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谭永顺  王敏  任丽 《吉林医学》2011,(9):1767-1767
目的:采用大剂量、长疗程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观察其疗效。方法:1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足量泼尼松治疗5个月,并设立对照组,对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与激素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早在1925年,Fahr研究脂性肾病时,报道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的现象。1957年,R ich在对死于肾病综合征儿童的尸检后首先使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对所见进行描述,1970国际儿科肾脏疾病研究组(ISKDC)正式提出将FSGS作为一独立的临床病  相似文献   

3.
对10例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儿采用强的松、6-硫鸟嘌呤(6-TG)和雷公藤多甙(T_Ⅱ)治疗,结果仅1例对激素有反应,但仍进入氮质血症期;余9例患儿中,6例接受T~Ⅱ(1mg/kg·d)治疗,4例完全缓解,2例无效应且氮质血症无改善;另3例患儿接受6-TG(2mg/kg·d)治疗均获持续缓解。此外研究表明血尿、氮质血症、肾小球系膜增生、小管间质改变和透明样变肾小球大于50%,提示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sFSGS)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82例IgAN-sFSGS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gAN-sFSFS中以无症状尿检异常最常见(占50.55%),其次是高血压伴/不伴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随着sFSGS病变的加重,尿蛋白量、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也相应增高。病理分析照示sFSGS与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和血管病变有相关性(r1=0.377,r2=0.169,r3=0.412,r4=0.331;P〈0.05)。结论 sFSGS是IgAN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我科54例经肾活检诊断为特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免疫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有51例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为孤立性蛋白尿,有9例伴有高血压,26例伴有肾功能不全。病理类型为混合型的患者有31例,周边型11例,塌陷型12例。结论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肾功能不全及高血压。病理形态学病变以混合型损害为主,肾小管-间质可随病变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激素加用来氟米特或他克莫司(FK506)治疗对控制症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例1.先证者,女,32岁,高血压、尿检查异常1年6个月入院。于孕7个月时出现水肿,血压210/140mm Hg(1mmHg=0.133kPa),尿蛋白阳性,分娩后血压仍高,不规律服用降压药。入院查体:血压170/100mm Hg,其余无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WBC6.8×109/L,Hb148g/L,PLT267×109/L,TP59.8g/L,Alb34.7g/L,BUN12.12mmol/L,Cr170μmol/L,UA431.3μmol/L,TC6.66mmol/L,其余血生化正常。尿蛋白(+++),尿蛋白定量5.36g/24h,尿潜血(+),RBC1~2个/HP。眼底检查可见渗出及出血。肾活检病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免疫荧光IgM(+~++),C3(++),其余均(-)。光镜见16个肾小球:8个球性硬化,5个节段性硬化,2个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弥漫增生,1个肾小球细胞增生肥大伴球囊粘连,系膜区可见嗜复红蛋白沉积,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肾间质多灶状或片状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部分玻璃样变,符合增生硬化型肾小球肾炎,结合病史及荧光检查,可能由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  相似文献   

7.
李华彬 《四川医学》2009,30(3):429-43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由Rich在1957年首先描述,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特点为蛋白尿,常为肾病性蛋白尿,同时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足突的消失。3.6%的终末期肾病(ESRD)由此类型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病理诊断和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病理确诊的72例原发性FSG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2004年原发性FSGS组织病理学分型标准,分为非特异型、顶部型、细胞型、门部型、塌陷型5个亚型,比较不同病理分型的病理和临床特点.结果 72例原发性FSGS患儿中,非特殊型占56.9%,顶端型占22.2%,细胞型占16.7%,门部型占2.8%,塌陷型占1.4%.本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为主,顶部型以单纯型肾病综合征为主(87.5%),非特殊型以肾炎型肾病综合征为主(78.0%).结论 FSGS临床及病理表现不均一,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存在差异.顶部型FSGS诊断的确立依赖标本中肾小球的数目,细胞型FSGS诊断不依赖标本中肾小球的数目.电镜下足细胞空泡变性易见于非特殊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儿.全面评价各型FSGS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病因多样、发病机制不明,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很大。近年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是FSGS预后差异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载脂蛋白L1(APOL1)基因变异相关性FSGS是近年研究热点,且在我国发现了APOL1基因变异相关性FSGS新的突变位点,文章对APOL1基因变异相关性FSGS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作为最常见的足细胞病之一,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足细胞相关蛋白的改变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导致足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脱落、凋亡,促使FSGS的发生。现就足细胞相关蛋白改变与FSGS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FSGS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针对25年来治疗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一项区域性儿童肾脏病协作计划进行系统回顾.所有患儿经肾穿刺诊断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其中大部分为美国黑人患儿,与之前报道的患同样疾病以白人为主体的患儿比较,他们的临床特点和远期预后均有不同.由于亚洲和非洲的肾病患儿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生率均较高,因此中国患儿可能在疾病的临床特征、对治疗的反应和远期预后等方面与本文所讨论的美国黑人患儿类似.  相似文献   

