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KD)是作为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出现特定肾脏病理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慢性肾脏病(CKD)。大多数学者认为,DKD发病机制与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脂代谢紊乱及外泌体调控等因素有关。现代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DKD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维持肾小球足细胞稳态,参与DKD细胞自噬、肾纤维化、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过程,是当代治疗DKD的新型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抑制DKD肾组织损伤,延缓DKD进一步恶化,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水平。该文通过总结mTOR相关信号通路结构与机制,详述其在DKD中的作用,并对近年来中药单体、中药相关提取物及中药复方通过该信号通路防治DKD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DKD提供新思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既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的主要病因,其病理特性主要包括肾小球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足细胞凋亡与自噬、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途径受多种机制特异性调控,是参与生物体细胞凋亡、增殖、分化等生理活动的经典信号通路。目前,诸多研究发现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性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进程中优势显著,部分中药提取物、中药及中药复方能够通过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肾损伤。该文通过阐述TGF-β/Smad信号通路关键靶点与糖尿病肾病的联系,明确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归纳并总结近年来中药通过干预TGF-β/Smad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膜性肾病是一类以肾小球足细胞损伤为核心机制的自身免疫性肾脏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足细胞为终末分化细胞,在维持肾小球结构和功能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蛋白滤过的分子屏障。足细胞损伤,从而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是导致大量蛋白尿的重要原因,蛋白尿持续或加重使得膜性肾病患者病程迁延不愈。目前认为膜性肾病的足细胞破坏主要与氧化应激、自噬失调、足细胞标志蛋白表达异常、慢性炎症、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等存在密切联系。现阶段西医多依据其病理分期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针对治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中医药在防治膜性肾病上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多个靶点,在不同环节上影响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文概述了膜性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相关机制,并从中药单体及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和中成药的角度干预相关靶点通路治疗膜性肾病进行总结,旨在为中医药抗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基础研究及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效应、遗传因素、肾脏炎性损伤、氧化应激、自噬失调、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因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自噬调节的一个经典通路,可通过激活自噬途径达到治疗DKD的效果。近年来,中药单体因其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向细胞,自噬靶点等优势在DKD的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DKD的发生发展及药物干预治疗DK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AMPK/mTOR通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单体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影响自噬途径,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促进自噬小体的生成,从而改善肾脏的损伤。该文将主要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与DKD的关系及中药单体通过AMPK/mTOR通路介导自噬治疗DKD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DKD提供丰富地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组成部分,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糖尿病肾病病理机制及相关药物药理研究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从抗脱落、抗凋亡、抗氧化应激、抗转分化及调节信号通路等方面探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保护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蛋白尿是以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基础,肾脏对血液正常超滤作用受损以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结果。它不仅是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同时也是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深入探寻其发生发展机制对临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肾小球脏层细胞,即足细胞裂孔隔膜是维持肾小球滤过膜的主要因素,多种足细胞相关蛋白与蛋白尿的产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肾性蛋白尿中足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以及中药对蛋白尿干预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215-219
足细胞(podocyte)位于肾小球基底膜外侧,具有高度的结构、功能特异性,在维持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足细胞损伤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起重要因素,以足细胞损伤为靶点的治疗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手段,对信号通路的干预可能为其治疗提供新方向,目前关于足细胞损伤机制研究较多的有自噬与PI3K-Akt/m TOR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TGF-β/Smad、NF-κB信号通路、Rho/ROCK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等。临床上尚无控制糖尿病肾病的特异性药物,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足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增加足细胞数量、密度,调节足细胞相关蛋白、因子等途径保护足细胞。