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 375在鼻咽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67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和53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标本,采用qRT PCR检测组织标本和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666 1及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中miR 375的表达水平;分别转染miR 375的模拟物或抑制物,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生物信息学靶基因预测miR 375的靶基因,并经双荧光素酶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靶基因。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iR 375表达水平与慢性鼻咽炎症组织相比明显下调(P<0.05);miR 37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无关(P>0.05);鼻咽癌细胞与NP69相比较,miR 37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NP69(P<0.05);miR 375过表达后C666 1细胞增殖、迁移显著低于慢性鼻咽炎-模拟物组(P<0.05),Nemo样激酶(Nemo like kinase,NLK)的表达下调。miR 375抑制后CNE1细胞增殖、迁移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抑制物组(P<0.05),miR 375对NLK具有直接靶向调控作用。结论miR 375在鼻咽癌中呈低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有关,其可能是通过下调靶基因NLK,从而抑制鼻咽癌的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声女调患者嗓音参数与正常男性嗓音参数的区别,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30例男声女调及30例正常男性的动态喉镜及嗓音资料,对比分析其嗓音参数。结果26例(86.67%)男声女调患者动态喉镜下表现为声门闭合不全。男声女调患者发音时的基频(F0)为(243.3±42.1)Hz,显著高于正常人的(146.2±25.4)Hz(P<0.01);男声女调患者及正常人发音时的响度分别为(80.0±8.3)dBA、(82.2±9.1)dBA,两者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声女调患者发音时的振幅微扰(shimmer)为(2.6±1.4)%,与正常人的(1.9±0.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声女调患者及正常人发音时的基频微扰(jitter)均值分别为(0.5±0.2)%、(0.6±0.2)%,两者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声女调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为-0.5±1.6,显著低于正常人的3.8±1.6(P<0.01);男声女调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axmum phonation time,MPT)为(16.0±7.5)s,较正常人的(32.0±4.9)s显著缩短(P<0.01);音域(range)测量男声女调患者为(288.4±140.8)Hz,显著小于正常人的(611.1±226.1)Hz(P<0.01)。结论大部分男声女调患者存在声门闭合不全。男声女调患者发音时的基频高于正常人,嗓音障碍指数低于正常人,最长发音时间较正常人缩短,音域较正常人变窄,而响度、振幅及基频微扰值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减张法”是保持鼻背软骨-鼻中隔软骨复合体完整性、通过解除张力而使其居中对称的方法。本文研究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方法对67 例行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的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美学效果用电子测量尺测量和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鼻阻塞改善程度用鼻阻力计测量和鼻阻塞症状评分法评估。结果34 例I型鼻畸形患者鼻畸形角度电子测量值术后(2.24±1.68)度与术前(11.94±3.17)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 例C型鼻畸形患者鼻畸形角度电子测量值术后(177.20±5.80)度与术前(158.34±9.96)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主观满意度很好53 例(79.1%),好13 例(19.4%),一般1 例(1.5%)。术后鼻阻塞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α=0.95,P<0.001)。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有效、微创,适用于各种鼻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IL 1β与内毒素表达,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采集中耳积液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技术及鲎试验动态浊度法检测中耳积液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及内毒素的表达。结果①细菌培养:普通组中有1例细菌培养为阳性,为鲍曼不动杆菌,放疗组有2例阳性,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②内毒素:普通组及放疗组的中耳积液内毒素均显著高于各自血清中内毒素的表达值(P<0.05), 且中耳积液内毒素含量放疗组高于普通组(P<0.05);③普通组及放疗组中耳积液的IL 1β、TNF α表达均显著高于各自血清的表达值(P<0.05),但中耳积液中放疗组与普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放疗组中耳积液IL 1β表达值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形态不全阻塞、完全阻塞、完全闭锁3组对比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特点为细菌培养低阳性率和局部中耳腔积液内毒素、细胞因子IL 1β、TNF α的高表达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其迁延难愈,内毒素可能是重要因素;放疗后咽鼓管功能形态障碍程度与中耳积液IL 1β表达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 LB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C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17例疑似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导睡眠监测和B超评估CIMT。结果在无OSAHS患者、轻-中度OSAHS患者、重度OSAHS患者中,平均LBP浓度和CIMT均呈增加趋势,LBP浓度分别为(32.1±10.4)、(32.3±10.8)、(38.1±10.5)μg/ml,重度OSAHS与轻-中度OSAHS患者相比,血清LBP显著增高(P<0.05);平均CIMT分别为(0.52±0.08)、(0.58±0.07)、(0.62±0.13)mm,重度OSAHS与轻-中度OSAHS患者相比,平均CIMT显著增高(P<0.05)。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 ODI)是一个独立于年龄、腰臀比、吸烟、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空腹葡萄糖(P=0.002,R2=0.154)等因素预测血清LBP水平的指标。此外,血清LBP可预测CIMT,而且独立于已知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肥胖(P<0.001,R2=0.323)。结论研究结果表明,OSAHS患者LBP和CIMT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收型痉挛性发音障碍(SD)患者的动态喉镜下表现、嗓音学特点以及病因,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1例内收型SD患者的嗓音参数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嗓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51例为女性患者;61例患者中35例(57.4%)患者的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的分值>7;有明显心理因素或心理创伤的患者7例(11.5%)。患者发音时存在一些颈部及全身肌肉过度紧张的表现,动态喉镜下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声带紧张并过度内收、喉部震颤,部分患者可见声门上结构向中间挤压靠拢。