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FOXP3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FOXP3-siRNA慢病毒载体,免疫磁珠分选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利用Westernblot方法对构建的载体进行功能性研究。实验动物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和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注射组。比较各组小鼠的斑块面积和不同组织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目和功能;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脾细胞炎性因子浓度;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不同组织中FOXP3转录水平和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注射组比较,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小鼠斑块面积明显增加(P<0.05);Foxp3+ CD4+ CD25+Treg细胞的数目显著减少(P<0.05),功能下降;Foxp3蛋白表达和FOXP3转录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FOXP3-siRNA慢病毒注射组比较,输注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组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1);Foxp3+ CD4+ CD25+ Treg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P<0.01),功能增强;Foxp3蛋白表达和FOXP3转录水平增高(P<0.01)。结论:FOXP3可能通过调控体内炎症反应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剑  刘东 《免疫学杂志》2014,(6):516-518
目的利用串联亲和纯化和液相质谱技术研究HBcAg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HBcAg重组质粒pMSCV-HBc,采用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富集HepG2细胞中HBcAg结合蛋白,电泳分离免疫沉淀复合物并从胶中切取HBcAg结合蛋白条带,胶内酶解后进行液相质谱技术分析从而鉴定HBcAg相互作用蛋白。结果成功构建HBcAg重组表达载体,在HepG2细胞中筛选到4个HBcAg相互用蛋白:CD59糖蛋白前体、MCM3相关蛋白、LOC100049716蛋白和ANKRD26蛋白。结论人肝癌细胞中HBcAg相互作用蛋白CD59等可能在HBV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HDAC6i)tubacin在体外对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叉状头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并鉴定经tubacin处理后的Treg的免疫生物学特性。方法用磁珠双阳性分选的方法从C57BL/6J小鼠脾脏细胞中获得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应用tubacin对天然型Treg(n Treg)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分化的诱导型Treg(i Treg)进行诱导培育,鉴定各群细胞Foxp3的表达状况,并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实验分析各群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及相关机制。结果小鼠n Treg及i Treg经tubacin孵化后Foxp3表达均明显增强,通过MLC实验证实,n Treg及i Treg经tubacin培养诱导后可获得更强的免疫抑制活性,能显著抑制同基因CD4+CD25-T细胞的活化。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tubacin可上调CD4+CD25+Treg的Foxp3表达,并增强其细胞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对狼疮性肾炎(LN)小鼠Treg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LN小鼠模型,使用FKN中和抗体(Anti-FKN)、p38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剂(SB203580)、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剂(U-46619)作用于正常小鼠及模型小鼠,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肾组织中FKN、磷酸化p38(p-p38)及Foxp3的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模型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使用腺病毒转染细胞的方式敲低FKN的表达水平,同时使用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及激活剂(U-46619)干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验证FKN敲低的成功转染、检测p38、p-p38、Foxp3、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及Cyt-c)的蛋白表达。结果:LN小鼠肾组织中的FKN及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明显上调,低表达FKN可降低LN小鼠肾组织及Treg细胞中FKN和p-p38的表达,增加Foxp3的表达,同时增加细胞内抗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而减少促凋亡因子Bax及Cyt-c蛋白的表达。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上述因子的作用与低表达FKN相似,其激活剂可以逆转这些因子在LN小鼠Treg细胞中的表达。结论:FKN可能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LN小鼠Treg细胞凋亡,为阐明LN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细胞的生物学功能都是由蛋白复合体而非单一蛋白来完成的,所以识别和分析蛋白复合体的组分是研究蛋白功能所必需的。串联亲和纯化技术(TAP)能在生理条件下有效地分离、鉴定蛋白复合体,而无需知道复合体的组成或功能,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酵母及其他生物体中的蛋白复合体的成分分析。与质谱技术联合应用可以识别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而揭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高效价的特异性小鼠Foxp3抗血清,并初步应用于正常小鼠组织的Foxp3表达的鉴定.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X-6p-2/Foxp3,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进行大量诱导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以制备的抗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的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诱导表达及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能被抗GST单克隆抗体(mAb)识别,在Mr 45 000附近有特异条带,与预期融合蛋白大小一致,获得的抗血清效价在1:12 800以上,该抗血清能特异性识别NIH3T3细胞中表达的Foxp3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脾脏、胸腺、淋巴结中Foxp3蛋白有较高表达,胃也有少量的表达,而骨骼肌、脂肪组织未见表达.