因此,本文就糖尿病肾病中足细胞损伤相关的信号通路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做一综述,为更好地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钱琦  周悦欣  安晓飞 《河南中医》2023,(8):1257-1264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指由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引起的慢性代谢性肾脏病,包括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DM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黄蜀葵花(abelmoschus manihot, AM)在降低DKD蛋白尿和改善肾脏损伤方面疗效显著。AM具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并可改善DKD患者的临床症状。AM治疗DKD的药理机制主要包括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减轻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和硬化、减轻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减少足细胞凋亡、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脂质代谢等。本文就AM治疗DKD蛋白尿和肾脏损伤的临床疗效和细胞分子机制的进展进行阐述,有助于其广泛应用于未来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常静  尚婷  王欣桐  周正灿  张智森  冯宇新 《中草药》2023,54(7):2349-2356
脓毒症被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全世界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主要死因。在脓毒症中自噬作为细胞适应性调节机制,对于机体免疫、呼吸、循环及凝血等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多项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调节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与器官损伤,从而有效防治脓毒症。基于相关研究,综述了中药通过干预自噬相关通路和靶点防治脓毒症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脓毒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自噬是真核生物体内细胞的一种病理和生理现象,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免疫相关特发性肠道炎症疾病,自噬机制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介导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肠黏膜屏障损伤是IBD发病的关键因素,自噬通过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影响疾病进程,干预和调控自噬是治疗IBD的新途径之一。本文重点阐述IBD发病中,自噬调控的肠黏膜屏障损伤机制,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中药通过自噬干预IBD疾病进程的作用靶点,发现中药能够干预PI3K/Akt/mTOR、JNK/Beclin-1/Bcl-2、PINK1/Parkin等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拮抗肠道致病微生物,调控各类肠黏膜屏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从而发挥治疗IBD的作用;不同中药对自噬调控的炎症因子差异性作用与不同自噬蛋白亚型和细胞靶点相关,主要集中Beclin-1、CDK1及NLRP3炎症小体等。目前,中药通过自噬调控肠黏膜屏障治疗IBD的研究主要涉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和炎症小体激活方面,较少直接涉及细胞生理、病理层面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肠免疫屏障相关细胞,肠机械屏障及生...  相似文献   

11.
脑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率高,导致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缺血诱导的细胞自 噬失调及凋亡参与了脑缺血引发的神经损伤。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可作用于脑缺血后神经损伤 的不同阶段。已发现多数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调控自噬及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脑缺血后细胞 异常自噬与凋亡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中药对其靶点和通路的作用,可为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 是全球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 症之一。DKD 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其病理过程涉及多种途径。铁死亡是一种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为特 征的调节性细胞死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是 DKD 发生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在各种肾脏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防治和延缓 DKD 进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文重点总结铁死亡关键调节因子和信号途径对 DKD 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中 药调控铁死亡关键因子与通路防治 DKD 的研究进展,以期为 DKD 的临床治疗和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及相关的动物实验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DN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平台筛选出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P的疾病相关靶标,取疾病和药物相同靶标交集,再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效应成分-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点蛋白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再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推断黄芪减少DNP的机制是否和Akt1/mTOR自噬通路相关,再利用黄芪干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和预测的一致。结果 黄芪中20种核心化合物有作用靶点174个,DNP相关靶标有1862个,交集靶标有98个,关键效应分子有10个。PPI图显示黄芪发挥效应的目标蛋白主要是AKT1、VEGFA、IL6、CASP3、MAPK1、JUN等。GO分析黄芪药效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及其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有关,KEGG分析表明黄芪药效基础主要作用与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动物实验显示黄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大鼠的肾功能,尤其改善蛋白尿指标,通过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保护了肾小球滤过屏障,减少了蛋白尿的产生(P < 0.05),同时下调了Akt1、总mTOR及其mRNA表达(P < 0.05),从而增强了肾足细胞的自噬活性,也起到减少DNP的作用。