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肠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切除后,残留功能性小肠过少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多数病人需长期依赖肠外营养提供能量。作为短肠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非移植手术已有术式的适应证不断被探讨、临床效果不断被验证及新的术式不断被发掘。实践证明,以“小肠倒置术”为代表的“增加食物转运时间”的手术成功率低,改善营养水平有限,已不做推荐。以“缩窄肠管直径、增加残余小肠长度及吸收面积”为核心理念设计的术式如小肠缩窄延长术(LILT)、连续横向肠管成形术(STEP),效果较为确切,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术式。作为LILT、STEP适应证补充的螺旋延长缩窄术(SILT)是一种最新手术方式,其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6例短肠综合征病人肠管倒置手术失败的教训,强调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短肠综合征合理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短肠综合征病人,均在外院接受肠管倒置手术,除1例为结肠倒置外,其余均为小肠倒置,倒置肠管长度从10~50cm不等,5例小肠倒置手术均在广泛肠切除的同时进行,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4例出现肠梗阻。结果 1例病人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5年死亡,1例病人放弃治疗,1例行肠瘘及倒置小肠切除治愈,2例行倒置肠管切除治愈,1例行倒置肠管复位治愈。治愈病人依靠普通饮食和部分肠内营养支持维持正常营养状况。结论 短肠综合征病人应首选肠康复治疗和小肠移植。只有极少数病人适宜进行肠倒置手术,手术时倒置肠管不应超过10cm,手术时机应在广泛肠切除2年以后进行.手术时应注意倒置肠管的血液供应,避免肠缺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9例小肠广泛切除术后不同手术处理的随访结果。9例中行小肠—小肠端端吻合术3例,均于术后6月内死亡。肠袢圈式吻合4例,1例于术后2年死亡,3例现已分别生存13年、8年和7年。重叠式肠管倒置术2例,已分别生存12年和10年。作者认为肠袢圈循环式吻合或重叠式肠管倒置术操作并不复杂,即使在急症手术时也能较快完成,它对治疗短肠综合征效果满意,是值得采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广泛小肠切除后发生的短肠综合征具有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如残留小肠不足1m者常需胃肠外营养(PN)支持,长期家庭PN可获75%5年生存串,但其费用及并发症串需要人们寻找外科替代治疗。目引进新免疫抑制剂FK506以来,小肠移植又引起临床注意,病人和供体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50%,仍是一大问回。在众多的代偿性手术(如小肠延长术、小肠人工问澳构造以及结肠间登术等)中,间置逆蠕动小肠里(SRSB)不失为替代肠移植的理想手术。作者于1985~1995年省行8例SRSB术,计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8±16岁。7例依靠家庭PN每周7天,…  相似文献   

5.
15 胆肠吻合肠袢长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胆肠吻合术中肠袢长度与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2年5月—2004年8月收治的需行胆肠吻合的102例良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袢长度为60cm组(长袢组)和肠袢长度为40cm组(短袢组),术后通过稀钡肠袢反流高度观察和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肠袢反流高度、临床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40cm的肠袢与60cm的肠袢有同样的抗反流作用,短肠袢可以增加吸收营养的小肠,减少肠袢臃肿而引起的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6.
由于麻醉、手术技术,重点监护和胃肠外全营养的进步,新生儿施行广泛小肠切除术后早期大多能够存活,但能否长期存活则与其它因素有关,例如残留小肠的长度和是否保留回盲瓣。为了延长小肠的输送时间和促进小肠吸收曾提出无数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切断术,肠道再循环,倒置肠段,肠袋形成,人工括约肌以及小肠延长术等,所有的实验均在大动物中进行,作者报道在大鼠中施行回盲瓣替代术治疗短肠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小肠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与治疗。方法对1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手术分两期进行。供者为患者的母亲,供、受者HLA有4个抗原相符。移植肠段长120cm,一期手术时供、受者肠道不进行吻合,移植肠两端在腹壁造口,一期手术后188d,再行二期手术,分别将受者残存小肠的近端、远端与移植肠袢的近端、远端作端侧吻合。术后观察移植小肠引流液的性状,定期内镜观察,并行移植肠组织学检查。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并予两剂达利珠单抗诱导。结果受者两次手术均顺利。一期手术后37d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皮质激素冲击治疗9d,未能逆转,后改为莫罗单抗-CD3治疗8d后逆转。术后121d,肠镜及组织学检查证实移植肠修复良好,小肠绒毛形态及结构基本正常,D-木糖吸收试验提示移植肠吸收功能改善。现患者已存活213d,体重增加4.5kg,进半流质饮食,生活自理。结论小肠移植后可采取肠镜和组织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排斥反应。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及时予以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时可用莫罗单抗-CD3。  相似文献   

