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重组人脑钠肽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52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予以药物治疗及直接PCI术。治疗组:直接PCI术中及术后静脉应用rhBNP,先按1.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 min),后按0.01μg·kg~(-1)·min~(-1)静脉滴注(持续48 h);对照组:PCI术中及术后应用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组在PCI术前检测血浆NT-proBNP。长期随访2.5~3年,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变化。结果随访2.5~3年,平均2.7年。治疗组完成随访4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血浆NT-pro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71±89)pg/ml和(1644±106)pg/ml,t=0.275,P=0.04];治疗组SV、LVEF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6.2±4.2)ml和(50.1±6.7)ml,t=-1.870,P=0.03;(43.6±2.2)%和(48.6±2.4)%,t=-1.896,P=0.04],LVEDD低于对照组(t=0.246,P=0.04);治疗组再发心力衰竭住院2例(4.2%),低于对照组7例(17.5%)(P=0.04)。结论 AMI患者直接PCI术后早期应用rhBNP,长期随访观察可显著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否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方法应用开胸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制备成功的模型随机分为二组,I组为重组人脑利钠肽组(n=20),每只大鼠按0.01μg/kg·min^-1持续泵人重组人脑利钠肽24h,Ⅱ组为对照组(n=20),每只大鼠泵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持续24h,而后正常饲养大鼠。在急性心肌梗死6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两组间是否有差异。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组大鼠的各项超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PCI术后患者近期心功能指标影响。方法70例AMI患者随机分成BNP治疗组(PCI术后静脉滴入rhBNP,持续48h)和对照组(PCI术后常规治疗)。AMI急性期及术后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检查。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心功能各项指标分布接近(P均〉0.05),6个月后治疗组LVESV和EF测试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结论rhBNP可明显改善AMI患者PCI术后近期各项心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循环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硝普钠静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新活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率、BNP及1周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6~72 h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改善率为95.7%;对照组总改善率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观察组KillipⅡ总改善率为40.4%;KillipⅢ总改善率为44.7%;对照组KillipⅡ总改善率为34.0%;KillipⅢ总改善率为31.9%。两组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 h后心率下降值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停药6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BNP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为14.8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值和BNP情况均得到良好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患者恢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错过急诊PCI时间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择期PCI前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短期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超过12 h),准备择期行PCI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及加用rhBNP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在入院后给予rhBNP,按1.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3 min),随后以0.015μg/(kg·min)静脉滴注持续48 h。两组均到心肌梗死后1014 d行PCI治疗,观察其两组CK、CK-MB的峰值,PCI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的CK和CK-MB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至PCI前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显著减轻STEMI患者心肌损伤,缩小梗死面积,抑制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减少急性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并术后心功能不全者分为对照组(抗心衰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予Rh BNP),10 d后通过心功能Killip分级评定、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径(LVDd)等,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4.2%,对照组52.6%(P<0.05);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增加(P<0.05),LVDd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观察组24 h尿量增多(P<0.05),血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降低(P<0.05),强心药物使用天数(P<0.05)减少。结论:早期使用Rh BNP可明显改善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60例AMI后心衰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两组治疗后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BNP、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排出量(CO)、每博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升高,观察组CO、SV、CI、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2/30),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10.00%(3/30),(P> 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AMI后心衰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河南医学研究》2016,(5)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甘油治疗,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参数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SBP、DBP、血Cr、血NT-pro BNP及每日尿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R、血Cr、血NT-pro BNP及每日尿量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好,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AL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AMI后ALHF患者随机分为rhBNP试验组28例,硝普钠(SNP)对照组28例,在常规抗ALHF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rhBNP与SNP,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及给药后液体出入量、全身临床状况、左室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肌酐等指标的变化,并随访记录1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给药24 h后试验组的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72 h后,试验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1);试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氧饱和度的增加及中心静脉压的降低在1,6 h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中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的变化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hBNP是治疗AMI后ALHF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 ~ 12 h 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择期PCI
的术后心功能情况。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心脏彩超检查,并于入院当日及每隔1 天监测血浆氨基末
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I)。10 d 后再次行上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急
诊组出入院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无差异(P >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较入院下
降(P <0.05);择期组LVEDd 出院较入院增大(P <0.05),LVEF 出院较入院下降(P <0.05)。两组出入院
LVEDd、LVEF 的差值比较有差异(P <0.05)。急诊组NT-proBNP 峰值及CTNI 峰值均低于择期组(P <0.05)。
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 ~ 12 h 行急诊PCI 术或择期PCI 术,术后近期心功能均会一过性下降,择期
组较急诊组下降更显著,提示患者发病>6 h 已无症状,行急诊PCI 术对患者术后心功能仍有积极作用,机制