结论 网络药理分析显示黄芪可能通过多靶点效应发挥减少DNP作用,潜在的分子机制和Akt1/mTOR自噬通路有关,再经过实验研究说明Akt1/mTOR自噬通路是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DKD的发病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医学虽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为主,但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线粒体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的自我更新和能量代谢过程,通过选择性地降解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在减少炎症反应、抑制活性氧积累、维持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线粒体动力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自噬参与DKD的发生发展,通过上调线粒体自噬活性而延缓DKD进展。中医药可多效应、多靶点、多途径调控线粒体自噬紊乱。文章围绕线粒体自噬在DKD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线粒体自噬与DKD的关系,以期为中医药治疗DKD的药物研发、基础科研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阐明,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其中肠黏膜屏障损伤是UC的基本病理改变。自噬作为细胞的非损伤性应答,通过降解及重吸收等调节肠黏膜免疫、炎症、氧化应激及菌群稳态等多种过程,从而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该病在临床上主要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西医治疗本病起效快,短期疗效确切,但长期使用容易伴随较多不良反应,且部分药品价格昂贵,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探索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的新疗法刻不容缓。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能够多靶点、多效应调节肠黏膜细胞自噬,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遏制UC发展。众多实验显示,中药活性成分或单体、复方可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水平改善肠黏膜免疫、炎症、氧化应激及菌群等以维持肠黏膜屏障正常功能,从而有效干预UC,为防治UC提供了新举措。但目前尚缺乏对中药调节肠黏膜细胞自噬水平防治UC的系统综述。因此,该文基于UC研究现状、自噬过程、中药治疗等,综述了自噬及其关键靶点蛋白与UC的关系,以阐明自噬在UC产生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对近年来靶向调节细胞自噬以治疗UC的中药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UC的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臧赢君  王利  曹爱丽  彭文 《天津中医药》2017,34(11):785-78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组成部分,足细胞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足细胞的结构功能、损伤表现出发,探讨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足细胞损伤的机制,并总结近年来中药在干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丹  黄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22-123
Nephrin是特异的表达于足细胞的一种蛋白,为肾小球足突细胞裂孔隔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位于足突细胞裂隙隔膜,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nephrin分布和表达异常将导致不同程度蛋白尿,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该基因的异常或mRNA表达的变化,使肾滤过膜结构与屏障功能完整性破坏,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产生.其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深入研究nephrin可能对DN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高尿酸血症等,大部分患者起病隐匿,30%~40%患者在确诊10~20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危害巨大。蛋白尿是该病常见临床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少量至中等量蛋白尿,10%~24%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蛋白尿是影响IgA肾病肾功能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末端部分,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足细胞损伤后出现的足细胞足突融合、脱落等是IgA肾病常见组织学病变,且是导致蛋白尿及病程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西医针对足细胞损伤的治疗缺乏针对性,干预手段有限,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较多。根据足细胞生理功能、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等,认为其与中医“玄府理论”“肾络癥瘕”“络病理论”和“干血理论”等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等作用特点的中医药干预IgA肾病足细胞损伤疗效明显,能起到保护足细胞、减少蛋白尿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与研究前景。该文系统总结了IgA肾病足细胞损伤机制与形态学改变、中医理论对足细胞损伤的认识以及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足细胞损伤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干预IgA肾病足细胞损伤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的特点是持续性的大量蛋白尿,研究发现在其病程进展中足细胞损伤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足细胞功能的缺失、肥大及凋亡等均可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并且与肾小球硬化、肾脏纤维化的发生有关。足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既是DN进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靶点。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主要综合近几年相关文章拟从足细胞损伤机制、中药减少足细胞脱落与凋亡、中药对足细胞相关分子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一综述,尽可能阐明中药在调节足细胞损伤方面的相关机制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资料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drome, SRNS)作为导致终末期肾病主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将产生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当该疾病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时,将进一步导致肾功能的恶性发展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既往的研究表明,SRNS的形成多与机体内足细胞损伤即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的损伤有关。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等信号通路作为与足细胞损伤相关的经典信号通路,通过调控信号通路的表达干预足细胞的损伤,进而改善足细胞足突与肾小球基底膜之间的黏附受损及促进足细胞功能的发挥,达到缓解SRNS临床症状的目的。查阅文献发现,中药在干预足细胞损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及重要的作用。中药干预足细胞损伤,一方面通过中药具有的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能够多向调节及干预足细胞损伤,缓解SRNS的临床症状及干预SRNS的进展,体现中药的独特优势;另外一方面,中药通过对以上信号通路的调节,直接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