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总DNA(total DNA,tDNA)和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阴性参考值,为进一步研究实时定量PCR检测肝组织HBV tDNA和cccDNA的应用价值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有88例HBsAg阳性/抗-HBc阳性、20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和19例HBsAg阴性/抗-HBc阴性慢性肝炎患者入选本研究。肝组织β-globin DNA、HBV tDNA和cc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个肝细胞HBV tDNA和cccDNA含量(copies/cell)=HBV tDNA实测值(copies)/β-globin DNA实测值(copies)和HBV cccDNA实测值(copies)/β-globin DNA实测值(copies)。肝组织HBVtDNA和cccDNA含量的计算单位定义为log_(10)copies/10~6cell。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肝组织HBVtDNA和cccDNA鉴别HBsAg阳性/抗-HBc阳性与HBsAg阴性/抗-HBc阴性慢性肝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和0.891(P=0.000和0.0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772和4.883 log_(10) copies/10~6cells;鉴别HBsAg阳性/抗-HBc阳性与HBsAg阴性/抗-HBc阳性慢性肝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3和0.857(P=0.000和0.00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559和4.630 log_(10) copies/10~6cells。就HBsAg阳性/抗-HBc阳性慢性肝炎而言,当肝组织HBV tDNA和cccDNA≥5.699和cccDNA≥4.699 log_(10) copies/10~6cells时,肝组织HBV tDNA与cccDNA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0和0.000);当肝组织HBV tDNA〈5.699和cccDNA〈4.699 log_(10) copies/10~6cells时,肝组织HBV tDNA与cccDNA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65和0.880)。结论肝组织HBV tDNA〈5.699和cccDNA〈4.699 log_(10) copies/10~6cells可能是合适的阴性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分离肝癌患者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研究pre-S区的缺失。方法:对RCA技术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研究,并应用该技术扩增13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对pre-S区的缺失进行了研究。结果:RCA能够高效,特异的扩增组织中10拷贝/μl HBV cccDNA;26例样本中,22例样本的HBV cccDNA能够被RCA撤增测序,其中有8例样本(8/22,36.4%)在pre-S区域存在着缺失,pre-S2缺失比例高于 pre-S1(8/8 vs. 2/8,P=0.007)。结论:首次发现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HBV cccDNA存在着pre-S区的缺失,有助于深入理解cccDNA pre-S区缺失与HCC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玲  张曼  邵璇璇 《安徽医学》2018,39(4):437-44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内HBV DNA、ccc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5年解放军第105医院96例接受肝癌切除术HBV相关HCC患者血清及其癌和癌旁组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和cccDN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水平,比较不同感染阶段HCC患者[HBeAg(+)/HBeAb(-)组、HBeAg(﹢)/HBeAb(﹢)组及HBeAg(-)/HBeAb(﹢)组]血清及组织HBV DNA水平及cccDNA的差异,分析HBeAg与肝细胞HBV DNA及cccDNA的关系,并使用血清学指标构建HBV DNA及cccDNA回归模型.结果 HBeAg(+)/HBeAb(-)组血清HBV DNA[(5.5 ±1.1)log10U/mL]、癌旁组织HBV DNA[(7.0 ±1.5)log10U/106cells]及cccDNA[(5.4 ±1.3)log10U/106cells]水平高于HBeAg(-)/HBeAb(+)组[(4.5 ±1.0)log10U/mL、(5.7 ±1.0)log10U/106cells、(4.2 ±0.9)log10U/106cel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HBeAg与癌旁组织HBV DNA(r=0.476,P<0.05)和cccDNA(r=0.549,P<0.05)存在相关性.不同TNM分期HCC患者HBeAg与癌旁组织内HBV DNA及cccDNA均相关(P<0.05).使用血清学指标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癌旁组织HBV DNA及cccDNA的变化R2值分别为0.549及0.542(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HBeAg与癌旁组织中HBV DNA及cccDNA存在相关性,且不受分期影响,血清学指标回归模型可用于肝癌患者组织HBV DNA及cccDNA的辅助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cccDNA与现有血清学指标(AST、ALT、TBIL、HBeAg、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解放军第309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58例,采用Roche C6000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日立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AST、TBI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HBVcccDNA载量。结果血清HBV cccDNA与HBV DNA有很好的相关性(r=0.880,P=0.000)。HBeAg阳性组HBV cccDNA阳性的比例为67.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37.5%(χ2=5.170,P=0.023)。血清HBV cccDNA与肝组织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χ2=4.819,P=0.028)。