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冰 《吉林医学》2010,31(13):1733-1734
颅内神经胶质细胞瘤简称胶质细胞瘤或胶质瘤。起源于神经外胚层衍生的一些细胞成分,包括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胶样囊肿,髓母细胞瘤及松果体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发生率为0.005%。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5%左右。颅内胶质瘤是脑实质内肿瘤,多为恶性,大多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  相似文献   

2.
<正>脊髓胶质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相对较低的肿瘤之一,约占整个椎管肿瘤的10%,年发病率约为0.22/10万~([1]),病理类型也较多,主要分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神经节神经细胞瘤、混合型星形和胶质母细胞瘤等,而前两者最多见,大约各占40%。在成人中,大多数脊髓胶质瘤是室管膜瘤,而在儿童中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星形细胞瘤~([2,3])。目前对于脊髓胶质瘤的治疗方案也呈现多样化,包括显微外科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脊髓胶质瘤常见类型(室管膜瘤、星形  相似文献   

3.
张伟  赵立冬  虞君  王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579-2581
目的:探讨儿童幕下神经胶质瘤的CT诊断。方法:对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幕下神经胶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星形细胞瘤Ⅰ级~Ⅱ级3例,髓母细胞瘤2例,室管膜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2例。结果:儿童幕下神经胶质瘤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其自身特点,结合临床表现,一般可以作出定性诊断。结论:CT有助于诊断儿童神经胶质瘤,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颅后窝肿瘤的术前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后窝肿瘤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比较高,约占颅内肿瘤的28%~33%.颅后窝肿瘤以胶质瘤最常见,其中又以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为最多见,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发生于桥脑小脑角的听神经瘤占第二位,血管网状细胞瘤占第三位.从肿瘤良恶性程度看,与年龄密切相关,成人胶质瘤大部分也是分化良好的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而儿童胶质瘤中以髓母细胞瘤为主,多发于2~10岁,其它还有室管膜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这些肿瘤恶性程度高,即使良性肿瘤者也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瘤 ,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叶组织的肿瘤。原发性脑肿瘤以胶质瘤为最多 ,在我国 ,占颅内肿瘤的 3 3 3 %~ 58 9% ,平均 4 3 5% ,国外也类似这个比例[1] 。97%的胶质瘤发生在颅内 ,性别发病率男∶女 >1 ,发病高峰在 1 0岁之前和 2 5岁之后。胶质瘤的基本治疗方法 ,目前仍首选手术切除 ,配合放疗、化疗等。胶质瘤预后差 ,其 5a生存率因组织学类型而异 ,Berger等[2 ] 报道星形细胞瘤为 4 4% ,少枝胶质细胞瘤为 61 % ,室管膜瘤为65% ,胶质母细胞瘤预后最差 ,其 5a生存率只有 5%。恶性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  相似文献   

