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杨  张锐 《吉林医学》2010,31(6):786-787
目的:调查分析院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用药情况。方法:我院在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26例医院内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病例,分析其耐药情况、感染情况及用药情况。结果:467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阳性率为37.0%;其中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3.4%;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45.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是对亚胺培南不耐药。涉及患者126例患者使用l~6种抗菌药物和(或)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最多为3联。使用频率最高为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3代头孢菌素。结论:为了减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要合理应用抗生素,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同时尽量减少院内易感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某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某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间临床送检各类标本进行培养,用CLSI/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00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检出率为16.20%,2008年为25.80%,2009年为40.96%.标本主要分布于痰,咽拭子和尿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耐药性有明显的逐年增高趋势.它对亚胺培南呈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联合酶抑制剂的抗生素耐药率较低,对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在不同的标本中.其检出率和耐药性正在逐年增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州市中心医院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流行病学情况与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离,使用VITE-COMPACT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产ESBLs肠杆菌2 560株,分离率为48.4%,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分离率依次为68.9%、54.6%、18.3%、25.9%,其他肠杆菌未发现产ESBLs菌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分别为42.2%、60.8%、57.7%),而变形杆菌主要来自尿液(为40.0%)。2008—2010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复合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尚敏感。变形杆菌主要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高度敏感。结论产ESBLs肠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酶抑制复合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尚敏感。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开始出现耐药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上治疗非常困难,应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与监测,防止耐药菌株广泛播散。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对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同期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菌株的变化,以2012年为界,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对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加强管理后,全院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7,P<0.01);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菌株明显减少(χ2=20.19,P<0.01);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菌株下降不明显(χ2=1.47,P>0.05)。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下降,临床分离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耐药株迅速增加,某些革兰阴性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通过产生ESBLs获得水解超广谱头孢菌素的能力,并通过质粒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尤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代表。为了解产ESBLs耐药菌的情况,以指  相似文献   

6.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造成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 ESBLs)的菌株检出率逐年上升~([1]).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08年4-8月我们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97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几种抗菌药物对其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杜凤霞  苑琳  陈吉  王艳鸿  李得春 《中外医疗》2014,33(4):194-194,196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之一,但是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由于广谱抗生素、第3代头孢菌素等药物的不断开发使用,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也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一些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其主要原因是大肠埃希菌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该研究就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作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探讨临床产ESBLs菌感染的抗生素应用。方法通过测定静滴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患者血清杀菌活性( SBA ),分析药物疗效, SBA≥1∶8表示治疗有效。结果①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美洛西林舒巴坦组、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的SBA均小于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SBA≥1∶8有5例,碳青霉烯类组SBA≥1∶8有8例。②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美洛西林舒巴坦组的血清杀菌活性均<1∶8。头孢哌酮舒巴坦组的SBA≥1∶8有5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SBA≥1∶8有4例,碳青霉烯类组的SBA≥1∶8有9例。结论美洛西林舒巴坦对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血清杀菌活性均较低,临床应用效果可能较差。对于产ESBLs菌株所致的感染,建议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避免选择β内酰胺类药物,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若感染程度轻,可根据药敏结果选用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于严重感染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姚炯涛  范世珍  莫莉 《吉林医学》2012,33(20):4359-4360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5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泌尿道、呼吸道、创面和血液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低。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主要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逐渐增加,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连续监测2006年~2009年临床分离常见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常规方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院4年从各种临床标本共分离4818株非重复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为主要分离菌.大部分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敏感: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含酶抑制剂的药物比不加酶抑制剂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下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然保持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但其敏感性也逐年降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连续4年呈上升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率普遍低于非产ESBL菌株.结论:动态了解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本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以期对临床医生在治疗这方面疾病有所帮助。方法:收集我院内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共187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二者的鉴定采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同时做抗生素耐药分析。结果:2001年至2003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逐年的检出率为23.3%、28.1%及32.4%。