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梅毒病原体主要通过性传播,也可通过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经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全身各脏器和组织。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呈增长趋势。为防止医院感染,许多地区已将梅毒列入住院患者常规检测项目,本文对浙江省肿瘤医院2007—2009年住院肿瘤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庆  朱祥明  杨勇  杨玲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42-144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可通过性、输血及母婴传播 ,是我国重点监测的 8种性病之一[1] 。近年来我们在对献血者的检测中发现 ,梅毒抗体的阳性率有上升趋势 ,为保证输血安全 ,除加强血液检测外 ,还应加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STD/AIDS宣传教育 ,从其他方面发现梅毒等STD/HIV感染的高危因素 ,排除具有高危行为的献血者。1 对象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2年 12月 3 1日到我中心的适龄无偿献血者 40 699人 ,根据献血登记表 ,对其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及梅毒抗体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1 2…  相似文献   

3.
日照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属性病的一种 ,其经血液传播是重要的感染途径之一。为预防和控制梅毒经血液传播 ,笔者对日照地区近几年的 5 13 3 0名无偿献血者的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0年 1月 1日~ 2 0 0 3年 12月 3 1日日照市及外地在日照献血的无偿献血者。1 2 检测试验 TP -ELISA(梅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试剂由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TRUST(快速甲苯胺红试验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RPR(莱特尔氏螺旋体蛋白试验 )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生产 ;梅…  相似文献   

4.
<正>梅毒是一种危害性比较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它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人是梅毒的惟一传染源,可经输血引起输血后梅毒。梅毒螺旋体对人体的黏膜及皮肤有很强的亲和性,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和脏器的损害。梅毒在解放初期已基本消灭,如今又死灰复燃,近几年  相似文献   

5.
陈仁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83-4485
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即苍白密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梅毒的诊断主要依据病人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按目标不同可分为三大类:①检测梅毒病原体及抗原;②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血浆反应素,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③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目前一般医疗单位将第②类试验中的一种作为初筛试验将第③类试验中的一种作为确证试验,但是由于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局限〔1~4〕,加上梅毒感染机体后的复杂性〔5~10〕(一期梅毒初期机体尚未产生抗体、梅毒活动与潜…  相似文献   

6.
对5 3 2 0例患者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2 0 0 2年7月~2 0 0 3年11月在本院住院初次申请输血的患者与门诊的初次输血患者,共5 3 2 0例,标本均在输血前采集。1 2 检测方法 HBsAg与抗-HCV检测采用ELISA法,抗-HIV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试剂均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用TPPA( (基白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作确认实验,试剂由日本富士株式会社提供;抗-HIV初筛阳性标本送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服务行业人群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 ,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2年无锡市部分服务行业人群 82 3 2 8份血清用快速甲苯胺红 (TRUST)初筛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 (TPPA)确认试验、HI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 (ELISA)初筛试验进行了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调查。结果  82 3 2 8份血清中检出梅毒抗体阳性 171份 ,阳性率为 2 0 8‰ (171/82 3 2 8) ,男女之比 1∶2 72 (4 6/12 5 )。其中 2 0~ 45岁龄组占 86 5 5 % (14 8/171) ,对 171份梅毒抗体检测阳性血清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结果全部阴性。结论 该人群是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8.
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T.pallidum,TP)。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自然情况下梅毒只感染人类.人是人类的惟一染传染源.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此外.梅毒又能以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在实验室以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对该病有诊断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探讨这一方法在梅毒病中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9.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梅毒的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上检测诊断梅毒感染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P-IgM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献血者梅毒螺旋体几种免疫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输血而感染。目前各国规定对献血者血液梅毒项目筛检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或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两种非特异性方法进行[1] 。为了解Trust、RPR试验对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作者取 2 0 0 1年 9月、11月和 2 0 0 2年 3月湖南省各采供血机构送检的Trust和RPR阴性的 12 14份献血者血样 ,采用特异性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TP -ELISA)试剂进行检测 ,结果阳性者以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红细胞凝集法 (TPHA)证实[1,2 ] ;并对上述几种检测方法用卫生部临床…  相似文献   

