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儒家文明是中医学形成发展的摇篮,它的格物致知贯穿于中医学的始终。从儒家文明中找中医学自身发展的科学精神,并指导今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走向,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医学的发展需要格物致知的重新崛起。围绕整体观念的重新崛起、辨证论治的创新发展。直觉灵感的再创辉煌、特色优势的发扬光大等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认为中医现代化不仅是中医学能够科学化部分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有关人文内容部分的现代化。中医学格物致知的重新崛起,体现了这种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融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气功是东方文明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气”(如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离不开气;气功是对“气”物质的实践功夫。中医学与气功不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以“气”相连,“气功疗法”又被视为中国传统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医学与气功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从“气”即物质、中医与气功以“气”相连、中医理论指导着气功学术的发展三方面阐述之。1“气”即物质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如《易经·乾…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学的成长是一个文化过程,中医学的演进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发展之间具有“同步演进”规律。中医文化研究有效地克服了中医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宏阔的时空距离,有效地克服了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中的“失真”现象,值得深入开展和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和“国粹”,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地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变革,以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人类的健康观念不断注入新的内涵,特别是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以及现代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和“国粹”,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地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变革,以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人类的健康观念不断注入新的内涵,特别是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回归自然”潮流的兴起,以及现代  相似文献   

6.
为使中医学的表述符合现代的习惯,可将中医学的辩证论治体系概括为“状态医学”。“状态”是中医对“证”的描述,“病因原理”是西医对“病”的描述。从状态与病因病理的关系、状态的诊断、状态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状态医学理论与现代病因病理学说的各自特点。认为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医学体系。中医现代化的要点是中医学的状态诊疗理论的确立和现代因病理学说的全面引入;中西医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科学技术看中医学21世纪的发展(上)编者按最近,我校部分博士研究生就“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看中医学21世纪的发展”进行了几次研讨。他们是在祝世讷教授的主持下,花了半年的时间,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就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特别是中医学21世纪的发展问...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内容的几点思考--藏象研读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现代人对中国传统主流医学的认识成果,中医学教材可以典型地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基本的学术观点。经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较为深入的研讨,“藏象”被普遍地看作《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历史地把握“藏象”内涵,以继承中医学;如何对其做出现代科学的理解、以促进中医学发展,仍未得到  相似文献   

9.
宋金元时期理学为当时主要的哲学流派,并深刻影响了当时中医学的发展。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作用起始于医家,进而通过医家扩展至具体的中医学理论,这种影响途径促使宋金元时期中医学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改变;在具体的思想理论层面,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于二者在理论上的融合、理学天人观念对中医学“五运六气”学说发展的促进、格物致知认识方法对医家研习医理的改变等方面;在肯定理学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促进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理学亦对中医学发展起到阻滞作用,随着中医学的“理学化”日益加剧,理学对中医学的阻滞作用依旧是沿着“医家-医学理论”的作用路径逐渐产生影响。深刻认识理学对中医学影响的具体表现及负面影响,对客观认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田进文同志提出的“站在中医的立场上 ,放眼近代自然科学发现而提出中医学自己的问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国际性和客观性原则。“中医学以自主的理论思维认识细胞”不是搞中医现代化 ,而是现代科学中医化 ,实质上是要搞一套“中医理论细胞学”,必然是对现代细胞生物学和中医学的双向剪裁。罗嘉昌先生的“关系实在论”虽然值得学习 ,但是也有值得追问之处 ,且于田进文同志的“一元还原”的“五藏元”说无补  相似文献   

11.
“中医现代化”的定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明确了(1)科学上的“现代”和“现代科学”;(2)现代科学区别于近代这科学思想;(3)现时代(当代)的科学构成;(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本质这四大前提之后,对“中医现代化”的定义进行了如下界定;在现代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论,技术和成果,以中医学所揭示的生命的整体性,过程为研究对象,使中医学对生命、疾病的认识以及诊疗水平均达到现代科学水平的实践过程,称为“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医各家学说》以学说涵盖学派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说是《中医各家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和掌握中医学说的源流、发展概况、完善过程、学术价值与影响,对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课堂讲授以中医学说为主线,涵盖学术流派,可减少对学术流派的纷争[1]。1中医学说与学术流派《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始见于1961年,到了1987年,在郭子光著的《中医各家学说》,以及1996年鲁兆麟撰的《中医各家学说》中,出现了“中医主要学说”专篇。文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医主要学说的源流、发展概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使用…  相似文献   

