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各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复位丢失率及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结果观察组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位丢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显著优于后路椎板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降低复位丢失率,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脊柱滑脱复位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椎间植骨或横突间植骨治疗低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2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L4滑脱12例,L5滑脱11例,Ⅰ度滑脱9例,Ⅱ度滑脱14例。均伴有神经症状,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采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脊柱滑脱复位系统固定、结合后路椎间植骨17例,横突间植骨5例。结果:16例滑脱得到完全复位,7例不完全复位。平均随访18.5个月,优2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5.7%。植骨全部融合,没有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结论:采用充分减压、脊柱滑脱复位系统内固定,结合椎间或横突间植骨,治疗低度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融合率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临床应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主要有单纯减压、前路椎体间融合、后路椎体间融合、前后路联合360.融合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目的:评价GSSII系统固定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滑脱患者38例,采用标准置钉技术先在滑椎两侧的椎弓根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滑椎下位椎体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C臂机透视确认螺钉位置正确,然后咬除滑脱椎体的棘突、椎板,切除椎间盘,准备植骨床,安装连接棒,行滑椎复位.将椎板切除后的碎骨及所取髂骨植入椎间隙.调整GSS系统,扭紧连接螺钉,放置引流,关闭切口.术后8周及随访时观察手术前后脊柱放射线影像的改变,材料置入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术后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X射线观察38例患者中36例腰椎滑脱较术前改善,其中28例完全复位,10例术后仍存在1度滑脱:术后8周X射线观察可见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器械固定可靠,未见钉、棒松脱现象,无脊柱再滑脱,脊柱稳定性良好.随访36例患者中,未出现钉、棒松脱,植骨融合好,术前的症状均得到改善,疗效评价优33例、良3例.结果证明,GSS系统钛棒可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操作简单、提拉复位力及螺钉抗拔出力强,是较好的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4.
腰椎滑脱症分腰椎滑脱症分发育不良型脊柱滑脱、峡部型脊柱滑脱、退变型脊柱滑脱、创伤型脊柱滑脱、病理型脊柱滑脱五种类型,其中退变型脊柱滑脱占绝大多数,治疗方式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内固定、腰椎植骨融合术,目前最多见方法是: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减压与固定及融合一次手术完成。我院自1995年至今采用部分患者仅行单侧椎管减压、部分患者一侧减压另一侧椎板、横突、棘突间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疗效。特别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选择18例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手术,观察复位情况、融合率、客观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等。结果:随访时间8~48个月,完全复位14例,部分复位4例。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有严重神经根症状的腰椎滑脱需进行充分减压,椎弓根钉复位提供良好的固定作用。椎间单纯植骨与使用椎间融合器一样有较高的融合率,并且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板减压,RF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行后路椎板减压,RF复位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术治疗。结果随诊6~18个月,平均12.1个月。23例中优10例,良13例,优良率100%。术后6~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1例残留Ⅰ°滑脱;1例植骨区仍有透亮影。结论 RF复位内固定,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脊柱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自2002年8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疗老年性60~78岁腰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共35例.其中,腰椎管狭窄27例.腰椎滑脱8例.采用后路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旁植骨治疗32例,采用椎板减压椎间cage植入钉棒系统固定3例.结果 根据Macnab法35例患者中,优:30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良:4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差:1例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 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的患者,椎板减压椎间或椎旁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固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是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发病率约占人群的5%,以峡部裂型和腰部退变型多见。我院1998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充分神经根及椎管减压、椎体植骨与横突间植骨相结合,或椎板回植+植骨融合治疗64例腰椎滑脱,临床疗效好,无护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椎间、椎旁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内固定位置均良好,临床疗效优15例,良7例,一般5例,差1例,有效率78.6%。术后滑脱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滑脱的病人,均行steffee钢板内固定,椎板后路减压,小关节突间、横突间植骨术。结果:经平均1年随访,结果优良。结论: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内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脊柱后路固定手术已发展多年 ,内固定器种类繁多 ,但内固定是暂时的 ,骨性融合才是永久的。后路手术常忽略这点 ,故长期随访常发现缺乏可靠支撑而断裂失败而需再手术的病例。笔者改进国外的TFC、BAK等系列产品和器械 ,研制出了JR型脊柱腰椎融合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制用于治疗椎间盘退变之脊柱常规椎板切除减压、关节突切除、椎孔扩大成型、脊柱二次手术或脊柱不稳施行固定手术、腰椎间隙变窄、腰椎假关节、复位不理想 (仍有 1°滑脱 )及峡部裂滑脱的纠正等的脊柱融合器 ,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症状 ,提高骨融合率 ,降低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其中多节段腰椎管狭窄1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5例;L4滑脱9例,L5滑脱7例;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14例,Ⅱ度滑脱2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植骨融合率为100%,GSS无松动退出及断裂现象。