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椎体发生再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到2013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或PVP的患者148例,其中再发椎体骨折29例(共42个椎体),未再发椎体骨折119例,所有患者随访(34.4±26.8)个月。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有无糖尿病、有无合并其他骨折病史、受伤节段、是否再次骨折、再次骨折与首次手术的间隔时间、再次骨折的节段、有无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用量、手术方式(PKP或PVP)、单侧或双侧穿刺、骨水泥是否渗透、骨水泥弥散好坏、椎体前缘高度纠正的百分比、术后Cobb角的改变、腰椎骨密度T值,并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相邻椎体骨折有16人(55.17%,16/29),非相邻椎体骨折13人(44.83%,13/29)。3个月内再骨折人数占总人数的31.03%(9/29),1年内再骨折人数占总人数的55.17%(16/29)。高龄(P=0.027, HR=1.051, 95%CI=1.006~1.098)、既往存在其他骨折病史(P=0.012,HR=0.386, 95%CI=0.184~ 0.812)是预测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其他因素与再骨折无关(P>0.05)。结论:高龄、既往存在其他骨折病史是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强化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多是由于骨质疏松症的自然病程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身营养状况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椎体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PKP的患者143例。测量BMI、上臂围、小腿围、血红蛋白、白蛋白、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分析营养状况对再骨折的影响。结果143例中,47例有椎体再骨折。再骨折组BMI、上臂围、白蛋白、血红蛋白、MNA-SF评分较无新发骨折组更低(P<0.05或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OR=0.93,P=0.01),MNA-SF评分(OR=0.65,P=0.003)与再骨折的发生显著相关。ROC预测曲线显示白蛋白和MNA-SF预测再骨折发生的灵敏度分别是62.4%和73.0%,特异度分别是72.1%和67.2%。结论PKP术患者全身营养状况较差,术后再骨折发生率较高。白蛋白和MNA-SF评分与PKP术后再骨折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Shang W  Yu W  Xu L  Lin Q  Tian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4-87
目的初步探讨北京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初发骨折与再发骨折的相关性。方法251例老年男性志愿者,平均年龄72岁±6岁,分别行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测量及胸腰椎侧位X线平片的随访检查,随访间隔37年±04年。结果本组男性椎体初发骨折患病率28%(95%CI228%~343%);再发骨折率32%(14%~62%)。椎体初发及再发骨折主要分布于T8及T12L1水平。有再发骨折组平均年龄高于随访前后均无骨折组及有初发骨折无再发骨折组(P<005)。有初发骨折无再发骨折组大粗隆、股骨颈平均骨密度低于随访前后均无骨折组(P<005);有再发骨折组Ward′s区平均骨密度低于其他两组。有椎体初发骨折组再发骨折率(70%)高于无初发骨折组再发骨折率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初发骨折程度与再发骨折显著相关,OR=1229(1037~1407)及OR=4270(1.691~10785)。有4个椎体初发骨折组再发骨折构成比333%,趋势上高于其他组。结论北京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再发骨折与年龄、椎体初发骨折程度密切相关,且独立于骨密度。有椎体初发骨折,椎体再发骨折比例增高,并随着椎体初发骨折数目及程度增加而增高。对有椎体初发骨折的高龄人群应以足够重视,从而减少再发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方旭  庄小强  陆生林 《医学综述》2014,(8):1443-1445
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椎体成形术。随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多次报道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会出现椎体再次骨折,一般发生在邻近椎骨。相关报道引起了临床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开始研究椎体再次骨折的发生与椎体成形术是否存在必然联系,但是相关研究成果的报道较少,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还不明确。少数研究称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次骨折的影响因素包括骨水泥的选择、椎体刚度和强度的变化、椎体填充剂、椎体机械力学以及维生素D的缺乏等。  相似文献   

7.
宫德峰  吴昊  刘冲  曾浩 《吉林医学》2023,(9):2409-241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椎体再骨折与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及药物依从性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手术治疗后,能定期随访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是否遵医嘱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用药种类,用药持续时间,是否规律用药,有无药物副作用,停止用药的原因。是否出现腰背部疼痛,影像学检查有无新的骨折等。按术后1年有无椎体再骨折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抗骨质疏松治疗的用药差异,筛选出椎体再骨折与抗骨质疏松治疗之间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用药的合理性及药物依从性。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3.8个月。其中18例术后1年内发生椎体新发骨折,占随访患者的17.48%。骨折组(85例)以及再骨折组(18例)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钙剂和维生素D及衍生物的用药持续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双膦酸盐、降钙素、中成药等的用药持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用钙剂和维生素D及衍生物分别为36.4%及34....  相似文献   

8.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弥散情况对再发骨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及其对再发骨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因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PVP治疗并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276例,根据术后复查的X线和CT判断骨水泥在骨折椎体内的弥散情况,将患者分为骨水泥弥散充分组(A组)100例,骨水泥弥散不佳组(B组)176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d和终末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强化椎体后凸Cobb角.结果 276例患者均获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终末随访时Cobb角、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d的Cobb角及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发骨折率分别为7.00%和15.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当骨密度相近时,骨水泥弥散不佳可能是术后继发进展性后凸畸形和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骨水泥强化术后再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总结了目前再骨折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并对发病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骨质疏松,骨水泥材料、注入量、分布、泄露及生物力学变化,治疗方案,椎体高度恢复,较大的后凸角度,已有椎体骨折及数量,骨折后存在椎体内裂隙,终板损伤,术后疼痛减轻导致活动量增大及初始椎体骨折部位。进一步提出了再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的价值.方法:2018年11月-2020年8月收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6个月疼痛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1.