结论血清HBV cccDNA定量检测是评价HBV复制情况和肝细胞损伤程度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自然史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与其血清HBV DNA载量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1339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HBV感染的自然史,分为4个组: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对所有HBV感染者的血清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定量值,荧光PCR定量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分析不同阶段HBsAg定量值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及HBsAg定量值与年龄、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结果  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的HBV感染者HBsAg定量值分别为4.71(4.46~4.97) lg IU/mL、3.19(2.72~3.76)lg IU/mL、2.32(1.54~2.93)lg IU/mL、2.75(2.12~3.18)lg IU/mL,HBV DNA载量分别为7.39(6.55~7.83)lg IU/mL、5.53(4.85~6.62)lg IU/mL、2.14(1.56~2.61)lg IU/mL、3.88(3.39~4.47)lg IU/mL,HBsAg定量及HBV DNA载量在HBV感染自然史不同阶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仅在免疫清除期呈正相关(r=0.552,P<0.05)。HBsAg定量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37,P<0.001),HBsAg定量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在HBV感染自然史的不同阶段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小。  结论  在HBV感染自然史中,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HBsAg定量和HBV DNA载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再活动期较前呈上升趋势。仅在免疫清除期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一个新设计的HBV cc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以肝穿组织为检测标本,采用LightcycleTM探针,通过一对特殊引物,使HBVcccDNA可以扩增而病毒基因组不能扩增;同时利用一种依赖于ATP的特异性DNase提高反应的特异性,以此实现对cccDNA的检测.结果:成功建立了HBV cccDNA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2.5×101~2.69×109拷贝/ml.对5个病例的肝穿样本进行分析,其中3例为乙肝感染患者,并均接受抗病毒治疗达1年,另2例为乙肝阴性患者.检测结果如下:1)2例乙肝阴性患者的肝组织检测结果cccDNA及tDNA皆为阴性.2)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年的病人tDNA为7.10×103拷贝/ml,cccDNA为2.64×103拷贝/ml;接受恩替卡韦治疗1年的病人tDNA为1.00×105拷贝/ml,cc-cDNA为4.04×103拷贝/ml;第3例病人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tDNA为6.62×103拷贝/ml,cccDNA为3.03×102拷贝/ml,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tDNA为5.19 × 103拷贝/ml,cccDNA为1.51×102拷贝/ml.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HBVcccDNA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达到预期目标,而且检测所需样本量少,只需约1mg肝穿组织.可作为临床监测抗病毒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和开展HBV复制调控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HBVcccDNA、HBVDNA和血清中HBVD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HBV cccDNA、HBV DNA和血清中HBV DNA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HBV cccDNA、HBV DNA和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采用MEIA法检测HBVM指标。结果 60例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中53%检测到HBVcccDNA,平均值为5.98×103拷贝/mg,肝组织HBV-DNA定量平均值为3.66×104拷贝/mg;血清HBV-DNA定量为7.12×104拷贝/mL。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肝组织HBV-DNA定量呈高度相关性(P<0.01);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血清HBV-DNA定量也正相关(P<0.05)。结论 由于肝组织HBVcccDNA定量与肝组织HBV-DNA定量呈高度相关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检测肝组织中HBVcccDNA来判断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V相关性HCC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HBV相关性HCC患者50例资料,检测患者血清HBV M定量、HBV 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AFP、肝功能指标。用彩色超声、64层螺旋CT、1.5T核磁共振检查患者肝脏影像学情况。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HBV相关性HCC好发于40~60岁男性,72%的患者有乙肝家族史,74%的患者AFP升高,92%的患者肿块发生在肝右叶。HBsAg、HBeAb、HBcAb大于ULN是HBV相关性HCC主要的HBV M模式(80%),这种模式的患者多伴HBV DNA复制(χ2=38.093,P〈0.001),且HBeAb定量与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r=0.374,P=0.018)。结论 HBV相关性HCC多发于40~60岁男性,多伴乙肝家族史,且并非所有患者都伴AFP升高,在监测中要高度重视HBsAg、HBeAb、HBcAb大于ULN且有HBVDNA复制的患者,特别注意肝右叶的表现,必要时可缩短其监测周期。  相似文献   

9.