6.
室管膜瘤(ependymoma)是由覆盖脑室的室管膜上皮长出,多发生在脑室系统.良性的是室管膜细胞瘤,恶性的是室管膜母细胞瘤.在神经胶质瘤中占18.2%,在颅内肿瘤中占4.6%~6%.男多于女.儿童及青年多见.约3/4位于幕下,约1/4位于幕上.幕下室管膜瘤以良性多见,而幕上以恶性室管膜母细胞瘤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与胶质瘤发生、演进、诊断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132例脑胶质瘤VEGF的表达。结果 :高分级胶质瘤VEGF呈高表达 ,而正常脑组织表达很低 (P<0 0 5 ) ,此规律在星形细胞瘤中更明显。髓母细胞瘤也呈高表达 (90 91% ) ,良恶性室管膜瘤、少突神经胶质瘤表达均略高 (P >0 0 5 )。结论 :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随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高 ,VEGF的表达对胶质瘤的发生、演化、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影响神经、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皮肤和其他系统,神经系统肿瘤是该病的特征表现,最常见的类型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1,NF1)和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占85%~90%,其特征是神经纤维瘤、咖啡斑、雀斑和视神经胶质瘤。Ⅱ型神经纤维瘤病主要表现为双侧前庭神经鞘瘤和脑膜瘤[1]。NF1的发病率为1/3000~1/2000,患者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与该疾病相关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视神经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和横纹肌肉瘤等。患者的预期寿命约比健康人少15年,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心血管意外和脑卒中[2]。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SPARC)、P5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神经胶质瘤的分级选取神经胶质瘤患者90例和瘤旁脑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ARC、P53和VEGF在神经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在胶质瘤中 VEGF、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56%和68.89%,均显著高于瘤旁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0%和0),而SPARC的阳性表达率在胶质瘤低于瘤旁组织(24.44% vs 80.00%,P<0.01)。②SPARC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0.05);且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0.01),其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SPARC与 P53、VEGF 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①SPARC 在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瘤旁脑组织。②SPARC表达下调和P53、VEGF表达上调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 目的:研究新耐药基因HA117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位置和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神经母细胞瘤和24例瘤旁组织中HA11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与经典耐药基因MDR1两者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 结果:HA117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0%,在瘤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1%,其结果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病理分期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MDR1耐药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率为60%,其结果与HA117蛋白有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HA117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有着广泛的分布,提示神经母细胞瘤具有多药耐药现象,其耐药机制有别与传统的MDR1外排泵机制。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文献中不同材枓的统计,脑瘤约占人体所有肿瘤1.8%;亦有人权据尸体解剖来统计,证实脑居身体各器官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由此可见脑瘤并非一鲜见疾患。由于颅内组织成份甚多、胚胎来源各异,故颅内肿瘤之种类亦甚多。通常临床上所指之范围包括如下:1.来自神经组织者:如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星状细胞瘤、髓母细胞瘤、间胶质瘤等)。2.来自脑膜者:如脑膜瘤。3.来自颅内腺体者:如垂体腺瘤。4.永自颅神经鞘者:如听神经瘤、三叉神经节肿  相似文献   

12.
梁兵  袁芳  杨宁  殷建瑞  蒲蜀湘  解龙昌  高庆春  高聪 《重庆医学》2012,41(18):1792-1794,1798
目的应用3种不同类型基因导入系统携带能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pAAV-EGFP质粒转染两类神经元细胞株,并对细胞毒性和转染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LipofectAMINE 2000、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相对分子质量为25×103)及该课题组合成的PEI-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4.6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C6胶质瘤细胞中的转染效果,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荧光观察法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转染效果。结果 MTT检测发现,在C6胶质瘤细胞中,PEG-PEI 4.6的细胞存活率为83%,比PEI(70%)和LipofectAMINE 2000(73%)的细胞存活率要高(P<0.05);但Lipo-fectAMINE 2000和PEI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检测结果与C6胶质瘤细胞类似。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在C6胶质瘤细胞中,PEG-PEI 4.6的细胞荧光表达效果比LipofectAMINE2000和PEI要好;而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LipofectAMINE 2000的荧光表达效果比另外两种复合物的效果好,同时PEG-PEI 4.6的荧光表达效果比PEI要好。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在C6胶质瘤细胞中,PEG-PEI 4.6的转染效率最好,为23.2%;Lipo-fectAMINE2000其次,为16.9%;PEI最差,为12.6%,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则是LipofectAMINE 2000的转染效率最好,PEG-PEI 4.6其次,PEI最差,转染效率分别为22.3%、17.2%、10.6%,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pofectAMINE 2000和PEG-PEI 4.6都可作为目前神经系统基因转染的传输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就诊的脑胶质瘤患者80例,均行MRI诊断,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在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80例脑胶质瘤患者中室管膜瘤15例,星形细胞瘤36例,髓母细胞瘤9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0例。MRI诊断脑胶质瘤不同病灶类型的准确性为94%(75/80);经Kappa一致性度量,MRI诊断脑胶质瘤不同类型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09,P<0.01)。结论将MRI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较为显著,能够准确诊断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瘤,指导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相似文献   