11.
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大多是通过输血、性接触、接吻等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方式感染的。螺旋体从皮肤黏膜损伤处侵入机体而感染,早期一般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属无症状携带者。为了解临安市梅毒感染情况,从1999年至2002年,在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检查梅毒感染情况。现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兰  孟妍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00-400
梅毒抗体的检测有将梅毒的病原体菌体和将菌体成分作为抗原的实验方法。尤其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pallidum ,TP)抗原是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 ,被认为是梅毒主要抗原 ,现在检测TP抗体的方法主要有EIA法、粒子凝集法、血球凝集法等。此外 ,还有用于快速检查的金标法。为了解几种方法的敏感性 ,我们用化学发光法 (CLEIA)、粒子凝集法、金标法分别检测梅毒抗体。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 ;2 0 0 1年 1~ 4月日本国立病院九洲癌中心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共 5 0例。 (2 )化学发光法 :日本富士公司产Lum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了解住院患者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对无锡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8630例住院患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RUST)、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苍白密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ELISA法HIV(1+2)抗体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梅毒与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梅毒共162例,显性梅毒18~50岁,男性18例,阳性率0.4%,女性31例,阳性率0.8%(U=2.35,P<0.05),男女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比男性高;50~80岁,男性27例,阳性率0.6%,女性11例,阳性率0.3%(U=2.14,P<0.05),男女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比女性高;潜伏梅毒18~50岁,男性10例,阳性率0.2%,女性15例,阳性率0.4%(U=1.43,P>0.05),男女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80岁,男性21例,阳性率0.4%,女性16例,阳性率0.4%(U=0),男女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先天梅毒产后8 h~5月龄13例,阳性率0.15%,其中2个新生儿是孪生弟兄,经检查其父母均显性梅毒;HIV(1+2)抗体初筛阳性14例,省艾滋病确认中心确诊阳性14例.结论 患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化,为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掌握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有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发展,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与HIV抗体检测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德州市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人体受感染后,螺旋体很快波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各组织和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且时隐时现,病程较长。特别是早期梅毒,不仅是梅毒的传染源,而且增加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危险。其  相似文献   

15.
3种试剂检测梅毒抗体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莉  孙波  隋丛强 《中国卫生工程学》2007,6(2):108-108,110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研制快速、简便、灵敏且特异的诊断方法成为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梅毒螺旋体感染机体后可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抗心磷脂抗体,即非特异性抗体,也称反应素,主要检测方法有性病研究室玻片试验(VDRL)和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等,这种抗体滴度与梅毒活动有关,临床上主要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另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即特异性抗体,主要有IgM和IgG。IgM抗体有助早期诊断和判断疗效;IgG抗体出现较晚,即使患者经足够的抗梅毒治疗,血清反应仍保持阳性。主要检测方法有荧光螺旋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等,用于梅毒的确认试验。上述方法有的受试验条件限制,有的操作复杂,实际推广较为困难。笔者采用酶免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旨在寻求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可用于诊断早期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核病患者HIV、梅毒及HB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结核病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HI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抗-HIV为阳性按要求复检和送省疾控中心确诊;TP抗体阳性血清作TPPA以确定梅毒感染,并作TRUST检测;HBsAg阳性者再作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5项检查。[结果]共检测了313例结核病患者,未发现抗-HIV阳性者;检出TP抗体阳性8例,经TPPA确定为梅毒感染者7例(2.24%),其中TRUST阴性1例,6例阳性,滴度分别为1︰1~1︰8;HBsAg阳性17例(5.43%),共检出3种HBVM感染模式。[结论]结核病患者中梅毒感染较高,HBV感染不容忽视,同时也应加强HIV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梁勇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7):1625-1626,1629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2011年住院及门诊梅毒可疑患者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情况并作分析。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结果:3年间共检测2499份标本,梅毒抗体阳性率为30.69%。其中门诊的阳性率为35.44%,女性的阳性率高于男性,阳性患者年龄主要在18岁~50岁之间。结论:南宁市患者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国内所见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金坛市饮服行业人员梅毒感染情况 ,在该市 1 997年~ 2 0 0 1年饮服行业从业人员体检时 ,作了梅毒感染检测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1 997年~ 2 0 0 1年金坛市饮服行业从业人员参加体检者。1 .2 调查方法 初筛采用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TRUST)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确诊采用梅毒螺旋体的胶凝试验 (TPPA) ,试剂由日本进口。1 .3 判定标准 初筛滴度 1∶ 2以上做确诊试验 ,TPPA阳性者判为梅毒感染阳性。2 结果2 .1 梅毒检出情况  5年共检测 2 4 6 1 0人 ,阳性1 49例 ,检出率为 0 .6…  相似文献   

19.
梅毒血清初筛试验及其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心磷脂的抗体,又称反应素。在体外用心磷脂(cardiolipin)作为抗原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抗心磷脂的抗体,称为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即梅毒血清初筛试验。目前常用的梅毒血清初筛试验主要有性病研究实验室(VDRL)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甲苯胺红试验(TRUST)。由于它们所用的心磷脂抗原不是梅毒螺旋体本身或其菌体成分,所以也称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梅毒血清初筛试验检测梅毒敏感性高,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可发生假阳性。梅毒治疗以后,梅毒血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梅毒及HIV感染情况. [方法]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HIV抗体初筛试验(ELISA)及上级疾控中心的确诊实验等方法,对2004~2008年检测梅毒及HIV的住院患者进行感染情况调查. [结果]我院梅毒患者以潜伏梅毒为主;分布科室以骨科、妇产科、泌尿及普外科为主;感染人群普遍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HIV感染的检测,阳性率逐年增多,尤其是近两年,人数增加比较明显. [结论]2004~2008年住院患者中梅毒及HIV阳性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需广泛、持久开展全院医务人员的梅毒及艾滋病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