用恰跨过HBV-DNA的DR1、DR2两个缺刻的特制引物对21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作巢式PCR。其目的基因为HBV的复制模板cccDNA。同时作HBsAg、HBcAg免疫组化。结果4例癌组织、6例癌旁组织呈cccDNA阳性,其PCR产物在335bp处,条带清晰;阴性对照呈阴性,首次发现肝癌细胞内有cccDNA,证明了肝癌细胞有HBV复制模板,有复制。该4例cccDNA阳性中其癌细胞的HBsAg、HBcAg阳性率亦显著高于cccDNA阴性者。此外。HBV复制可发生于各种不同分化的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自然病程中血清表面抗原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中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HBV感染自然病程的不同阶段,收集20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其中免疫耐受期(IT)组53例,免疫清除期(IC)组60例,低复制期(LR)组52例,HBeAg阴性肝炎组(ENH)组40例.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sAg,采用FQ-PCR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用IFCC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LT和AST.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时期的患者血清中HBsAg的中位数各不相同.免疫耐受期(IT)为1079IU/ml,免疫清除期(IC)为2005.5IU/ml,低复制期(LR)为5276IU/ml,HBeAg阴性肝炎期(ENH)为5923IUml,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 DNA在免疫免受期及免疫清除期两者存在相关性,且呈负相关(IT r=-0.452,P=0.001;IC r=-0.455,P<0.001),在低复制期与HBeAg阴性肝炎期两者无明显相关性(LR r =0.241,P=0.086;ENHr=-0.069,P=0.633).结论 HBV慢性感染的不同阶段,患者血清中HBsAg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免疫耐受期到HBeAg阴性肝炎期,患者血清中HBsAg浓度呈递增的趋势,而HBV DNA的浓度则呈递减的趋势.虽然在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HBsAg与HBV DNA之间存在负相关,但低复制期及HBeAg阴性肝炎期两者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在临床实践中HBsAg的定量检测能否代替HBV DNA作为监测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以及与生存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分别检测miR-3682-3p(miR-3682)在18对HCC与癌旁新鲜肝组织以及90对石蜡包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分析miR-3682-3p在HC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miR-3682-3p表达作为肝细胞癌预后独立因素的可能性。结果 生物信息分析显示,miR-3682-3p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HCC患者综合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关联(χ2=8.793,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18组配对的HCC和癌旁肝组织显示,miR-3682-3p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t=3.073,P=0.007)。原位杂交分析90组配对的HCC和癌旁组织中miR-3682-3p的表达,显示其在癌与癌旁组织的细胞浆中表达,并且在癌组织中表达上调(t=2.659,P=0.009)。miR-3682-3p表达的高低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分期(χ2=4.272,P=0.039)、HBV表面抗原状态(χ2=5.143,P= 0.023)、复发(χ2=4.593,P=0.032)、肿瘤大小(χ2=4.580,P=0.032)和Edmondson-Steiner分级(χ2=4.068,P=0.044)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R-3682-3p表达越高,患者总生存时间(Log rank χ2=4.169,P=0.041)和无病生存时间(Log rank χ2=4.078,P=0.043)越短。多变量分析显示,miR-3682-3p表达是评估HCC患者预后独立因子。结论 miR-3682-3p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是促进HCC发病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结果 HBeAg(-)组HBsAg(COI)2866.6±2203.3,HBeAg(+)组HBsAg(COI)1369±119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P〈0.001;HBsAg定量与HBV DNA载量(对数)呈负相关(r=-0.382,P〈0.01);HBeAg定量与HBV DNA载量(对数)呈正相关(r=0.909,P〈0.001)。结论联合定量检测HBVM和HBV DNA能更好反映不同HBeAg模式HBV感染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患者HBsAg定量和HBVDNA定量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采集46例CHB轻中度患者(CHB-LM组),24例CHB重度患者(CHB-S组)和28例HBV-LC患者入院时及51例患者经核
苷(酸)类似物(NA)抗病毒治疗4.08±3.06 月时的血清标本;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 水平,荧光PCR 定量检测
HBVDNA载量。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检测,相关
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12.537和
8.381,P=0.002和0.015);CHB-LM组和CHB-S组HBsAg和HBV DNA定量值均高于HBV-LC组(P<0.05);CHB-LM和CHB-S