嗓音测试时所有患者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紧张性发音,基频(F0)及响度瞬间起伏,语音颤抖、嗓音挤卡、失去韵律,42例(68.9%)患者出现嗓音中断:患者读一段话的嗓音平均中断次数(1.9±2.0)次显著高于正常人(0.0±0.0)次(P<0.01);所有患者读一段话的朗读时间均值(21.5±4.8)s较常对照组的朗读时间均值(16.2±3.7)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振幅微扰(shimmer)均值及基频微扰(jitter)均值为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P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内收型SD患者大部分为女性,患者动态喉镜下会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患者的音质、音韵和流畅性较正常人有一定改变;患者的shimmer、jitter、DSI、MPT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该疾病可能与胃酸反流有一定关系,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T淋巴细胞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Tiam1蛋白在98例喉癌石蜡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Tiam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淋巴结转移(P<0.001)、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P=0.027)、组织病理学分级(P=0.020)及复发(P=0.003)密切相关;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am1高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P=0.001)和5年总生存率(P<0.001)均明显低于Tiam1低表达组;而且通过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分析Tiam1蛋白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头颈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发现Tiam1高表达并有淋巴结转移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其它(Tiam1低表达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均<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转移(P=0.001)及Tiam1表达水平(P=0.020)为喉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iam1在喉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且其高表达与喉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复发及预后密切相关。Tiam1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对喉癌的复发及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吡非尼酮(PFD)对大鼠气管瘢痕狭窄及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 雄性大鼠通过气管切开和气管损伤手术构建气管狭窄模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0只)予以PFD胶囊粉末经口灌喂,50 mg/只/d;对照组(10只)予以无菌水经口灌喂,5 mL/只/d,两组连续灌喂10 d。手术14 d后HE染色检测气管瘢痕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GFβ1、Collagen I和α SMA的表达情况。使用不同浓度的PFD处理RFL 6细胞,CCK 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PFD实验组大鼠气管瘢痕厚度为(337.5±33.5)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瘢痕厚度(537.0±38.8)μm(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GFβ1、Collagen I和α SMA在实验组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PFD能抑制RFL 6细胞的生长,浓度为1.5mM时效果明显(P<0.001);PFD能减弱细胞的划痕愈合以及穿出Transwell小室的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FD能明显下调RFL 6细胞中TGFβ1、Collagen I和α SMA的表达(P<0.001)。结论PFD能显著拮抗大鼠气管瘢痕形成,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迁移愈合能力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部分颞肌瓣转位术对晚期不全面瘫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部分颞肌瓣转位术的患者15例,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26~53岁,平均(32.3±8.6)岁。均为听神经瘤术后并发晚期不完全面瘫患者。依据Terzis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口角歪斜程度进行评定,并对患者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15例患者术后的静态评分(1.00±0.00)分明显低于术前的静态评分(2.73±0.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的动态评分(3.93±1.03)分明显高于术前的动态评分(2.00±0.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在所有患者中均未观察到颞部凹陷,少部分患者颧弓处出现轻微臃肿。结论部分颞肌瓣转位术可以作为听神经瘤术后并发晚期不完全面瘫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对患者口腔唾液和鼻腔分泌物pH值的影响。方法用试纸检测法检测正常对照组、鼻咽癌患者研究组和放疗后组口腔唾液和鼻腔分泌物的pH值,每组30例;其中鼻咽癌患者研究组的检测包括放疗前、放疗1、3、5周和放疗结束时5个时段;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并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研究组放疗前、放疗1、3、5周和放疗结束患者口腔唾液(咀嚼1 min)的pH分别为6.98±0.94、6.13±0.91、5.50±0.90、5.52±0.94、5.55±1.12,放疗后组为6.11±0.64。研究组放疗前与放疗过程中的各时段及放疗后组的p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研究组放疗前、放疗1、3、5周和放疗结束患者鼻腔分泌物的pH分别为7.14±0.26、7.13±0.26、7.20±0.31、7.33±0.27、7.28±0.34,放疗后组为7.30±0.31,研究组放疗前与放疗5周和放疗后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14),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放疗过程中口腔唾液pH值呈现下降的趋势,从放疗的第1周末开始,唾液的pH值就明显下降,第3周就基本达到谷底,放疗后难以恢复。而放疗过程中鼻腔pH值则呈缓慢的上升状态,但变化程度相对较小。放射治疗使口腔唾液和鼻腔分泌物pH值的反向变化以及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鼻炎(萎缩性鼻炎除外)分类和诊疗的专家共识,其中在治疗方面重点关注了鼻腔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旨在进一步规范鼻炎尤其是慢性鼻炎的诊疗,明确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抗组胺药和鼻腔盐水盥洗等在鼻炎治疗中的临床地位及注意事项,以便指导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用药,提高鼻炎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眼震是眩晕疾病的常见体征,识别眼震性质可提供眩晕疾病的重要诊断线索。眼震大致可分类为生理性眼震和病理性眼震。根据常见疾病来源和发生机制,病理性眼震可大致分为3类:耳源性眼震、眼源性眼震及中枢源性眼震。本文重点讨论这3类病理性眼震及其性质特征对识别眩晕疾病来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在卵清蛋白致敏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抗过敏作用。方法实验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30只6周龄雌性封闭群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2)、对照组(n=4)、酮替芬灌服组(n=6)、玉屏风散灌服组(n=6)、玉屏风散滴鼻组(n=6)、布地奈德滴鼻组(n=6)5组。