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注射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和危害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以引起广大同仁时关注,使注射室护士职业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由于外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危害因素广泛存在于日常临床工作中,还存在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因此,外科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维护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护士职业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小青  农凤琳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724-1725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损伤的特点、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或防止职业损伤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水平。方法采用职业损伤回顾性问卷调查及自我防护问卷调查。结果仅1/3的护理人员掌握相关防护知识,机械性损伤位职业损伤的首位,手术室、骨科、妇产科、外科人均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83、2.50、2.40、2.33次/人。防护措施少的原因以不在意及不知如何防护居前2位。结论护士职业损伤与其职业性质密切相关,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建立和推行标准化防护管理是减少护士职业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外科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外科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许多的职业不安全因素。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国家,目前艾滋病正处在快速蔓延时期,有报道,20世纪传染病流行显示,130人中就有1人是AIDS患者。目前我国的HIV感染者每年以40.0%的速度递增。由于医院工作环境的特殊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外科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5.
医院急诊科接治的多是突发性急、危、重症患者,一切医疗护理过程均以“急”为中心。由于急诊科工作和环境的特殊性,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其职业带来的危害,应引起护士与管理者们的重视。笔者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损伤与防护作探讨,以提高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和改善职业环境,把职业损伤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职业危害。方法完善防护设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注意身心调节。结果职业损伤降低。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完善防护设施,是保障护士健康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7.
外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一般包括: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化学因素、机械性损伤、X线照射以及心理因素.因此,外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强化安全观念,了解对自身健康危害的各类因素,提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安全防护,保障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因素方面就外科实验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创伤骨科护士专业特点,分析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创伤骨科护士职业损伤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方法。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加强高危人群防护,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必要措施,这样才能确保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工作环境与社区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PES-NWI)及护士工作投入量表(UWES),对东莞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55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按工作环境量表量化值分级分为三组,分别统计三组受测人员工作投入量化值等。结果受测人员工作环境量化值达良好者为69.09%达到半数以上,一般者为10.91%,优秀者为20%;受测人员工作投入量化值达良好者为67.27%,一般者为18.18%,优秀者为14.55%。A组人员有83.33%工作投入量化值为一般;B组人员有84.21%工作投入量化值为良好;C组人员有63.64%工作投入量化值为优秀。结论东莞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护士工作环境及工作投入量化值以良好为主;社区护士工作环境是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现状的主要因素,故社区工作环境的提升有助于护士工作投入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所在工作环境中各个方面的一种积极的、主观的评价,是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1]。护士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及工作环境和自身的压力,易造成职业紧张,从而可导致疲劳、倦怠、抑郁、满意度下降等问题[2-3]。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护士满意度有下降趋势,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4]。为了解护士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为医疗行政部门确定优先干预行为,降低护士职业紧张,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获益感、职业认同感与工作幸福感现况及其相关性。方法 2022年1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及工作幸福感量表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的57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获益感均分为(3.88±0.75)分,职业认同感均分为(3.60±0.83)分,工作幸福感均分为(4.29±1.05)分。护士职业认同感在职业获益感与工作幸福感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0.340)占总效应(1.179)的71%。结论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护士职业获益感、职业认同感和工作幸福感均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加强护士职业认同继续教育,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促进护理队伍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亚梅  郭建英  徐维国  吴君华 《职业与健康》2022,(19):2621-2624+2630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护士安全防范态度在工作环境和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3—5月,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86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安全防护态度量表和护士职业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用PROCESS 3.0软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286名临床护士工作环境总均分为(3.01±0.51)分、安全防护态度总均分为(3.05±0.73)分、职业幸福感总均分为(2.96±0.71)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工作环境与安全防护态度、职业幸福感,安全防护态度与职业幸福感均呈正相关(r=0.758、0.673、0.684,均P<0.01)。护士安全防护态度在工作环境与职业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0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5.91%。结论 工作环境对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有直接预测作用,临床护士安全防护态度在工作环境与职业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防护态度,进而提升临床护士职业幸...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原因及护士对职业损伤防护现状,为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湖州市4所三级以上医院的手术室工作>1年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常见职业损伤原因及防护知识知晓率>87.8%,但对防护措施落实相对较弱,职业损伤后及时处理、咨询、上报和随访比较差。结论职业损伤发生率与防护措施落实率有关,建立有效支持系统,倡导宽松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正确认识和缓解工作压力,完善职业损伤报告制度,是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冉莉  熊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05-3507
目的调查实习护士实习期间由于职业暴露发生职业损伤的情况,探讨实习护士职业损伤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方法对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6月毕业生进行职业损伤情况调查,结果 316名实习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有275人,发生率为87%;1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发生职业损伤1 643人次,平均每人5.2次。所发生的职业损伤类型有:针刺伤、玻璃伤、刀割伤、手术器械等其他锐器伤、化疗药物急性危害效应5类。结论实习护士普遍缺乏职业防护知识,职业损伤发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青岛市手术室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现状,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青岛市4所医院260名手术室护士,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护士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单项均分分别为(3.23±0.51)分、(2.74±0.52)分、(2.55±0.36)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呈明显负相关(r=-0.481、-0.582,P<0.05)。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对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间有部分中介作用(β=-0.341)。结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离职意愿Ⅲ(获得其他工作的可能性)较高,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水平有利于改善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7.
内镜室护士职业损伤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根据内镜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对策。结果提高了内镜室护士职业损伤的防护意识及防护方法,加强了自我保护意识职业的安全管理。结论重视内镜室职业损伤危险因素的教育,确保内镜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6周年以来,血站采血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采血程序不再是采集血样检验合格后采血,而是仅仅做HBsAg快检后即采血,采后再检验。这样,采血护士面临的生物性损伤概率加大,加上领导对采血护上的职业危险性认识不够,采血护士本身防护观念不强,而且至今没有统一的防护规范,所以采血护士的生物性职业损伤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现就采血护士的生物性损伤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医务工作者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是近年来越来越被关注的重要话题。特别是外科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每日要处理接触污染的器械物品及患者的血液、脓液、伤口渗液,并经常与化学消毒剂、抗肿瘤化疗药物、病毒、细菌等密切接触,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提高外科护士的自我职业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白景丽 《工企医刊》2004,17(5):94-95
职业损伤包括职业危害因素导致的损伤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现将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