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通过短节段内固定、ACPC椎体成形,在围手术期内对该手术方法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自2003年5月~2003年11月对32例(35个椎)不同程度的胸腰椎骨折在短节段内固定下行ACPC椎体成形治疗。结果32例(35个椎)ACPC植骨量平均7.2 g;32例中术后均无神经症状或原有神经症状加剧,无肺栓塞等发生;32例中20例23个椎有完整的资料,发生ACPC渗漏15例18个椎,渗漏率78.2%,其中椎管内渗漏4例5个椎,占21.7%,椎体外渗漏9例11个椎,占47.8%,椎间隙渗漏2例2个椎,占8.6%。结论 渗漏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但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该术式是一种安全、创伤小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新鲜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的同时,加CPC行椎体成形。结果33例获随访5~29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3例发生CPC渗漏至椎管和椎间孔内,椎管内静脉丛漏2例,椎前静脉漏1例。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CPC椎体成形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8-05诊治的56例老年胸腰椎骨折,26例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至下地活动时间、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前段后凸角、伤椎骨缺损程度、腰背疼痛情况。结果 5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平均16.1(12~24)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至下地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浅表感染,3例骨水泥渗漏;对照组出现1例浅表感染,4例内固定失败,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较对照组高,前段后凸角较对照组小,骨缺损程度较对照组低,腰背疼痛情况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能够有效重建伤椎椎体,维持伤椎高度,减少复位丢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口咽前路寰枢椎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外科解剖学研究;用Gallie术式治疗寰枢关节不稳定的临床问题研究;枢椎椎体骨折;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道瘘的诊断与治疗;颈部旋转与侧屈活动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颈脊柱姿势及预负荷史对压缩强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痪;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全损伤27例;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短节段内固定、ACPC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观察;颈椎疾病前后路手术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附512例报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位置钉(经伤椎椎弓根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26例胸腰椎骨折中位置钉及跨过伤椎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26例平均分两组,分别行中位置钉即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及跨过伤椎的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果经过术后3~24个月的随访,平均12.8个月,中位置钉组病例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1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和24个月对与后1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位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很好地对伤椎进行复位,在纠正后凸畸形的同时,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复位内固定联合椎间椎体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伤椎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椎间椎体内植骨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正、侧位X线片评判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恢复及内固定失败和骨融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2个月。未见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伤椎及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1周为95.1%±3.2%,末次随访时为93.9%±3.6%,均较术前39.6%±10.3%明显改善(P0.01)。损伤节段后凸Cobb角:术后1周为12.2°±2.9°,末次随访时为12.9°±3.5°,均较术前(33.7°±6.2°)明显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联合椎间及伤椎打压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了椎间和椎体的稳定性,有助于减少术后内固定失败及矫正丢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57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60~74岁,均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5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断钉等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D级9例,E级48例;术后ODI评分:优16例,良27例,可14例,优良率75.4%。结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纠正Cobb角,且能避免恢复高度的丢失,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张管辅助下Wiltse入路小关节融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7-06采用扩张管辅助后路经Wiltse入路小关节融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42例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比较手术前后椎体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横断面积、腰痛VAS评分。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术后2例合并尿道相关泌尿系感染,1例合并伤口皮缘坏死,未出现伤口感染、血管及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术后椎体楔形角角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横断面积、腰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管辅助下Wiltse入路小关节融合短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有良好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需要手术治疗。本组65例,后路手术56例,前路手术9例,均随访2年以上,神经恢复与内固定式无明显相关。半年内恢复最快,半年-1年仍有恢复,1年后无变化。椎体高度丢失后路内固定最多,前路内固定少,远期并发症后路手术常见内固定物断裂,前路因椎体间融合而少见,高度丢失及内固定物断裂与椎间骨融合不理想有关,长节段内固定脊柱退变严重,短节段较轻,因此该类病人应尽可能选择有效短节段内固定,且椎间植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胸腰椎骨折伤椎复位效果经常不满意,手术方式仍有争议。