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璐 《四川医学》2004,25(2):169-169
本文分析19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和二维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2D-CDE)资料,着重讨论2D-CDE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田志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0):105-105,10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该文对我室近4年来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临床资料和手术证实的34例IE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能检出瓣膜赘生物32例(94%),血培养阳性率7例(20%),发热和栓塞的发病率分别为19例(56%)和11例(30%),瓣膜赘生物发生于左心系统31例,尤以主动脉瓣多见,瓣膜返流,心力衰竭和栓塞是IE的常见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对IE的诊断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首选,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有42例超声探及瓣膜赘生物,最大有2cm,最小的有0.2cm,多见于左心系统,二尖瓣最多见(28例),主动脉瓣次之(13例),肺动脉瓣及三尖瓣较少见。同期血培养阳性者仅8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赘生物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可了解心脏基础病变,应作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鲍晓峰  刘学明  游向东  傅国胜 《浙江医学》2003,25(4):249-250,256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endocarditis,IE)是一种发生在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状态 ,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与致残性 ,其临床预后有赖于早期诊断与治疗[1 ,2]。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并伴有心脏杂音是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而血微生物培养阳性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 [3]。但由于不正规的抗生素治疗及激素等的广泛应用 ,典型临床表现和血培养阳性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1 ,4]。超声心动图作为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诊断价值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一些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UCG)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IE病人作UCG检查,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热40例(95.2%),脾肿大26例(61.9%),栓塞24例(57.1%),血培养阳性12例(28.6%),UCG检出瓣膜赘生物36例(85.7%),多发生于左心系统,尤以主动脉多见,有基础心脏病者25例(59.5%),死亡10例(23.8%),结论:UCG不仅可提供IE的病因,病理诊断,而且对判断其并发症,以及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1年-2002年住院的4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超声心动图所见进行分析;结果:各例均有基础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18例(41.86%),先天性心脏病13例(30.23%),钙化性心瓣膜病4例(9.30%),其他8例(18.60%),检出赘生物29例(67.44%);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基础心脏病、赘生物,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应结合临床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例1,男,52岁。以发热40天入院。体温37.5~40℃之间。多次作血培养阴性,骨髓感染性骨髓象。血Hb 50g/L,WBC 1.0~1.5×10~9/L之间,未作其他检查,先后用多种抗生素无效。转来我院。入院后查体发现皮肤有瘀点瘀斑,左手指未节可见一紫色略高出皮肤的小结,(Osleis nocles)压痛(+),双肺底有湿鸣,心界向两侧扩大,主动脉瓣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及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水肿(+),入院后作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瓣膜口有赘生物。诊断为(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风心病主动脉瓣双损;(3)肺部感染。经联合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体温下降,自觉症状好转,但于住院第11天出现脑栓塞、脑疝形成,抢救无效死亡。 例2,女,30岁。以发热、咳嗽30天,双下肢皮肤出血点1周入院。原患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入院前在外院按先天性心脏病,肺部感染给青霉素、氨苄青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4例,比较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 )对感染性心内膜相关并发症以及赘生物的检出情况,比较TTE与TEE诊断患者心内膜受累各种病理变化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结果:TTE 检出赘生物31例(48.44%)、TEE检出赘生物49例(76.56%),两种检测方式对赘生物的检出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TE检出平均赘生物的大小显著低于TEE检出赘生物的大小( P<0.05);在瓣周脓肿、瓣周漏、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并发症检出方面,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若以TEE检测作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则TTE检出敏感性为63.27%、TTE检出特异性为86.67%。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中TEE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检出更为敏感,但是TTE对也能够提供较为肯定的证据,目前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诊断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的临床特点和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IE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IE患者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发热21例(58.33%)、心脏杂音33例(91.67%)、心脏增大29例(80.55%),心力衰竭21例(58.33%),心包积液3例(8.33%),细菌培养阳性10例(27.78%);超声心动图瓣膜赘生物检出34例(94.44%),并且赘生物大小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仅对IE患者作出准确的诊断,而且尚能评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文霞  唐红  朱达  张尔永 《西部医学》2013,(4):561-562,565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临床特征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28岁男性患者,因感冒后出现胸闷、胸痛、气紧伴高热、乏力、背部疼痛5个月,经抗感染治疗好转后,症状反复发作,且突然剧烈咳嗽,活动时加重。