12.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各异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病理特征为部分肾小球发生节段性硬化和足突融合。哥伦比亚病理分型标准按照光镜下改变将FSGS分为5种亚型:塌陷型、顶端型、细胞型、门周型和非特异型。哥伦比亚病理分型标准重在强调临床病理联系,并未完全阐明FSGS的发病机制以及5种亚型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近年来关于FSGS的发病机制及其不同病理亚型的形态学发生基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商品名:爱若华)和肾囊注射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02年前经肾活检患者中确诊为FSGS的16例患者中随机选取10例(均采用常规类固醇口服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从2002年始所有肾穿刺确诊为FSGS的9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口服爱若华,同时肾囊注射甲基强的松龙长期治疗1年。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年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变化,按照疗效评定标准对比分析联合治疗实验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显著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其中治疗6个月蛋白尿完全缓解率为34.5%、部分缓解率为44.5%,明显高于对照组(17.5%、25.4%)(P<0.01);12个月完全缓解率累加为67%(对照组:29.8%),部分缓解率累加为21.3%(对照组:38.5%)(P<0.01)。疗程中未发现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有2例发现一过性来氟米特致肝酶升高,减量和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爱若华联合肾囊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FSGS较常规治疗有效,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研究与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Kindlin-2介导足细胞损伤在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小鼠中的作用研究。方法: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8)、模型组(n=18)。模型组注射阿霉素造模,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第4、8、12周每组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24h尿蛋白定量、ALB、TC,光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WT1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足细胞数量。RT-qPCR技术检测肾脏组织Kindlin-2、nephrin及podocin 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第4周开始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5.66±1.06)mg/24h、(4.63±1.16)mg/24h、(4.78±0.87)mg/24h;TC(6.67±0.96) mmol/L、(4.68±0.70) mmol/L、(2.49±0.60)mmol/L均增加(P均<0.05), 而ALB(11.98±1.33)g/L、(12.78±1.47)g/L、(12.99±1.38)g/L下降(P均<0.05);模型组第4周可见部分肾小球出现局灶、节段硬化,伴有足细胞肿胀;第8周部分肾小球出现球性硬化,伴有明显的足细胞增生和肥大;第12周弥漫性肾小球出现球形硬化。模型组足细胞数量[(77.40±7.56)个/肾小球]、[(63.27±8.51)个/肾小球]、[(53.15±8.23)个/肾小球]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减少。模型组第4周开始Kindlin-2 mRNA水平(1.114±0.057)、(1.129±0.078)、(1.452±0.104)明显上调(均P<0.05),Podocin mRNA水平(1.793±0.080)、(1.636±0.059)、(1.454±0.067)明显下调(P均<0.05),第8周开始Nephrin mRNA(1.421±0.130)、(1.168±0.113)水平明显下调(均P<0.05)。Kindlin-2 mRNA水平与足细胞数量(r=-0.02, P <0.001) 、Nephrin mRNA水平(r=-0.8, P <0.01) 、Podocin mRNA水平(r=-0.9, P <0.01) 呈显著负相关。结论:Kindlin-2可能通过介导足细胞损伤参与了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小鼠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对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年龄≥16岁、随访时间≥6月、肾组织光镜检查时肾小球≥10个,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患者55例,将其分成不伴FSGS组(简称FSGS-组)与伴有FSGS组(简称FSGS+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临床病理及预后间的差异。结果 FSGS+组患者肾活检前的平均病程明显长于FSGS-组患者,且前者肾活检时的平均血肌酐水平和高血压发生率高于后者。而性别比、年龄、血清白蛋白、血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肾病综合征比率及病理分期、肾小管间质损害和血管病变等主要病理改变在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组间治疗方案的分布及肾脏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而FSGS+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低于FSGS-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肾活检时的肾小球滤过率是肾脏死亡和临床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FSGS不是肾脏死亡和临床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amilial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FSGS)基因与染色体1q25-31区域的连锁关系.方法:1个中国皖北地区3代FFSGS家系,采集本家系中27名成员的外周血样,选择位于1q25-31上的10微卫星标志:D19S49、D1S452、D1S242、D1S416、D1S240、D1S254、D1S202、D1S222、D1S238和D1S413,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扩增产物片断,采用ABI PRISMTM310 Genetic Analyze 测定 PCR产物片断大小.利用Genescan 软件( 3.1 版)、Genetyper ( 3.7版) 处理后得到检测片断大小,根据相应微卫星标记的产物片断大小不同,得到每个样本的基因型.对基因型数据进行校对后,用连锁分析软件 LINKAGE 的 MLINK 程序计算每个标记的两点间LOD(log odds)值.根据两点LOD值判断连锁关系.结果: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微卫星标记两点间LOD值在不同重组率时均小于0,所有LOD值在重组率为0.0时均小于-2,说明该FFSGS家系疾病基因与1q25-31区域没有连锁关系.结论:该家族疾病基因与已报道的FFSGS 定位区域(1q25-31区域)没有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17.
A 6 year old boy who presented with steroid unresponsive nephrotic syndrome is reported. He was found to have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and associated hypoparathyroidism and sensorineural deafness. The child progressed to end stage renal failure and was successfully managed by dialysis and cadaveric renal transplantation. He later developed 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and mitochondrial myopathy and neuropathy was diagno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强的松与环磷酰胺(CTX)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将我院收治并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CSA 2.0~2.5 mg·kg-1·d-1,分两次服,连服2~3个月,完全缓解后每隔4周减量0.2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