结论:制备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小鼠Foxp3抗血清,并可用于正常小鼠组织的Foxp3蛋白的表达鉴定,为进一步研究Foxp3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对胰腺癌转移相关基因C14orf166进行真核重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筛选其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14orf166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构建人C14orf166的带双标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lag-C14orf166-His,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至人胚肾293T细胞。采用Ni-agrose进行His标签蛋白的pull-down纯化,分离C14orf166的蛋白结合复合体,对蛋白混合物进行SDS-PAGE分析,选择差异条带,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结果在293T细胞中重组表达了C14orf166蛋白,对C14orf166蛋白复合体进行分离鉴定后,筛选出RS8、EFCB9和NRAP3个可能与C14orf166相互作用的蛋白。结论基因重组表达结合pull-down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可以发现新的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了解C14orf166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L/lpr小鼠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法选出MRL/lpr小鼠及Balb/c小鼠脾脏中的Treg与效应性T细胞(Teff细胞),以尼龙毛柱法分离B细胞;用2种小鼠的Treg细胞分别与MRL/lpr小鼠的B淋巴细胞(加或不加Teff细胞)组成共培养体系,5 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IgA及IgG的水平,计算抑制率;将两种小鼠的Treg细胞注入MRL/lpr小鼠,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3周后流式细胞法检测小鼠脾脏中CD19+CD27++浆细胞含量。结果两种小鼠Treg细胞对B细胞分泌IgA及IgG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与Teff细胞共培养也能对B细胞IgA及IgG的分泌起抑制作用(总抑制作用),两种小鼠Treg细胞的直接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总抑制率均大于直接抑制率,且MRL/lpr小鼠的Treg细胞总抑制率显著降低;输注同系Treg细胞的MRL/lpr小鼠,3周后浆细胞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输入Balb/c小鼠Treg细胞组。结论 Treg细胞可直接或间接抑制MRL/lpr小鼠的B细胞分泌IgA和IgG,MRL/lpr小鼠体内Treg细胞对B细胞的抑制力低于正常对照。输注同系Treg细胞可减少MRL/lpr小鼠浆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暴露及抑制CD40-CD40L路径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使用40 ng/m 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 GM-CSF)和10 ng/m 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 IL-4)联合诱导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BMDC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再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细胞分离出CD4~+T细胞。将所培养出的小鼠BMDC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分选的CD4~+T细胞共培养,加入CSE及拮抗性CD40抗体,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变化,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IL-10)、IL-6的水平。结果 BMDC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CD4~+CD25~+Foxp3~+Treg分化,经CSE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小鼠BMDC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分化的CD4~+CD25~+Foxp3~+Treg数量降低,细胞上清液IL-10降低、IL-6的水平升高;而加入拮抗性CD40抗体细胞共培养组CD4~+CD25~+Foxp3~+Treg增加,液相芯片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上升、IL-6的水平下降。结论 CSE减少CD4~+CD25~+Foxp3~+Treg数量,体外使用拮抗性抗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通路可以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Treg。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HepG2细胞中转录因子RORγ(the 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 gamma)相互作用蛋白,并对这些蛋白进行初步鉴定,为阐述RORγ介导调节HepG2细胞中各种生理学进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HepG2细胞中克隆RORγ基因并连接入载体pCeMM CTAP(SG)中形成RORγ-CTAP(SG)融合基因,再将其亚克隆入含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质粒中,构建pMSCVpuro RORγ-CTAP(SG)质粒;稳定转染HepG2细胞并对RORγ-CTAP(SG)融合基因的表达和定位进行检测后,进行大规模扩增培养;用TAP(串联亲和纯化)方法捕获RORγ相互作用蛋白,通过银染找出差异性蛋白条带,质谱鉴定得到候选RORγ相互作用蛋白;用免疫共沉淀方法对候选蛋白RORγ相互作用蛋白进行验证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质粒pMSCVpuro RORγ-CTAP(SG)并得到稳定转染HepG2细胞株,同时RORγ-CTAP(SG)融合基因能定位表达于细胞核内;通过TAP方法获得了RORγ蛋白复合物,然后通过串联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搜索从银染差异性显著蛋白条带中找到7个候选RORγ相互作用蛋白;用RORγ蛋白进行免疫共沉淀,对纯化出的7个RORγ相互作用蛋白分别检测,证实了RIP140,HSP90和RORγ在HepG2中有相互作用关系。结论筛选并鉴定了HepG2细胞中蛋白RORγ的相互作用蛋白RIP140和HSP90,这些研究发现支持了RORγ是共调解蛋白依赖的转录因子且以复合物形式行使功能的假说。