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且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两组,A组口服米非司酮及中药,B组单纯服用米非司酮,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组保守治疗有效24例,占96%,其中受孕成功8例,占32%;B组保守治疗有效20例,占75%,其中受孕成功2例,占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米非司酮结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且能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加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达92.86%,远高于对照组的78.57%,随访l年内治疗组宫内妊娠14例(50.00%),异位妊娠2例(7.14%),未孕12例(42.86%);对照组宫内妊娠6例(21.43%),异位妊娠3例(10.71%),未孕19例(67.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显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吴丽 《吉林医学》2012,33(25):5478-5479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合并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晚空腹口服,7 d为1个疗程。同时辨证运用中药方剂如下:丹参、赤芍、桃仁、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炙蜈蚣、穿心莲、天花粉等治疗。选取60例输卵管妊娠肌内注射氨甲蝶吟5 d疗法作为对照。结果:输卵管妊娠通过口服米非司酮及中药组1~2个疗程的保守治疗,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米非司酮药物合并中药保守治疗是一种有效能、保留生育功能、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的诊断及其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我院5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根据结果选择对应的治疗方式,追踪其后的妊娠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子宫异常2例(鞍形子宫及双子宫各1例),占4%,子宫正常48例,占96%;输卵管通畅18例,占36%,输卵管阻塞28例,占64%,其中单侧阻塞16例,占32%,双侧阻塞12例,占24%,输卵管粘连4例,占8%。期待疗法或治疗后,1年内自然妊娠18例,其中异位妊娠3例。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能较准确判断输卵管内部通畅情况及形态,对轻度粘连有治疗作用,能为今后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结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输卵管通畅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通畅率也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恶心呕吐、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结合中药宫外孕Ⅱ号方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且能改善输卵管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玉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83-308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治疗顺序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30例。西医治疗组采用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米非司酮片每次200 mg,每日1次,共4 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化浊、祛瘀、消癥、通络中药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9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出院3次月经后进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所有患者输卵管均通畅。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能够促进患者盆腔包块吸收,恢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非破损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口服米非司酮基础上,分阶段辨证服用中药,有生育要求者,于治疗结束后3—6月行输卵管通液术。结果:治愈15例,治愈率83.3%,有生育要求者复通率84.6%.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非破损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服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并能有效恢复输卵管通畅。  相似文献   

8.
赵海鸣  覃雪梅 《广西医学》2002,24(5):696-697
近年来 ,由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其保守性治疗也日益增多 ,并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收集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病例 98例 ,分别采用氨甲蝶呤 (MTX)加中药、米非司酮加中药以及米非司酮加氨甲蝶呤结合中药三种方法进行治疗 ,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98例中 ,年龄 18~ 4 2岁 ,平均 (2 4 6± 2 9)岁 ,有停经史 6 7例 ,无停经史 9例 ,不规则阴道流血 4 6例 ,腹痛 6 6例。有药流史 5 6例 ,人流史6 1例 ,盆腔炎史 2 5例 ,宫外孕史 16例 ,输卵管结扎史 2例。经B超检查除外宫内妊娠 ,盆腔包块直径1 5~ 6cm…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氨甲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50例,为MTX联合米非司酮加中药治疗;对照组(B组)50例,不用中药,余同A组.结果 ①治愈率:A组高于B组(P<0.05).②副反应:A组低于B组(P<0.05).③输卵管通畅试验: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MTX和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再次宫内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0.
