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探讨PCI对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1例,分为介入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浓度。另设对照组40例,测定空腹血浆BNP、CRP水平。结果:介入组和药物组血浆BNP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介入组、药物组治疗前BNP、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1周血浆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术后24h血浆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周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CRP水平升高,可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PCI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肌缺血的监测指标。ACS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介入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卜法芹 《临床医学》2007,27(8):19-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分为2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罗格列酮4 mg/d治疗半年,观察PCI术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EF值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做治疗后组间对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心机梗死发生率下降,P<0.05,EF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NO明显升高,而ET、CRP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格列酮可减少ACS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906-907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术后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对收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根据病情和治疗情况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的血浆BNP水平,并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BNP水平均升高,PCI治疗组BNP水平在术后24h较药物保守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BNP明显升高,在行PCI术后较药物保守治疗组可明显下降,说明AMI患者早期应用PCI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肌供血,促进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前后BNP变化及与心功能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脑利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629例ACS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急诊PCI组)、B组(非急诊PCI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和第5~10天,应用酶联吸附免疫法试验(ELISA)测定血浆BNP浓度。观察各组BNP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A、B两组BNP明显减低率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不全主要发生在BNP无明显降低或升高者。结论:急诊PCI能明显降低ACS患者BNP浓度,BNP的动态变化能预测ACS患者心衰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臧宏科  马国明  王建文 《现代护理》2006,12(23):2160-2162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TnI)、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例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上述患者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2 h和术后2周的生化项目,主要观察CK-MB、TnI、BNP和CRP。结果CK-MB、TnI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术前和术后12 h的BNP处于高水平。PCI术后12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加剧了冠脉局部炎症反应,可使CRP升高。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CK-MB、TnI和BNP的术前术后变化在本组病例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提出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和进行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护士应了解常用心脏标志物的多种意义,在护理这类患者时,应选择适当的血管进行穿刺,在介入治疗前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ACEI和他汀类等对检验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80例ACS患者PCI术后血浆BNP水平,随访观察6个月,检测心功能.结果 实验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实验组心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浆BNP水平对ACS患者PCI疗效、心功能状态有很好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监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测定50例ACS患者发病24h及14d和15例冠脉造影无明显狭窄对照组患者的血浆BNP和hs-CRP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ACS患者发病24h、14d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的BNP和hs-CRP水平亦均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P<0.05)。ACS患者发病后24h的血浆BNP和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积分(Gensini积分)、冠心病危险因素积分(RSC)无显著相关,但第14天的血浆BN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411.P<0.05),第14天的血浆hs-CRP水平与RSC、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0.375,P<0.05;r= 0.423,P<0.05)。第14天的血浆BNP明显升高组(>80 pg·ml~1组),其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高BNP组(<80pg·ml~1)。4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BNP明显升高组(<80pg·ml~1组)(P<0.05)。结论:血浆BNP和hs- CRP水平的联合监测有助于ACS病情及预后的评估,对ACS的危险分层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化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分别测定介入前、介入后12 h和介入后2周的生化项目,包括CK-MB、cTnI和hs-CRP,并观察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CK-MB、cTnI 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PCI术后12 h血清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可加剧冠脉局部炎症反应,使hs-CRP升高,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CK-MB、cTnI的介入前后变化在本组病例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制订ACS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护理的效果,观察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TnI)、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 选择 ACS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2h及术后2w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2h及术后2w测定患者CK-MB、TnI、BNP和CRP水平.结果 患者行PCI后,症状改善,心电图动态变化.CK-MB、TnI水平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术前和术后12h的BNP 处于高水平.PCI术后12h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 CK-MB、TnI和BNP的术前术后变化在本组患者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PCI治疗后CRP升高,提示PCI可加剧冠脉局部炎症反应,但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提示接受介入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和进行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护士应了解常用心脏标志物的多种意义,在护理这类病人当中,应选择适当的血管进行穿刺,在介入治疗前后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注意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ACEI和他汀类等对检验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 RIPK1)及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蛋白(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 MLKL)水平变化,探讨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行PCI术的ACS患者174例为ACS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2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PCI术前2组血浆RIPK1和MLKL水平。ACS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根据MACE发生情况分为MACE组40例与无MACE组13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浆RIPK1、MLKL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浆RIPK1和MLKL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水平的变化及不同治疗方法对血浆TF、TFPI的影响,探讨其意义.