均明显升高,HR明显减慢,SVV、SVR明显降低(P<0.05).与L组比较,T2、T3时M组和H组HR明显减慢,MAP、SV、CVP明显升高,SVV和SVR明显降低,且H组MAP和CVP明显高于M组,SVR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 全醉诱导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10ml/kg可有效预防胃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发生,维持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晶胶液)对患者凝血功能和电解质、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入室后局麻下行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以4ml/kg输注高渗晶胶液,30min内输注完毕,输注后60min行麻醉诱导。分别在输注高渗晶胶液前(T0)、输注高渗晶胶液完毕即刻(T1)、输注高渗晶胶液后30min(T2)、60min(T3)、气管插管即刻(T4)和气管插管后5min(T5)监测:(1)HR、MAP、CVP、SpO2等;(2)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初期凝血形成时间(ACTonset)、纤维蛋白形成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4)血清K 、Na 、Ca2 、Hct、Hb及血糖(Blu)。结果与T0时相比,CVPT3时明显升高(P<0.05)。APTT、PT于T1时开始增加(P<0.05),T2时达到高峰(P<0.05),T3时恢复正常。输注高渗晶胶液后K 浓度降低,Na 浓度升高,T1时改变最为明显(P<0.05),T3时基本恢复至基础值;Hct、Hb随着输注液体的增加逐渐降低,与T0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量输入高渗晶胶液(4ml/kg)对患者术中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和电解质、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