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铁路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为保护工人身体健康,保证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采用整群分层的方法选择360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为暴露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分析其工龄与听力损失率、心电图异常率、血压异常率的关系。随机抽取100名其他作业工人为对照组进行纯音测听。结果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检出92人,检出率25.6%,听力损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率随着工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P<0.05);心电图、血压的异常率分布在各个工龄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听力损失和女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铁路系统职业性噪声危害严重,应合理改善工作环境,并加强个体防护,减少职业性噪声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2011—2014年南通市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合格的764名新入职工人为调查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对听力损伤、血压及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1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3.40%,筛查检出4名职业禁忌证,其中1名为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A),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 000Hz、4 000 Hz和6 000 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 dB(A)];职业性噪声暴露2年后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 dB(A)]的检出率为4.87%,筛查检出1名职业禁忌证工人,1名疑似职业病工人。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后1年和2年的听力损失检出率均较入职前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现患率在全体人群及性别分层中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职业性噪声暴露工人入职2年后心电图检查较入职前,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其中女性工人心电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电焊烟尘与噪声联合作用致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情况.方法 分别对电焊烟尘与噪声联合暴露组、单纯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作业工人气导听力进行测试.结果 联合组听力损伤总检出率为61.54%,其中高频、语频、Ⅰ级、Ⅱ级、Ⅲ级及以上听力损伤率分别为60.00%,35.38%,16.92%,23.08%和20.00%.联合组听力异常率明显高于单纯噪声组和对照组(P<0.05),高频、语频、Ⅱ级、Ⅲ级及Ⅲ级以上听力损伤率均较噪声组、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不同频率的听阈均值比较,联合组的0.5,1,2,3,4和6 kHz听阈值分别为(22.98±6.28),(21.38±7.88),(22.04±10.19),(26.55±16.69),(31.52±18.86)和(33.75±19.71)dB(A),均高于噪声组、对照组(P<0.05).结论 电焊烟尘与噪声联合暴露可加重作业工人听力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和实施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天津市11 643名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健康资料及所在288家企业工作场所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33.81%,高血压检出率19.8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2.11%,男性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女性。高噪声暴露组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女性工人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低暴露组(P0.05);随噪声接触工龄延长,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增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年龄增加、工龄延长和高噪声暴露均为高频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高噪声暴露情况下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率增加42.00%(男性)和29.00%(女性),工龄每增加5年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率增加23.00%(男性)和147.00%(女)。此外,高噪声暴露可增加男性高血压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发病风险(OR1.00,P0.05)。结论天津市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高噪声暴露是高频听力损失、男性高血压发病和女性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应当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暴露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探讨青年工人初次职业噪声暴露的职业健康风险. [方法]以南京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2011年至2013年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合格的367名新入职青年职工为研究对象,跟踪分析该职业人群入职前和入职后2年内,先后3次职业健康体检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血压和心电图变化. [结果]青年工人噪声作业1年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损失[>25dB(A)]的检出率为4.63%,噪声暴露2年内双耳高频听力损失检出为3.77%;入职1年后听力筛查检出3名噪声敏感工人[高频段任一频率,任一耳≥65dB(A)].工人入职1年收缩压出现显著性上升,且男性工人连续两年收缩压呈上升趋势;女性工人噪声作业1年高血压现患率上升.男性工人入职1年后心电图检查发现,心律不齐和其他异常心电图(束支传导阻滞、ST-T段改变等)检出率显著上升. [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可能对新入职青年工人的听力损失和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噪声暴露第1年,青工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可能与易感人群有关.  相似文献   

6.