张成玉  张凡 《吉林医学》2012,(5):899-901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9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18例20个椎体。术前均有剧烈背痛,无神经症状。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椎体,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进入病椎体内,置入可扩张球囊,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并形成骨水泥充填空腔,注入团状期骨水泥强化稳定病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手术前、后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观察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度的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18例20个椎体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 d内疼痛均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7±1.3)分降为术后2 d、3、6、12个月时的(2.3±0.5)、(2.4±0.3)、(2.5±0.6)、(2.7±0.2)分(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75.6±6.7)分降到术后2 d、3、6、12个月时的(25.6±2.8)、(26.7±2.1)、(27.5±2.2)、(29.2±2.4)分(P<0.01)。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矫正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共有4例4个椎体(20%)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后即刻随访中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应用PKP治疗OVCF,具有确切的缓解疼痛与改善功能的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病椎高度的恢复和后凸畸形的矫正也具有良好的效果,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150例单节段老年胸腰段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双侧穿刺PKP治疗,采用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76例(分阶段组),传统注射技术74例(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3个月、6个月VAS评分、椎体后凸角(Cobb角)改善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骨水泥渗漏情况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150例患者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术,成功率100%。与术前相比,分阶段组和对照组术后1天、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和OD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无差异。骨水泥渗漏情况:分阶段组7例,对照组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无临床症状。 结论 侧开口骨水泥推注器结合分阶段注射技术能明显降低经皮椎体强化术中的骨水泥渗漏率,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滲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最多一次穿刺四个椎体.根据X线片对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66个椎体共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7.6%,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但一般无不良后果发生,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骨水泥渗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桃红四物汤联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的老年OVCF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单侧PVP术,研究组术后当天接受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两组综合疗效、伤椎高度、Cobb角、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再生指标、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研究组总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 <0.05)。研究组伤椎高度、L1~L4骨密度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Cobb角减小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BALP、OC、tPⅠNP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β-CTX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骨再生指标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的差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促进老年OVCF患者单侧PVP术后骨折愈合,减轻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改善骨密度,调节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G型臂X线机辅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采用PKP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辅助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52例采用G型臂X线机辅助PKP记为G臂组。55例采用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PKP记为C臂组。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漏例数,术前术后伤椎前缘高度(AVH)、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G臂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少于C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臂组骨水泥漏例数少于C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AVH、伤椎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G型臂X线机辅助PKP治疗胸腰椎OVCF不仅可以达到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治疗的手术效果,而且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 PCV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aplasty,PVP)治疗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PCVP与PVP治疗的58例陈旧胸腰段脊柱OVCF,其中28例采用PCVP治疗记为观察组,30例采用PVP治疗记为对照组。记录2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骨水泥分布等级、骨水泥渗漏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pain visual simulation, VAS)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用量大于对照组,骨水泥分布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VP治疗陈旧OVCF安全有效,可较PVP注入更多的骨水泥,使其达到更好的双侧分布;而且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精准骨折线穿刺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椎体成形术,观察组应用精准骨折线穿刺技术。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对患者进行VAS评分。观察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椎体内骨水泥充盈、渗漏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区域均得到充足骨水泥填充,对照组有8例出现填充不充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精准骨折线穿刺椎体成形术,更能保证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充分填充,减少术后疗效不佳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初次和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保 守治疗的生存质量,了解再次骨折对此类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治疗OVCFs后出现再骨折 的患者30名(再骨折组)和同时期行保守治疗OVCFs后未发生再骨折的基本条件相似的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出 院后3个月时SF-36简明健康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结果:再骨折组治疗后的8个维度均不同程度较对照组变差 (均P<0.01)。结论:再骨折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预期、情绪和社会活动 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SKy骨扩张系统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共32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90岁),应用新型器械SKy骨扩张器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2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4.8±1.1) ml(3.0~6.8 ml),骨水泥沿针道反流1个椎体,反流入椎旁静脉1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6±0.8)分,术后第1天平均为(3.5±0.5)分,第7天平均(2.8±0.6)分,术后1个月平均(2.4±0.6)分;随访12~26个月,症状均显著改善且无反复.22个椎体高度明显增加.结论: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高粘度骨水泥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并以普通骨水泥为对照,探讨高粘度骨水泥的应用效果及特点。方法:石岩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月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均行PVP 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高粘度骨水泥,对照组给予普通骨水泥。结果:两组间比较,术前Cobb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2日和术后6个月研究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5);组内比较,两组病例术后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术后第2日、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47.700,49.827,39.212,43.303,P<0.01)。两组间比较,术前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研究组第2日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t=28.749,24.713,30.033,29.334,P<0.01);组内比较,两组术后第2日和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 P<0.05)。两组间比较,术前两组OD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研究组第2日和术后6个月OD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t=41.283,44.455,41.124,40.135,P<0.01);组内比较,两组术后第2日和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病例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2/100),对照组18%(18/100),两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2,P<0.01)。结论:高粘度骨水泥在恢复椎体生理结构及强度、减少渗漏、降低聚合热损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