可能与急诊PCI 术尽早恢复血运重建,更早、更多地挽救存活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方案对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
疗相关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行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共110 例,以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 例。分别采用常规和改良PCI 介入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手术、门球时间
(D2B),患者从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C2B)、X 射线透视时间、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对比剂用量、术中并发症
发生率及术后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D2B、C2B、手术及X 射线透视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和对比剂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
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随访MACE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0.05)。结论 改良PCI 介入治疗方案治疗急性STEMI 可缩短治疗用时,减少桡动脉痉挛概率,减少对
比剂用量,且未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87-89
目的观察急诊PCI治疗与急诊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PCI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脑钠肽(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心室射血分数(LEVF)、左侧心室舒张末径(LVE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应用急诊溶栓治疗相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患者的BNP,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脉压差(PP)与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141例AMI患者按入院时PP大小分为2组:A组PP小于4.0~5.3 kPa (30~40 mmHg)70例;B组PP大于6.6~8.0 kPa (50~60 mmHg)7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在年龄、心功能、心率、血脂、性别、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差别. 结果:与PP小组相比,PP大组平均年龄大[(68.7±12.2)岁vs (62.6±12.2)岁],心功能差[(2.0±0.8)级vs (1.7±0.8)级],收缩压高[(17.8±1.9) kPa vs (14.4±2.0) kPa],舒张压高[(10.6±1.8) kPa vs (9.8±1.9) kPa],载脂蛋白B(apo B)高[(0.86±0.2) mg/L vs (0.72±0.2) mg/L], P<0.05~P<0.01,两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女性比例高(35.2% vs 17.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76±0.8) mmol/L vs (2.49±0.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1±0.4) mmol/L vs (1.15±0.5) mmol/L]和载脂蛋白A(apo A)高[(1.10±0.4) mg/L vs (0.97±0.2) mg/L],P均<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心率[(82.3±19.8)次/min vs (78.0±20.1)次/min], P>0.0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PP大组的AMI患者年龄大,心功能差,女性多,血脂紊乱多,收缩压和舒张压高. 相似文献
15.
刘红娟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6):606-609
分析左西孟旦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作用机制。130例脓毒症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接受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n=65)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坦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n=65)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坦联合rh-BNP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降低而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Bax及Caspase3均显著降低而Bcl2明显升高(P<0.05),心肌酶谱LDH、CK-MB及CK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左西孟旦联合rh-BNP对脓毒症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能明显调控异常的细胞凋亡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养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在我院择期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心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记录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治疗后FMD、NMD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治疗后hs-CRP、TNF-a、IL-6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心汤能显著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7.
AMI患者PCI后血浆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黏附分子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卡维地洛对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应用p受体阻滞剂,n=30)和卡维地洛组(n=30)两组。于术后即刻、7d、3个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动态检测CD11b、CD18、ICAM—1以及L—selectin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接受PCI术后外周血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呈动态变化,卡维地洛组与对照组相比,CD11b、CD18、ICAM—1以及L—selectin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别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可降低AMI患者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在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3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治疗,观察组于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以及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sICAM-1分别为(140.35±51.96)μg/L与(140.41±52.03)μg/L,vWF分别为(109.93±25.06)μg/L与(110.31±25.02)μg/L,NO分别为(55.49±8.58)μmol/L与(55.51±8.62)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sICAM-1、vWF为(144.21±52.01)μg/L和(111.19±24.98)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12±51.98)μg/L与(239.44±24.89)μg/L,而NO为(53.25±8.6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36±8.5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6%与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用于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够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提高PCI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后 ,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的病例 ,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保守治疗组 ,观察溶栓后进行PCI对患者心脏功能、胸痛次数、住院天数、病死率、再梗死率的影响。结果 PCI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PCI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P <0 0 1) ,病程 1月左室射血分数 (LVEF)高于保守治疗组 (P <0 0 1) ,心功能改善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发病后 6月内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P <0 0 1) ,住院期间病死率与 6月内再梗死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后 ,作PCI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功能改善、胸痛发作次数减少。在无条件作急诊PCI的医院 ,溶栓后作补救性PCI是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急诊PCI(Transradial emergenc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E-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TE-PCI的AMI患者82例,行TE-PCI后给予综合护理.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心绞痛生存质量、焦虑、抑郁状况,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心绞痛生存质量得分高于治疗前,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61%,二次梗塞发生率为0%.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于TE-PCI治疗AMI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围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