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9和0.032,P>0.05)。HBeAg阳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
组和HBV-LC 组中呈下降趋势(χ2=6.146,P=0.046 和1.009,P>0.05);CHB-LM组HBsAg 定量高于HBV-LC 组(Z=-2.247,P=
0.025)。HBeAg阴性患者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组、CHB-S组和HBV-LC组中逐渐下降(χ2=7.196和14.658,P<
0.05);CHB-LM 组和CHB-S 组HBsAg 和HBV DNA 定量均高于HBV-LC 组(P<0.01)。HBsAg 与HBVDNA 定量水平在
CHB-LM 组(r=0.389,P=0.009)、HBV-LC 组(r=0.431,P=0.022)中均呈正相关性;而在CHB-S 组中无相关性(r=0.348,P=
0.104)。与NA抗病毒治疗前相比,51 例患者治疗后HBsAg水平略有下降(Z=-1.050,P=0.294),而HBVDNA水平明显下降
(Z=-5.415,P<0.001);治疗后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无统计学相关性(r=0.241,P=0.111);且两者治疗前后的差值也无统
计学相关性(r=0.257,P=0.085)。结论HBsAg和HBVDNA定量在CHB-LM、CHB-S和HBV-LC患者中逐渐降低,按照HBeAg
阳性和阴性分组后,这种趋势依然存在;HBsAg和HBVDNA之间呈正相关,但并非绝对平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水平及其在各组间与HBV DNA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其中Child-pugh A级38例,B级46例,C级35例,采用雅培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定量测定,采用荧光PCR定量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HBsAg定量值分别为Child-pughA级[997.70( 146.00~1717.12)IU/mL],Child-pughB级[1158.78(345.82~1889.93)IU/mL],Child-pughC级[613.76(120.78~1528.77)IU/mL],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HBsAg定量与HBV DNA相关性分析:HBsAg定量水平、HBV DNA含量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总体中呈正相关(r=0.353,P=0.000),其中Child-pughA级相关性最高(r=0.410,P=0.011),Child-pughB级次之(r=0.366,P=0.012),Child-pughC级则无相关性(f=0.293,P=0.088).在各组中HBsAg定量水平与ALT、AST和TBIL均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Child-pugh分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之间血清HBsAg定量水平无差异;HBsAg定量水平与HBV DNA在Child-pughA级、B级组具有正相关性,C级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张宪云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116-11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达,阳性率达83%。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发生密切相关。HBsAg在HCC中表达较癌旁组织中少而弱。可能系肝细胞癌变后不利于HBsAg表达及S基因发生重排或缺失之故。碎点状HBsAg小包涵体。可能为HCC中HBsAg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细胞肝细胞结构不良(LED)中HBsAg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其它类型病变。支持小细胞LCD更接近癌前病变的观点。HBsAg染色可作为鉴别HBV感染的肝病中癌前病变与早期癌及高分化癌的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ms.HCV)核心抗原(HCVAg)和p53赁白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肝硬化,78例HCC及癌旁肝组织HBsAg、HCVAg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硬化,HCC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HCVAg、HBsAg并HCVAg和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5.0%、40.0%、25.0%、20.0%;9.07%、6.4%、2.6%、87.2%;80.8%、44.9%、29.5%、21.8%,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HCC与癌旁肝组织之间HBsAg、HCVAg、HBsAg并HCVAg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甜显著性差异(P〈0.01)。在肝硬化和HCC无肝艇化组,p53蛋白表达与HBsAg阳性率显著相关(P〈0.01)。HCC合并肝硬化组p53蛋白表达与HBsAg、HCVAg、HBsAg并HCVAg阳性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HCC的发生与HBV和HCV的感染密切相关,肝细胞癌变是一个长期的、多因索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p53基因的突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特征,探讨其与血清学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14例慢性HBV感染者,所有患者均行肝穿刺组织活检,同时检测肝功能、HBeAg和HBVDNA定量,分析肝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与HBeAg状态、HBVDNA水平的关系。结果114例患者中,113例(99.12%)患者肝组织发生病理改变,53例(46.49%)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和/或纤维化分期≥G2/$2。