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平  曹浩哲  曹晶  刘宪 《贵州医药》2022,(3):343-345
目的 探究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与雌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因PCOS引起不孕经多囊门诊促排卵指导同房或人工授精治疗后妊娠的患者362例,根据AMH水平分将所有患者分为低水平组(n=121,AMH≤5.25 ng/mL)、中水平组(n=126,5.25 ng/mL10.56 ng/mL)。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基础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及排卵情况、妊娠结局等相关指标,并对影响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高水平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高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P<0.05);高水平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高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窦状卵泡计数(AFC)少于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P<0.05);三组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及多囊促排减胎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FC是影响PCOS...  相似文献   

2.
田玉燕  原平  郝桂敏 《河北医药》2009,31(13):1569-157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基础血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浓度与氯米芬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50例,月经第3天开始口服氯米芬(CC)150mg/d,共用药5d,B型超声计数月经第3天小卵泡(〈12mm)数和优势卵泡数。根据有无优势卵泡分为2组,化学发光法测定促卵泡素(FSH)、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空腹胰岛素(INS),ELISA测定血中AMH水平。结果对CC有反应组基础(月经第3天)血AMH浓度低于无反应组,将基础血AMH5.62ng/ml作为衡量对CC治疗有无反应的界值,敏感度为72.3%,特异度为64.8%,患者月经第3天基础血AMH浓度与LH、T、INS、〈12mm小卵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1,0.408,0.441,0.522,P〈0.01),与BMI呈负相关(r=-0.482,P〈0.01)。结论基础血AMH水平可能反映PCOS的严重程度,可作为反映PCOS患者氯米酚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与AMH水平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患者选自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PCOS不孕症的80例患者,对照组选自同期我院收治的因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按照AMH水平不同分为高AMH组(≥10ng/m L,37例)和低AMH组(10ng/m L,43例);对比分析各组间AMH及激素水平;同时分析PCOS患者分泌代谢异常与AMH水平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AMH、LH及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H和E2含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AMH组AMH及T均显著高于低AMH组,BMI显著低于低AMH组(P0.05),FSH和LH高AMH组高于低AMH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AMH水平与T呈现正相关(r=0.624,P0.05);AMH水平与BMI呈现负相关(r=-0.511,P0.05)。结论 PCOS患者AMH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内分泌代谢异常相关,AMH水平升高可作为PCOS疾病的辅助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缪勒氏管激素(AMH)与性激素联合检测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PCO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MH与性激素水平,分析AMH与性激素联合检测在PCOS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AM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雌二醇(E2)、FSH、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血清AMH,LH,T及LH/FSH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PCOS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当四者cut-off值分别取6.525 ng/mL,9.945 mIU/mL,15.590 ng/dL,2.500时,诊断价值最佳。结论:AMH与性激素联合检测对PCOS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与体质指数(BMI)、激素及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60例PCOS患者和30例不孕患者分为PCOS组1(BMI≥25 kg/m2)、PCOS组2(BMI<25 kg/m2),每组30例;对照组1(BMI≥25 kg/m2)、对照组2(BMI<25 kg/m2),每组15例。空腹采血并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睾酮、血清AMH、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4 组的上述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OS 组AMH、LH、LH/FSH、睾酮、空腹胰岛素及 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COS组1和PCOS组2 A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OS组1 LH、LH/FSH低于PCOS组2,空腹胰岛素、HOMA-IR高于PCOS组2。PCOS组AMH与BMI无相关性。PCOS组1 AMH与睾酮、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HOMA-IR呈正相关,与雌二醇、FSH呈负相关;PCOS组2 AMH与LH、LH/FSH、睾酮呈正相关(均P < 0.05)。结论 PCOS患者血清AMH显著升高,其升高与体质量无关,可能与激素紊乱和糖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早衰(POF)、正常人群中的差异。方法内分泌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PCOS组)60例,卵巢早衰(POF)患者(POF组)30例,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3组年龄,并计算体质量指数(AMI),测定卵泡数量(AFC)、血清(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三醇(E:)和血清AMH水平。结果PCOS组AFC明显高于PO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明显高于PO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BMI明显高于POF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T、E:、AMH明显高于POF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明显高于PO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F组LH水平高于PCOS组和对照组,PCO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OF组FSH明显高于PCOS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H在PCOS、POF、及正常生育年龄女性间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33(IL-33)及其可溶性受体ST2(sST2)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情况,为PCOS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6月来医院就诊并确诊为PCOS患者192例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未孕健康孕龄女性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33和sST2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AMH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健康未孕女性血清中IL-33、sST2及AMH水平分别为(26.75±8.62)pg/mL、(0.06±0.04)μg/mL和(5.16±1.73)ng/mL,192例PCOS患者分别为(231.73±104.26)pg/mL、(3.24±1.52)μg/mL和(10.65±3.9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35~21.9506,P <0.05)。