14.
椎管内肿瘤是脊柱外科和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包含有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脊膜瘤、胶质瘤、血管瘤、室管膜瘤等,其中纤维瘤和鞘瘤占40%-55%,脊膜瘤约占25%-30%,胶质瘤、血管瘤、室管膜瘤等约占10%,可见于颈、胸、腰、骶。椎管内肿瘤多为良性,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尽早手术,术中尽可能减少脊髓进一步损伤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胶质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状况,探讨VEGF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肿瘤恶性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恶性度不同的神经胶质瘤石蜡标本中VEGF进行检测.结果:在57例胶质瘤中32例观查到了VEGF蛋白表达.VEGF阳性表达在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分别为36.8%、57%和73%.结论:VEGF是一种能反映胶质瘤恶性度的客观指标,并且也是一种比形态学更为敏感的能反映胶质瘤恶性进展的生物学指标.VEGF表达高低,可间接作为胶质瘤向周围脑组织侵袭和扩散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脑胶质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痛的40%~50%,中低度分化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1年存活率小于5%,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7.
脑胶质瘤属于神经上皮类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占脑实质肿瘤的40%~45%.依据病理组织学特征,2000年修订的WHO分级标准将脑内胶质瘤分为低级别(WHO、Ⅱ)和高级别肿瘤(WHO Ⅲ、Ⅳ).低级别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20%~30%,5年生存率接近80%,高级别胶质瘤占脑胶质瘤的50%,其中间变型(WHO Ⅲ)胶质瘤术后生存时间接近2年,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的5年生存率仅为5%,多数生存时间少于1年.  相似文献   

18.
嗅神经母细胞瘤(嗅神经上皮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鼻腔恶性肿瘤,约占所有鼻腔恶性肿瘤的5%以上,过去被认为是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因其确切的组织来源不明确,曾被命名为嗅神经上皮瘤、嗅神经母细胞瘤(0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成感觉神经母细胞瘤(esthesioneuroblastoma,ENB).1993年WHO肿瘤病理分类将嗅神经母细胞瘤归于神经元肿瘤,并加括号说明包括嗅神经上皮瘤.2000年新分型将嗅神经母细胞瘤、嗅神经上皮瘤及肾上腺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列于神经外胚层肿瘤.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可无创性分析活体组织多种代谢物的改变,对肿瘤性质的诊断、病理分级以及预后评估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神经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MRS鉴别神经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EMCC、OVI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关于MRS鉴别神经胶质瘤(神经胶质瘤组)与脑转移瘤(脑转移瘤组)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2月。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依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4篇文献,4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瘤周区,神经胶质瘤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NAA/胆碱(Cho)低于脑转移瘤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59,95%CI(-0.96,-0.22),P=0.002;SMD=-1.90,95%CI(-3.30,-0.51),P=0.007〕,Cho/NAA、Cho/Cr高于脑转移瘤组〔SMD=1.51,95%CI(0.95,2.07),P<0.001;SMD=1.42,95%CI(0.84,2.00),P<0.001〕。瘤体区,神经胶质瘤组与脑转移瘤组NAA/Cr、NAA/Cho、Cho/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MD=-0.28,95%CI(-0.67,0.10),P=0.153;SMD=-0.47,95%CI(-1.80,0.86),P=0.488;SMD=0.38,95%CI(-0.10,0.86),P=0.117〕;神经胶质瘤组Cho/NAA高于脑转移瘤组〔SMD=0.47,95%CI(0.16,0.78),P=0.003〕。结论 瘤周区,神经胶质瘤NAA/Cr、NAA/Cho低于脑转移瘤,Cho/NAA、Cho/Cr高于脑转移瘤;瘤体区,神经胶质瘤Cho/NAA高于脑转移瘤。通过MRS对比分析瘤周NAA/Cr、NAA/Cho、Cho/NAA和Cho/Cr,对神经胶质瘤与脑转移瘤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颅内外沟通瘤42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颅内外沟通瘤 42 (男 31,女 11)例 ,年龄 1~ 6 8(平均 32 .2 )岁 .病程 10 d~ 13a.肿瘤位于前颅凹 2 0例 ,其中颅 -眶肿瘤 14例 ,包括神经纤维瘤 7例 ,脑膜瘤 4例 ,海绵状血管瘤、小细胞恶性瘤与转移瘤各 1例 ;颅鼻沟通瘤 6例 ,有嗅神经母细胞瘤及脑膜瘤各 2例 ,骨瘤与胶质瘤各 1例 .肿瘤位于中颅凹 10例 ,其中颅外部分位于颞下凹者 8例 ,包括神经纤维瘤与脑膜瘤各 2例 ,侵入性造釉细胞瘤、胆质瘤、粘液软骨瘤及黑色素瘤各 1例 ;颅外部分位于蝶窦者 2例 ,有嗅神经母细胞瘤与胆质瘤各 1例 .颅后凹 12例 ,其中颈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