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天性脑膜脑膨出临床比较少见 ,手术治疗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手术创伤大且常遗留有颅面部畸形而需整形。我科自 1 997年以来经鼻内窥镜下行脑膜脑膨出手术 2例 ,获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女 ,1 2岁。因右侧鼻塞反复药物治疗无效于 1 999年 7月入院。鼻镜检查 :鼻腔有光滑肿物 ,质地软 ,蒂位于鼻顶部。穿刺抽出清水样液体 ,糖定量 3.9mmol/L。 CT及 MRI均显示前颅底骨质缺损 (术中证实为 8mm长裂缝 ) ,颅外膨出物中有脑脊液 ,无脑组织。诊断为先天性脑膜膨出 (鼻内型 )。例 2 女 ,1 9岁。因左侧鼻塞在当地医院行“…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2岁。因右鼻水样涕20余年。渐进性鼻寒伴反复发热头痛10余年,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患者约7岁时右侧鼻根部不慎被剪刀刺伤.伤后伴同侧鼻腔大量出血,在当地医院经一般清创缝合及抗感染处理后血止,面部伤口愈合。嗣后右侧鼻腔在用力或低头时流清水样涕。10年前开始出现右侧鼻腔渐进性鼻塞,并每隔1年或2年无明显诱因地出现高热、头痛及恶心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后迟发性眶内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9年8月收治的1例外伤后迟发性眶内脑膜脑膨出伴脑脊液鼻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病史及影像学结果明确诊断后,遂在鼻内镜下行脑膜脑膨出修补术,术后给予降颅压、抗炎等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半个月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头晕、头闷胀感明显好转,左眼球突出较术前缓解,双眼视力无明显变化。结论外伤后发现眶顶骨折缺损后,早期无眶内脑膜脑膨出者,应密切随访及定期复查CT、MRI,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3岁。因左侧流清水样鼻涕1年半及反复颅内感染入院治疗。患者1年多前开始间断左侧鼻腔“流清水样鼻涕”及鼻塞,“清水样鼻涕”量不多,之后出现高热、头痛等颅内感染症状,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1月前又出现高热、头痛等颅内感染症状,诊断为“先天性脑膜脑膨出”及“化脓性脑膜炎”,经抗感染治疗控制炎症后入院手术。查体:左鼻腔4cm×5cm×5cm大小灰白色新生物,质软,表面有明显血管纹,新生物根部位于筛板处(图1),中鼻甲受压变薄外移。CT扫描见左侧筛窦骨质缺损1cm×0.8cm左右,颅内容物自筛板骨质缺损处疝出,垂于鼻腔内(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基底型脑膜脑膨出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婴幼儿先天性基底型脑膜脑膨出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鼻窦CT和MRI检查,全部病例经鼻内镜下脑膜脑膨出切除术及颅底修复重建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8例病例包括经筛型6例、蝶咽型2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脑膜脑膨出是由于胚胎发育期因神经管闭和不全出现颅裂,脑膜或脑膜脑组织经此裂突出于颅外。脑膜脑膨出大多表现为头颅中线的肿块,临床容易发现和诊断。但突向鼻腔形成鼻腔肿块的脑膜脑膨出临床表现隐匿,很容易被忽视而造成临床误诊,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耳鼻咽喉科医师应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本文将近年来我们遇到的2例表现为鼻腔肿块的先天性儿童脑膜脑膨出,就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蝶脑膜脑膨出致脑脊液鼻漏的诊断及经鼻内镜下修补的可行性,总结修补的成功经验。方法:鼻内镜下切除经蝶脑膜脑膨出3例,并以肌肉、筋膜、人工硬膜等填塞致脑脊液鼻漏的颅底缺损部位。结果: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其中1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脑膜炎),余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3年,仅1例因医源性原因于术后半年复发,二次修补成功,余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经蝶脑膜脑膨出所致脑脊液鼻漏是可行的,并且是微创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鼻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6~77岁,平均42.6岁。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鼻显微镜组和神经内镜组,对两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经鼻显微镜下手术38例,全切除6例,次全切14例,部分切除18例,全切率为15.8%;经鼻神经内镜下手术18例,其中全切除10例,次全切4例,部分切除4例,全切率为55.6%。两组肿瘤全切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症状改善和肿瘤全切率神经内镜组明显好于经鼻显微镜下手术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手术方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鼻神经内镜下切除颅底脊索瘤其全切率明显提高,且其手术并发症率未明显增加,应其作为颅底脊索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9例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8-63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侧4例,右侧5例。根据de Serres分期Ⅰ期5例,Ⅱ期及Ⅲ期各2例;水瘤位于咽旁间隙7例,颈后三角1例,舌骨前下方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颈外径路完整切除,随访5~38个月未见复发。2例出现Horner征,自行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成人颈部囊性水瘤患者,手术应作为治疗的首选方式,完整剥离并切除囊壁是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1例面鼻眶脑毛霉病(ROCM)的诊疗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ROCM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总结。结果 本例患者以口腔牙齿酸痛为首发表现,既往糖尿病血糖控制差,完善相关检查,实验室确诊为根霉菌属感染的ROCM病,经控制基础疾病、抗真菌、手术治疗等,患者最终临床结局死亡。结论 ROCM病多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局部皮肤或黏膜焦痂样坏死,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病理及真菌培养为其诊断金标准。早期诊断,及早有效的抗真菌、基础疾病治疗、手术治疗是诊治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鼻腔牙的临床特点,并对儿童鼻腔牙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鼻腔牙的临床认识与诊治水平。方法患儿男,4岁5个月,因右侧持续鼻塞1个月而入院,经CT及MRI提示右侧鼻腔异物,两次全麻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咽部探查术。结果第1次探查未见异常,术后右侧鼻塞未见缓解;第2次术中切除右侧鼻腔底壁牙样物,术后鼻塞缓解,5 d后鼻塞消失,病检示右侧鼻腔组织部分被覆鳞状上皮并呈息肉状增生,另一组织形似牙组织。