PCOS患者血清中IL-33与sST2、IL-33与AMH及sST2与AMH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145、0.6252及0.7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年龄组PCOS患者血清中IL-33、sST2及AMH水平之间差异均统计学意义(F=2.7061,F=3.5024,F=6.0835,P <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步下降趋势。结论 PCOS患者血清中IL-33、sST2及AM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未孕女性,且各指标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对PCOS的诊疗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年轻患者中高孕激素状态促排卵(PPOS)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促排卵(GnRH-ant)方案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和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的284例年轻DOR患者的相关数据。按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促排卵方案分为A组:0.1 ng/ml AMH≤0.5 ng/ml,PPOS方案;B组:0.1 ng/ml AMH≤0.5 ng/ml,GnRH-ant方案;C组:0.5 ng/ml AMH≤1.1 ng/ml,PPOS方案;D组:0.5 ng/ml AMH≤1.1 ng/ml,GnRH-ant方案。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窦卵泡数、获卵数、MⅡ卵子数、Gn用量较少,扳机日[即注射外源性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较高(P 0.05),两组的HCG日雌二醇(E2)水平、MⅡ率、可利用卵裂期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胚胎率、周期取消率及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D组比较,C组Gn用量较少,HCG日LH水平较高(P 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获卵数多元线性回归、临床妊娠广义估计方程均表明两方案无明显区别。结论在0.1 ng/ml AMH≤1.1 ng/ml年轻DOR患者人群中,PPOS方案与GnRH-ant方案促排卵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能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该研究包括了988例因PCOS导致不孕并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冷冻胚胎第一周期移植的患者。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6组:PCOS临床妊娠组(n=595)、PCOS未临床妊娠组(n=393);PCOS活产组(n=525)、PCOS妊娠丢失组(n=463);PCOS流产组(n=70)、PCOS继续妊娠组(n=525)。比较其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睾酮(T)、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脂代谢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 (a)],空腹血糖水平(GLU),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的差异,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影响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刘萍  顾笑梅  刘洋 《中国医药》2014,(7):1042-1044
目的探讨血清催乳素水平对于诱发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促排卵药物(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PCOS患者(89例)卵泡生长,根据卵泡生长情况分为卵泡生长正常组(49例)及卵泡生长障碍组(40例)。在诱发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不同时期的卵泡大小及血清催乳素。结果诱发卵泡生长的第0、5、10天,2组卵泡生长大小、催乳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发卵泡生长第15天,卵泡生长正常组卵泡大小大于卵泡生长障碍组[(19.38±0.19)mm比(15.43±0.11) mm,t=-1.823,P<0.05];生长正常组血清催乳素水平低于卵泡生长障碍组[(20.43±0.10)μg/L比(26.38±0.19)μg/L,t=-1.923,P<0.05]。卵泡生长障碍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激素水平与体质量﹑三酰甘油﹑血糖呈正相关(r=0.806,P<0.05;r=0.361,P<0.05;r=0.336,P<0.05);卵泡生长正常组血清催乳素水平与体质量﹑三酰甘油﹑血糖呈正相关(r=0.169,P<0.05;r=0.273,P<0.05;r=0.184,P<0.05)。结论卵泡生长障碍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高,催乳素水平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卵泡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AMH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无排卵的PCOS患者38例,取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或正常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在月经第三天空腹测定胰岛素、雌激素(E2)、总辜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血糖、抗苗勒激素(AMH),查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阴道超声或直肠超声测定卵巢三径及小卵泡数。卵巢体积=0.523×长×宽×厚。结果观察组LH、T、AMH、单个卵巢体积、单个卵巢小卵泡数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AMH与单个卵巢体积、卵泡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35、r=0.065;P=0.000)。结论AMH可以作为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SCH)患者的发病率及其内分泌特征。方法 选择患有PCOS合并SCH的患者36例,单纯PCOS的患者276例,单纯SCH的患者60例,正常孕检的患者58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基础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ES)、孕酮(PRG)、泌乳素(PRL)、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基础窦卵泡数(AFC),对各组间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PCOS患者中有11.5%伴随SCH;PCOS合并SCH组与单纯PCOS组间性激素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CH组比较,2组间LH、TES、AMH、AFC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纯PCOS组、单纯SCH组及PCOS合并SCH组中,TSH与各种性激素及AFC无显著相关性(P>...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孕晚期血尿酸(BUA)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顺利分娩的770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依据妇女孕晚期BUA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357μmol/L,n=77)和正常组(<357μmol/L,n=693),比较两组孕妇和新生儿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不良组(n=253)和对照组(n=517),比较两组孕妇的各项一般资料和孕晚期临床资料,并对有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明确妊娠妇女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Pearson分析孕晚期BUA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低蛋白血症、胸腹腔积液、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高尿酸组新生儿医源性早产、胎儿窘迫、窒息、低出生体质量、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血肌酐、B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为妊娠妇女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 <0.05)。孕晚期BUA与收缩压、孕前体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14.