探讨企业中噪声作业对工人听力的影响。选取某企业中的350名噪声作业工人作为噪声组,另选取该企业中的120名非噪声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工人进行听力测试及职业健康检查,比较两组员工的听力损失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现场噪声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听力损失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年龄段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工人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不同工龄工人的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工人工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研究组的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职业性噪声会对工人的听力以及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企业应积极做好减震降噪工作,保护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噪声对暴露人群健康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工业作业场所职业性噪声对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方法于2005年随机抽取南方某市部分噪声暴露工厂,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测点选择和测量噪声强度[dB(A)],按照《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对其职业性噪声暴露人群进行健康检查,并对4家产生稳态噪声、4家产生脉冲噪声的工厂的暴露人群的健康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对84家工厂的1374个噪声作业点进行噪声强度测定,噪声平均强度83.40[dB(A)],作业点噪声强度90[dB(A)]以上占23.22%(319/1374),85~89[dB(A)]占25.47%(350/1374),85[dB(A)]以下占51.31%(705/1374),超标率为48.69%(699/1374);7464例噪声暴露工人的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听力损伤检出率为20.47%(1528/7464),心电图异常检出率7.32%(546/7464),心率异常检出率为3.93%(293/7464),血压偏高检出率为3.71%(277/7464);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的平均强度分别为84.96、88.49[dB(A)],两者的等效噪音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噪声暴露人群的听力损伤、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稳态噪声的(P>0.01)。暴露人群的听力损伤检出率与暴露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s=0.952 4,P<0.01)。结论职业性噪声暴露对人群健康效应的影响表现为脉冲噪声对噪声暴露者的危害比稳态噪声大;噪声强度和噪声暴露者的听力损伤检出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挂车生产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听力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防控职业性噪声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生产企业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对纯音听阈、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检查驻马店市噪声作业工人1 156名,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为15.74%,高血压异常的检出率为17.99%,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为20.85%,各项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组的纯音测听、高血压及心电图检查异常检出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企业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间比较只有纯音测听检查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挂车制造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噪声岗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探讨噪声暴露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重庆市2 130名噪声岗位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资料,按其是否接触噪声分为对照组及噪声暴露组,综合分析两组人员血压、心电图、肝功能及听力损失等情况。结果噪声暴露组听力损失类型分析显示,暴露组听力异常的485例中,双耳高频平均听力下降145例,占29.90%;语频听力下降61例,占12.58%;语频、高频听力下降5例,占1.03%。噪声暴露组血压(30.28%)、心电图(25.10%)、肝功能(26.22%)及听力(49.29%)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人员听力损失以双耳高频平均听力下降及语频听力下降为主。随工龄的增长,血压异常检出率(χ~2=12.31)、心电图异常检出率(χ~2=16.24)、肝功能异常检出率(χ~2=9.47)及听力异常检出率(χ~2=13.33)略呈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噪声暴露可对血压、心电图、肝功能及听力等造成损害。相关岗位作业人员应加强个体防护,并做好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职业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 以山东德州某电动车制造企业521名噪声接触工人为暴露组, 该企业521名管理人员为对照组, 对两组工人进行听力测定、血压测量和心电图的检查, 分析检查结果。
结果 暴露组的听力异常率、耳鸣检出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暴露组的听力异常亚组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听力正常亚组,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长期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的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11.
了解兰州市120家噪声危害严重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血压和心电图状况,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2011年4—12月对兰州市噪声危害企业的785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785人中,高血压检出率为19.4%,男女性工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噪声工龄>20a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工龄<20a者(P<0.05);心电图异常率为9.9%,心电图异常率无明显性别及工龄差异(P>0.05)。提示,职业噪声暴露可影响噪声作业工人的血压,且工龄越长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尿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作业场所噪声强度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收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将研究对象根据噪声暴露情况分组,以暴露于≥85 d B(A)噪声环境中的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暴露于85 d B(A)噪声环境中的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症状、血压、听力损失、噪声危害知晓率和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选取该企业具有代表性的8个噪声作业岗位,其8小时等效声级测量结果有4个岗位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85 d B(A)。观察组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头痛和/或头昏、烦躁、睡眠障碍(失眠和/或多梦)、记忆力减退和/或注意力减退的异常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压异常率35.37%高于对照组11.6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P0.05)。观察组听力损失人数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P0.05)。观察组噪声危害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观察组防护用品使用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5)。男性作业工人噪声危害知晓率高于女性作业工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97,P0.05),男性作业工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低于于女性作业工人,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0.87,P0.05)。