肺炎克雷伯菌逐年的检出率分别为22.2%、29.6%及38.2%,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非产酶株显著升高,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但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为≥80%。结论:1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下呼吸道感染首选抗生素是碳氢霉烯类。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分离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3为了控制其感染和播散,应控制使用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加强院内消毒隔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在1~4月婴儿细菌性肺炎中的发生率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以双纸片法检测ESBLs,kirby-Bauer(KB)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05~2006年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的总发生率为32.1%和35.3%,ES-BLs的发生率在重症肺炎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产ESBLs株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呈高度耐药状态,且逐年上升,对亚胺培南耐药株未发现,头孢菌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产ESBLs株仍有较强的抗菌效果。结论:小婴儿细菌性肺炎中产ESBLs菌株已相当高,重症细菌性肺炎更为显著,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产ESBLs的主要菌株。临床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第3代头孢菌素,以有效控制产ESBLs细菌的产生,治疗ESBLs引起的感染以碳青霉烯类最佳。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出现了相应的耐药株,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对所有的青霉素类、三代头孢类和氨曲南耐药,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细菌[1].为了解ESBLs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疗效.故对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64株大肠埃希菌,其耐药性进行了监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某三甲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该医院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数据处理采用WHONET 5.6和SPSS 20.0软件。结果该医院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P < 0.05~P < 0.01);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O)、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2015-2017年常见多重耐药菌构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CRAB、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呈下降趋势(P < 0.05~P < 0.01),而CRKP、MRSA、CRPA构成比呈上升趋势(P < 0.05~P < 0.01);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增长趋势(P < 0.01)。结论该院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严重,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快速增长,医院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管,遏制其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刘勇  曹霖 《重庆医学》2012,41(26):2762-2764
目的探讨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为控制该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入住ICU患者的病历资料,38例发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患者为病例组,52例发生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昏迷、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声门下吸引、ICU住院日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昏迷、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声门下吸引、ICU住院日数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昏迷、抗菌药物联合使用、采用声门下吸引、ICU住院日数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几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0月院内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住院患者病历42例,对照病历46例;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消化道插管,前期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前期应用奎诺酮类药物.结论: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监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产生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合理应用抗菌素.  相似文献   

17.
李进  茅小波  杨丹丹 《当代医学》2021,27(31):56-58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及其耐药性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门诊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样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共150株,通过琼脂扩散法及ESBLs验证试验开展ESBLs检测.比较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与产ESBLs菌株对单种抗菌药与多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 150例菌株中产ESBLs检出64株(42.67%),分别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检出30、34株.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性除亚胺培南、氨苄西林外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联合酶抑制剂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 在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均分离率较高,且对除亚胺培南外的抗生素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及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对其多重耐药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临床分离的3 435株产ESBL和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从2004年的32.41%和17.61%上升至2008年的45.71%和39.17%;与非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相比较,产ESBL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5年间两种细菌的ESBL检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表达对包括非β-内酰胺类在内的抗菌药物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分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1年期间的360例肺炎患者,然后收集患者痰液中的250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属菌,然后通过表型确诊进行实验,分析微生物检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的250株细菌中,有155株可疑产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占62.00%,其中包含105株大肠埃希菌,35株克雷伯菌属和15株变形杆菌属。在155株可疑产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中,我们经过确认其中有70株阳性菌株,总阳性率为45.16%,其中大肠埃希菌的阳性率为57.14%,克雷伯菌属的的阳性率为17.14%,变形杆菌属的的阳性率为26.67%。结论: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属菌是含有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常见菌株,其他类型的比如阴沟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也在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研究我院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相关性,通过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方法:以季度为统计时间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我院2016年1季度至2018年1季度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DDDs,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分析其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0.82(P<0.05);与抗菌药物总DDDs呈中度正相关,r=0.72(P<0.05)。肺炎克雷伯菌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DDDs呈高度正相关,r=0.80(P<0.05);与头霉素类及抗菌药物总DDDs呈中度正相关,r分别为0.69、0.71(P<0.05)。通过AMS干预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分别下降43.03%、28.63%,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下降1.98%、3.98%。结论:我院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有相关性,随着DDDs增加耐药率日渐增长,AMS干预使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霉素类抗菌药物DDDs下降,成效显著,同时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