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428例行胃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与中老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组胃癌侵犯全胃及并发腹膜转移所占比例较高(P〈0.05),肿瘤分化程度更低,浸润程度更深(P〈0.05),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腹膜转移、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青年胃癌患者比中老年胃癌患者肿瘤分化更差,手术方式、腹膜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是影响青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于某医院就诊的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受累、Ki-67表达水平≥30%、合并内脏转移、内分泌治疗等因素对骨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表达水平≥30%、内分泌治疗是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Ki-67表达水平较高,且多伴有淋巴结受累及其他内脏转移,针对Luminal型骨转移患者,可以通过强化内分泌治疗有效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9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青年组(年龄≤40岁)与老年组(年龄>60岁)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肿瘤发病部位、Borrmann分型、WHO分型、PTNM分期、存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青年组女性比例(61.05%)、腹部包块发生率(15.79%)、幽门梗阻发生率(30.53%)、体质量下降发生率(64.21%)、Borrmann IV型比例(30.53%)、胃窦癌发病率(61.05%)、低分化腺癌发病率(50.53%)、印戒细胞癌发病率(15.79%)、TNM分期中IV比例(42.11%)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贲门胃底癌发生率(6.32%)、存活率(2 a、3 a)显著低于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及病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胃癌同老年胃癌相比,恶性程度高、分化差、进展快、预后相对不佳。  相似文献   

4.
5.
杜泽东  李秋 《四川医学》2018,39(12):1420-1424
<正>胃癌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是胃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我国胃癌5年生存率35. 1%[1],总体生存率低,有必要对胃癌术后预后进行预测,从而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常用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包括:生存率、死亡率、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影响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因素较多,目前主要影响预后因素仍然集中在临床(手术、是否辅助治疗、分子分型等)及病理因素,我们将从临床、病理因素作综述。1手术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42例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共142例,男性63例,占44.3%;女性79例,占55.6%。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病例的3.5%。病理学以低分化腺癌(77%)多见。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占多数(62.2%)。根治手术率为74.6%。全组5年生存率为42%。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人胃癌以低分化腺癌占多数,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占多数。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TNM分期。  相似文献   

7.
影响胃癌预后的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例进展期胃癌按术后生存期长短分成两组:长生存组(超过10年);短生存组(少于2年)。两组病例按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手术方法根治或非根治、及手术年份进行配对,对下列病理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淋巴管及静脉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免疫反应及癌周间质中淋巴细胞及纤维增生反应。观察结果用单因素卡方测验及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电子计算机运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按两个不同标准:低标准(F=2)及高标准(F=9)得出了两个判断胃癌预后的方程式。组内回代检验的结果判断正确率分别为88%及81%,在影响胃癌术后预后的因素中,以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淋巴结转移为最显著,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发现多因素分析方法是一种更精确的判断胃癌术后预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我院收治的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210例,对其生存率以及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同病理分期和肿瘤的大小对胃癌的生存率影响显著(P0.05);而根治程度的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部位、化疗时间和TNM分期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肿瘤部位、化疗时间和TNM分期是其独立因素,并且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不同也有影响,尽早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乳腺癌骨转移的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02年1月-2011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或复诊进行随访。结果 15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以多发病灶起病为主,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胸部、骨盆、肢体、颅骨,转移率分别为75.3%、74.0%、56.0%、46.7%、28.7%,不同转移部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CerbB-2状态、内分泌治疗与否、是否合并内脏转移、骨转移部位数是影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总生存的因素。Cox多因素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内分泌治疗与否、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否合并内脏转移、骨转移部位数和CerbB-2状态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有关。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易发生于中老年人,以35~60岁年龄段为主。淋巴结转移数目多、未经内分泌治疗、合并内脏转移、初发时骨转移病灶数目多及CerbB-2表达阳性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胃癌(≤40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青年胃癌组(年龄≤40岁)110例,老年胃癌组(年龄≥60岁)7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与老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常见,肿瘤大部分位于胃中下区,多见低分化腺癌、弥漫性胃癌,青年胃癌组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比例更高,而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的比例低(P<0.05)。两组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TNM分期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69,95%CI:1.590~8.468;HR=8.153,95%CI:3.657~18.180)。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为主,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伴有骨转移的Ⅳ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诊治方案、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52例Ⅳ期NB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有骨转移患儿与无骨转移患儿的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患儿中伴有骨转移25例(48.1%),男女比例为2.57∶1.00,中位发病年龄为37.7个月(9.5159.8个月);骨转移部位主要有:颅骨17例(68.0%),四肢骨17例(68.0%),骨盆11例(44.0%),脊柱9例(36.0%),肋骨8例(32.0%),肩胛骨1例(4.0%),下颌骨1例(4.0%),其中10例(40.0%)患儿为多发性骨转移。有骨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尿香草扁桃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无骨转移者明显升高(P<0.05);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者较分化好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25例伴有骨转移NB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3.8159.8个月);骨转移部位主要有:颅骨17例(68.0%),四肢骨17例(68.0%),骨盆11例(44.0%),脊柱9例(36.0%),肋骨8例(32.0%),肩胛骨1例(4.0%),下颌骨1例(4.0%),其中10例(40.0%)患儿为多发性骨转移。