建立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第1、8、15天,分别腹腔注射1 000 μg卵清蛋白,自22 d开始300 μg卵清蛋白滴每侧鼻孔。与此同时,造模第22天开始给药。采用叠加量化法记录各鼻部症状得分,然后计算总分。第37天,解剖获取胸腔心脏血、鼻中隔和双侧鼻腔外侧壁黏膜并且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鼻部症状得分减少,纤毛上皮损伤较轻,血清中组胺水平显著降低,鼻黏膜中杯状细胞数量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结论玉屏风散对变应性鼻炎症状得分及鼻部组织具有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其中颅底脊索瘤约占1/3。颅底脊索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程度与预后高度相关。因为大部分肿瘤位于颅底腹侧面的硬膜外,适用于内镜经鼻入路切除,对脑组织的损伤很小。放疗是颅底脊索瘤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术后残留肿瘤放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脊索瘤化疗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传统化疗药物对于脊索瘤的疗效较差,有待发展新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药物。随着综合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颅底脊索瘤的治疗效果将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儿童嗓音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变,为儿童嗓音保健及嗓音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喉科就诊的来自于15个社区、主诉为声音嘶哑的儿童1285名,应用间接喉镜进行检查,其中声门区不能完全暴露者235例,不能配合者351例,均在表麻下经鼻腔电子喉镜检查。对其发病特点、嗓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儿童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占66.61%,其中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过度用嗓是造成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开展社区儿童用嗓保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耳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1年至今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例中耳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000~2018年发表的相关中文文献中报道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其次为外耳道肿物、耳鸣。27例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患者15例,常见相关标志物有突触素、嗜铬蛋白、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和波形蛋白等;2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复发7例。结论中耳类癌是一种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于漏诊和误诊的中耳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当发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的中耳肿物患者时,应考虑行术前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根据肿物性质确定手术方案,使手术方法更加合理,从而改善预后。尽管中耳类癌患者预后尚好,但容易远期复发,须进行长期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强活性的内源性磷脂介质,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受到炎症刺激后释放,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在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PAF作为潜在的相关炎症介质,可以通过影响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改变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及气道反应性并影响腺体的分泌,从而对AR一些症状的产生起着较关键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使用PAF抑制剂是干预AR症状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国内关于PAF抑制剂在AR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甚少。本文就近年来血PAF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对七氟醚全麻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效果以及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于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53例,采用瑞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出麻醉恢复室时间等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插管时、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SpO2),比较两组患儿Aono’s评分、小儿麻醉后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PAED)和术后疼痛评分(children and infants postoperative pain scale, CHIPPS),并比较两组患儿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8.2±2.7)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15.7±32.4)s和出麻醉恢复室时间(28.4±6.3)mi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的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插管后5 min、拔管后5 min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Aono’s评分、PAED评分和CHIP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提高小儿麻醉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患儿苏醒期躁动,降低不良反应反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临床特点及血清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拟诊断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2883例患者进行变应原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sIgE)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83例AR患者血清总IgE均呈阳性,2565例(89.0%)至少一种变应原呈阳性,其中单纯吸入性变应原阳性者1738例(67.8%),单纯食入性变应原阳性者301例(11.7%),二者同时有阳性反应者526例(20.5%)。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依次为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狗上皮、蟑螂,阳性率依次为68.9%、37.3%、25.4%;食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前3位为花生、鸡蛋白、牛奶,阳性率依次为18.3%、15.6%、14.3%。吸入性变应原的强阳性反应率为66.4%,主要见于包括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15.1%)、艾蒿(9.7%)、普通豚草(6.6%)等,食入性变应原以弱阳性为主,二者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变应原血清IgE检测可以确定并评估AR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和程度,并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定量、安全等特点,对于AR的临床诊治、评估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