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尹萍 《中外医疗》2009,28(20):165-165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TCD)与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血管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结果分析,探讨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与MR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CD与MRA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相符性良好,以MRA为标准,统计学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敏感性是71.15%,特异性达89.15%,符合率是86.13%。结论TCD与MR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相符率高,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及颅内严重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9,(6):468-471
<正>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国内居民死亡的重要因素。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改善国人的总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给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很多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安全、便捷,使患者能早诊断、早受益。本文将就临床常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技术作如下综述。1 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检查,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表现,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能。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分类经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检查均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各为90.16%、79.31%、86.67%;偏心性狭窄的大脑中动脉管壁,经高分辨率磁共振T2WI检查提示靠近管腔的高信号带为纤维帽,缺血性脑血管病经高分辨率磁共振扫描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长条形斑块伴强化,缺血性卒中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矢状位平扫和增强序列图像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不稳定斑块伴重度狭窄。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其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安全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血管,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情况比较,看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者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高发生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和脑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差异性。方法:收集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行TCD和DSA检查。结果:共检查血管440条,以DSA为标准,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是88.4%,特异性是98.7%,假阳性是7.6%,假阴性是2.1%。结论:TCD对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筛选和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14例,进行DSA检查,急性脑血管动脉血栓患者行介入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指征改善状况。结果:脑血管病的发病与年龄的增高成正比,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对比分析,治疗后脑血管病变均得到改善,脑血管狭窄程度、面积狭窄程度和最小直径在治疗后均显示得到改善(P<0.05)。结论:DSA作为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价值,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71例临床与颅脑CT检查不符的脑血管病,发现CT阴性不能排除脑血管病,CT有病灶临床也不一定必有相应的阳性体征;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偶可同时存在.指出在诊断脑血管病时,应全面分析临床和CT资料,才能做出更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吴桂连 《医学文选》2002,21(4):495-495
脑血管病仍然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血管疾病约 1 30~ 1 5 0万人 ,其中约 70 %~ 80 %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1]。我院 1 995~ 2 0 0 0年对 5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维脑路通和降纤酶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5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本院内科住院病例 ,均经头颅 CT检查或脑血流图检查证实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按 1 99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诊断 [2 ]。1 .2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 ,男性 34例 ,女性 1 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近1年本院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9岁~81岁,平均年龄67岁。应用MRA检测所有患者的颅内动脉,并同时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比。结果: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0.6%,敏感性为75.9%。MRA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4%。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MRA有较好的可靠性,可指导临床医师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通过阐述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其对机体的影响来说明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 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存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所固有的 ,亦贯穿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过程 ,是导致其发病的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治疗中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内源性高胰岛素的水平 ,对于减缓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71例临床与颅脑CT检查不符的脑血管病,发现CT阴性不能排除脑血管病,CT有病灶临床也不一定必不相应的阳性体征,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偶可同时存在,指出在诊断脑血管病时,应全面分析临床和CT资料,才能做出更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成为热点,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可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我们对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1例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SPECT检查,并对SPECT对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发现SPECT诊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阳性率为95%,明显高于头颅CT。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由于CT应用于临床,对脑出血的诊断率可达100%.但由于种种因素仍有部分脑血管病需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了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例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相对照。结果:纳络酮能明显恢复患者的意识,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杨毅 《当代医学》2008,(13):51-52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81例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 相对照.结果 纳络酮能明显恢复患者的意识,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杨毅 《当代医学》2008,(14):51-52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81例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相对照. 结果 纳络酮能明显恢复患者的意识,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81例患者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方法 相对照.结果 纳络酮能明显恢复患者的意识,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率,提高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纳络酮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齐珊珊 《中外医疗》2013,32(3):53+55-53,55
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DSA)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差异性。方法收集4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例,均行DSA与TCD检查。结果共检查血管913条。以DSA为标准,TCD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是86.8%,特异性是97.1%,假阳性是8.1%,假阴性3.1%。结论 TCD在诊断颅内外血管狭窄方面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筛选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谭明贤  陈康宁 《重庆医学》2000,29(4):366-366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及生存质量的常见病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正致力于该病的研究。我国中成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受到国内外广大学者及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总结了人参皂甙类中成药—活力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 ,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选择的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 6 7例 ,男 38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5 8.4± 9.7岁。皆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1995年 )。全部病人均为住院病人。1.2 给药 发病后 1~ 3天 ,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