有骨转移者的肿瘤标志物尿香草扁桃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无骨转移者明显升高(P<0.05);原发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者较分化好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25例伴有骨转移NB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13.854.1个月);19例按计划完成治疗,其中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4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进展4例,复发7例,19例中共有7例死亡;6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其中4例死于肿瘤进展,2例死于严重感染。25例伴有骨转移的Ⅳ期NB患儿的2 a总体生存率为(37.1±12.3)%,2 a无事件生存率为(30.2±10.7)%;27例无骨转移的Ⅳ期NB患儿的2 a总体生存率为(61.5±9.7)%,2 a无事件生存率为(46.7±10.9)%;无骨转移患儿的2 a总体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均较骨转移患儿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骨转移的Ⅳ期NB患儿在化学治疗配合手术、局部放射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下的远期预后仍极差,需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手段,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胃癌主要远处转移部位,肝转移是导致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胃癌肝转移(GCL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存在个体差异性,治疗效果差,治疗方法的选择存在一定争议。复习相关文献,对GCLM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骨扫描在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和31例前列腺癌患者在系统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全身骨扫描,观察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变化与肿瘤临床综合疗效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肺癌或前列腺癌骨转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临床综合治疗有效者(59.68%,37/62)的骨转移疗效明显好于无效者(40.32%,25/62)(P〈0.05)。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4.5%,2年生存率为22.6%;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7.3%,2年生存率为72.3%。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类型及骨转移时长相关(P〈0.05)。肺癌与前列腺癌分组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骨转移的预后危险因素为病理类型、治疗前骨扫描病变范围及骨转移时长;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与骨转移时长有关。结论全身骨扫描为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更丰富、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浆膜反应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为淋巴结合理清除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早期胃癌的浆膜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浆膜正常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7.8%)低于浆膜反应型转移率(5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5.93,P=0.00)。浆膜正常型和浆膜反应型的5a生存率分别为98.0%和8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5.14,P=0.00)。结论浆膜反应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较浆膜正常型高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5.
影响早期胃癌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EGC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找出影响预后因素,以指导临床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EGC手术的3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大体分型之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对随访患者资料的预后因素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1)Dl淋巴结清扫术139例(41.1%),D2淋巴结清扫术183例(54.1%),D3淋巴结清扫术16例(4.7%).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 63例随访患者总5年生存率92.1%;黏膜内癌5年生存率97.1%,黏膜下癌5年生存率85.7%;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EGC术后生存率相关(P值分别为0.043、0.004).[结论]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方案,有助于提高5年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13例早期胃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13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为7. 96%(9/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为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肿瘤浸润深度及神经脉管侵犯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浸润深度及脉管神经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Bmi-1基因过度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与胃癌分化、转移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1月共42例行胃癌手术切除标本,提取肿瘤及癌旁组织配对标本的总RNA,用RT-PCR方法测定Bmi-1基因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mi-1基因差异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表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42例配对标本分别进行Bmi-1 mRNA荧光检测比较,29例标本的肿瘤组织中Bmi-1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Bmi-1mRNA的表达与胃癌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并且Bmi-1 mRNA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结论 Bmi-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Bmi-1基因mRNA可望作为胃癌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之一,Bmi-1 mRNA的测定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背景:FOXP3曾被认为仅在T细胞系中表达。目前的研究表明,FOXP3可在癌细胞中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免疫抑制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FOXP3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FOXP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的122例胃癌患者的原发灶和淋巴结标本,以及30例同时期经胃镜活检并经病理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标本做对照,行FOXP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并进行生存分析。然后,用NCI-N87细胞系证明FOXP3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最后选取12例胃癌患者的原发灶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FOXP3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双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FOXP3在胃癌细胞和癌旁上皮细胞中表达。FOXP3在胃癌原发灶(58.2%)中的表达较无瘤胃黏膜(26.7%)中的表达上调。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不论其原发灶还是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率小于60%的FOXP3的表达都呈现上调趋势。然而单因素分析显示胃癌原发灶及林巴结中FOXP3的表达不是影响生存期的主要因素。 结论:FOXP3可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9.
熊懿 《吉林医学》2010,31(27):4660-4660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80例EGC患者进行住院病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肿大等四个临床病理因素是EG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综合分析EGC的临床病理因素,对正确判断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