方法 将80例AMI患者依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40例)和药物(低分子肝素)治疗组(40例),在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6 h、24 h、1周采集外周静脉血,以ELISA法测定TF、TFPI水平,分析其动态变化,并以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AMI患者血浆TF和TFPI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介入治疗组术后6 h血浆TF水平略有升高,之后出现下降,至术后1周仍高于治疗前(P<0.05);药物治疗组用药后TF 水平呈明显逐渐下降趋势;AMI患者血浆TFPI水平于治疗后均出现升高(P<0.05,P<0.01),且以药物治疗组更显著.结论 AMI发生时TF途径被启动,TFPI随之激活,抑制TF诱发的凝血过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较单纯急诊介入治疗促进TFPI发挥抗外源性凝血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PCI术后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AC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2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于围术期持续微量泵入盐酸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NT-pro BNP水平和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NT-pro 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心功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血NT-pro 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步长丹红联合脑心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患者近期预后和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9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步长组(n=48)和常规组(n=43),常规组患者PCI术后采取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步长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联合脑心通.观察住院期间和术后3个月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心功能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绞痛、再次入院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步长组术后3个月时射血分数(61.5% vs 55.3%,P<0.05)、6分钟步行试验(562 m vs 513 m,P<0.05)较常规组明显增高,血清sCD40L水平较常规组明显降低(2.23 ng/mL vs 2.62 ng/mL,P<0.01).结论 步长丹红联合脑心通对ACS介入治疗患者可明显降低sCD40L水平,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生化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分别测定介入前、介入后12 h和介入后2周的生化项目,包括CK-MB、cTnI和hs-CRP,并观察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CK-MB、cTnI符合ACS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术后再次升高的病例。PCI术后12 h血清hs-CRP水平较术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周后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治疗可加剧冠脉局部炎症反应,使hs-CRP升高,随着血管开通以及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轻。CK-MB、cTnI的介入前后变化在本组病例中符合ACS的一般规律。制订ACS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指导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测定法检测50例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并与50例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2组患者BNP[(480±140)ng/L和(458±12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6天BNP[(190.2±98.9)n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t=39.433,P<0.01),且与对照组下降幅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别(t=4.419,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6天BNP[(328.4±197.8)ng/L]低于治疗前(t=29.248,P<0.05).结论 检测AMI患者PCI术前后BNP的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方江  张强  李清 《中国综合临床》2010,27(12):394-395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测定法检测50例AMI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并与50例保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2组患者BNP[(480±140)ng/L和(458±123)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6天BNP[(190.2±98.9)ng/L]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t=39.433,P<0.01),且与对照组下降幅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别(t=4.419,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6天BNP[(328.4±197.8)ng/L]低于治疗前(t=29.248,P<0.05).结论 检测AMI患者PCI术前后BNP的变化可以评估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水平特点.方法 2010-06~2011-06共收治ACS患者131例,包括59例肌钙蛋白Ⅰ(troponin I,TnI)<0.3 ng/mL(A组)及72例TnI ≥0.3 ng/mL(B组),比较两组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EPO水平,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直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e diameter,LV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E/A比值;A组57例、B组4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A组52例、B组32例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比较两组PCI前后EPO水平变化.结果 A组患者的总病变个数和B2/C病变个数少于B组;A组EPO水平高于B组(P<0.05);A组NT-proBNP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LVDd、LVEF及E/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PCI术后EPO水平升高(P<0.05),两组EPO水平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ACS的危险分层升高,EPO水平降低;PCI能明显升高高危ACS患者EPO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33例冠心病(CHD)患者根据行PCI与否分为干预组80例及未干预组53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空腹抽取静脉血,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PCI后即刻及PCI术后2 d留取静脉血,检查血脂及ox-LDL水平。结果干预组PCI术后ox-LDL水平(86.92±32.85)mg/L较术前(75.38±27.36)mg/L明显升高(P<0.01),其升高程度在冠状动脉狭窄严重、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中呈上升趋势,并于术后2 d回到术前水平;未干预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CHD患者PCI术后ox-LDL水平可出现短暂升高,提示可能与介入所致粥样斑块破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对C-反应旦白(CRP)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ACS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0)及辛伐他汀组(n=30)。常规治疗组应用阿斯匹林、肝素、硝酸酯类、ACEI及P-R阻滞剂等,不使用其他调脂、抗氧化药物、非类固醇类消炎镇痛药物;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10 mg/d,疗程4周。测定治疗前后CRP、NO及血脂(TC、TG、LDL-C、HDL-C)水平并以健康对照组(n=30)比较。结果:ACS患者CRP升高,NO降低,TC、TG、LDL-C升高,经治疗后CRP均有下降,NO均明显升高,辛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变化更明显(P<0.001),且其CRP、NO变化幅度与其降脂幅度无明显相关性;ACS患者治疗后TC、TG、LDL-C下降,辛伐他汀组下降了15%、6%、16.4%,HDL-C升高达5.0%;辛伐他汀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早期治疗ACS通过降低CRP水平,提高NO水平而起到稳定斑块、抑制炎症,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是一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PCI的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指导方式分为IVUS组33例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组32例。比较2组PCI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浆BNP、hs-CRP水平的变化。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入院即刻,2组患者的血浆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2组患者的血浆BNP、hs-CRP水平均低于入院即刻,且IVUS组低于F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ACE、复发性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指导PCI治疗NSTE-ACS临界病变患者可改善BNP、hs-CRP水平,且不会增高MAC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