CT检查提示升主动脉左侧血管影。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根部瘤伴破口形成。结果术后诊断为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右冠瓣脱垂伴重度反流。病理报告提示符合动脉瘤改变。结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一组有相似临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其起病急骤、后果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率及死亡率高,超声心动图对AAS能作出早期及时正确诊断,能为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80例新生儿,其中经过超声心动图证实患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新生儿38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12例)、重度组(6例),其余42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比较各组患儿心脏各腔室大小,并对比分析测量结果。结果 患儿心脏右房内径、右室内径及主肺动脉内径随着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增高均有增大趋势。对照组与轻度组、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右心房内径(RA)、右心室内径(RV)、主肺动脉内径(MPA)分别作两组样本t检验,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ASP的增高,新生儿低氧血症(PO2)逐渐加重,各组样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进行准确诊断,对判定患儿预后、临床诊疗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诊治(附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认识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诊治的意义。方法 对本院儿科收治的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4 3例 ,于住院后作心电图、X线心脏摄片及二维和 /或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本组 4 3例均有心脏形态学改变 ,表现为心脏增大 ,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超声心动图尚显示心内膜呈弥漫或不规则增厚达 3~ 6mm。结论  1岁以内患儿突发心力衰竭者 ,超声心动图检查必不可少 ,对临床诊断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 N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临床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的患者进行多切面的探查,总结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病变区域的分布特点。结果 15例超声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其中14例为左室受累,1例为左右室均受累。采用jenni等提出的诊断标准:①病变区域心室壁为双层结构,外层较薄为致密层,内层较厚为非致密化心肌,非致密化心肌中间可见深隐窝。②心室收缩末期内层非致密化心肌厚度与外层致密化心肌厚度比值〉2.0。③彩色多普勒显示深隐窝内有血流与心室腔相通,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受累室壁由丰富的肌小梁和深陷的隐窝构成,隐窝内血流与心室腔相通,室间隔及左室前壁无受累。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具有特征性超声心动图表现,是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可靠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心动图分型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心内膜垫缺损(ECD)作为威胁围生儿及新生儿生命以及降低长期生存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选择适当的方法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降低该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从最初的M型超声,到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心脏声学造影、经食管超声以及目前研究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了ECD的无创诊断率。作为ECD分型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为临床提供了更加翔实而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特点,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综合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均治疗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后心肺功能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2年2月38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诊断。应用SPSS 13.0软件对超声心动图及肺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示肺动脉分叉处血栓1例(2.6%),右心增大14例(36.8%),肺动脉增宽13例(34.2%);肺动脉压轻度增高13例(34.2%),中度增高6例(15.8%),重度增高7例(18.4%);D型征9例(23.7%),左心增大7例(18.4%),大致正常4例(10.5%)。CT示肺动脉主干及双支病变20例(52.6%),动脉分支及单支病变18例(47.4%)。分支或单支病变者,超声示右室内径(22.5±3.2)mm,肺动脉压力(25.5±26.4)mm Hg;双支及主干病变者,超声示右室内径(26.96±4.7)mm,肺动脉压力(56.3±25.4)mm Hg;两组右室内径及肺动脉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不但可以对肺栓塞高危患者进行筛查,更重要的是可与心脏急危重症进行鉴别。在基层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心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阐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肺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CDE对临床上拟诊的肺心病患者进行肺动脉高压(PH)定性、定量的诊断、并观测由PH继发引起心脏在CDE上的异常改变。结果:CDE测定PH44例(88%),其肺动脉收缩压(SPAP)>36mmHg,6例(32mmHg≤SPAP<36mmHg,确诊CPM的临床符合率665(50/76)。结论作为无创性诊技术,CDE估测PH或诊断CPM准确简便,重复性强,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超声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CK)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92人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及正常对照组。观测左室CK图像色带层次、色彩及心内膜彩色位移值(SEM)。同时检测心肌缺血损伤动物模型。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90.3%CK图像色带层次不清,分布不均匀,其中26.9%图像中“蓝色”消失,63.4%色带“蓝色”减少;75.0%SEM值减小,与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技术有助于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