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HBV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炎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eAg与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关(r=-0.006,r=-0.147,P〉0.05)。HBVDNA定量分层分析,≤5lg拷贝/ml组、6—7lg拷贝/ml组和≥8lg拷贝/ml组HBeAg阴性患者分别为47例(83.93%)、8例(19.15%)和0例,≤5lg拷贝/ml组和其余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肝组织学≥G2/S2分别为33例(58.93%)、18例(42.86%)、2例(12.5%),≥8lg拷贝/ml组和其余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BVDNA水平与纤维化分期负相关(r=-0.279,P〈0.05),与炎症分级无关(r=-0.091,P〉0.05)。结论绝大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不同程度肝组织病理变化;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有更为严重肝脏病理变化,HBeAg状态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关,HBVDNA水平和肝脏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BsAg、AFP在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3例附癌旁肝组织的HCC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BsAg、AFP的表达,结果:HBsAg、AFP阳性细胞棕色颗粒主要存在于细胞浆中。43例HCC和癌旁肝组织中,HBsAg阳性率分别为69.8%(30/43)和90.7%(39/43),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AFP阳性率分别为72.1%(31/43)和69。.8%(30.43),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HCC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阳性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P<0.05)。结论:HBsAg可诱发肝细胞产生AFP,促发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例的HBs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的关系,并探讨HBsAg浓度用于HBeAg阳性病例监测HBV复制水平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其中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者共296例,应用荧光定量PCR(fuorescence quantitmivePCR,FQ-PCR)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IFA)测定乙型肝炎病例的血清HBVDNA水平、血清HBeAg和HBsAg浓度。比较不同DNA复制水平病例的HBsAg浓度,以及不同HBsAg浓度病例的DNA水平,同时进行HBsAg浓度与DNA水平相关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浓度的HBsAg初步推测HBV复制状态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符合率。结果:若以血清HBVDNA大于或等于10^5拷贝/mL为阳性,则其中228例为DNA阳性(77.03%)。血清HBsAg浓度与HBVDNA复制水平呈正相关,但不同DNA复制水平病例的HBsAg浓度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除HBsAg浓度特别增高达180p.g/L以上的病例DNA阳性率稍高外(χ^2=3.998,P〈0.05),其余不同HBsAg浓度的病例DNA阳性率及定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HBsAg浓度水平推测HBV复制状态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例血清HBs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宜以HBsAg浓度监测这些病例的HBV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对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及血清HBsAg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例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疗程>2年并达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和12例未进行抗病毒治疗且血清HBV DNA<1.0×103copies/ml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内HBVcccDNA、tDNA和血清HBV DNA水平;ELISA法检测上述患者血清HBsAg水平,分析核苷(酸)类似物对患者体内HBV病毒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4例抗病毒治疗患者达到停药标准时,肝细胞内HBV cccDNA、tDNA水平及血清Hb-sAg水平较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明显降低,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检出低载量HBV cccDNA;4例患者分别随访至停药后9、12、19、19个月,均未反弹。结论 (1)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可耗竭肝细胞内的HBV cccDNA并伴随肝细胞tDNA、血清HBsAg水平下降。(2)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达到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停药标准的患者肝细胞内可检出低载量的HBV cccDNA,停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