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肌痉挛与微血管减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地应用,作为一种功能神经外科手术,如何给患者减少神经功能障碍及副作用技术。本文就该手术的疗效观察,手术并发症及预防,神经电生理技术在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立体定向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多普勒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脑立体定向技术在精确性及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CT血管造影、MRI、内窥镜、超声多普勒、电阻抗及人工智能、PET等技术在立体定向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脑电生物学检测技术是神经精神科临床诊断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也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1].其检测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在欧洲及美国的大医院中普遍使用[2,3].本文对近年抑郁症及其他精神障碍中脑电生物学检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的应用(讲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文重点介绍近年来建立起来的另一酶免疫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并结合作者实验室多年来的应用经验总结了其优缺点及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伽玛刀(Gamma Knife)手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Leksell及同事在立体定向手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伽玛刀。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它是一种新型手术技术,现就这一技术简介如下。一、伽玛刀的结构及原理 伽玛刀设备是由γ射线源、滑动床和准直器三大部件组成,总重18000kg,附设立体定向仪,电子计算机,液压辅助起动装置等,又称Gamma Unit。准直器为一很重的不锈钢半球体,上设有201个直径  相似文献   

6.
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它融立体定向技术及放射外科技术于一体,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手术风险大、难度大的颅内肿瘤如听神经瘤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其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low cytometiy,FCM)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综合了激光技术。流体喷射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一项新兴的研究手段,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细胞的各种亚成分(如DNA、RNA、膜抗原及肿瘤基因表达蛋白等)进行定量分析,目前正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各项基础和临床研究中。本文主要对其原理、方法学进展及在神经系统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简扼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脑深部电极埋藏技术的应用,慢性丘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研究,相继在一些国家开展,并认为这一技术方法是治疗帕金森氏病较理想的方法之一。本文就慢性丘脑电刺激治疗帕金森氏病的简史、作用机理、技术方法、临床疗效观察、应用指征及并发症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颅内微创清除术是一项创伤小、治疗效果迅速的高科技技术,围术期的配合及术后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我院自2005年起采用此项技术对脑出血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围术期的配合及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脑缺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联合质谱及蛋白芯片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基因后产物一蛋白质组学研究,阐述了蛋白改变在脑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发展及神经修复等方面的发现,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脑缺血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PD)的早期诊断一直是困扰神经内科医生,尤其是PD研究者的难题。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PD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特别是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不断发展,为我们研究PD脑内形态变化、生化改变及协助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目前,国内外学者运用各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对PD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就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神经影像学及以微电极导向为核心的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它能将靶点的解剖定位提高到功能定位 ,高选择性地毁损某核团中的特定细胞。此即所谓“细胞刀”技术的概念。本文就该技术的概念、结构、工作原理、临床应用及评价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微透析技术可持续测量活体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浓度,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生物化学采样技术,对组织损伤极小且操作方便,比其他方法更接近生理条件,为研究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就其在颅脑损伤的研究成果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亚低温治疗可以控制急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压、改善其预后。但传统的体外诱导和维持低温技术仍有较多缺点。通过血管内技术诱导和维持亚低温作为一种新技术已经在动物实验及临床中逐渐开展。本文主要就亚低温技术要点、疗效及优缺点作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5.
重组DNA技术是一门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对于神经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基因突变热点的寻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神经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在分子水平上获得阐述,其症状前诊断和杂合子检测也将获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微囊包膜神经系统细胞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为人类免疫特免器官,即在自体移植时不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但在同种异体或异种间移植时,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一种日趋完善的免疫隔离技术—微包囊技术可望最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将微包囊技术原理及几种在中枢神经系统移植中研究较多的微囊包裹细胞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鞍区脑膜瘤因其解剖结构、毗邻关系复杂,达到肿瘤全切除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神经功能是临床难点之一.当今显微手术技术、手术器械以及颅底人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鞍区脑膜瘤能够达到全切.而放射外科及神经放射学技术的发展,又为鞍区脑膜瘤的治疗开辟了另一有效途径.本文就鞍区脑膜瘤手术策略的制定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立体定向颅内病灶活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立体定向活检(stereotactic biopsy,STB)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微侵袭性颅内病变定性诊断方法,随着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各种影像定位技术不断出现,使活检的精确性及病理阳性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微小血管吻合技术是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烟雾病、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血流重建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等领域.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如何快速掌握这一技术是广大基层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虽然国内许多大型医疗中心举办了多种为期不等的显微外科操作培训班,但血管吻合技术的成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实验室长期培训保持该技术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20.
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缺血性卒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 着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能较准确地反映HT的生理机制,例如通过弥散加权技术反映细胞的代谢障 碍,灌注加权技术反映组织的灌注缺损,血脑屏障通透性技术反映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进而在此 基础上评估HT的风险。本文将对磁共振技术在预测缺血性卒中发生HT的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