徐飞格 《北方药学》2021,18(7):70-72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行克罗米芬+来曲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6例PCOS致不孕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克罗米芬治疗,n=28)、联合组(克罗米芬+来曲唑治疗,n=28),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用药前性激素水平无差异,P>0.05;用药后同常规组比较,联合组LH、T、FSH指标更高,E2指标更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容积及宫颈黏液评分更高,成熟卵泡平均直径、成熟卵泡数更低;联合组成功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更高,多胎妊娠率更低;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罗米芬联合来曲唑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治疗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入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GnrH-a组(n=38)和对照组(n=41)。对照组在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给予常规治疗,GnrH-a组在观察组基础上接受Gnr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雌二醇(E2)、肿瘤标志物CA125、抗苗勒管激素(AMH)及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AFC)和卵巢基质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PSV)等指标,并随访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及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FSH、FSH/LH、E2、AMH、CA125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GnrH-a组FSH、FSH/LH、E2、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AM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AFC、PSV均低于治疗前,GnrH-a组AFC、PSV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后GnrH-a组总有效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使用戈舍瑞林进行GnrH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FSH、FSH/LH、E2、CA125水平,使血清AMH水平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卵巢功能,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应用滋肾育胎丸治疗,分析其促排卵效果。方法 112例肾虚型PCOS不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滋肾育胎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抗穆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周期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7.79±1.98)mIU/ml、AMH(12.12±1.05)ng/ml低于对照组的(11.11±2.03)mIU/ml、(14.22±2.79)ng/ml,卵泡刺激素(FSH)(5.98±1.01)mIU/ml高于对照组的(5.02±0.97)m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为(5.97±2.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6±2.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周期排卵率为75.00%、妊娠率为41.07%,均高于对照组的61.46%、2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虚型PCOS不孕患者应用滋肾育胎丸辅助治疗可改善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提高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PCOS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患者睾酮(T)、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催乳素(PRL)水平和排卵结局。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T、LH和E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和PRL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SHBG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以便优化来曲唑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116例PCOS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54例。2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或黄体酮撤药性出血第35天分别口服5.0 mg/d和7.5 mg/d来曲唑,连续应用5 d。监测每组患者卵泡发育,并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含量。结果 :B组LH、E2、SHBG水平明显高于A组,T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成熟卵泡数明显多于A组(P<0.05),而成熟卵泡平均径线、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妊娠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而排卵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来曲唑治疗PCOS患者的助孕效果确切,可促进SHBG与性激素的分泌,以7.5 mg/d来曲唑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促性素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PCOS伴不孕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2例。在生活干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来曲唑,联合组口服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和排卵功能指标变化,以及随访1年妊娠结局指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首个治疗周期结束时联合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睾酮,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容积、双侧窦卵泡计数和卵泡最大直径优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64.3%,27/42)高于对照组(42.9%,18/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4、3.97、6.12、3.12、5.99、5.74、3.49、5.36,χ2=3.88,P<0.05)。联合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9.5%,4/42)略高于对照组(7.1%,3/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05)。结论 尿促性素联合来曲唑能有效调节PCOS伴不孕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功能,改善妊娠结局,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赵志明  孙亚楠  郝桂敏  徐素欣 《河北医药》2012,34(10):1460-1462
目的测定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取卵日卵泡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2(TIMP-1、2)的水平,探讨其在PCOS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0例因PCOS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以30例同期因输卵管因素接受IVF的卵巢功能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卵泡液中MMP-2、9和其抑制物TIMP-2、1的水平,并对比是否存在差别。结果 PCOS组卵泡液MMP-2、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MP-2、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COS组卵泡液MMP-2/TIMP-2、MMP-9/TIMP-1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液MMP-2与TIMP-2水平呈负相关(r=-0.4037,P<0.05),MMP-9与TIMP-1亦呈负相关(r=-0.4279,P<0.05)。结论 PCOS患者卵泡液MMP-2、9水平升高表明,PCOS的多卵泡发育可能与溶解明胶的活性及细胞外基质重构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