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40例行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短节段内固定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3-63岁,平均45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与相邻上、下椎体前后缘高度平均值之比)、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发生。术前有神经功能不全损害的4例患者获得完全恢复。患者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17.4°±8.0°恢复到术后2.1°±5.7°(P=0.000);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比由术前52.7%±13.2%恢复到术后91.2%±9.4%(P=0.000);伤椎后缘平均高度比由术前92.6%±8.3%恢复到术后98.5%±2.9%(P=0.005)。 结论:对于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椎弓根置钉撬拨复位联合短节段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制伤椎复位装置辅助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05-2019-02采用自制伤椎复位装置辅助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的21例Magerl A3型胸腰椎骨折,比较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中央高度压缩率、椎管占位率、...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内自固化磷酸钙灌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简单、微创、安全与有效的措施。方法 自2001年2月起,对13例不同程度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经皮椎体内自固化磷酸钙(ACPC)灌注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经随访3-6个月,除2例患者因早期由于手术经验不足致ACPC灌不够,术后三个月伤椎高度有所丢失外,其余11例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的80%以上,术后6个月未再见高度丢失。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椎体内自固化磷酸钙灌注成形术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安全、经济与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重建椎体完整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35例胸腰椎骨折全部行后路椎体撑开复位病椎内植骨联合RF短节段内固定手术,平均15个月取出内固定。结果 35例患者平均随访19个月,X线片示全部骨性愈合,即刻矫正满意,远期矫正无丢失,采用F ranke l脊髓损伤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胸腰段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撑开复位椎体内植骨联合RF内固定以重建椎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可有效防止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晚期脊柱不稳及继发椎管狭窄等并发症,而且创伤小,效果可靠,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注射用硫酸钙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本院对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后,在C形臂X线透视下经伤椎椎弓根向复位的椎体内,用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CSC)行椎体成形术。结果 4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神经根损伤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压迫症状,术后12周左右人工骨基本吸收,无伤椎塌陷加重,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结合硫酸钙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性高,能减少内固定失败及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熊发明  章俊祥  孙大连  何成文 《骨科》2016,7(3):155-158
目的比较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的25例患者纳入经伤椎组,采用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的20例患者纳入短节段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的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椎管占位率、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内固定失败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随访(14.7±2.4)个月。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经伤椎组的Cobb角分别为4.12°±1.51°、4.16°±5.73°,椎管占位率为10.68%±1.73%、5.88%±1.09%,均小于短节段组,但椎体高度比大于短节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经伤椎组的VAS评分为(1.62±0.73)分,短节段组为(2.18±0.9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0,P=0.019);两组的内固定失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5,P=0.044)。结论经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提高骨折复位效果和降低伤椎前柱的高度丢失,有利于椎管重建,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钉棒系统经伤椎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经伤椎钉棒系统节段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12例,其中2个椎体11例,3个椎体1例,伤椎均为相邻椎体,除椎弓根损伤椎体外,所有伤椎及邻近上-正常椎体均置钉.结果 所有置入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良好,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结论 使用钉棒系统经伤椎多节段固定胸腰椎骨折可以提高生物力学稳定性,帮助骨折复位和矫正后凸.  相似文献   

18.
椎体成形术在新鲜胸腰段骨折中的选择性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复位的损伤椎体内灌注ACPC进行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路减压复位占位骨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复位,椎体内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结果:术后神经恢复1~2级,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本术式安全,有效实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07-2015-07我科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经伤椎置钉38例,单纯跨伤椎置钉内固定35例,现进行组间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13-07-2015-07,共纳入我科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的7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伤椎置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A组3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行经后路减压,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横突间或者椎间植骨,恢复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的椎体。结果经过术后6~18个月的随访,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8个月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伤椎复位较好,矫正后凸畸形的同时,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