其中,HSP90可能扮演分子伴侣角色,而RIP140在HepG2细胞中则可能充当RORγ蛋白的转录调控伙伴蛋白,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红系分化相关基因(erythroid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EDA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沉淀联合质谱技术对EDAG相互作用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构建EDAG原核表达载体,通过诱导、表达、纯化获得EDAG融合蛋白,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ED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Western印迹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免疫小鼠得腹水,最后用免疫共沉淀与质谱联合鉴定EDAG相互作用蛋白。结果纯化获得EDAG重组蛋白,筛选出4株分泌ED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了腹水。该抗体均可用于内源EDAG蛋白的检测,其中两种抗体可用于免疫共沉淀实验,运用质谱技术筛选获得EDAG候选相互作用蛋白。结论利用EDAG单克隆抗体,筛选到EDAG候选相互作用蛋白质13种,涉及细胞增殖及转录等过程,为EDAG的功能研究及其分子机制的阐明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用褪黑素干预1周后,测量小鼠胸腺、脾质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脾Treg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胸腺、脾叉头型转录因子3 (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胸腺、脾质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褪黑素抗肿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荷瘤空白对照组小鼠胸腺与脾的Treg细胞均上升,褪黑素干预后降至正常水平;褪黑素还能使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下降,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而小鼠胸腺、脾scurfin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褪黑素能下调荷胃癌小鼠胸腺、脾的CD4+CD25+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蛋白scurfin及胸腺Foxp3 mRNA,使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褪黑素抗胃癌作用与免疫器官中CD4+CD25+Treg细胞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2型登革病毒(DENV2)非结构蛋白3(NS3)与亲和标签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串联亲和纯化(TAP)法获得与NS3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根据DENV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DENV2 c DNA为模板,PCR扩增出NS3基因,经酶切后克隆至含有串联亲和标签(FLAG-StrepⅡ)的哺乳真核表达载体p CI-SF,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 CI-NS3-SF;将上述重组质粒通过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进入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法验证NS3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TAP法分离纯化与NS3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NS3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利用TAP系统分离得到与NS3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结论串联亲和纯化法可以有效的分离与DENV2 NS3相互作用的细胞蛋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哮喘小鼠CD4+CD25+Foxp3+调节T(Treg)细胞和Foxp3蛋白的变化,探讨淫羊藿苷对哮喘干预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淫羊藿苷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哮喘模型制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大鼠并雾化吸入刺激,治疗组采用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最后一次激发24小时后,采用Buxco肺功能仪有创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HE染色评价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Foxp3蛋白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Foxp3蛋白表达量;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IL-10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气道阻力及气道炎症指数显著增加(P<0.05);脾Treg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脾Foxp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Fox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IL-10水平显著下降(P<0.05),BALF中IL-10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气道阻力和气道炎症明显减轻(P<0.05);脾Treg细胞比例和脾Foxp3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但淫羊藿苷可进一步上调哮喘小鼠肺组织Foxp3蛋白表达量(P<0.05),并增加外周血IL-10水平(P<0.05)。结论:哮喘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Foxp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淫羊藿苷可显著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可能与其上调肺组织Foxp3蛋白表达和增加外周血IL-10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转录因子Foxp3相互作用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Foxp3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首先构建pG-BKT7-Foxp3△2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转化AH109酵母细胞,检测其毒性及自激活作用;然后将诱饵质粒与人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共转AH109酵母细胞,筛选了与Foxp3△2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Foxp3△2酵母表达载体,经转染AH109酵母细胞,无有毒性,无自激活作用。