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后路全椎板减压术中,GSS系统可提供滑脱复位,恢复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13.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及脊椎滑脱手术治疗的目的不单是减压植骨固定,更重要的是保持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点范围,以减少脊椎前滑力,维持脊椎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植入物置入治疗及其植入物生物力学等问题进行阐述,并对2005-01/05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行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患者均有腰痛或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痛,全部采用后路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探查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置入复位内固定.结果与结论:68例患者均完成1.5年随访,按Stamffer疗效标准,良好63例,可5例,良好率达92.6%.由于脊椎瞬时旋转中心应力点的异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脊椎滑脱在病理上是互为因果的,植入物置入后保持了瞬时旋转中心的正常应力范围,减少了脊椎前滑力,维持了脊柱各方向近期和远期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对照、经验总结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合并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征的疗效及其治疗指征。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应用后路减压手术治疗腰椎闯盘突出征患者2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70例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合并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对照组130例单纯后路减压全椎板或半椎板摘除椎间盘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残留腰痛症状,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残留腰痛症状,术后复发情况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合并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征安全可靠。术后椎间隙高度不丢失,残留腰痛症状少,疗效确切。年龄、经济因素对手术的影响较大;相临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目前尚需要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PLIF技术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4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均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35例,双节段滑脱13例。结果:48例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32例间歇性跛行、28例下肢放射痛消失,6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87.5%。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术后9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1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5.8%。结论:应用PLIF技术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滑脱撑开复位固定系统(divided reducible fixed system,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行DRF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利用减压时切下的棘突、椎板骨碎块,通过后路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3例大部分缓解。21例完全复位,2例部分复位。术后4~6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23例患者均获得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DRFS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器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并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RF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 2 7例 ,Ⅱ度滑脱 10例 ;L4,5滑脱 12例 ,L5S1滑脱 2 5例 ;2 3例为峡部裂性 ,4例为退行性。结果 随访 10~ 38个月 ,平均 2 3.6个月。通过对术前术后临床症状和X线片滑脱复位程度比较 ,37例中 33例症状完全消失 ,优良率 89.2 % ;2 7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 ,10例Ⅱ度滑脱 8例完全复位 ,椎间融合率 97.3% ;椎间高度由术前平均 4 .1mm恢复至术后 11.7mm ,且无高度丢失。结论 后路减压、RF内固定、VigorSpacer椎间融合和小关节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效果良好 ,复位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GSS复位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4月至2008年6月对22例老年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松解减压GSS复位固定加钛网椎板重建后柱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诊13~36个月。【结果】16例完全复位,6例明显好转,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间高度平均增高1.9mm,按照改良Macnab法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9%。【结论】GSs复位固定减压加钛网椎板重建植骨融合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月~2004年3月,作者共收治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AF固定、单侧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植骨或选择性的经一侧伤椎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应用RF复位、固定,椎板开窗减压,髂骨取骨椎间、横突间、小关节突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RF复位、固定,椎板开窗减压,髂骨取骨椎间、横突间、小关节突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15例,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时间11.6d,平均住院费用9816.5元,平均手术时间100min,平均出血量300ml,复查术后X片显示完全复位11例、部分复位4例。15例患者平均随访3.6年,术后腰腿痛症状消失,滑脱椎体均已融合,无断钉及松动,无二次滑脱,参照邹德威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93.6%。结论:应用RF复位、固定,椎板开窗减压,髂骨取骨椎间、横突间、小关节突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住院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量少、费用低廉,效果满意,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