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11):861-862
目的:研究分析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初产妇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积极影响,可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2.
代海燕  杨帆 《河北医药》2024,(4):588-591
目的 探讨初产妇母乳喂养中实施以共同养育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与认知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以共同养育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与认知管理措施,比较2组共同养育质量、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76.36%(P<0.05)。出院时、出院4周、出院6周,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8.18%、81.82%、96.36%,高于对照组的50.91%、54.55%、70.91%(P<0.05)。2组干预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自评量表(BSES-SF)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中文版简易共同养育量表(Brief-CR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产妇母乳喂养中实施以共同养育理论为基础的行为与认知管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共同养育质量,提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某院在2015~2016年间收治的84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包括对初产妇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居住环境及乳房护理等方面的干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显示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06例初产妇,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健康知识评分(93.09±2.7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3±3.62)分;观察组母乳喂养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提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产妇,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6周、3个月哺乳技能评分分别为(33.81±2.34)分、(34.51±2.45)分,高于对照组的(31.01±3.13)分、(31.20±4.42)分,产后3d、6周、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2.73%、54.55%、63.64%,高于对照组的20.00%、23.64%、29.09% (P<0.05).结论 对产妇产后加强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产妇对产后纯母乳喂养的认识,掌握哺乳技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的初产妇患者100例,并且随机将其分成了对照组(n=50例)和观察组(n=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是母婴床旁护理,最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明显观察组更占有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知识水平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初产妇的护理方法,想要有效的提升其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那么必须要加强母婴床旁护理,这种护理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以及推广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宣教对产妇喂养成功率、知识技能掌握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28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月1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2015年1月的14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宣教,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宣教。比较两组产妇喂养成功率、知识掌握程度及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48h的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技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48h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宣教在促进母乳喂养中起着积极作用,能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相关知识技能知晓率及乳汁分泌量,加强产前、产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于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以及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所接收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以及母乳喂养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试验组产妇在母乳喂养知识、技巧掌握,以及母乳喂养率上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效能以及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乳房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40例单胎足月顺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包括产后母乳喂养宣教,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正确喂哺姿势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乳房护理(包括产前和产后),产前学习母乳喂养知识,产前模拟哺乳练习及产后营养饮食因素分析指导。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5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0月收治的300例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只接受产后住院期间病房护士的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产妇产褥期给予电话随访和家访等措施进行延伸式护理干预促进纯母乳喂养和产妇康复.观察2组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率及生理与心理状态,评价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技能掌握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急性乳腺炎、痔疮、产后便秘、体重超重、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6周,观察组产妇发生抑郁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可促进产科护士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实践活动,有利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普及,从而促进母乳喂养顺利实施,对产妇产褥期生理与心理状态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母乳喂养率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的改善情况,并分析二者关系。方法取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产科顺利诞生的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新生儿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封闭式护理和母婴床旁护理,分别在产后第1、2、3天就两组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喂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产后3 d内有效吸吮次数、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吸吮障碍例数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利于婴儿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从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应在临床上将此护理模式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产后对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分娩的78例产妇,以随机分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母乳技能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水平、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对产科护理满意度、新生儿营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母乳技能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新生儿纯母乳喂养例数达到27例,多于对照组的14例(P <0.05);对产科护理满意度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79.5%(P <0.05);新生儿营养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5.1%,低于对照组的23.1%(P <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其更好的掌握哺乳技能,使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和对产科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初产妇,总数为6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家庭协同护理,将两组的护理相关指标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对比不良情绪评分、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家属与产妇的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初产妇而言,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田疄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341-334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择期剖宫产初产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剖宫产的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干预组)每组各48例,将两组干预前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医院焦虑抑郁评定量表(HAD)评分及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HAD评分≤7分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2.08%低于对照组的8.33%,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改善择期剖宫产初产妇的多个方面的评估指标,对于母婴均发挥着较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初产妇。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初产妇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优化护理进行干预,护理之后,对比2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睡眠质量以及抑郁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护理后睡眠质量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76.19%、54.7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初产妇产后护理中采用细节优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孕妇学校对产后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建档的孕产妇106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互联网的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跟踪随访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1、4、8、16周,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孕妇学校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并提高其的母乳喂养率,使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变长,保障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母婴皮肤接触时机对初产妇女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96对母婴,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母婴接触60 min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首次出现觅食、开始母乳喂养、吸吮持续时间,两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以及成功率,两组产妇产后不同阶段的纯母乳喂养率,两组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吸吮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为(10.6±2.1)分、初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初次母乳喂养得分[(8.0±3.3)分]与成功率(66.7%)(均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产妇出院时、生产后6周、生产后4个月、生产后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后母婴皮肤接触持续60 min可以促进首次母乳喂养,并提升早期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待产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0例产妇予以护理干预后生产,对照组90例患者直接分娩,对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开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无论是泌乳量还是纯母乳喂养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促进母乳喂养,我们必须加强护理干预,使产妇及其家属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提高母乳喂养效果,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6例初产妇分到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观察组初产妇予以优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初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6.21%(50/58)、70.69%(41/58),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产后感染发生率为1.72%(1/58),其中乳腺炎1例;对照组产后感染发生率为13.79%(8/58),其中乳腺炎4例,子宫内膜炎4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初产妇予以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并能有效减少产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母乳喂养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母乳喂养)和观察组(采取强化母乳喂养),两组各30例。两组均持续干预至早产儿出院,并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生长发育情况、血液检验结果、神经发育水平、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中喂养时限、喂养好处、喂养方法和注意事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身长、头围、体重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红蛋白、钙以及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中原始反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结论:强化母乳喂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还能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助于改善神经发育水平,预防术后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