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文淑  杨诚 《华南预防医学》2003,29(4):44-44,47
病毒性肝炎是江苏省主要传染病之一 ,上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发病强度一直居法定报告传染病之首。自1994年开始采取对高危人群广泛接种甲、乙型肝炎疫苗的防治对策以来 ,发病率持续下降 ,至 90年代末 ,发病率已从全国之首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南京市雨花台区积极贯彻上级部门工作部署 ,开展了肝炎防治工作。本文对南京市雨花台区 1991~ 2 0 0 0年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南京市雨花台区传染病疫情年报。2 结果2 1 肝炎发病率变化情况  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呈现逐渐…  相似文献   

2.
杨诚  张红梅  王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4):456-457,460
目的分析南京市雨花台区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累计发病5 882例,死亡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1.2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0.16/10万。痢疾、肺结核、梅毒10年中一直位居发病率的前5位。发病分类构成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所占比例最高,为35.02%,结论 2001—2010年该区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痢疾、肺结核、梅毒是雨花台区传染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同时进一步关注和控制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卢湾区1956—201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方法对1956—2010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56—2010年上海市卢湾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下降显著。病毒性肝炎发病有冬、春季高峰,但1991年后已不显著。病毒性肝炎的好发年龄已从15岁以下儿童转变为50岁以下成年人。目前各型别肝炎中,以乙型肝炎最多。结论上海市卢湾区55年来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肝炎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今后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提出有效防制措施。方法:对南京市江宁区1990~2000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肝炎总发病率和甲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乙型肝炎发病率未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仍要长抓不懈,尤其须做好乙型肝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巨艳红  邹长青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752-2754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甲型病毒性肝炎(下称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0年连云港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0年连云港市共报告甲肝3 26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2/10万,连云港市甲肝疫情呈连续下降趋势,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出现1—3月和7—8月2个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30~39岁组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为2.51∶1。结论该市甲肝疫情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是重点防制的污染病之一。加强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现状,为制定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湖北省2004-2010年病毒性肝炎病例,结合同期人口学资料,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118.00/10万到2010年增加到145.71/10万,其中超过85%的肝炎病例是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男女比例达到1.70,远远高于全人群的男女比例;在研究期间,乙肝年平均发病率变化百分比为4.23%,同期的同一指标丙肝为28.78%;15岁以下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4-2010年间显著降低;人群中受到病毒性肝炎危害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学生和工人;疫苗在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持续观察发病率的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变化的原因,针对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确定病毒性肝炎进一步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2年来长江路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疫情动态,为完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通河街道、庙行镇1994至200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江路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庙行镇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虽高于通河街道,但其发病率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本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血清分型在上世纪90年代以甲肝为主,近年来以乙肝、戊肝为主;除丙肝外,各型肝炎发病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2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主。结论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防制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巩固儿童甲、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加强成年人的预防控制,建议在成年人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邮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高邮市2004—2013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13年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37.68/10万(23.64/10万~57.77/10万),10年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甲肝和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肝和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无明显季节分布差异,以35~5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2.93∶1。甲、乙、丙、戊和未分型肝炎构成比,分别为11.71%、41.79%、10.07%、23.94%、12.49%。结论免疫接种是甲肝和乙肝的有效方法,同时要加强丙肝、戊肝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朴文  金顺哲  陈陆  陈阳 《职业与健康》2010,26(6):669-670
目的分析珲春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珲春市网络直报的病毒性肝炎疫情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8年珲春市急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93.39/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u=10.60,P0.01),平均发病年龄为46.86岁,多发年龄为30~59岁之间,主要病种为乙型肝炎,职业为工人和农民、家务。结论2007—2008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开展甲型、乙型肝炎疫苗的普种和加强接种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07—2012年上海市黄浦区病毒性肝炎病例发病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运用SPSS 20.0、SAS9.1.3软件对2007—2012年肝炎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2年上海市黄浦区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4.64/10万,2007—201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起呈上升趋势。45.83%(77/168)的病例发生在1—4月份,男女性别比为2.00∶1,以40~59岁人群为主,占59.76%(92/168)。分型监测显示乙型肝炎发病位居首位,占43.45%(73/168);其次为戊肝,占38.10%(64/168)。结论近年来,黄浦区病毒性肝炎发病呈稳中有降趋势,乙肝和戊肝所占比重上升,肝炎防制工作在继续巩固甲肝低发病率的同时,重点应加强乙肝、戊肝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吕胜民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32+1665-F0002,F0003
目的了解蛟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报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率从2005年的15.00/10万,至2010年最高达到63.01/10万,年平均发病率达36.22/10万;农民发病率较高。结论蛟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整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个体口腔科、牙科诊所器械消毒合格率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威海市近年来戊型肝炎(戊肝)的发病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威海市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戊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年均发病率为5.08/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5.02/10万、4.56/10万、3.43/10万、3.81/10万、6.72/10万、6.97/10万。年均发病率,男性为8.09/10万,女性为2.03/10万;<20岁为0.11/10万、20~49岁为3.16/10万、50~69岁为13.90/10万、≥70岁为13.57/10万。3~5月发病数占全年总数的42.17%。累积发病率,环翠区为34.51/10万,乳山市为67.84/10万,文登市为17.27/10万,荣成市为7.35/10万。[结论]威海市戊肝发病率较高。3~5月为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3.