随访1年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儿童鼻腔牙罕见,临床可表现为鼻塞、鼻出血等,需与鼻腔异物、鼻石、肿瘤相鉴别,鼻内镜下手术切除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部神经鞘瘤的性质、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报道1例鼻尖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经手术切除鼻尖部肿块,病理确诊为鼻尖部神经鞘瘤。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发生于鼻尖部的神经鞘瘤十分罕见,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头颈部增生性肌炎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对其诊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报道1例发生在胸锁乳突肌中的增生性肌炎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并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同时对国内外报道的头颈部增生性肌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增生性肌炎是一种发生在骨骼肌中罕见的良性假肉瘤样快速生长疾病。它有独特的病理学表现,受累的肌肉组织中有着大量梭形成纤维细胞和巨大神经节样细胞。单纯局部手术切除后治愈,因为它有自限性或自愈性。随访无复发。结论增生性肌炎是一种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能够确诊。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因有自愈倾向也可以观察等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应用于额窦后壁缺损修复重建的新方法,并总结其疗效和初步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带蒂鼻腔外侧壁黏膜瓣修复15例额窦后壁脑脊液鼻漏病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2~51岁,平均年龄32岁,均为外伤引起的颅底骨折、术前均经过至少1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脑脊液鼻漏患者。采用内镜下DrafIIB型额窦开放+上方带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进行颅底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重建成功,术后1个月拔除填充物后无脑脊液鼻漏发生,随访1~3年,无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发生,额窦及上颌窦均引流通畅,上皮化好。主要副反应为鼻腔干燥结痂。结论以筛前动脉为血管蒂的鼻腔外侧壁黏膜瓣取材方便,应用于额窦后壁颅底缺损修复疗效满意,该术式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1例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网膜脱离合并睫状体环形纤维增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分析其形成的病理机制。 方法 回顾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术中取出人工晶状体,行玻璃体切除术,剥离并切除睫状体环形增殖物后,复位视网膜,填充硅油。3个月后取出硅油并悬吊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视网膜平伏,眼压恢复至正常。 结论 视网膜脱离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形成睫状体环形纤维增生的患者可表现为慢性低眼压和角膜带状变性,手术治疗应以保证眼压的维持并提高视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年来收治的3例鼻腔、2例鼻咽、1例鼻窦EMP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6例病人中3例鼻腔EMP病人单纯手术治疗,2例鼻咽部EMP病人行单纯放疗,1例鼻窦EMP病人手术后放疗。随访2~11年,其中1例鼻咽部病人放疗后6年死于肺部感染,1例鼻窦EMP病人于放疗1年后失访,其余4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EMP是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依据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可明确诊断,放疗和手术是治疗EMP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患者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10年11月住院确诊的12例鼻腔、鼻窦浆细胞瘤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就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男女比3∶1; 35~61岁,平均49.6岁。1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髓外浆细胞瘤,术后放疗 10 例,术后放、化疗1 例。免疫组化染色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结果 显示CD38均为阳性,CD79a阳性5例,CD20、CD56及CyclD1均为阴性。随访1~59个月,平均随访(53±8)个月。术后1年6月及3年各失访1例,术后1年6月局部复发伴重症感染死亡1例,1例术后2 年3月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再行化疗,术后4年死亡。结论 鼻腔、鼻窦髓外浆细胞瘤好发于中年男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放疗预后较好,部分可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外耳道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病史8年,肿块局部侵犯乳突、翼内外肌、颅内等,但无远处转移。镜检可见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成漩涡状排列及其间多核巨细胞、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检查示:CD68(+),Vim(+),S-1 0 0(+),CD 1 a(-),Ki-6 7(-)。上述特点符合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诊断。结论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临床少见、诊断复杂、预后好的良性肿瘤,手术完整切除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巨大中耳原发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临床上较少见肿瘤———巨大中耳原发内翻性乳头状瘤癌变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对其与鼻腔乳头状瘤之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方法手术加放射治疗1例中耳乳头状瘤病人,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巨大中耳原发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经手术切除后放疗,随访16个月无复发。结论中耳原发乳头状瘤除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外,还有诸多其他因素影响其发生、生长,极易复发和恶变为其特点, 临床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对复发者应扩大切除,防止恶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