获得了40个阳性克隆,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9个具有开放读框。结论: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一组可与Foxp3△2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为进一步研究Foxp3△2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细胞通过外泌体途径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CXCR3(chemokine receptor 3)受体表达,提高Treg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趋化的能力。方法以超速离心法纯化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上清中的外泌体,透射电镜检测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记性蛋白的表达。B16细胞荷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1、2、3周)和尾静脉注射外泌体后脾脏、肿瘤内Treg的频率。磁珠法分离纯化小鼠的Treg;Transwell实验检测Treg的趋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Treg的CXCR3、p-Smad2的表达水平。结果电镜结果显示,B16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为直径30~100 n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构;高表达标志性蛋白CD63和Alix,不表达Calnexin。在外泌体刺激下Treg的趋化能力显著增强,但可被抗CXCR3的单克隆抗体阻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外泌体可提高Treg细胞内Smad2的磷酸化,并上调CXCR3的表达水平,Treg的趋化能力随之增强。结论 B16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Smad2磷酸化途径提高了Treg细胞内CXCR3的表达,进而增强其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免疫磁珠两步法分离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外分离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并进行初步鉴定.用磁性细胞分离器(MiniMACS)分离CD4+CD25+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细胞纯度和Foxp3蛋白表达,体外检测细胞因子.MACS分离的CD4+CD25+Treg细胞纯度大于90%,细胞存活率大于93%,并且特异性表达Foxp3蛋白,体外能抑制CD4+CD25-Treg分泌IFN-γ,同时CD4+CD25+Treg能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1、IL-10.结果显示,通过MACS可分离高纯度、高活性的CD4+CD25+Treg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5例SLE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应用磁珠分选法分离外周血CD4~+ 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茯苓多糖分别处理健康对照者及患者的CD4~+ 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以测定茯苓多糖毒性,ELISA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IL-6、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与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者的Th17细胞比例显著升高,Treg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用100μg/L的茯苓多糖处理SLE患者CD4~+ T细胞,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L-17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IL-10和TGF-β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同时Foxp3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增加(P0.05);并且Th17/Treg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茯苓多糖可以通过升高Treg并降低Th17细胞的比例,对SLE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小鼠CD4+T细胞增殖及Foxp3(Forkhead box P3)启动子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丰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方法免疫磁珠分选小鼠脾CD4+T细胞,CCK-8法检测褪黑素对其增殖活性的影响;构建、筛选及鉴定Foxp3核心和全长启动子重组载体,并且电转染入小鼠CD4+T细胞,加以不同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和褪黑素干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Foxp3启动子的活性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从10-5mol浓度的MLT开始对CD4+T细胞有毒性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10-6mol MLT对CD4+T细胞的增殖活性无影响。3种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佛波酯PMA+离子霉素ionomycin;植物血凝素PHA;T细胞抗原受体TCR)刺激和(或)褪黑素干预虽然使小鼠Foxp3核心或全长启动子活性有所上调,但与空白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小鼠CD4+T细胞增殖活性产生不同影响;褪黑素未显著增强小鼠Foxp3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20.
背景: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应答稳态和免疫耐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极低,且增殖能力较差。 目的:以携带Foxp3基因的慢病毒EGFP+载体转染大鼠CD4+CD25- T细胞,观察其在大鼠CD4+CD25- T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以免疫磁珠两步法分选大鼠CD4+CD25- T细胞,用携带大鼠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体外转染分选的细胞,以转染Foxp3基因的CD4+CD25- T细胞为实验组,EGFP空白质粒组及CD4+CD25- T细胞为阴性对照组,CD4+CD25+ T细胞为阳性对照组。荧光显微镜和RT-PCR分别从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成功完成了免疫磁珠的分选,获得了纯度较高的CD4+CD25-T细胞和CD4+CD25+ T细胞,细胞存活率为(94±2)%,慢病毒转染的CD4+CD25- T细胞高表达Foxp3基因。表明以携带Foxp3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系统可有效介导Foxp3基因在大鼠CD4+CD25- T细胞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