宫占威  杨春梅  卢娟  王辉  袁健  高琨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88-1489,1492
目的分析2001—2010年解放军某部队传染病流行趋势和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为部队制定措施有效防治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用FoxPro、Excel、SPSS软件对某部传染病报告卡数据库和传染病疫情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某部队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以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伤寒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逐年下降;而以肺结核、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占10年传染病发病总数的74.87%,仍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占10年中全部传染病暴发疫情总数的76.67%,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近10年来某部队传染病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特别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多发病的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传染病暴发疫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并且做好新发传染病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4.
石平 《职业与健康》2012,28(7):832-833
目的分析1997—2010年无锡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1997—2010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0年无锡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1 0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14/10万。1997年最高,为76.65/10万;2010年最低,为21.34/10万。其中甲型肝炎发病率为4.70/10万,乙型肝炎为20.49/10万,丙型肝炎为1.73/10万,戊型肝炎为0.92/10万,未分型肝炎为12.29/10万。男女比例为2.1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组。结论无锡市各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巴马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9年合计报告肝炎病例1 315例,年均发病率为86.77/10万,死亡1例,平均病死率为0.076%。肝炎发病率,2004年为32.75/10万,2005年为56.69/10万,2006年为92.67/10万,2007年为93.54/10万,2008年为101.46/10万,2009年为138.02/10万。年均发病率(/10万),甲肝为2.38,乙肝为75.94,丙肝为7.26,戊肝为0.20,未分型肝炎为0.99;男性为732,女性为583;0~14岁为104,15~34岁为652,35~54岁为388,55~74岁为155,≥75岁为16。年均发病率最高的为巴马镇、甲篆乡、东山乡、凤凰乡、燕洞乡。1 315例肝炎病例中,农民占69.89%,学生占7.22%,流动人口占1.29%。甲肝2、3、9、10月发病较多,乙肝主要在7~12月发病,丙肝高发在2~4月和8~9月,肝炎合计发病高峰在3~4月和7~12月。[结论]巴马县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6.
王宪斌 《职业与健康》2014,(10):1388-1390
目的了解许昌市甲型病毒性肝炎(下称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许昌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许昌市共报告甲肝1 52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8/10万,许昌市甲肝疫情呈下降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鄢陵县和许昌县,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出现1—3月和7—8月两个高峰。职业以学生、农民、儿童为主,年龄以0-15岁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98∶1。结论许昌市甲肝报告发病数(率)逐年下降,加强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霍云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8-1879,1881
目的了解延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延安市2005—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延安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发病数40 619例,死亡34例,年均发病率为315.45/10万,死亡率0.26/10万,病死率为0.08%。2005—2007年发病率呈下降势态,此后又呈上升趋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梅毒等,病毒性肝炎、梅毒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呼吸道传染病3—8月份报告发病数相对较高,男女性别比1.55∶1,15~54岁发病数较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为多。结论延安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趋势起伏不定,防治工作不容乐观,仍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制是延安市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