李潇  李岩  张宇航 《中医学报》2019,34(4):843-846
目的:观察杀胚消癥煎剂对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88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蝶呤+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杀胚消癥煎剂。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恢复时间、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临床疗效、输卵管通畅情况、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分别为(13.06±5.21)d、(16.93±8.06)d,血β-HCG水平恢复时间分别为(84.36±15.75)d、(97.24±17.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5.45%(42/44),对照组为79.55%(35/44),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0.91%(40/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3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36.18±8.52)d、(24.61±7.69)d,住院时间分别为(34.12±12.03)d、(25.02±0.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对照组为29.55%(1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杀胚消癥煎剂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行能有效缩短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和血β-HCG水平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和输卵管通畅率,缩短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72例给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治疗组7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瘀杀胚汤,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分别为91.5%,72.2% (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β-HCG值转阴时间、腹痛消失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9.4%)对照组6例(8.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中药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迅速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李婵娟 《吉林医学》2013,34(16):3100-3102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菲司酮与添加中药联合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条件并治愈的输卵管异位妊娠83例患者。试验分为两组:A组:MTX(50 mg/m2)肌内注射并口服米非司酮,1周后复查血β-HCG如未下降正常继续重复给药。B组:在A组基础上添加中药口服。A组和B组中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天起每隔3天检测血β-HCG,每周复查盆腔超声,同时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结果:比较A、B两组治愈时间,给药次数,血β-HCG下降速度,愈后输卵管通畅度。输卵管通畅度分别为:A组87.5%,B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较A组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减少给药次数(P<0.01),不良反应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菲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好、输卵管通畅度高,对于确诊为未破裂和流产的输卵管异位妊娠而又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戴彬  叶足意  胡丽英 《当代医学》2013,(30):107-108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中西医结合与西医单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共收治的符合保守治疗的44例异位妊娠,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MTX+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率和患侧输卵管造影通畅率分别为(81%)、(50%),治疗组痊愈率和患侧输卵管造影通畅率分别为(86%)、(77.27%)。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患侧输卵管造影通畅率治疗组明显高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氨甲喋呤(methotrexate,MTX)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比较38例MTX联合中药治疗组患者和11例单纯中药治疗组患者前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水平和包块大小,治疗后随访输卵管通畅及妊娠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治愈,治疗1周后血HCG水平下降,包块缩小(P<0.05)。MTX联合中药治疗组血HCG水平较单纯中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包块缩小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4例有生育要求。其中13例子宫行输卵管造影术(hepatic scintigraphy,HSG),术后输卵管通畅3人,妊娠人数占有生育要求者的50%(12/24)。结论  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MTX联合中药或单纯中药治疗,治愈率高,治疗后输卵管通畅和妊娠情况良好。MTX在降低血HCG水平方面较中药可能更有优势;单纯中药对促进包块局部吸收缩小可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加中药及甲氨蝶呤(MTX)加中药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10年12月间80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42例和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38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6.19%,对照组治愈率为78.95%。两组治愈率、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组副反应较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有效且安全,但应用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16.
孙卓 《中外医疗》2010,29(1):49-49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于铁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56例,采用甲氨喋呤联合中药治疗。结果56例中成功41例,占73.2%,15例失败改手术治疗,占26.8%。结论异位妊娠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保守杀胚,促进包块吸收,保留生育功能,开辟了非手术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7.
Mifepristone in treating ectopic pregnancy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ObjectiveToexploretheefectofmifepristoneintreatingectopicpregnancy.MethodsThirtyeightpatientswithectopicpregnancyandwithoutt...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米非司酮、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结合组46例、中医组44例、西医组42例,然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结合组予以米非司酮、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中医组予以丹莪妇康煎膏及针灸治疗;西医组予以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复发率、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结果:结合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3组复发率分别为2.17%、18.18%、16.67%,结合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及中医组无不良反应发生,西医组恶心4例,肝酶轻度升高2例;结合组比其余两组术后妊娠率高(P〈0.05)。结论:腹腔镜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能明显提高患者妊娠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保守手术后联合应用中药组方对输卵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98例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A组(手术+术后中药组方治疗)55例,B组(手术+术中MTX15mg患侧输卵管系膜内注射治疗)57例,C组(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86例。结果:A、B两组均无PEP发生,C组PEP发生率为10.47%。A、B两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A、B两组术后96h血β-hCG下降率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后联合应用中药组方治疗输卵管妊娠,可明显加快术后血β-hCG下降速度;可预防PEP的发生,其有效率与MTX组相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妇科难治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有资料表明,不孕症约占育龄夫妻的10%~15%,近些年来,有的地区可达到20%~25%;而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约占不孕症的四成左右。目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已成为较普遍的女子生殖问题,治疗较棘手,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西医治疗大多采用输卵管导管导丝扩通术,费用高,创伤大,易复发,输卵管腔内易再粘连(一些再粘连者易患异位妊娠);而中医药治疗创伤小,不良反应小,疗效高,再粘连率低,优势明显。该文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综述了中医药的内治法、外治法、中西医联合治疗、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研究成果,为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该文同时综述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实验研究、模型制作、疗效比较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力求为临床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