8.
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近20年来用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8例,体会如下。小肠排列术的基本原则是先将粘连的肠管小心剥离后,按腹腔的容积排列肠袢的长度,根据医生的习惯可从Treitz氏韧带或回盲部开始,第一袢长约12cm,以后逐袢递增2~3cm,中间几段肠袢长约25cm,随后又逐袢递减2~3cm,至最后一袢为12cm。目前常用的排列方式有4种。  相似文献   

9.
近年,我们为5例膀胱全切者施行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广西梧州,543000)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7~61岁。4例为膀胱癌,1例为严重结核性膀胱挛缩,均符合全膀胱切除术指征。1.2 手术方法全膀胱切除后,取盲升结肠12cm,末段回肠24cm,分离肠袢并将回肠近侧断端与升结肠远侧断端作端端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肠袢用新洁尔灭液冲洗干净,于肠系膜外侧缘纵行剪开末段回肠,并向下弯曲成U形,相邻创缘用肠线连续缝合,形成片状小肠瓣。距阑尾5cm处沿结肠系带剖开结肠前壁,至阑…  相似文献   

10.
短肠综合征康复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行康复治疗的实验动物及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短肠组和生长激素 (growthhormone ,GH)组 ,短肠组和GH组切除 80 %小肠 ,GH组术后第 1天开始注射GH 1U·kg-1·d-1,共 2 8d ;9例患者残存小肠长度为 (4 4± 2 4)cm ,其中 3例无完整结肠。结果S期细胞比率系数、增殖指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增强表明外源性GH可明显促进残存小肠粘膜的增殖 ,GH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原癌基因C jun表达的改变有关。康复治疗后 9例患者营养状况和残存肠管吸收功能均明显改善 ,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 ,75 %的患者完全脱离肠外营养 ,2 5 %的患者需间断肠外营养补充。结论康复治疗为短肠综合征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泛小肠切除导致短肠综合征,切除小肠达80%长度,仅残留50~70cm小肠,常需全胃肠外营养维持生命(TPN疗法).如加用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营养物,则可推广应用于临床.在15例短肠综合征病人中进行了17次研究,6例男性,9例女性,平均年龄44岁(24~68岁),12例有部分结肠者残留小肠54cm(8~120cm),3例无结肠者残留小肠60cm(40~100cm),均无急性炎症性肠道病、糖尿病和癌肿.第一周作为对照组,给营养支持如同平时的家庭疗法.后3周给高营养食物,其总热量的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脂肪和蛋白质各提供热卡的20%,2例病人给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HCLF)饮食,另8例给重组蛋氨酸生长激素(以下简称MGH)0.14mg/kg·d,并经静脉或肠饲补充L-谷氨酰胺0.6/kg·d.另7次研究观察MGH或谷氨酰胺的作用.在研究全程,记录饮食成份,收集粪便作吸收测定.这一治疗扩大应用到另47例成人短肠综合征病人,依靠TPN6±1年,残留小肠伴结肠或无结肠者分别为50±7cm和102±24cm,治疗28天后病人出院,仅用营养饮食和谷氨酰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25例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肠梗阻导管肠道减压及积极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急症病情得到缓解后,经导管行选择性泛影葡胺小肠造影,显示梗阻部位的病理变化.全组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显示放射性损伤以盆腔和回肠为著,器官之间和肠袢之间界限不清,甚至相互融合形似冰冻状;13例行病变肠袢切除肠吻合术,10例行回肠-结肠短路吻合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21例同时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术;1例行非手术治疗后梗阻解除.除1例肠切除患者术后因腹腔和肺部感染死亡外,全组96.0% (24/25)获得治愈.23例随访6~24个月,远期有效率为95.7%( 22/23).结论:放射性肠炎并发急性肠梗阻采用恰当的非手术治疗可将急症手术转变为限期或择期手术,病变肠袢切除或肠短路吻合术联合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例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肠袢坏死再次手术。病人:男性,30岁,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术中见肝脏、胆囊、胃、脾下垂,十二指肠球部3×3cm溃疡疤痕,十二指肠降部垂直进入空肠(十二指肠横行部升部缺如),小肠位于腹腔右侧,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都位于腹腔左侧,末端回肠进入盲肠右壁,大网膜缺如。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输入肠袢10cm对胃大弯侧。术后8天弥漫性腹膜炎。再次剖腹探查,腹腔吸出胆汁样液体3000ml,输出肠袢与输入肠袢粘连形成束带,压迫输入肠袢,使紧靠胃空肠吻合口的输入肠袢6cm坏死穿孔。切除胃空肠吻合口及坏死穿孔的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短肠综合征患者肠道代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短肠综合征(SBS)患者的肠道代偿作用。方法26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残余小肠长度为0~100(中位数42.5)cm,手术后接受肠外营养(PN)支持3-52个月,联合应用生长激素(GH)(0.10±0.06)mg·kg-1·d-1和谷氨酰胺(GLN)(0.30±0.17)g·kg-1·d-1进行肠道促代偿治疗。结果26例接受GH加GLN治疗的SBS患者,其中9例(34.6%)治疗后近期内完全摆脱PN;8例(30.8%)经治疗后明显减少了PN用量,从每周需要PN(6.0±1.0)d下降至(4.2±1.0)d,每周PN需要量从(13.6±5.2)L降至(8.2±3.3)L;9例(34.6%)在治疗后仍依赖PN维持。结论经过合适的营养支持和肠道促代偿治疗,大多数短肠综合征患者残留肠道能充分代偿,完全摆脱PN或减少PN用量,长期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手术后短肠综合征(SBS)病人再手术,降低SBS再手术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收治的短肠综合征病人198例,其中因肠道原因而再次手术治疗病人76例(男59例,女17例),年龄5~62(37.98±13.75)岁,残存小肠长度0~150(72.53±41.83)cm。结果 76例SBS接受再次手术124(1.63±0.4)例次,再次手术以肠造口还纳(43例次)、腹腔感染引流(28例次)及病变肠袢切除吻合(肠梗阻13例次、肠瘘12例次,蛋白质丢失病7例次、肠穿孔/肠坏死5例次)为主。SBS病人因肠道原因再手术率为38.4%。结论 SBS病人因肠道原因再手术率较高,选择合理的首次手术方式,有助于降低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结肠肛管缺血肠袢吻合术在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期间, 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并接受结肠肛管缺血肠袢吻合的3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吻合方式:经肛门拖出近端肠道, 于上切缘向头侧裸化2.5~3.0 cm长肠管(缺血肠袢)后行两处结肠肛管吻合, 先吻合结肠袢缺血处近端0.5~1.0 cm处肠壁浆肌层于外括约肌断端, 之后再间断缝合结肠断端全层于肛缘皮肤。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一例行造口术, 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63.9±37.8)min, 吻合时间(31.6±12.7)min, 术中出血量(47.4±17.3)ml。术后住院天数(5.8±2.5)d。术后有2例(6.5%)发生腹腔感染, 对症治疗后痊愈。27例患者缺血肠袢完全脱落时间(8.0±2.1)d;2例(6.5%)患者术后1个月缺血肠袢仍未坏死脱落, 行再次手术切除;另2例坏死肠袢术后缩于肛门内, 未发现明显的坏死物脱落。结论结肠肛管缺血肠袢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吻合方式, 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小肠疾病发病率及诊断率的升高,短肠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重要方法,其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治疗短肠综合征并发症、促进肠动力、延长食物停留时间、小肠缩窄与延长以及小肠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克隆病患者可能需要多次进行肠部分切除术或广泛小肠切除术 ,术后易并发“短肠综合征”。以往常采用Heinecke- Mikulicz成形术和 Finney成形术 ,但这些传统的术式对许多患者并不适用。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术式侧 -侧顺蠕动狭窄成形术 (SSIS) ,并对术后 2 1名病人进行前瞻性长期观察。病人和方法  1992年 2月至 1999年 4月间 ,先后收治 4 6 9例克隆病患者 ,71例接受至少一次成形术治疗 (15.1% )。其中 2 1例患者行 SSIS(4.5% ) ,男 12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39岁 (2 1~ 6 2岁 )。8例术前依赖胃肠外营养生存 ,2 0例至少已行一次肠切除或…  相似文献   