结论该尿素企业噪声污染严重,需要职业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督促企业进行工艺改造或技术改造;作业工人噪声防护意识薄弱,需要企业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对噪声作业人员加强职业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和卫生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英德市某水泥企业296名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特征的在岗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状况和纯音测听异常情况。结果 296名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血压异常、血常规异常、心电图异常等指标检出率分别为19.26%、21.28%、16.22%和22.97%。男性血压异常的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听力损失、血压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均升高(P值均0.05)。296名工人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较好耳语频加权值25 dB的检出率分别为19.26%、64.53%、7.09%和1.35%。男性的高频听阈提高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高频听阈提高、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和语频听阈提高的检出率随着工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结论英德市某水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较严重,有关部门需督促企业加强和完善噪声防护措施,以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37个工业生产行业职业噪声暴露监测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工业作业场所职业噪声暴露进行测量和评价。方法按《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S/T69—1996)进行测点选择和测量噪声强度[dB(A)],对噪声作业接触人员进行听力筛查,评价职业噪声暴露水平。结果平均噪声强度79[dB(A)]以下段7个行业(占18.92%)、80-84[dB(A)]段有24个行业(占64.86%),85[dB(A)]段以上有6个行业(占16.22%)。4479个作业场所测量点声级段分布90[dB(A)]以上段占23.17%(n=1038)、85~89[dB(A)]段占25.50%(n=1142)、85[dB(A)]以下段占51.33%(n=2299)。同期接噪作业工人听力筛查4426人,听力损伤检出996人,听力损失筛查阳性检出率为22.50%。结论从危害程度和保护高危人群的角度考虑,严格执行85[dB(A)]噪声限值是适宜的,将来国家制定《工作场所职业噪声接触限值》时应对测量方法作配套规定。  相似文献   

15.
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噪声暴露时间对作业工人听力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噪声暴露时间不同的两个作业组共103人为调查对象,进行听力、血压、心电图检查,并对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进行监测。结果 噪声对听力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每日连续暴露于噪声6小时的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4%,显著高于每日暴露1小时的作业工人(15.4%),而血压增高,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电图检查和血压测量可作为接触噪声工人健康监护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了解药物粉尘作业工人的身体状况,明确职业接触药物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控制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制药企业145名接触药物粉尘作业工人作为暴露组,同企业的无职业危害暴露的145名工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工人的健康状况。[结果]暴露组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胸片、耳鼻咽喉、肝功能检查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尿常规、血脂异常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工龄>10年组血糖异常检出率高于≤1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功能异常检出率随着工龄延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粉尘可影响作业工人的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还可影响作业工人的肝功能,应对其药物毒理危害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韩青芳 《中国校医》2021,35(10):739-741
目的 掌握丰县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状况,分析不同职业噪声暴露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丰县722名丰县接噪工人(噪声组)和536名低噪声工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人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血压、心电图与纯音听阈测试进行检查。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工龄进行分层,分别比较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工人健康损害的差异。结果 噪声组听力损伤率22.58%,高于对照组听力损伤率1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P<0.001);噪声组血压异常检出率22.02%,高于对照组血压异常检出率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08);噪声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14.13%,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结论 长期噪声暴露对人体影响是全身性的,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保障接噪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噪声环境下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状况,探讨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新区1 200名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和1 000名其他车间无噪声接触史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两组工人的心电图、血压、电测听等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车间和无噪声车间8 h等放连续A声级测定噪声强度平均值分别为(85.59±1.92)和(43.91±0.96)d B(A)。噪声暴露组电测听、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7.50%、18.75%和16.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11.60%和11.90%(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会对工人的听力、血压、心电图等产生影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噪声对身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电焊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机械、造船等15个工厂的电焊作业工人为暴露组(470人),同工厂后勤行政人员为对照组(512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健康调查及分析。结果 对照组年龄为(28.6±8.4)岁,暴露组年龄为(29.0±9.2)岁;暴露组肝功能和高仟伏胸片检查结果异常率分别为20.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和1.6%(P<0.05)。暴露组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肺功能、听力损失、尿锰、尿常规的异常率分别为6.8%(21/470)、34.3%(161/470)、38.7%(182/470)、18.1%(85/470)、30.6%(144/470)、21.9%(103/470)、12.8%(60/470)。经相关分析,饮酒和年龄是血压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饮酒和吸烟是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工龄是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和吸烟是听力损失异常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电焊作业危害作业工人的健康,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纺织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的影响。[方法]以某纺织厂噪声作业工人293名为接触组,行政后勤人员350名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体检,测定环境噪声暴露水平,探讨噪声与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患病率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纺织噪声除听力损伤外,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不可小视;心电图异常率随工龄的延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