13.
医理统于哲理,哲理寓于医理。祖国的传统医学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借鉴了不少的哲学知识来解释一些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并与辨证论治之医疗实践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指导着千百年来的中医临床。其中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便是广大医者所熟知并为之认可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但笔者认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实践中,“平衡观”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又一大特色。现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代人们研究自然界规律所普遍运用的一种朴素认知方法,又称“援物比类”。是以“象”的相似关联性研究为基础,发掘物质本质属性的实践方法。长期以来,“取象比类”便一直成为中医学广泛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象比类”是我国古人研究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原创思维,并为中医学所长期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理论内容,在时下的中医研究当中仍具备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还原论与分析法的片面性,西医发病学说的逻辑--一性因要论,临床上的对抗疗法等方面阐述了西方医学的局限性,认为现代西主科学哲学家已开始走整体论与综合法的道路。“循证医学”的提出改变了西医学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当今中医学的发展模式。并就中医学的特色与不足,论述了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发展之关系。认为中医学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将中医学固有的特色加以深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论述以获得对问题的充分,具体的论证。指出人类医学在21世纪发展的总趋势是西方医学将在高层次上向整体论,综合法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重建中医主体价值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祝世讷教授“中医学重大理论问题系列研究”发表系统意见。总结几十年来继承研究的经验教训,中医现代研究运用西医的知识和方法不能移“的”就“矢”,要重建中医的自我主体价值体系。要解决好研究对象问题,不能目中无“人”,中医是健康智慧学,对象是人。阴阳自和论是中医的自组织理论,《内经》病机十九条揭示了机体自稳调节机制和防卫反应机制。中医研究要从以“病”为目标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发扬辨证论治的优势。中医学是哲学、医学、临床经验的统一体,要重视和加强中医的哲学和人文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医学的发展取向和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应该对中医学的发展做一番理性的前瞻和思潮的反拨。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并不尽是过去的定型,而是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的流动过程。研究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中,树立发展意识,建立发展理论乃是当务之急。1 中医学的辩证发展观中医学的发展,一方面它循迹于医学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又有自身的特点。前者是人类共同智慧的体现,后者埋蕴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思维。中西医两者,在研究对象上,西医学重视人体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医学则在对人体时间结构研究有独到见解和实践;在研…  相似文献   

18.
中医界同仁都在谈走向“现代中医学”,我很困惑。现代中医学的内容指什么?是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或是有学者所设计的作为“现代中医学的灵魂”的那种“现代系统思维方式”?对这些观点我持保留态度。因为在对传统中医学尚停留在“独特理论体系”的笼统估价、还未得出具体...  相似文献   

19.
儒家仁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是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学派,世称“显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明显民族人文特色的传统医学,根植于儒家丰厚文化土壤之上,其历史渊源、学科范式与实践应用无一不打下深深的儒家烙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特色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有人类就有疾病,由此产生了医与药、病与方。朴素的医药知识经哲学的概括上升为医学理论,便有了医学。翻阅中外医学发展史,东西方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均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古希腊哲学发达,因此成为欧洲古老医学发生的土壤;同样,东方哲学也培育了中医学。中医学产生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其思想观念无不打上中国古代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医学既是世界医学的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理念构建起来的关于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体系。不同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医学,虽然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但由于世界观及方法论的不同,形成了不可通约的理论体系,这种不可通约性,归根到底是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在世界其他医学均被西医学同化的今天,中医学不仅保留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还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独树一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说明中医学术尽管难以被西医学理解和解释,但确有其合理存在的价值和优势。早在20世纪初,恽铁樵就指出:“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途径,东方医术自有其立脚点。”这个立脚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离开它,中医学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无论“研究中医”还是“中医研究”都不能脱离开中医传统文化这一中医学存在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