19.
Yu WY  Xu ZY  Jin H  Mei J  Zou LJ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8):549-551
目的评价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外科治疗先天性导管后型主动脉缩窄(CoA)的早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15例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施行CoA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男11例、女4例;年龄(18±10)岁。CoA为单纯性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7例、合并PDA和室缺1例。在常温降主动脉部分阻断或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临时旁路下施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9例;在常温降主动脉完全阻断施行腔内缩窄环切除加主动脉壁Gore—Tex补片成形术4例、缩窄段楔行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同期行结扎PDA8例,分期施行室缺修补术1例。结果全组无早期死亡,无声音嘶哑和下肢瘫痪。术后随访6个月~5年,下肢血压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有高血压者9例,其中需长期服用降压药者4例。无晚期死亡。术后人工血管通畅,降主动脉无再缩窄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结论对于导管后型CoA,无论是单纯性、还是伴有PDA或合并其他心内畸形但准备分期手术者,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施行CoA矫正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母子亲体小肠移植的方法及其对短肠综合征所致小肠衰竭的疗效。方法:为1名15岁短肠综合征(仅残留小肠8cm)致小肠衰竭的男患者行小肠移植术。供体为患者母亲。取供体带血管蒂回肠中下段1.2m移植于受体腹腔,两端分别造瘘及作人工肛。二期手术于6个月后施行,将受体残余肠中部横断,上下端分别与供肠近、远段行端侧吻合。结果:供、受体手术顺利。受体一期手术后曾发生感染及排斥,经治疗后痊愈。二次术后随访8个月,受体小肠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体重明显增加,一般情况好,进食半流质,生活能自理。结论:亲体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肠衰竭的有效方法。排斥和感染是威胁小肠移植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